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藝 | 劉志宇:帶著爺爺奶奶去旅遊

2020-12-11 長沙新聞網

(星辰拍客 雪影/攝)

  「爸爸,我準備明天帶著爺爺奶奶去張家界旅遊。」端午節下午,女兒對我說。「你一個人?宸宸呢?」我十二分的疑惑,宸宸是我的外孫子,今年還只有四歲多。「肯定跟我們一同去囉。」女兒肯定地回答,我十分驚訝。「爺爺答應了嗎。」我很不放心地問。「爺爺答應了,奶奶正在準備明天去的行李呢。」

  都說旅遊是找罪受,到張家界旅遊爬山是必須的,父母親都是年近八十的人了能爬得了山嗎?這幾年,父母親從瀏陽到湘潭我家裡來,也是早上來下午回家,從來不在湘潭住上一晚。可能是「「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這個俗語束縛了。到張家界去旅遊,少說也得兩、三天,而且還得住上兩、三晚年邁的父母親願意去嗎?再說我的孫子宸宸還剛上幼兒園,走起路來是一蹦一跳的,那麼陡的山,那麼遠的路,小孩子能吃得消嗎?本想一同前往,無奈假期有限,脫不開身。

  三十幾歲的女兒,攙扶著年近八十的兩位老人,還帶著一個四歲多的兒子去張家界旅遊,真令人不敢想像。 為此,我特意請一直在父母親身邊照顧父母的三妹,陪伴父母親去旅遊,並且一再叮囑女兒安排好食宿、照顧好兒子,三妹一心一意伴隨父母親左右。 一夜未眠。 第二天大清早,料想不到的是,喜歡睡懶覺的小孫子,天還沒有亮就醒了,穿戴整齊,很是興奮地跑到客廳裡,伶牙俐齒地嚷開了「爺爺早、奶奶好,姥姥、姥爺早上好。」 「九點半的高鐵,我把車開到高鐵站。」女兒在網上訂好了車票,安排好了食宿,也與爺爺奶奶約定好了行程,來了一個說走就走的,年齡相差70多歲的,四代人同行的旅遊。 兒行千裡母擔憂,四代人旅遊,不知道牽動了家人的多少擔憂。 幾天裡,我們吃飯不香,睡覺不甜,一直處於忐忐忑忑之中。 

(星辰拍客 hnlqy/攝)

  女兒自懂事起,就與爺爺奶奶有話說。爺爺奶奶的一舉一動她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爸爸,你又有好幾天沒有打電話給爺爺了,奶奶剛剛告訴我。」父親住在瀏陽,我在湘潭工作,只有節假日才回家,平日的聯繫都是用電話,有時工作一忙,也就忘記打電話了。 「今天我回家時,奶奶在我耳邊嘀咕,說是昨天晚上,爺爺肚子不舒服鬧了一個晚上,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是不是去醫院檢查去了,你趕緊打電話給他。」剛剛走進辦公室,女兒的電話就打了進來。

  父親雖然早就退休了,但他一直忙於社會事務,特別是參與公益活動的組織,組織老年人參加老年大學的學習,老年人的外出旅遊也是他最為熱衷的。我們幾兄妹每次回家,沒有哪一個不勸說父親,要少組織最好是不組織這樣的活動,怕出問題,負責不起。但我父親仍然堅持他的一貫做法,一如既往地組織老年人活動。前幾年,父親爭取一位企業家出資贊助兩百多名離退休老同志「長沙一日遊」。老同志們樂了,父親卻很辛苦:聯繫旅遊公司、選擇旅遊線路、組織旅途活動、安排衛生保健、協調同行關係、處理偶發事件,等等這一切,都是我父親這個耄耋老人在操心。

(星辰拍客 mengyoutianxia/攝)

  「我準備陪爺爺奶奶去湖北祖籍地看看。」我家的祖籍在湖北,父親還是幾歲的時候就隨著母親來到了湖南,並將家安在了瀏陽,祖父祖母死得早,只到十幾年前,父親才聯繫上了失散多年的湖北的親人。因為路途遙遠,聯繫上以後不久父親就去了一次湖北省親,從此就只是電話裡與親人話親情。近幾年邁入耄耋之年的父親,思親的心更急,總是想再去看看親人。去年,女兒又陪爺爺奶奶去了一趟湖北,了卻了父親多年的心願。 「我在網上跟奶奶掛好了號,明天早上去就是。」前不久,母親身體出了點小毛病,走了幾家醫院也沒有搞清楚問題,一直想到省城大醫院看看病,又擔心掛不了專家號。我女兒一直將這件事記在了心裡,幾天後她驚喜地告訴我。第二天,我陪著母親去醫院看了專家號,按著醫生的吩咐,打幾天吊針後,母親就康復了。「我家孫女最記掛著我呢。」我母親逢人就誇獎孫女。

  我們準時上高鐵了。 我們看完了千古情。 我們爬一段很高很陡的山路,回到了民宿館。 我們登上了回長沙的高鐵。 早就能夠熟練使用微信的父親,不時在微信裡,進行圖文語音直播這一次旅遊。 從張家界回到家後的第二天,父親就在微信裡,給我傳來了一大段寫旅遊的文章,我們已經安全到家,請大家放心。文章的字裡行間透露出滿滿的愉悅: 端午節的下午,孫女思思特意跑到書房裡,問我去沒去過張家界?退休以後,我每年都會出去那麼一兩次,幾個老年好友相邀著結伴旅遊,香港、臺灣等地都留下了我們互相攙扶著的身影,省內的有名景點,就連那些剛剛成為的網點,我們老兩口也相攜著走了個遍,唯獨聞名遐邇的張家界,沒有踏入半步,主要是因為畏懼去張家界要爬山。 孫女的邀請令我自豪。同時,老伴不時傳來消息使我暗暗高興,也堅定了去的決心。家人們都交代孫女「可要保證安全!」兒子對他妹妹說「你也同去吧。」兒媳婦交代女兒:「一定讓爺爺奶奶莫爬山!」 父親說:這一次,孫女安排一切,女兒包攬事務,我和老伴相攙,只管遊覽,只要走穩走好。我真享福了,享著兒孫的福! 老人笑了,兒女孝了。

【作者簡介】

  劉志宇,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鶴嶺鎮中心校。湖南省作協會員、湖南省散文學會會員、湘潭市作協會員、雨湖區作協副主席。多篇散文在《湖南日報》《湖南文學》《湖南散文》《星辰在線》等媒體上發表。

相關焦點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蹲灶腳的福爹
    王家是三代同堂,當時我家則只是二代同堂,父母親含辛茹苦帶著我們四兄妹。走廊上堆放的柴草、晾曬的衣服,讓人很清楚地分辨出東頭是劉家、西頭是王家。 我們那個小山衝,名叫彭家衝,是彭姓家族的聚居地。整個小山衝幾百戶人家,僅僅只有三五個異姓人家。我家與王家什麼原因結成「共同體」,將房屋建在一起,共一個牆壁、共一個屋簷、共一個地坪?是抱成團共同對付彭家衝裡的彭氏大家族?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花開蒂軟怯迎風
    陽老師很興奮,掏出手機打開導航,她毫不猶豫地選擇離城區最近的雙湖學校,憧憬著美好鄉村教師生活,背著簡單的行囊,帶著幸運兒的微笑,踏上了去學校的公交車。  學校在哪裡?公交車上下來,陽老師一臉茫然,路人紛紛用異樣的神情,打量著這個陌生的青年人。陽老師焦急地詢問,引起了路人的圍觀。得知是新赴任的老師,路人迅速熱情起來。
  • 星辰文藝|劉志宇:桂花飄香的時節
    (星辰拍客  攝色入影/攝)  鬱鬱蔥蔥的桂花樹,有兩株,蓬蓬勃勃,生長在嶽母家大門兩旁。每年八月,芳香四溢,也不知有多少人聞香而至,多少年來,樹的後面,坐著白髮蒼蒼的嶽母。  不一會兒的功夫,嶽母返家了,手裡有時是斤把兩斤豬肉,有時是一大把,從菜土裡摘來的,還帶著晶瑩露珠的時鮮蔬菜。  清早起來,幾兩新鮮肉、小把香蔥、一小撮辣椒、一斤麵條、兩三個雞蛋在廚房的案板上,靜靜地等待著我們夫婦起床。那是早早起床的嶽母為我們準備的。  嶽母是菜農,她種了一輩子蔬菜,到嶽母家,我嘗到的是剛上市的無公害蔬菜。
  • 星辰文藝丨劉志宇:跡遠留香
    (星辰拍客 攝影入色/攝)  漫步於九月的校園,不經意就聞到一陣清香,充盈著孩童陣陣嬉笑聲悠悠地傳來,清冽而幽深。這才驚覺,桂花又開了。早晨八點鐘還不到,一個高高的個子,披一頭烏黑的長髮,鵝蛋形臉上,一雙晶亮的眸子,明淨清澈,燦若繁星,眼珠靈動,有一股動人氣韻,渾身洋溢著三分英氣,三分豪態,帶著一股淡淡清香的女教師,站在我辦公桌前,一番簡短的寒暄後,我知道她就是支教的石桂花校長。  作為城區優秀的副校長,石桂花毫不張揚。她主動請纓到比較偏僻的一所小學去掛職,上兩個班的數學課。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流逝了,我的眠虎園
    那一年,十幾歲的我,用獨輪車推著幾十斤稻穀去大隊部碾米,那條窄窄的麻石板路是唯一的一條通往村部的道路。麻石板路與小水渠相依相偎,水渠邊到處是青青的水草,水一年四季清亮亮的,不知名的花兒時不時地與人們躲著貓貓,小小的水渠一會兒平緩,一會兒飛流直下,依依不捨地離開諾大一個彭家衝,帶著小村人的種種情懷,哼唱著《瀏陽河》,歡快地流向了遠處的瀏陽河,匯入了很遠很遠的大海。
  • 星辰文藝|劉志宇:那一道道美麗的弧線
    (星辰拍客  mengyoutianxia/攝)  一個秋日,陽光暖暖地親吻著前幾年才擇址新建的長龍小學,寬大校園裡的一排排青翠欲滴的桂花樹,盛開著的小花小草,沐浴在柔和的陽光裡,呼應著明亮教室裡傳出的朗朗讀書聲
  • 星辰文藝|劉志宇:採蘑菇的小妹
    (星辰拍客 鍾鍾/攝)  我的老家,一個山青水秀的小山村。  第二天,公雞才打第一聲鳴,借著月光,父親就出發了,去幾裡路外接裁縫師傅的行頭——縫紉機,母親則在廚房裡忙碌起來了。  三妹光著一雙小腳丫,提著大竹筐,緊跟著父親的腳步,走出了家門,鑽進了老屋的後山上,走遍了樹林和小山崗。  不一會兒的功夫,三妹提著一大筐的野生山菌回家了。三妹上山採菌子,每次都是採得滿滿一竹筐,從來沒有踏過空。
  • 星辰文藝|劉志宇:耄耋情深
    父親說,你有時間的話,陪我去他家裡看看,我要和他聊聊。(星辰拍客 夕陽紅-/攝)  這天清早,父親就攜著母親,走了好幾裡路,搭上高速大巴,上午,就到了湘潭。我到車站接到父母,直奔姑爹家。他蹣跚著去泡茶。父親連忙上前扶著他去沙發上坐,並大聲叫道:「不要泡,我帶了茶,您坐囉。」我注意到,一旁的茶几上,幾個杯子裡都放好了茶葉,只等著倒開水了。聽說我們要來,保姆早就準備在那裡。「保姆剛剛買菜去了。」姑爹小聲嘀咕著:「水果放在哪裡了?」坐下還不到一分鐘,姑爹又十分吃力地站了起來,躬著背一步步移動著。「我們不吃哩,您坐囉。」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我高中時的數學老師
    (星辰拍客 凱哥/攝)  於老師是我高中的數學老師。  於老師中等個子,黑黑濃濃的眉毛下有一雙鷹一樣的大眼睛,直視誰,誰就會發怵。於老師帶著指甲的劃痕上課,一點也沒有影響他講課的步驟和精彩。黑板照樣是於老師的計時器,粉筆照樣是計時器的秒表,板書仍然分左、中、右三大塊,隨著他手中那支粉筆漸漸縮短,我們知道,離下課時候不遠了。儘管於老師夫婦經常吵架,但從來沒有影響過他給我們上課。  於老師臉上一條條的指甲劃痕,讓我們對他產生深深的敬畏。我們班同學的數學成績,總是同年級中最好的。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皺紋裡的古道熱腸
    拿了一點藥回家吃,過幾天再去檢查一下。」  電話裡父親講述了事情發生的經過:晚飯後,倆老一如平常,相扶著走在老街上,不想,遇到了摩託車與小車會車,小車大燈刺眼,摩託車司機不小心車把手拌了一下母親,好在旁邊的父親身體結實,急忙一把抱住了母親,母親才沒有被絆倒……  三天以後正遇到雙休日,星期五下班後,我急急忙忙驅車百多公裡,風風火火趕回了小鎮。
  • 星辰文藝丨劉志宇:可親可敬的老父親
    (星辰拍客 虎嗅薔薇/攝)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自私地顧及自己的喜怒哀樂,又何曾在乎過生活裡隨時都在上演背影后面的那張臉,有著怎樣的艱辛?飽含怎樣的一種滄桑?父親聽了,臉黑得像鍋底,嚴肅地說:「這樣的日子,我不去守校,就有別的老師不能和家人團圓,去學校堅守崗位。我是校長,離學校又近,我不去,誰去?」說完,毅然在辭舊的爆竹聲聲中向學校走去。若干年後,當我也成為一名校長,當小家生活與學校工作不能兩全時,我的眼前總是浮現出那夜父親執著的背影,似乎告訴我「事必躬親」、「率先垂範」的道理。  父親第二次生氣是前些年堂叔七十大壽的時候。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掬起一捧田野裡的月光
    區局電話通知,要我去參加公費師範生分配會議。放下電話,我心裡一下子熱乎起來,要知道,作為嚴重缺編的鄉村學校,多麼希望有新生力量的注入。  去年,也是在這個時候,也是雙向選擇,鄉鎮中心校校長的我,卻顯得十分尷尬。  領導宣布完分配到各學校的名額,就直接進入到了填寫志願表的環節。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那一年,我偷偷學唱了一首歌
    (星辰拍客 zhoup83/攝)  三十多年前,高考名落孫山,父親趕鴨子上架,我毫無準備地站上了母校那窄窄的三尺講臺。  當時,鄉村學校教師的作息時間很規範:早晨,起床以後,排隊做早操,天晴在操場,雨天在校走廊上;晚上,每人端一盞煤油燈,辦公室裡集中辦公;晚辦公結束後,集體去校園外的廁所。  家住在附近的老師,大都趁著放學後的時間,急急忙忙趕回家,耕耘在田間地頭。  田老師說話的聲音很小很小,離我很近的人,很難聽得見。
  • 星辰文藝|劉志宇:他是湘潭的男人呢 ——遊齊白石紀念館瑣記
    (星辰拍客 虎眉/攝)  有幸至齊白石紀念館一遊,搭幫我的堂弟。朋友邊接電話邊到樓梯間去迎接,從朋友打電話那斷斷續續的通話中,我們消除了誤會,知道朋友應該是早就跟姜館長聯繫好了的,只是姜館長不知道我們來得這麼快。  姜館長國字型的臉,皮膚黝黑,一看就知道飽經風霜,中等身材,十分結實,給人以憨憨厚厚的感覺。「姜館長是著名的油畫家呢。」「快莫是這樣說,我只是一個畫油畫的。」一陣寒喧過後,「來來來,各位請跟我來。」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心海裡泛起一波又一波漣漪
    同事多次相邀,到她家裡去吃農家飯菜,一直忙於工作,沒能成行。 「難道你認識老安?」一次閒聊,無意之中提及了我的老同事老領導,也是我八十年代剛剛參加教育工作時的那所小學校長老安。 「他是我的長輩,離我家很近的。」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點燃那一片山丹丹的夢
    (星辰拍客 zhouzh/攝)  一日,鄉鎮學區主任的我,突然想去與小學生共進午餐,一個電話打給了學區最偏遠的碧山小學文校長。去碧山小學清一色崎嶇不平的陡峭山路,我任學區主任幾年的時間,到這所學校儘管去過多次,每一次去都像遇到了民間所說的「錯路神」,不得不請人帶路。有一次,我們租用的麵包車還差一點跌入了懸崖,差一點送了命。 轉過幾道彎,眼前出現了一小塊土坪,土坪裡有一個搖搖欲墜的木籃球架,就是這個籃球架,無聲地告訴人們,山村小學到了。
  •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急了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卻急了……隔輩親說的是爺爺奶奶會無理由疼愛孫子輩,對孫子輩的寵愛比對自己兒子還多!其實也不盡然,不是所有爺爺奶奶都是那麼寵孫子的!!其實從小感受不到 爺爺奶奶疼愛的孩子長大自然也不會去親近他們的。孩子小的時候雖然不懂事,但是誰真心對待他對他好,跟誰在一起更有安全感,他們都是能感受到的!寶寶的感知能力是很強的,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如果主動關心寶寶,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孩子大了也不至於冷落他們。
  • 星辰文藝 | 閆進堂:大雪妖嬈心飛揚
    (星辰拍客 辰龍文心/攝)  大雪妖嬈心飛揚  文/閆進堂  北風呼嘯了一夜,盼望已久的一場大雪終於在人們的熟睡中下了起來  孫女姍姍有些怯生生地從屋裡跑出來,不知道這一夜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昨天地面上還熟悉的東西都被遮蓋得嚴嚴實實,變魔術般不知去了哪裡。她瞪大一雙好奇的眼睛,似乎是說這些東西是從哪裡來的呀,但也掩飾不住內心的歡喜。看著哥哥燁楠在雪地上留下一道道彎彎曲曲的轍印,她拉著奶奶的手要去踏雪。
  • 女孩帶爺爺奶奶拍反串婚紗照 爺爺穿婚紗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來源標題:女孩帶爺爺奶奶拍反串婚紗照##爺爺穿婚紗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近日,因爺爺奶奶結婚時沒拍婚紗照,24歲的張希怡帶著爺爺奶奶去補拍一套婚紗照。張希怡稱,剛開始爺爺奶奶覺得貴,不同意拍,但拍完他們都很開心。
  • 爺爺奶奶的故事
    遙想當年,爺爺奶奶勤勞的身影,致富的理想,辛勤的付出,種植耕養的情景又歷歷浮現在眼前。我依稀記得,在我大概三四歲左右的時候帶著比我小802天的弟弟澤西曾在爺爺奶奶家裡住了一些時日,我們在屋椽下玩得灰頭土臉,給奶奶增加了不少麻煩,為此奶奶也為我兄弟兩個付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