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放開手機禁令背後的緣由和利益

2020-12-17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財經雜誌(ID:i-caijing),作者:陳亮 韓舒淋,編輯:施智梁,36氪經授權轉載。

1月17日,東方航空(600115/SH,00670.HK,NYSE:CEA)率先宣布已制定完成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的相關細則。東航方面表示,1月18日開始,搭乘東航實際承運航班的旅客可以使用手機、平板電腦(Pad)、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可攜式電子設備,但需打開手機飛行模式,關閉蜂窩移動通信功能。

除東航外,海南航空(600221.SH)旗下航班明日也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春秋航空(601021.SH)則正在進行評估,預計今年上半年解除禁令。

就在東航宣布上述新規兩日前,中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發布了《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指南》顯示,運營人可按照諮詢通告決定是否開放或部分開放 PED設備的使用,並附總經理聲明,表明對機組訓練和飛行運行負責。相關要求和培訓,運營人可制定獨立文件先行實施,待進行CCAR-121部 R5補充審定時納入運行手冊和訓練大綱。運營人應將上述情況以文件形式報局方備案,以便事中事後監督檢查。

這也就意味著航空公司制定的相關評估辦法和規則,無需中國民航局再次審批了,這將大大加快機上手機放開的進程。

深圳市航電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深圳市多尼卡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謝鷹表示,機上手機禁令歷史由來。1958年,美國聯邦航空安全局發現頻率調製(FM)的無線接收機能對飛機的導航系統(如VHF Omni Range等)造成幹擾。隨著手機產品在上世紀80、90年代的興起,在飛機飛行中手機是全程被禁止的。

隨著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人們對PED設備需求越來越迫切,相關機構開始展開更多研究,包括飛機如何抵禦PED幹擾。

2013年,美國聯邦航空安全局根據其成立的PED適航規範委員會研究報告,正式發布取消機上使用手機禁令。2014年,歐洲航空局也取消了相關禁令。

謝鷹表示,此後,新加坡、澳大利亞、巴西等國航空管理當局陸續也放開了手機禁令。各國航空管理當局無一例外的都是解除了機上手機禁令,並將是否允許乘客開放手機(飛行模式)決策權交給了航空公司。

當然,PED設備放開不是無條件的。東航方面表示,出於安全考慮,不具備飛行模式的行動電話等設備,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此外,超過規定尺寸的可攜式電腦、PAD等大型PED設備僅可在飛機巡航階段使用,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著陸等飛行關鍵階段禁止使用。

除此之外,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著陸等飛行關鍵階段,行動電話、電子書等小型PED設備不允許連接耳機、充電線等配件。而助聽器、心臟起搏器以及其他不影響飛機導航和通訊系統的用於維持生命的電子設備和裝置可全程使用。

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告訴《財經》記者,將手機等電子設備的使用許可交由航空公司評估,將大大促進機上WIFI設備的發展,空地進一步互聯互通。

目前雖然可以通過電腦和平板來聯網,北京喜樂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37676.OC)營運長李洋告訴《財經》記者,但是有效連接的人數還是受限,一旦放開手機使用,將是正面刺激。

對於機上Wi-Fi剛剛起步的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前景巨大的市場。民航局統計數字顯示,去年國內民航旅客運輸量超過4.88億人次。

李洋表示,中國人均航線時間約為2.5小時,這也就意味著,每年中國人大約有超過10億小時在飛機上,如果通過網際網路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將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

乘客對機上Wi-Fi的需求也可謂迫切,國際海事衛星組織(下稱「Inmarsat」)針對亞太地區的一份機上無線網絡報告顯示,在中國,90%的乘客更願意選擇具備機上網絡的航班,68%的乘客願意為優質網絡服務額外付費。54%的乘客將具備無線功能視作第一想要的機上服務,遠超飛機餐(18%)和傳統娛樂設施(16%)。

不過除了北美地區,全球機上Wi-Fi的覆蓋率都不高。據在線空旅網站Routehappy測算,目前機上Wi-Fi覆蓋了全球航班中39%的航程。機上Wi-Fi建設方面,美國的航空公司已有71%的航程可以實現Wi-Fi全覆蓋,而在非美國的航空公司中僅為13%。

這巨大的落差,正在催生新的市場。IHS諮詢公司的預計是,到2022年,全球一半的商用飛機將提供無線網絡服務。Inmarsat與倫敦政經(LSE)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預測,到2035年,互聯飛機將覆蓋全球,這將催生約1300億美元的新市場,惠及航空公司、硬體設備供應商、內容提供商、零售商、酒店出行服務商以及廣告商。

相關焦點

  • 國內航空手機禁令解封 但允許使用不等於可打電話
    國內航空公司「手機禁令」解封?允許使用手機不等於可以打電話,不要理解跑偏哦9月18日,中國民航局飛標司副司長朱濤透露,按照10月起施行的新規,將允許航空公司為主體對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並制定相應的管理和使用政策。這意味著,旅客將有望在乘機過程中使用手機。消息一出引起各方關注,其中不乏理解跑偏的,小觀為大家梳理了四大誤解。
  • 國內飛機解除手機禁令 讓你定位在「雲端」!
    近日,東航和海航先後宣布解除飛機上使用手機的限制,宣布開放可攜式電子設備(PED)的使用。這也就意味著從今以後,在一些航空公司執飛的航班上就可以在飛行模式下使用手機,甚至可以連接飛機上的無線區域網了。
  • 中國民航史上第一個手機開機航班剛剛起飛
    今晚9點36分,由海南航空總裁孫劍鋒執飛的中國民航歷史上PED開放後第一班航班由海口至北京的HU7781順利起飛。這標誌著海南航空正式開放PED,並啟動第一班手機航班。至此,海南航空成為中國民航業內最早落實機上開放PED使用的航空公司,掀開了中國民航嶄新的一頁。
  • 終於,坐飛機可以玩手機了!背後還有筆大生意…
    「合格證持有人認為使用時不會影響飛機導航和通訊系統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確定可攜式電子設備的開放使用。雖然以Ku衛星網絡的帶寬能力和價格,基本可以配合機上網際網路的試點和小量體驗。考慮到未來全艙乘客的WiFi接入,進一步挖掘商業價值,2018年更多航空公司則需要尋求更高技術手段。
  • 「空中手機開機」時代正式來臨
    綜合消息,繼17日東航和海航宣布搭乘航班旅客可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可攜式電子設備(PED)之後,今日又有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及廈門航空宣布已完成相關評估工作,將解除「手機禁令」,「空中手機開機」時代正式來臨。
  • 為防學生分心和網絡欺凌 澳維州將實行校園手機禁令
    中新網6月26日電 據澳洲網26日報導,從2020年開始,澳大利亞維州政府將實行嚴格的校園手機禁令,要求公立學校的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將手機關機並放在柜子內,從預科到12年級的學生不允許在課間和午餐時間使用手機,以防止學生在課堂上分心,並打擊網絡欺凌行為。
  • 法國頒布中小學生手機禁令 防欺凌和色情問題傳播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每日郵報》9月3日報導,為防止校園傳播欺凌、暴力和色情等不良行為,法國兒童禁止在校內使用手機,還有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這項禁令今天開始實施。這項新規定7月份寫入法律,是法國總統馬克龍的競選宣言。
  • 「訴中臨時禁令」是啥意思?七款蘋果手機「禁售」就因為這個裁定
    高通公司近日宣布,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支持其針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提出的兩個「訴中臨時禁令」,要求立即停止在中國進口、銷售、許諾銷售侵害高通公司兩項涉案專利的七款iPhone產品。對此,蘋果公司回應稱,已經申請複議,目前中國消費者仍可購買所有型號的iPhone產品。這兩種說法不禁使人發問,什麼是訴中臨時禁令,這真的能讓蘋果公司停止銷售相關手機嗎?
  • 民航要客服務 《中國民航報》多方面解析
    短評:民航需要要客服務  最近有網友在微博上提出航空公司的要客服務損害了廣大普通旅客的利益,建議取消要客服務。這種觀點有些極端。航空公司向旅客提供要客服務,是由市場決定的。要客服務損害普通旅客利益這個結論,不知是從何而來的?並不能因為一次可能尚未確定的損害普通旅客利益的事件,就把要客服務全部否決掉了。
  • 積極、謹慎地迎接民航市場復甦
    7月23日,民航航班量創疫情以來新高,實際飛行 13059班,恢復至疫情前約八成;旅客運輸量達127.28萬人次,同比恢復近七成,客座率為73.57%。從數據上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先走出疫情影響的國家,整體經濟穩步復甦,這值得自豪。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民航業也走出了一條「勾」型復甦曲線。
  • 坦尚尼亞決定取消國際航班禁令
    原標題:坦尚尼亞決定取消國際航班禁令 來源: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坦主流媒體《公民報》、《每日新聞》5月19日報導,坦尚尼亞於5月18日決定取消國際航班禁令,恢復開通國際航線。坦交通部長卡姆偉威表示,將允許商業航班、包機、緊急人道主義援助飛機等無限制進入坦桑,其已指示坦民航管理局向國際民航組織通報坦的決定。卡要求坦機場管理局和吉力馬札羅機場發展公司與衛生部合作,做好恢復開航的準備,並指示坦尚尼亞航空公司準備恢復已經開放領空國家的國際航線,承接其他國家僑民包機服務。
  • 哈雷爾繼續佩戴忍者髮帶,無視聯盟禁令?這是視覺造成的誤差
    不過今年休賽期,NBA一項禁令直指球員髮帶問題。快船與湖人的揭幕戰中,哈雷爾表現出色,一個人幾乎打爆了湖人內線。不過眼尖的球迷發現了,怎麼哈雷爾無視禁令依然佩戴忍者式髮帶呢?如果從正面看,哈雷爾的確像是佩戴著被聯盟禁掉的髮帶,但是從後面來看,哈雷爾佩戴著的是普通髮帶。由於哈雷爾的髮型問題,給球迷造成了視覺上的誤差。
  • 2018年共6.1億人次乘坐中國民航航班出行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張豐蘩 報導:記者從2019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獲悉,2018年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速,乘坐中國民航航班出行的旅客人數達6.1億人次。2018年,民航行業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態勢。
  • 2016年民航新規解讀移動電源上飛機小心被沒收
    國際民航發布:"2016年2月22日,國際民航組織頒布臨時禁令,禁止所有可充電鋰電池通過客機的託運。(留意咯,只是禁止"託運")這一禁令將至少延續至2018年。根據禁令,從2016年4月開始,全球範圍內的航空公司禁止在客機中託運鋰電池。"
  • 東航允許飛機上玩手機,看其他航空公司怎麼說?
    今天,很多人都在傳,東航開放了在飛機上玩手機政策,引起了各方關注。17日晚,東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相繼發布公告稱,從1月18日開始,乘坐飛機的旅客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有飛行功能的手機、平板電腦等可攜式電子產品。這個政策背後,對乘客有什麼影響呢?
  • 飛機上將可以玩手機了!
    朱濤告訴記者,民航總局基於飛行中可攜式電子設備的演變以及國際研究的發現做出該決定。他還表示:「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們會看到中國的航空公司允許在飛機上使用相應的可攜式電子設備。」而手機即使打開飛行模式,依然會產生電磁輻射,這也是為什麼此前禁令要求必須關閉手機,包括處於飛行模式的手機。關於禁止在飛機上使用可攜式電子設備的禁令,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1958 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發現頻率調製的無線接收機會對飛機的導航系統造成幹擾。因此FAA首次禁止飛機上使用助聽器、電子詞典等電子產品。隨後手機產品興起,也相應地被禁止開機使用。
  • 微軟、通用電氣發文警告美國政府,「華為禁令」可能損害美國的利益
    打開APP 微軟、通用電氣發文警告美國政府,「華為禁令」可能損害美國的利益 發表於 2019-05-28 09:38:02
  • 美國突然升級禁令,華為挺住!
    有意思的是,每次的禁令後面,都會跟著一個延期時間,2019年5月的禁令已經過去1年,連續延期了數個90天。 這一次華為的供應商們再次被赦免120天,慘無人道的新禁令在120天後開始執行。 這就是美國的狗血套路,先把政策定死,用以要挾對方,然後再讓對方拿出交換條件。
  • 電子菸網售禁令33天:老闆之前想買邁巴赫 生意銳減轉行賣手機殼
    然而電子菸「網售禁令」下發後,姚力對時間財經說,他的生意銳減9成,「幹不了了,我轉行手機殼了。」另一名商人何易衡,是2019年7月份動了進入電子菸行業的念頭。稍有參與後,他說,「怎麼都感覺政策上一定會出問題,現有的亂象現狀國家不可能不管」,因此一直沒動手。現在回想起來,何易衡覺得自己「逃過一劫」。
  • 維州中小學最嚴手機禁令生效,違反的學生恐面臨停學危機
    如果學生違反了學校禁令,輕者留校察看,重則面臨停學!!!維州中小學手機禁令即將生效距離孩子返校還不足10天,禁令已經開始生效。一些學校正準備採取強硬措施。根據這項禁令,所有手機在上課期間必須鎖好,智能手錶和平板電腦的通知也必須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