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 新型冠狀病毒 ·
中國境外出現首例新冠病毒死亡案例
2月2日,菲律賓衛生部長杜克在記者會上宣布,菲律賓確診第二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該患者為一名44歲的中國男性公民,是菲律賓首例確診患者的同伴,他於1月25日和首例患者一起到馬尼拉聖拉扎羅醫院就診,其後他病情惡化,於2月1日死亡。這是菲律賓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死亡病例,也是首例中國之外的死亡病例。
1月3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對美國首例確診病例治療過程的報導指出,患者糞便中檢測出了新型冠狀病毒(rRT-PCR結果陽性)。同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也在患者糞便中發現病毒核酸。這些結果提示了病毒經糞口傳播的可能性。對此,鍾南山院士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現在這個問題值得高度警惕。
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宣布,其在研新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試驗,將於今天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啟動。吉利德將配合中國衛生部門開展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以確定其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瑞德西韋是一款抗伊波拉病毒的新藥,尚未在全球任何國家上市。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對美國首例確診病例治療過程的介紹,患者在使用瑞德西韋後,症狀迅速好轉。
根據國家衛健委最新通報,2月2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829例(湖北省2103例),新增重症病例186例(湖北省139例),新增死亡病例57例(湖北省56例,重慶市1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47例(湖北省80例),新增疑似病例5173例(湖北省3260例)。
截至2月2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累計確診病例17205例,現有重症病例2296例,累計死亡病例36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475例,共有疑似病例21558例。目前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89583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0055人,共有152700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33例:香港特別行政區15例,澳門特別行政區8例,臺灣地區10例。· 遺傳學 ·
罕見病相關的基因資料庫
由於罕見病發病率低,樣本量少,因此想要尋找病因以及相關的基因突變會非常困難。不過,最新發表在《自然-通訊》的研究帶來了新的突破,研究利用小鼠模型和相關的表性資料庫列出了和罕見病相關的基因,並構建了一個包含3819個基因的資料庫,基因功能主要分成喪失功能、細胞存活、發育過程、個體完整發育、個體存活率等幾個方面。研究同樣還找到了一些和兒童疾病相關的基因突變,這對於疾病療法研究和開發有重要意義。一些和疾病高度相關的基因數據已經上傳到公共資料庫GeneMatcher供所有科學家使用。
· 認知科學 ·
聞玫瑰花香能增強學習能力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在研究是否能在睡眠過程中增強學習能力。最近,一項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研究顯示,嗅覺上的有益刺激能增強學習能力,即使在睡著時也有用。研究發現,六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和睡覺時都聞玫瑰花香,能顯著提高他們對英語單詞的記憶能力。相比於只在一個階段(學習或睡覺)聞和不聞玫瑰花香的學生,在兩個階段均聞花香的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能力提升了30%。另外,研究還表示這種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的方法適合每天使用。
· 極地科學 ·
首張南極冰川底部的照片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Thwaites Glacier Collaboration / Georgia Tech-Schmidt lab去年2月,科學家發現南極洲思韋茨冰川的融化速度超乎預期。近日,國際思韋茨冰川合作組織(ITGC)對該冰川再次展開了一系列測量和研究,並且獲得了第一張冰川接地線(grounding line)位置的照片。接地線是冰川接觸海底的位置。接地線退縮的越遠,冰就可以越快地流入海中,從而抬高海平面。研究使用了一種名為「冰鰭」(icefin)的水下機器人,除了拍攝之外,該機器人還有跟蹤水流、測量溫度等多種功能。研究者希望藉此機會,直觀地了解南極冰川融化的程度。
題圖來源:AP
文:吳非、楊心舟、石雲雷、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