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兒子被爺爺奶奶「欺負」,媽媽竟然視而不見?

2020-10-15 幸福雙翼家庭大學

作者 | 黃碧霞 幸福雙翼學員

坐標 | 深圳



1 家裡進了「小偷」?


昨晚,當我在洗小寶衣服的時候,客廳裡傳來了公公、婆婆與大寶爭吵的聲音。


對於他們的爭吵,我習以為常,心情很平靜,只是豎起耳朵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他們爭吵的原因是——零食。


自從開學以來,兒子每天都在學校吃午餐。


每天午餐都會發牛奶、水果、獨立包裝的堅果等。


貼心的兒子,經常把水果帶回來給我,這是他對我的專寵,家裡其他人都沒有這樣的福利。


牛奶和堅果,兒子不捨得吃,他把它們放在零食桶裡。


他經常興奮的跟我說:「媽媽,我要把這個零食桶給存滿,等滿了,我們再慢慢享受啊!」


這似乎成了他的目標。


經過一個月的時間,他好不容易存了半桶。


但是,讓他氣憤的事情發生了——家裡竟然進「小偷」了,把他的零食洗劫一空!


更讓他氣憤的是——這個小偷竟然是奶奶和小寶!



大寶大喊著:「你們怎麼不經過我的同意,就把我的零食全吃了!」


奶奶不以為然:「家裡的零食,當然大家都可以吃啊,我不能吃嗎?小寶想吃,我就給他啦!你看,我煮的飯,你不也吃了嗎?」


大寶不服氣:「那是我從學校帶回來的零食,你們要吃,要經過我的同意啊!」


奶奶無語地說:「你自己都沒在家,怎麼經過你的同意呀?」


爺爺也生氣的說:「不就是一些零食嗎?吃完了再買回來給你,不就好了嗎?」


……


我聽到他們越吵越激烈,聽到兒子的聲音都快被氣哭了。


我清晰的知道,公公與婆婆的想法是不會改變的,他們認定是兒子的錯,他們的爭吵是沒有結果的。


我得做點什麼。


2 「必須經過我的同意!」


我大聲的呼喚兒子:「朋朋,你過來幫我忙吧。小寶的衣服太多了,你過來幫我一起過水吧,太晚了,好嗎?」


兒子垂頭喪氣的過來了。


這個時候,由於小寶哭泣,衣服的事情就交給兒子處理了。


兒子洗漱完畢進來睡覺了,我關了房門和他聊起來。


我說:「小寶,你要謝謝哥哥幫你洗衣服,晾衣服哦。」


兒子聽了眯眯笑。


我接著說:「兒子,對於你們爭吵的事情,我大概了解了。對於奶奶與小寶的行為,你感覺到很生氣對嗎?」


兒子斬釘截鐵地說:「不是生氣,是氣憤,還有委屈。」


我嘗試肯定兒子的感受:

「哦,原來是氣憤哪。


你氣憤的原因是:你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零食,連自己都捨不得吃,在沒有經過你同意的情況下,他們一下就把它吃光了。


你感覺到自己沒有得到尊重,對嗎?


兒子委屈地快哭了:「是的,就是這樣的,媽媽。她們不單單吃了我的零食,當我去說的時候,她們還說我錯了,還罵我。」


我認可兒子:「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在氣憤的同時,你也感覺到了委屈對嗎?」


兒子點了點頭。


我接著說:「其實,你希望的他們先經過你的同意,再吃,對嗎?」


兒子點了點頭。



當兒子的情緒被看見和理解,他的心門就馬上向我敞開,噼裡啪啦地跟我「投訴」了很多對爺爺奶奶的不滿。


兒子氣憤地說:「等我回老家的時候,我也要把家裡的零食全部吃光!」


我假裝生氣地說:「小寶,你以後吃零食的時候要記得先經過哥哥的同意哦,知道嗎?」


沒等小寶回答,兒子說:「媽媽,我覺得小寶是無辜的,他才一歲7個月,他什麼都不懂,他也吃不了多少,我覺得是奶奶的錯。」


我說:「哦。朋朋,奶奶剛做完手術,整天待在家裡,可能無聊,所以就吃了你的零食,你的堅果可以給奶奶補充能量哦。」


兒子氣憤地說:「那也得經過我的同意,而且她可以讓爺爺買回來啊!」


我意識到,此刻的他,還處於情緒激動的狀態,還被情緒卡住,這不是可教時刻,於是,我選擇了暫停。


想到前段時間剛學習的健腦操,對於情緒的平復和身心的調整很快速有效,於是,我決定跟兒子玩下健腦操(點此查看詳情)。


3 不做著急的「助人者」


我提議:「兒子,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吧?做個掛鈎?(健腦操其中一個動作)看誰可以做掛鈎的時候不說話,又可以掛得更久一些,順便平復一下我們自己的情緒,好嗎?」


兒子勉為其難:「好吧。」


過了一會兒,兒子就說:「媽媽,我不想做了,好無聊啊。」


我有點著急:「再一會兒嘛!」


脫口而出的一剎那,我立馬意識到,自己進入了「助人者」的角色當中。


但是,健腦操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是建立在尊重對方的節奏和意願基礎上的。


於是,我馬上說:「嗯,好吧,既然你不想做掛鈎,那我們就換個更好玩的遊戲,怎麼樣?」


我決定靈活運用健腦操(點此查看詳情),我做了象8這個動作,伸出去的手,模仿著大象的鼻子跟兒子打招呼。


我摸摸他的頭,摸摸他的鼻子。


兒子被我逗樂了,加入了我的陣營,我們一起用象8,和小寶互動玩耍起來。


臨睡之前,我問:「兒子,現在你的心情好一些了嗎?」


「媽媽,玩完象8之後,我的心情好多了。不過,我現在好睏了,我想睡覺了。」兒子打著哈欠說。


沒有尋找到可教的時刻,我選擇暫時放下,而且,玩耍遊戲已經讓孩子激烈的情緒平復了很多。


第二天,孩子狀態滿滿的起床上學,並沒有受這件事很大的影響。


我會等合適的時候,再與孩子進行復盤。


這次面對兒子和爺爺奶奶之間的爭吵,我做到用平常心去對待,把握界限,為自己點讚。


而且,我關注到孩子的情緒,打開孩子的心門,及時覺察,及時暫停。


在孩子處於求存腦,情緒腦的狀態下,暫停說教,選擇健腦操與孩子進行互動,同時尊重孩子的想法。


我及時覺察到自己進入「助人者」的角色當中,我做到及時的暫停,及時跳出來,也要為自己點讚。


當然,這次還有一點,對我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突破。


對於公公婆婆教育孩子的模式,我選擇「視而不見」。


以前,只要看到公婆用不恰當的方式對待兒子,我就立馬乾預,想幫兒子討回公道,想讓公婆改變錯誤的育兒觀念和方法。


但現在,我知道,面對不一樣的教育模式,有效往往比一致更重要。


我們永遠改變不了別人,我們只能改變我們自己:

關注孩子的情緒,引領好孩子,是我的事情,我盡力做好;


公婆多年的信念與行為模式,不是我幹涉與反抗就能改變的,那就先做到尊重。


等之後我準備好,找到合適機會,再跟他們探討。


我很開心,在我一年的學習中,兒子的自信心大大提高,面對爺爺奶奶的越界行為,他敢於反抗,敢於為自己發聲。


當然啦,最近我的工作早出晚歸,對於家裡零食,水果方面的補充,我要提醒老公採購。


公婆需要的時候有得吃,也就減少他們越界吃掉兒子存下來零食的概率啦!



當然,我非常清晰的是,對於孩子的尊重,是接下來我要以身作則,給老公和公婆作出直接示範的重要方向。


一個從小獲得足夠尊重和看見的孩子,心底會充滿自信和力量,他既敢於為自己爭取表達,也能夠感同身受地把自己獲得的尊重,傳遞給其他人。


不管這個孩子多小,他的物品,他的空間,他的所有權,都值得被尊重。


我無法改變公婆的教育模式,不過,我可以看到他們的情緒和動機,逐步打開他們的心門,可教時刻再跟他們分享:尊重孩子,對孩子一生成長的長遠價值和意義。


關於我們

幸福雙翼專注專業系統家庭教育知識傳播,致力於陪伴和支持千萬中國家庭邁向幸福。

圖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啟發和收穫是什麼?

趕緊在留言處

跟幸福君說說唄

相關焦點

  • 8歲兒子:我不要爸爸媽媽,我只想要爺爺奶奶.....
    ,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選擇了在孩子還不記事的時候,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帶,之後外出打工,無法給到孩子一個擁有爸爸媽媽完整陪伴的童年。,就外出工廠打工了,兒子爺爺奶奶幫照顧。爺爺奶奶也掙不了錢,我和老公每月的工資大部分都給回了家裡,一年大概回那麼一兩次家。
  • 爺爺去世,四十三歲奶奶執意嫁人,三年後帶回一人,全村人傻了眼
    這事要從幾年前說起,我爸是家中長子,奶奶一共生了三個兒子,我爸結婚得早,結婚的時候才二十二歲,我爸結婚的時候奶奶才四十歲,這樣算來奶奶結婚得也早。我媽是外地人,我媽脾氣不太好,有點暴躁,不過她心眼好,不會欺負人,但是她不會受人欺負。
  • 不要惹一位媽媽,因為她真的會拼命!老師欺負幼兒,媽媽舉動太酷
    許子言媽媽去接孩子,結果,沒看到孩子。最後發現,孩子竟然被關在一個房間裡,房間的門還上鎖了?許子言媽媽大聲質問老師讓老師打開門。稍作安撫之後,開始了她的霸氣「復仇」行為。這一段看著超級解氣,我已經被童謠老師演的許子言媽媽圈粉了!各位媽媽們,一定要看!
  • 爺爺奶奶在孩子面前多提到爺爺奶奶
    小茜的女兒已經7歲了,為了讓孩子從小就有足夠的獨立能力,7歲女兒每晚自己睡。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孩子睡前卻抱怨床上"擠":"媽媽我最近一個人睡覺一點也不害怕了,因為我有人陪我一起睡。"媽媽仔細看著原來孩子的奶奶,奶奶幾年前患了老年痴呆症,今年差點忘了自己的兒子,但沒想到還記得自己的爺爺。 奶奶進來幫孫女整理被子,然後像之前哄睡覺一樣輕輕拍孩子。 看到這裡小西不僅流下了眼淚,沒想到奶奶忘記了一切卻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爺爺。
  • 2歲男孩一直哭,爺爺奶奶竟猛掐其脖子,將寶寶丟入火爐活活燒死
    俄羅斯一名2歲的男孩一直哭,爺爺奶奶竟然猛掐其脖子,將寶寶丟入火爐活活燒死。如今,兩人遭到逮捕。 據英國媒體12月16日報導,20歲瑪麗亞-謝爾巴科維和25歲的德米特裡-謝爾巴科維是一對夫妻來自俄羅斯,兩人育有一名2歲的男嬰叫迪瑪。一天,這對夫妻不在家,將孩子交給他的爺爺奶奶照顧。
  • 媽媽出門買東西,8歲兒子在家帶2歲妹妹險出意外,網友:心真大
    8歲兒子帶兩歲妹妹,險出意外小羅大兒子已經8歲了,小女兒才剛剛兩歲。她有些犯難,平時她都是等孩子的爺爺奶奶在家時,才出去買菜,如今爺爺奶奶有事。可現在家裡的米又沒了。把兩個孩子放在家裡,小羅實在不放心,但飯總不能不煮。這時貼心的大兒子看到了她的糾結,自告奮勇地說:「我在家照顧妹妹就好了,媽媽你快去買米吧。」
  • 婆婆常帶3歲兒子飯點出去玩,媽媽發現兒子越來越奇怪
    婆婆常帶3歲兒子飯點出去玩,媽媽發現兒子越來越奇怪婆婆常帶3歲兒子飯點出去玩,媽媽發現兒子越來越奇怪,知道真相後竟暴跳如雷!相信從古至今,很多孫子孫女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婆婆常帶3歲兒子飯點出去玩,媽媽發現兒子越來越奇怪但是沒想到這個婆婆對待孫子的做法竟然讓身為媽媽的她暴跳如雷,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1歲半男寶半夜哭鬧,奶奶翻開被子後,瞞著兒子偷偷去報警!
    文文是一個1歲半歲的男寶,媽媽順產下他沒多久就大出血離世了,可憐的他就一直由奶奶撫養著,爸爸則在城裡上班工作。一星期前,寶爸要把文文接到城裡去,說認識了新的女友領了證,也願意接受文文,奶奶不放心也捨不得文文,便跟去說住幾天,等文文習慣了自己再回去。
  • 「奶奶,爸爸晚上就會欺負媽媽!」,女兒的告狀讓爸爸很尷尬
    導讀:「奶奶,爸爸晚上就會欺負媽媽!」,女兒的告狀讓爸爸很尷尬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奶奶,爸爸晚上就會欺負媽媽!」,女兒的告狀讓爸爸很尷尬!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爸和兒子在商場遇見了媽媽,卻視而不見,媽媽感覺很是疑惑
    當孩子爸爸和孩子一起看到媽媽的時候在電梯上,兩個人竟然都假裝沒有看到>,然後媽媽很是疑惑,這是發生了什麼?而且媽媽還很熱情的跟他們兩個人打招呼,竟然還假裝沒看見,低下頭,可能媽媽心裡在想,這是要造反啊!
  • 母親求助 16歲兒子不願上學拒絕溝通 奶奶:家庭傷害太大
    張豔向心理老師和記者求助,她說2019年年初,她和16歲的兒子小俊發生肢體衝突,這是她跟兒子的第一次正面衝突,而原因就是自己限制兒子上網玩遊戲。她說,在這之後,兒子小俊就突然和自己產生對抗情緒,並且開始厭學,到後來甚至不願去學校了。在張豔看來,兒子的厭學是毫無徵兆的,她跟兒子溝通很多次,兒子都不願去學校。看到孩子突如其來的變化,家人們都難過極了。
  •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急了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卻急了……隔輩親說的是爺爺奶奶會無理由疼愛孫子輩,對孫子輩的寵愛比對自己兒子還多!其實也不盡然,不是所有爺爺奶奶都是那麼寵孫子的!!其實從小感受不到 爺爺奶奶疼愛的孩子長大自然也不會去親近他們的。孩子小的時候雖然不懂事,但是誰真心對待他對他好,跟誰在一起更有安全感,他們都是能感受到的!寶寶的感知能力是很強的,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如果主動關心寶寶,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孩子大了也不至於冷落他們。
  • 用心對話:常州媽媽寫給8歲兒子的書
    在各類家長群裡,95%的都是媽媽,我曾寫過一篇文章:男孩子廢了。因為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的角色缺失。中國的男人越來越弱,這是很可怕的事情。最後中國男人要怎樣成長,竟然落到了媽媽們的肩上。看到了網友,一位常州做HR工作的媽媽寫給兒子的書,我讀後感悟頗多,無需精美的語言,她用一種娓娓道來的家常話,卻讓人豁然開朗。
  • 孩子在地鐵裡「毆打」爺爺奶奶:熊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是最開心的,爺爺奶奶會護著自己,就算自己調皮搗蛋爺爺奶奶也不會責罵自己,所以這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在心理產生了一種不好的影響,就是他認識不到自己的過錯,對於爺爺奶奶的照顧不懂得感恩。前一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組圖片,一對老夫婦帶著孫子乘坐地鐵,地鐵上人很多,夫妻倆一人坐了一個位置,孫子鞋子也沒脫就站到了座位上,爺爺奶奶並沒有制止孩子的行為。
  • 兩口子在外打工,女兒3歲準備送到爺爺奶奶家,晚上我失眠了…
    兩口子在外打工,女兒3歲準備送到爺爺奶奶家,晚上我失眠了…大家都有什麼好的建議呢?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我兒子也被送回爺爺奶奶老家呆過一個月。這一個月裡,兒子基本每天都會要求回爸爸媽媽的家。因為訴求沒有得到回應,晚上睡覺總會大哭。這不僅影響孩子的睡眠,還影響他的生長發育。當然,最重要的是影響他的心理健康。都說,三歲看老。
  • 公公來做飯,李晟2歲兒子能說會道還說英文,對姥姥比奶奶親
    李晟也已經兩天沒有見過兒子了。李晟真的做得不對,公婆難得遠道而來,怎麼不讓兒子來見一見爺爺奶奶呢?2歲的好看弟弟來了,一來他就開啟說話模式。一句:崽崽回來了,讓整個畫面都歡脫起來。一見面外婆就把外孫接了抱到手上。兩天沒見兒子的李晟也迎上去抱兒子。沒想到兒子卻和她不親密,看到媽媽之後,他的眼睛已經被桌子上的香蕉吸引了。
  • 兒子溺水媽媽一旁玩手機,對兒子求救「視而不見」,媽媽:沒聽見
    ,雖然自己還不太成熟,但是小唐非常注重對孩子的培養,4歲的兒子現在已經會說英文會遊泳了。夏天非常熱,小唐趁著周末又帶兒子到水上樂園遊泳,因為自己身體不方便,所以小唐就在水池旁邊站著看著兒子遊泳。,小唐就低頭回復消息,過了好一會,小唐抬頭看兒子不見了,急忙找來工作人員把孩子救上來,但是一切都遲了,兒子因為溺水窒息永遠離開了。
  • 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究竟和父母親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
    他們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撫養長大,多年後當父母回來時,有些孩子卻依然和父母更加親近,這是為什麼呢?直系親屬在血緣上關係更加接近,但它能決定孩子的感情嗎?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究竟和父母親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要回答這一連串問題,我們需要通過幾個故事來了解。
  • 爺爺奶奶的故事
    遙想當年,爺爺奶奶勤勞的身影,致富的理想,辛勤的付出,種植耕養的情景又歷歷浮現在眼前。我依稀記得,在我大概三四歲左右的時候帶著比我小802天的弟弟澤西曾在爺爺奶奶家裡住了一些時日,我們在屋椽下玩得灰頭土臉,給奶奶增加了不少麻煩,為此奶奶也為我兄弟兩個付出了不少
  • 認生的寶寶回到老家,見到分開一年的爺爺奶奶卻一點也不陌生??
    我家的小寶在一歲的時候,我把他接出來到我們身邊帶著快一年了。因為我們在外地打工,租的房子空間很小,每天老公上班我一個人帶寶寶,有空的時候就推他去附近公園走走,或是大街上轉轉。結果出乎我意料,寶寶一回到家看到爺爺奶奶,竟然親熱得很,一直:「爺爺,奶奶……」叫個不停,還跟他們瘋著玩,也願意讓他們抱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