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碧霞 幸福雙翼學員
坐標 | 深圳
1 家裡進了「小偷」?
昨晚,當我在洗小寶衣服的時候,客廳裡傳來了公公、婆婆與大寶爭吵的聲音。
對於他們的爭吵,我習以為常,心情很平靜,只是豎起耳朵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他們爭吵的原因是——零食。
自從開學以來,兒子每天都在學校吃午餐。
每天午餐都會發牛奶、水果、獨立包裝的堅果等。
貼心的兒子,經常把水果帶回來給我,這是他對我的專寵,家裡其他人都沒有這樣的福利。
牛奶和堅果,兒子不捨得吃,他把它們放在零食桶裡。
他經常興奮的跟我說:「媽媽,我要把這個零食桶給存滿,等滿了,我們再慢慢享受啊!」
這似乎成了他的目標。
經過一個月的時間,他好不容易存了半桶。
但是,讓他氣憤的事情發生了——家裡竟然進「小偷」了,把他的零食洗劫一空!
更讓他氣憤的是——這個小偷竟然是奶奶和小寶!
大寶大喊著:「你們怎麼不經過我的同意,就把我的零食全吃了!」
奶奶不以為然:「家裡的零食,當然大家都可以吃啊,我不能吃嗎?小寶想吃,我就給他啦!你看,我煮的飯,你不也吃了嗎?」
大寶不服氣:「那是我從學校帶回來的零食,你們要吃,要經過我的同意啊!」
奶奶無語地說:「你自己都沒在家,怎麼經過你的同意呀?」
爺爺也生氣的說:「不就是一些零食嗎?吃完了再買回來給你,不就好了嗎?」
……
我聽到他們越吵越激烈,聽到兒子的聲音都快被氣哭了。
我清晰的知道,公公與婆婆的想法是不會改變的,他們認定是兒子的錯,他們的爭吵是沒有結果的。
我得做點什麼。
2 「必須經過我的同意!」
我大聲的呼喚兒子:「朋朋,你過來幫我忙吧。小寶的衣服太多了,你過來幫我一起過水吧,太晚了,好嗎?」
兒子垂頭喪氣的過來了。
這個時候,由於小寶哭泣,衣服的事情就交給兒子處理了。
兒子洗漱完畢進來睡覺了,我關了房門和他聊起來。
我說:「小寶,你要謝謝哥哥幫你洗衣服,晾衣服哦。」
兒子聽了眯眯笑。
我接著說:「兒子,對於你們爭吵的事情,我大概了解了。對於奶奶與小寶的行為,你感覺到很生氣對嗎?」
兒子斬釘截鐵地說:「不是生氣,是氣憤,還有委屈。」
我嘗試肯定兒子的感受:
「哦,原來是氣憤哪。
你氣憤的原因是:你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零食,連自己都捨不得吃,在沒有經過你同意的情況下,他們一下就把它吃光了。
你感覺到自己沒有得到尊重,對嗎?」
兒子委屈地快哭了:「是的,就是這樣的,媽媽。她們不單單吃了我的零食,當我去說的時候,她們還說我錯了,還罵我。」
我認可兒子:「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在氣憤的同時,你也感覺到了委屈對嗎?」
兒子點了點頭。
我接著說:「其實,你希望的他們先經過你的同意,再吃,對嗎?」
兒子點了點頭。
當兒子的情緒被看見和理解,他的心門就馬上向我敞開,噼裡啪啦地跟我「投訴」了很多對爺爺奶奶的不滿。
兒子氣憤地說:「等我回老家的時候,我也要把家裡的零食全部吃光!」
我假裝生氣地說:「小寶,你以後吃零食的時候要記得先經過哥哥的同意哦,知道嗎?」
沒等小寶回答,兒子說:「媽媽,我覺得小寶是無辜的,他才一歲7個月,他什麼都不懂,他也吃不了多少,我覺得是奶奶的錯。」
我說:「哦。朋朋,奶奶剛做完手術,整天待在家裡,可能無聊,所以就吃了你的零食,你的堅果可以給奶奶補充能量哦。」
兒子氣憤地說:「那也得經過我的同意,而且她可以讓爺爺買回來啊!」
我意識到,此刻的他,還處於情緒激動的狀態,還被情緒卡住,這不是可教時刻,於是,我選擇了暫停。
想到前段時間剛學習的健腦操,對於情緒的平復和身心的調整很快速有效,於是,我決定跟兒子玩下健腦操(點此查看詳情)。
3 不做著急的「助人者」
我提議:「兒子,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吧?做個掛鈎?(健腦操其中一個動作)看誰可以做掛鈎的時候不說話,又可以掛得更久一些,順便平復一下我們自己的情緒,好嗎?」
兒子勉為其難:「好吧。」
過了一會兒,兒子就說:「媽媽,我不想做了,好無聊啊。」
我有點著急:「再做一會兒嘛!」
脫口而出的一剎那,我立馬意識到,自己進入了「助人者」的角色當中。
但是,健腦操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是建立在尊重對方的節奏和意願基礎上的。
於是,我馬上說:「嗯,好吧,既然你不想做掛鈎,那我們就換個更好玩的遊戲,怎麼樣?」
我決定靈活運用健腦操(點此查看詳情),我做了象8這個動作,伸出去的手,模仿著大象的鼻子跟兒子打招呼。
我摸摸他的頭,摸摸他的鼻子。
兒子被我逗樂了,加入了我的陣營,我們一起用象8,和小寶互動玩耍起來。
臨睡之前,我問:「兒子,現在你的心情好一些了嗎?」
「媽媽,玩完象8之後,我的心情好多了。不過,我現在好睏了,我想睡覺了。」兒子打著哈欠說。
沒有尋找到可教的時刻,我選擇暫時放下,而且,玩耍遊戲已經讓孩子激烈的情緒平復了很多。
第二天,孩子狀態滿滿的起床上學,並沒有受這件事很大的影響。
我會等合適的時候,再與孩子進行復盤。
這次面對兒子和爺爺奶奶之間的爭吵,我做到用平常心去對待,把握界限,為自己點讚。
而且,我關注到孩子的情緒,打開孩子的心門,及時覺察,及時暫停。
在孩子處於求存腦,情緒腦的狀態下,暫停說教,選擇健腦操與孩子進行互動,同時尊重孩子的想法。
我及時覺察到自己進入「助人者」的角色當中,我做到及時的暫停,及時跳出來,也要為自己點讚。
當然,這次還有一點,對我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突破。
對於公公婆婆教育孩子的模式,我選擇「視而不見」。
以前,只要看到公婆用不恰當的方式對待兒子,我就立馬乾預,想幫兒子討回公道,想讓公婆改變錯誤的育兒觀念和方法。
但現在,我知道,面對不一樣的教育模式,有效往往比一致更重要。
我們永遠改變不了別人,我們只能改變我們自己:
關注孩子的情緒,引領好孩子,是我的事情,我盡力做好;
公婆多年的信念與行為模式,不是我幹涉與反抗就能改變的,那就先做到尊重。
等之後我準備好,找到合適機會,再跟他們探討。
我很開心,在我一年的學習中,兒子的自信心大大提高,面對爺爺奶奶的越界行為,他敢於反抗,敢於為自己發聲。
當然啦,最近我的工作早出晚歸,對於家裡零食,水果方面的補充,我要提醒老公採購。
公婆需要的時候有得吃,也就減少他們越界吃掉兒子存下來零食的概率啦!
當然,我非常清晰的是,對於孩子的尊重,是接下來我要以身作則,給老公和公婆作出直接示範的重要方向。
一個從小獲得足夠尊重和看見的孩子,心底會充滿自信和力量,他既敢於為自己爭取表達,也能夠感同身受地把自己獲得的尊重,傳遞給其他人。
不管這個孩子多小,他的物品,他的空間,他的所有權,都值得被尊重。
我無法改變公婆的教育模式,不過,我可以看到他們的情緒和動機,逐步打開他們的心門,可教時刻再跟他們分享:尊重孩子,對孩子一生成長的長遠價值和意義。
關於我們
幸福雙翼專注專業系統家庭教育知識傳播,致力於陪伴和支持千萬中國家庭邁向幸福。
圖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啟發和收穫是什麼?
趕緊在留言處
跟幸福君說說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