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辣媽達摩院
不得不說,帶娃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項大工程。現在很多父母由於各種原因,讓爺爺奶奶幫忙帶娃的特別多。
我家就是,疫情原因,爸爸不能回家,我在老家跟爺爺奶奶一起帶娃。平日裡老兩口還是挺講道理的,可一旦到了帶娃問題上,就感覺各種道理莫名說不清。
以下列舉了我家爺爺奶奶帶娃的錯誤示範,對照看看你家有沒有。
1、前六個月母乳期
娃出生還在醫院的時候,因為剛「下奶」,乳汁不多,且寶寶剛開始含乳,經常哭鬧。奶奶急了,趕緊給娃餵水、餵奶粉。
後來還是護士看到了,嚴厲批評了奶奶,說再給娃餵奶粉就把奶粉沒收!由此之後,我的母乳餵養之路才算正式開啟。
正解:
1) 媽媽母乳的分泌量與寶寶胃口大小是相適應的。寶寶剛出生胃口小,媽媽乳汁分泌量少是正常現象,不用著急添加奶粉。
2) 一般來說,除非特殊情況,出生6個月內的寶寶母乳餵養,是不需要餵水的,母乳裡的水分足夠滿足寶寶需求。
2、初次添加輔食
寶寶5個多月的時候,我跟爸爸開始計劃給娃添加輔食,買了含鐵米粉。爺爺奶奶看到了說,「買那個做什麼,不知道添加了什麼東西,吃粥就好。我們過去帶娃都是吃粥的」。
發現說不通之後,爸爸說不要理她們,輔食我們自己喂,不讓爺爺奶奶插手。
正解:
1)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最好是含鐵米粉。米粥裡主要是水和澱粉,營養成分遠遠不能滿足寶寶身體發育所需。且最開始要給寶寶餵糊狀輔食,再逐漸向小顆粒食物過渡。
2) 還是儘量跟老人溝通,他們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最好,實在說不通,就自己動手,不讓老人插手。
3、輔食挑剔期
寶寶吃輔食一段時間,當初的興趣大大降低,會開始挑剔。爺爺奶奶堅持說因為寶寶的輔食味道太淡,要加油、加鹽、加醬油。
同樣的說辭,「我們過去娃六個月以後就餵娃吃鹽吃醬油了」……我有種無法解釋的無力感。說不通,嚇得我不得不時刻盯緊寶寶,生怕寶寶吃了不該吃的東西。
正解:
1) 孩子在一歲之前,消化系統、腎臟等發育都不成熟,添加鹽、油、醬油等會加重孩子腎臟負擔,不利於身體健康。
2) 娃挑剔輔食,可以多變換花樣,用不同味道、色澤、形狀等吸引寶寶。像南瓜、西紅柿等味道我家寶寶就比較喜歡,彩色食物比白粥之類顏色寡淡的食物更得寶寶歡心。
4、口的敏感期
五個月以後,寶寶開始進入口的敏感期,家裡除了電水壺和刀之外,手邊能看到的所有東西,手機、鑰匙、電視遙控器、扇子……他幾乎都抓來吃了。這都是爺爺的功勞。
爺爺抱娃2分鐘,你去看,娃嘴裡絕對有東西,紙巾、牆上掛曆的一角、泡沫、竹葉、礦泉水瓶蓋……
爺爺還喜歡偷偷餵娃吃他的零食,不論什麼隨手就來,比如餅乾、麵包、堅果、他正在吃的飯……讓你防不勝防。
正解:
爺爺的這個毛病,怎麼都不改。我只能儘量自己帶娃,以及不讓爺爺單獨抱娃(這一點上奶奶稍微好一點,有時候讓奶奶監督)。
5、手的敏感期
六七個月的時候寶寶很想自己拿勺子吃飯了,於是給娃買了手指餅,意在鍛鍊娃的手指精細動作發育,並且給爺爺奶奶講了其中原理。
我在的時候,娃雖然動作笨拙,但自己都能把一整塊手指餅吃下去。爺爺奶奶看娃,總是忍不住自己拿餅乾餵到娃嘴裡,說看娃自己吃得太累。
當我給娃套上罩衣,把勺子給娃,讓娃自己練習吃飯時,爺爺奶奶百般阻撓,說娃太小,根本不會吃,等到一歲多自然就會自己吃了。
正解:
1) 關於手指餅,我只能收起來,自己帶娃時給他吃。給爺爺奶奶,一天能把一整包給娃餵完。
2) 關於娃自己吃飯的事,慢慢來,與爺爺奶奶說好待娃10個月了再練習。
我認為要注意的幾點
爺爺奶奶堅持認為娃那麼小,聽不懂。這種觀念根深蒂固,改變不了。
正解:
改變不了,只能迴避。我現在除了洗澡時爺爺奶奶看娃,其它時間基本自己帶娃。計劃近期爸爸回來後,我們回廣州。
這一點上,經常是爺爺奶奶兩人意見不統一,爺爺常常覺得熱、要少穿,奶奶怕冷,覺得要多穿。
這種情況下,只能聽我的,難得他們都沒有意見。
1) 大動作發育,比如翻身、爬行等,我說要練習,爺爺奶奶認為不用鍛鍊,到年齡了自己自然就會。
2) 娃七八個月還不會爬的時候,抱他起來喜歡站著跳,爺爺奶奶總愛扶著娃練習走路。我說現在走路太早了,可以偶爾站站,但過早走路影響娃骨骼及肌肉發育,也說不通。
3) 娃出生我就買了一堆書,爺爺奶奶對我買太多書意見很大,三天兩頭嘮叨,說娃太小哪裡會看,買也不用那麼多。
正解:
我堅持不懈地給爺爺奶奶講故事、擺道理,有時候能配合一下。總體上還是我主導。
全篇其實說明了一個問題,孩子還是自己帶最好。大部分爺爺奶奶觀念畢竟與兒女不同,一輩子的行為習慣幾乎不能改變,與其強求老人,不如自己做好為人父母本分,也讓老人樂得輕鬆。
爺爺奶奶幫忙帶娃是出於愛,不是必須職責。做兒女的應該心存感激,觀念不同可以求同存異,不能因為意見有分歧而鬧矛盾。家和萬事興,好的家庭氛圍也有利於孩子成長。
——End
這裡是『辣媽達摩院』,80後媽媽,愛讀書,愛運動,愛彩鉛,最愛的是分享孩子成長點滴。與您共同探討孕期、產後及育兒等話題,助您從容做辣媽!歡迎關注、點讚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