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急了

2020-09-06 小貝情感日記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卻急了……

隔輩親說的是爺爺奶奶會無理由疼愛孫子輩,對孫子輩的寵愛比對自己兒子還多!其實也不盡然,不是所有爺爺奶奶都是那麼寵孫子的!!

說說你們遇到的爺爺奶奶有多寵孫子呢?

有的老人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疼了也是白疼,等到大了記事了再去拉近關係!其實從小感受不到 爺爺奶奶疼愛的孩子長大自然也不會去親近他們的。

孩子小的時候雖然不懂事,但是誰真心對待他對他好,跟誰在一起更有安全感,他們都是能感受到的!寶寶的感知能力是很強的,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如果主動關心寶寶,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孩子大了也不至於冷落他們。

有的老人認為孩子不去奶奶家都是媽媽教的,是媽媽沒教好孩子。作為媽媽真的不背這個鍋,跟媽媽沒關係!孩子不喜歡去爺爺奶奶家是因為平時沒有太多交集,沒有感情基礎!你要時不時給孩子買點吃的喝的,隔三差五帶點衣服玩具什麼的,孩子肯定開心願意親近你啊!反之如果成年累月見不到人影,一年到頭沒有任何交流,那麼小孩大了自然不與你親近!

就拿我家孩子來說吧,小的時候因為都是我自己帶的,也不和他們住在一起。爺爺奶奶基本不參與他的生活,也從來不會主動帶娃玩玩或者給他一顆糖逗逗他!對於孩子來說爺爺奶奶是很陌生的。他那時候小,都不認為爺爺奶奶和我們是一家人。小的時候不怎麼相處,導致長大了也不怎麼喜歡回爺爺奶奶家!

爺爺奶奶之前經常說大孫子大了怎麼不去他家玩,然後嘆口氣……感情的事是要一點一點培養的,爺爺孫子同樣實用。

這幾年節假日我們回老家,爺爺奶奶都會主動準備孩子喜歡吃的飯菜,在以前這可是沒有的待遇。吃飯的時候笑說,「這都是特地給大孫子買的,不然下次都不願意回來啦」婆婆終於開竅了吧!你對他好,他才會與你親近!人都是互相的,何況是小孩子呢!

其實要想孫子與你走得近,跟媽媽打好關係也是很重要的!畢竟小孩子是一直跟媽媽在一起的,如果媽媽不受待見不願意回去,那麼孩子一定不願意回去!所以爺爺奶奶也要善待寶媽們!和媽媽打好關係同樣重要。

孩子不喜歡去爺爺奶奶家,不是一天形成的!爺爺奶奶要想孫子經常回去,還是要從小給予關愛,從小培養感情。不要認為他還小什麼都不懂,至少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還是分的清的,這都是最直接的感受!

相關焦點

  • 爺爺奶奶在孩子面前多提到爺爺奶奶
    媽媽仔細看著原來孩子的奶奶,奶奶幾年前患了老年痴呆症,今年差點忘了自己的兒子,但沒想到還記得自己的爺爺。 奶奶進來幫孫女整理被子,然後像之前哄睡覺一樣輕輕拍孩子。 看到這裡小西不僅流下了眼淚,沒想到奶奶忘記了一切卻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爺爺。
  • 孩子可以給爺爺奶奶帶嗎?
    重要他人給孩子的影響,尤其是在孩子的童年階段,是非常大的。家人對孩子的溺愛導致了孩子對父母已經形成了一種依賴,也間接的造成了孩子們非常低下的自理能力。在孩子問題上,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爺爺奶奶的教育觀念,以及對待孩子的態度,往往跟父母親是不一樣的。
  • 家庭教育:爺爺奶奶帶孩子,有愛也應有方法
    在我國,爺爺奶奶帶孩子的現象十分普遍,隨著二孩的放開,爺爺奶奶很可能還要多帶一個孩子,無疑加重了年邁老人的負擔。對比一下國外,孩子成年之後便獨立了,與父母同住的現象都不多,更何況是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其實,按照我國流傳下來"孝道傳家遠"的思想,贍養老人是兒女、孫輩應盡的義務,老人管教後輩也是理所應當。
  • 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究竟和父母親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
    他們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撫養長大,多年後當父母回來時,有些孩子卻依然和父母更加親近,這是為什麼呢?直系親屬在血緣上關係更加接近,但它能決定孩子的感情嗎?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究竟和父母親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要回答這一連串問題,我們需要通過幾個故事來了解。
  • 六年級作文:爺爺奶奶的愛
    愛是人世間最美的東西,愛無處不在。人世間最溫暖的愛,莫過於家人之間的愛了。我從四歲半起,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了。因為我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就從福建回宜昌專門帶我。爺爺奶奶已經到了古稀之年,爺爺愛養花、養魚、下象棋,幽默風趣;奶奶信基督教,樂於助人,每天做家務,忙忙碌碌的。老人家喜歡囉嗦,我有時不耐煩,會對他們愛理不睬的。但是幾件事情改變了我的態度。先說說奶奶。有一個冬天的晚上,我早已關燈睡覺。早上起來一看,我的身上居然多了一層被子。我想,是誰給我蓋的被子?我問爺爺,爺爺說應該是奶奶吧。我想是真的麼?
  • 孩子嬰幼兒期,爺爺奶奶帶娃的錯誤示範
    文/辣媽達摩院不得不說,帶娃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項大工程。現在很多父母由於各種原因,讓爺爺奶奶幫忙帶娃的特別多。以下列舉了我家爺爺奶奶帶娃的錯誤示範,對照看看你家有沒有。關於吃1、前六個月母乳期娃出生還在醫院的時候,因為剛「下奶」,乳汁不多,且寶寶剛開始含乳,經常哭鬧。奶奶急了,趕緊給娃餵水、餵奶粉。後來還是護士看到了,嚴厲批評了奶奶,說再給娃餵奶粉就把奶粉沒收!
  • 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利與弊!
    爺爺奶奶帶孩子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朋友私信,讓我寫一篇關於這方面的文章,考慮了幾天,下面就此談談幾點看法。2、爺爺奶奶帶孩子有經驗爺爺奶奶都是過來人,帶孩子比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有經驗,知道孩子的冷熱溫飽。從某種程度上說,更利於孩子身體健康成長。
  • 爺爺奶奶的故事
    自從奶奶嫁給爺爺後,我爺爺家裡真的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奶奶的父親母親給了我奶奶陪家良田十幾畝,地址就在上坑,田垌中有一棟並排的五間茅屋,稱為莊,有了這塊土地作根基,正是爺爺大顯身手的時候,爺爺種田是相當厲害的,可以說一個人可頂幾個人,因那個時候種的是高杆禾,禾苗的行距比較寬,比喻說中耕除草吧,那時候叫踩田,特別是踩第一次田時可以說除了有禾蔸處不踩,其餘的地方都要用腳力將泥巴踩爛再將它翻過來同時用腳順勢一帶又將泥巴抹平恢復平整狀態
  • 為啥爺爺奶奶就該帶孩子?
    乙大娘仿佛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說到:「白說了,那兒媳婦不夠數,才24歲,啥也不懂不會帶孩子,大冷天開著空調,把孩子放涼蓆上面,也不怕凍著孩子,這孩子兩個月後都是跟著我睡的,白天黑夜都是我帶;兒媳婦不上班,就知道玩手機,孩子一哭她就拍他,沒一點耐心,一天哄孩子2個小時也沒有,這不拉拉扯扯8個多月了」。甲大娘接著問:「白天哄了,晚上你給兒媳婦送回去啊」。
  • 爺爺奶奶的「不服輸」撐起陽光男孩的大學夢
    只要提及孫子,宋子釗的爺爺奶奶便笑得合不攏嘴。(劉珂攝)「子釗考上大學啦!」「真好,也不枉爺爺奶奶對他的期盼了。」這個暑假,宋子釗考上西北大學的喜訊傳遍了葛家鎮新宏村。熟悉宋家的人,都由衷地為這一家人高興。一歲半失去父親,母親改嫁後,宋子釗由爺爺奶奶一手拉扯長大。
  • 【浪漫在我家】爺爺奶奶愛寶寶
    作者:寶寶知道 明遠麻麻自從我家青山和妹妹家大兵出生後,把爺爺奶奶樂壞了,每天上班前都要看了兩個寶寶才會出門,下班回家第一件事也是看兩個寶寶在幹嘛呢~有的時候,奶奶表面看起來很兇,其實心地很善良,她的所說所做都是為了兩個寶寶好,快來看看爺爺奶奶和寶寶們相親相愛的圖片吧,一看就覺得好有愛哦
  • 「爺爺奶奶」帶大的網友們感動哭了
    爺爺奶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就一直把她帶在身邊,養育到她工作出嫁。一路走來,「小文刀」儘管有不開心的時候,但是爺爺奶奶一直給了她最多的愛。很多記憶現在都已模糊,但是那些溫暖的瞬間,她至今難忘。父母離異後,「小文刀」有段時間住叔叔家裡,初中就開始住校了。每周五,是她最興奮的時光,她能回到爺爺奶奶家了。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首先,對於姥姥們而言,女兒是一輩子的牽掛,是從小寵到大的小公主。都說嫁出去姑娘潑出去的水,正是因為這水潑出去了,才更加牽掛和不放心。再加上多少年來重男輕女的思想,生怕自己的閨女去別人家會受苦,所以姥姥們心甘情願地去給女兒帶孩子。其次,對於女兒來說,姥姥帶孩子會比奶奶帶孩子讓這個家更和諧。
  • 李玫瑾:孩子一定不要交給爺爺奶奶帶
    「教子要:愛之以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授之以漁,觀之以行。」關於教育孩子有著很多種方式,無論出於怎樣的方法,歧途同歸的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終其一日成為對於家庭、社會、國家而言德才兼備之人。對於孩子的培養包括兩大方面,其一自然是學校之中由老師教書育人,其二便是家庭成員的言傳身教,諄諄教導。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不無道理
    隨著2016年開始實施二胎計劃生育政策,再到前陣子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上有關「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引起了當代父母和老輩人的熱議,之前傳言的「打油詩」「順口溜」又浮出了水面。比如「北京有一怪,生了孩子姥姥帶」,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從這兩句話其實就能簡單看出來,姥姥姥爺帶孩子成了現如今的普遍現象,也是「隔壁親」的主力。可這些老人的內心深處也存在著「攀比心理」,都希望大孫女孫子覺得自己待她(他)更親,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帶著爺爺奶奶去旅遊
    「肯定跟我們一同去囉。」女兒肯定地回答,我十分驚訝。「爺爺答應了嗎。」我很不放心地問。「爺爺答應了,奶奶正在準備明天去的行李呢。」  都說旅遊是找罪受,到張家界旅遊爬山是必須的,父母親都是年近八十的人了能爬得了山嗎?這幾年,父母親從瀏陽到湘潭我家裡來,也是早上來下午回家,從來不在湘潭住上一晚。可能是「「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這個俗語束縛了。
  • 寵你到老:97歲奶奶不肯吃藥急哭99歲爺爺
    在「520」期間,一段「97歲奶奶不肯吃藥急哭99歲爺爺」的「暖心」視頻,在社交媒體上觸發廣泛熱議。據分享視頻的網友稱,自己99歲的爺爺和97歲的奶奶一起在醫院住院,97歲的奶奶不肯吃藥,爺爺勸說奶奶吃藥時,急的都快哭了,還「威脅」奶奶:如果不吃藥,就不理你了!
  • 離去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每個人生下來那刻,便註定了會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同的是,在或不在,親或不親。小時候,我總在電視上看別人的爺爺,看著看著,就很羨慕,可惜我從來沒有見過爺爺。我的爺爺,永遠活在別人的記憶中。可惜,我們姐妹,只有大姐見過爺爺,被爺爺抱過。他早早離開人世,沒有來得及看他的孫子,也沒有來得及看我。慢慢長大以後,知道這是種必須要接受的不圓滿。原來人生中將要面對的,不僅是別離,還有「陌生」的親人。比起爺爺,奶奶應該是我最熟悉的人。我們小時候,都是由奶奶帶大。
  • 吐槽「爺爺奶奶」帶娃,你家的也是這樣嗎?
    爸爸,我看奶奶就是個大騙子」和老媽說了很多次,要貫徹「實事求是」的精神,可是老媽就是貫徹不下去。問她為什麼,她說「我要說不讓他看,你兒子磨得我,一會媽就心軟,讓他看了。」我說那您也別做的那麼明顯,自己到臥室看。「誰能想到你兒子記性這麼好。」
  • 奶奶和爺爺的「前妻」,葬在了一起
    文:邵曉衛圖:來自網絡11月3日,是奶奶下葬的日子,當年爺爺去世後,葬在了老家的地裡,按理說,奶奶去世,只要葬在他的身旁就可以了,但從村裡大老執和父親的對話裡,我知道了,爺爺原來竟有一個「前妻」。也許,不是這次葬禮,我會永遠被蒙在鼓裡。喪事結束後,母親才一五一十地給我講述了關於爺爺和他前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