「 西班牙警方查獲 8 噸假奶粉,其中大多運往中國。 」 這則消息重新引起人們對海淘、代購奶粉的關注。
隨著消費不斷升級,購買外國品牌成為很多消費者的首選。但是,國內正規渠道進口奶粉的高售價,讓一些消費者選擇跨境電商平臺以及網絡代購渠道,從外國直接購買奶粉。對此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指出,海淘奶粉是不經過海關等相應檢驗的,質量問題堪憂。
產業化一條龍運作
西班牙查獲的這批假奶粉是不法分子通過一個波蘭網站從該國買入大包粉並包裝成知名品牌獲利。他們以每公斤 1 歐元的價格進貨,再打上國際知名品牌、換上這些品牌的包裝後以每 600 克 10 歐元的價格出售。
這是歐洲一年多以來第二次破獲大批量奶粉造假案件。一方面,中國市場對歐洲進口奶粉的青睞程度大幅增加,但另一方面,進口奶粉這個龐大的市場裡,卻是愈發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假冒奶粉儼然已有一套相對固定的模式,成為一條龍服務。它的背後則是一條國際造假利益鏈,已出現集團化、專業化運作跡象,涉案者從國內或者國外低價採購大包牛奶粉、羊奶粉原料,分裝成小罐,再貼上偽造的奶粉品牌標籤後高價拋售。
早年,造價國外奶粉時,用回收空奶粉罐的方式, 2016 年開始,造假者已經開始可以通過代工定做奶粉罐,如果你以廠家的名義聯繫一些代工廠,對方明確表示,只要給出設計稿,訂貨量在 500 個以上就可以定做,每個 10 塊錢,量更大,價格更優惠。
銷售端,近年新起的海淘成為熱點。對於海淘奶粉,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海淘渠道存在兩個核心問題,一是存在大量假冒產品,即其他品牌合格產品通過更換包裝來冒充某一品牌,這會衝擊奶粉行業正常的價格體系;二是存在過期奶粉通過換標籤售賣現象。
代購也存在安全隱患。從事奶粉貿易的業內人士直言,代購奶粉多以個人郵遞物品形式入境,沒有檢驗檢疫手續和發票,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其次,直郵中包裹延誤、奶粉罐破損等損失均由消費者承擔;三是無法提供入境檢驗檢疫合格證,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時,換貨難、找廠家難、賠償難,最主要是奶粉很可能是假貨,而以快件、郵寄或攜帶方式進出口不受法律保護。
曾從事過代購的人士透露,如今微信上很多可以超低價、不限量代購的 「 海外人士 」 ,其實只是國內商家為博取微信好友信任而披的 「 馬甲 」 。他們大都只負責在微信上發布一些自己在海外生活的照片來取得微信好友的信任,然後再發布一些照片來介紹產品,接到訂單後,實際負責供貨、發貨的則是國內一些商戶,產品真假和質量可想而知。
這只是一種情況。還有在國外製造假貨。 「 假奶粉流通到中國,主要是兩個手段,一是通過走私,但因為有海關的檢查,風險大;二是海淘,即代購,這是最主要的渠道。 」 另一位乳業專家王丁棉說。
隨著跨境購的模式發展壯大,不少人傾向於通過海淘渠道購買國外奶粉。王丁棉指出,去年中國的海淘奶粉就達到將近 170 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海淘奶粉的安全也存在著不少雷區。除了奶粉真假難辨之外,還出現了各種假冒進口知名奶粉品牌的現象。
新京報曾報導, 2015 年 -2016 年公布的判決文書顯示,國內共出現了 3 起涉嫌假冒進口奶粉的大案,涉及雅培、喜寶等多個知名品牌,整體涉案數量超過 60 萬罐。同樣的是,這次西班牙查獲的造假奶粉,原本也是假冒知名國際品牌,主要銷往中國市場。
如何跳過代購假貨的坑?
1 ,如果不是熟悉的人建議慎重考慮代購,從業這行的人都知道很多代購其實並不是真的自己手把手的去採購。
2 ,奶粉真假普通用戶很難分辨真假,尤其僅靠肉眼,一般原產國直發過來的問題造假可能性要小於所在國發來的貨。
3 ,國際奶粉品牌廠家的人明確告訴你,任何廠家都絕對不可能給一個私人代購直接供貨。
4 ,如果不是人肉代購,而直郵,一定要求提供快遞號!快遞日期與購物小票日期要比較吻合,不能相差很長一段時間。
5 ,合格的商品代購會和顧客分享打折信息,會有季度新款,所發布的信息也是及時新鮮的,如果只有經典款熱賣款或者單一百搭款,那要加倍小心。
6 ,現在要求看海關單也並不能確保正品了!現在已經出現不法廠家批發 「 代加工 」 後,想辦法先分批寄到國外,當地找接手人或倉庫存貨,再由 「 貨物申報 」 海關寄到中國,防不勝防!
7 ,如果想買真的產品建議還是到專櫃,專賣店或者找可靠的人代購!不要迷信皇冠店鋪。四五個皇冠,開店時間一年多,肯定是刷信譽。
8 ,要跟對方索要採購視頻,只要能提供視頻一般沒問題。遇到這個問題各種推諉那就是有問題的。
9 ,只要超市藥房買的奶粉,必然有小票。要,如果能給,真的可能性高一些。
總結下來,拍小視頻,做標記,拍條碼,直郵,不迷信。
10,不怕麻煩,多上打算購買的奶粉公司網站,搜索時注意鑑別是公司官網,而不要被假網站截去。或者打電話聯繫客服,詢問銷售渠道。現在奶粉高度緊張,每家正規大公司都有官網和專業的客服人員。
本文來自消費日曝,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