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的時候,曾有一條新聞,引發了大眾的議論,深圳某醫院透露,在新型冠狀肺炎的確診患者所排出的大便中,檢測出了冠狀病毒,同時鐘南山院士曾不斷地強調,冠狀病毒有糞口傳播的可能。但是相對來說新冠糞口傳播的可能並沒有幽門螺桿菌的可能性大。不過就算是這樣,還是有不少人不知道糞口傳播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糞口傳播」?
糞口傳播也就是一種簡單的傳播途徑,並不是說糞便中的病毒進入口腔內部,有一些傳播途徑比較多的疾病,例如A肝、手足口病、蛔蟲病等,都會通過糞口傳播的方式進行傳播。這些病毒可以存活在我們人體的糞便當中,並且還會通過排便將病毒排出體外,而後進入人們的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其他人。
藏在糞便裡的病毒,是通過什麼方式傳播到嘴巴裡?
一、蒼蠅汙染食物
生活當中,我們可能經常會看到公共廁所裡面會有很多的蒼蠅,蒼蠅經常會存在於比較髒的地方,例如垃圾箱、廁所等。我們經常還會看到食物上也會存在著一些蒼蠅,那麼蒼蠅就很有可能將糞便上的病毒傳播到我們的飯菜中。這些食物在進入到我們的口腔後,不知不覺就會被感染病毒。
二、糞便作為肥料澆築蔬菜
一些農村的農民經常會用糞便當作肥料澆築蔬菜,但是並不能保證這些糞便中有沒有病毒的存在,如果在做菜的時候沒有洗乾淨或者煮熟,那麼就很有可能會被傳播疾病。
三、便後不洗手
上學時候,老師教導我們餐前便後要洗手,但很多人可能都沒有這個習慣,如果在排便後沒有及時洗手,而後用手直接觸碰口腔或者食物,那麼病毒就會進入到我們的身體。還存在著一種情況,那就是在排便的過程中粘到了褲子上,而後用手直接接觸,不洗手的話觸摸口鼻後就會進行傳播。若吃飯時和其他人一起吃飯,不使用公筷,還會使他人傳染上疾病。
四、糞便未及時衝乾淨
一些攜帶者病毒的人體,在進行排便之後,糞便中的病毒就會進入到空氣中,這些病毒就有可能會進入到之後排便人員的呼吸道中,造成傳染,雖然這種情況傳染的可能性很高,但是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以上就是糞口傳播的幾種傳播方式,但每一種其實都有辦法可以避免,一定要注意個人的衛生,也就是吃飯前洗手、觸碰食物之前洗手、排便後洗手,洗手的時候最好使用香皂或洗手液對手掌、手面、手指進行反覆的衝洗。一些海產品,一定要在使用之前進行高溫加熱,這樣就可以消滅其中的寄生蟲。
除此之外,我們食用的蔬菜,也一定要用高溫煮熟後使用,一些患有傳染性較強疾病的患者,要注意自我隔離,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牙刷、餐具等。糞口傳播的途徑其實有很多,並不是簡單的糞便進入口腔,生活當中只要做好防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