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藝|劉志宇:他是湘潭的男人呢 ——遊齊白石紀念館瑣記

2020-12-11 長沙新聞網

(星辰拍客 虎眉/攝)

  有幸至齊白石紀念館一遊,搭幫我的堂弟。

  堂弟是個信息技術方面的專家學者,從美國回老家,他的朋友盛情接待,說是湘潭有幾個地方值得一看,特別推薦了齊白石紀念館,堂弟一聽說看世界名人紀念館,興趣盎然,並邀我同行。

  初進齊白石紀念館,空空蕩蕩的大廳,牆壁上寥寥無幾地掛著幾幅,似乎在報刊雜誌上經堂見過的繪畫作品。天氣炎熱,室內居然沒有開空調,一絲風也吹不進來,一行人頓時感覺索然無味了,有點不該來的感覺。

  「先到旁邊看看,裡面有空調,有白石老人的早期木工及篆刻作品。」朋友說。聽說有空調,我們幾個趕忙幾步就跨了進去,一看,裡面都是一些兒時我們農村看見過甚至睡過的雕花木床,還有一些篆刻作品,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有了空調,心裡、身體也就涼爽了一些。

  「這個安排?」我們口裡沒有說,但心裡都在嘀咕,「來了來了,正好姜副館長在樓上,他親自來給大家當講解員。」朋友邊接電話邊到樓梯間去迎接,從朋友打電話那斷斷續續的通話中,我們消除了誤會,知道朋友應該是早就跟姜館長聯繫好了的,只是姜館長不知道我們來得這麼快。

  姜館長國字型的臉,皮膚黝黑,一看就知道飽經風霜,中等身材,十分結實,給人以憨憨厚厚的感覺。「姜館長是著名的油畫家呢。」「快莫是這樣說,我只是一個畫油畫的。」一陣寒喧過後,「來來來,各位請跟我來。」姜館長就直奔主題,儼然一個講解員,講解員說的是普通話,姜館長跟我堂弟一樣說的是家鄉話。後來,在一次會議小型聚會上,科班出身的姜館長,普通話說得還蠻標準的,我有點驚詫,後來一想,姜館長一定是希望用家鄉話拉近與堂弟的距離。

  「白石老人是我們湘潭人的驕傲,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幾個不為人知的小事。」一二句話就勾起了大家的興致。隨著姜館長的腳步,我們走進了左邊的展示廳,原以為只有一個廳的,想不到還別有洞天。

  「這是我們都知曉的,白石老人畫的蝦,白石老人剛剛開始畫蝦時,大都畫的是7節,白石老人後來畫的蝦全部是5節,看看是不是?」

  「從幾節蝦,就可以知道是老人什麼時期的作品。」走近一看,還真是,每隻蝦都是5節。

  「那是不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蝦,是白石老人畫得最出神入化的蝦了?」

  「確實,白石老人畫的蝦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晶瑩剔透。他畫面上從來不畫水的,人們看過之後,腦海裡總有水,白色宣紙是最好的水。」姜館長指著牆上的蝦不無自豪地說。

  姜館長輕聲細語,唯恐驚擾了喜歡清靜的白石老人。「我們中國人就是了不起,全世界還只有一個齊白石。」我們一行人個個臉上洋溢著濃濃的自豪,為我們是中國人,為我們湘潭出了一個齊白石而自豪!

  「這是《蒼鷹圖》和《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立軸的複製品,有人說立軸的上聯是寫的毛主席,下聯是寫江青的,這純粹是歪說,下聯應該是白石老人自詡!」姜館長似乎無意,實則是有意,帶著我們來到了複製品前!

  「白石老人獨創了水墨畫,他的水墨畫,特別是水墨荷花,僅僅只是墨色、紅色,就達到了『不著一色,盡顯風流』。」隨著姜館長我們來到了幾幅水墨畫前,我們心靈為之一振,創新有無限的可能性,對白石老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隨後,姜館長帶我們又回到剛剛吹過空調的展廳,來到一個玻璃柜子前,姜館長要我們打開手機裡的手電筒,透過玻璃照著柜子裡的一枚「中國湖南湘潭人」的篆刻作品。

  「請注意,仔細看看這個人字,是不是中間多了一點?」通過他的手機將這枚印章放大,可以十分清淅地看岀來。

  「有人說,這是白石老人不小心忘記了去掉這個小點,這是瑕疵。」

  「這不是什麼瑕疵!這就是白石老人別出心裁,他是湘潭的男人呢。」大家相視一笑,恍然大悟!也為姜館長幽默精彩的解說所折服。

  參觀結束已至傍晚,大家早已忘記初入紀念館時的不悅,還沉浸在對白石老人藝術修為的膜拜之中。暮色之中,再看齊白石紀念館,如此安靜悠閒,仿若藝術的氣息在此上空瀰漫,讓我們一行人沉醉其中,不知歸路……

 【作者簡介】

  劉志宇,湖南省作協會員、湖南省散文學會會員、湘潭市作協會員、雨湖區作協副主席。多篇散文在湖南日報、湖南文學、湖南散文等媒體上發表。

相關焦點

  • 星辰文藝|劉志宇:耄耋情深
    姑爹十多歲時就參加了地下黨,解放初,姑爹在一家地方黨報工作,因為寫了一篇《郭亮帶兵抓郭亮》的文章,揚名三湘四水,這讓比姑爹小十歲的父親把他當崇拜的偶像了。因姑爹姓李名度,父親便一直尊稱他為度哥。而今姑爹已是米壽之年,是《湘潭日報》的離休老幹部。父親是小學教師退休,他們雖然相隔兩地,卻是常常掛念對方。我每個周末回瀏陽看望父親,父親就要念叨一次,向我打聽姑爹的情況。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帶著爺爺奶奶去旅遊
    (星辰拍客 雪影/攝)  「爸爸,我準備明天帶著爺爺奶奶去張家界旅遊。」端午節下午,女兒對我說。「你一個人?宸宸呢?」我十二分的疑惑,宸宸是我的外孫子,今年還只有四歲多。「爺爺答應了,奶奶正在準備明天去的行李呢。」  都說旅遊是找罪受,到張家界旅遊爬山是必須的,父母親都是年近八十的人了能爬得了山嗎?這幾年,父母親從瀏陽到湘潭我家裡來,也是早上來下午回家,從來不在湘潭住上一晚。可能是「「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這個俗語束縛了。到張家界去旅遊,少說也得兩、三天,而且還得住上兩、三晚年邁的父母親願意去嗎?
  • 星辰文藝|劉志宇:桂花飄香的時節
    (星辰拍客  攝色入影/攝)  鬱鬱蔥蔥的桂花樹,有兩株,蓬蓬勃勃,生長在嶽母家大門兩旁。每年八月,芳香四溢,也不知有多少人聞香而至,多少年來,樹的後面,坐著白髮蒼蒼的嶽母。當我夫婦倆急急忙忙從湘潭趕到湘鄉嶽母家時,嶽母已經安詳地睡著了。任親人撕心裂肺地呼喚,她仍在睡夢中回味著咀嚼著 「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披星戴月備嘗艱辛」的一生。  「今天是幾月幾日?快高考了吧?」病重的日子裡,嶽母不停地問。嶽母家的小院子,與湘鄉一中共享一個高高的圍牆。晨操的腳步聲、朗朗的讀書聲充盈著嶽母家的小院。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花開蒂軟怯迎風
    秋天的湘潭,秋風涼涼,落葉翩翩飄零。城裡鄉下,空氣中充盈著桂花的幽幽暗香。  她的到來,就像季節的更迭,是那麼順其自然。在吳校長的心中,陽老師就像他的女兒一樣,他有義務,也一定要確保她的安全。「男女授受不親」早已在她心中扎了根,剛開始,很羞怯、極不習慣,只是把手輕輕地搭在吳校長的肩膀上。凹凸不平、下陡坡拐急彎,顛簸得十分厲害,有幾次還差一點從摩託車上掉下去,陽老師兩手才不得不緊緊地拽著吳校長的衣襟。
  • 星辰文藝丨劉志宇:可親可敬的老父親
    (星辰拍客 虎嗅薔薇/攝)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自私地顧及自己的喜怒哀樂,又何曾在乎過生活裡隨時都在上演背影后面的那張臉,有著怎樣的艱辛?飽含怎樣的一種滄桑?說來也巧,正是這一天,我們幾姊妹相約從湘潭、瀏陽、長沙趕回家看望父母親。風塵僕僕剛進家門,還沒有落坐,父親就興衝衝地告訴我們:「今天堂叔七十大壽做壽酒,你們回得好,我們都去吃壽酒。」一身疲憊的我,喘息未定又要開車去吃酒,心裡很不熱乎。看到我們的神情,父親不高興了,拉過竹凳坐下,在我們幾姊妹當中坐下,頗有開家庭會議的架勢。「我知道你們辛苦,但是你堂叔今天大壽,你們一起過去為他祝壽,他高興呀!」
  • 齊白石紀念館特邀畫家-湯發周分享:齊白石後人齊由來《百蝦圖》
    齊由來1934年出生於湖南湘潭白石故居寄萍堂老屋,是我國傑出的藝術大師齊白石的第10孫。其父齊子如乃白石三子,工筆草蟲堪稱一絕,深得老人厚愛。白石老人常與他合作,白石老人畫花、子如畫蟲,父子搭檔傳為畫壇佳話。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流逝了,我的眠虎園
    小橋的流水,哼唱著村民們早已經耳熟能詳的《瀏陽河》,將橋下衝刷成了一個個小小的水潭,水潭裡的魚蝦們附和著《瀏陽河》曲譜,自由自在遊來遊去。(星辰拍客 斌賓/攝)  「這就是你們的眠虎園呢。」「眠虎園?」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蹲灶腳的福爹
    (星辰拍客 驢友範範/攝)  我家老屋在瀏陽彭家衝大屋山的山腳下,典型的湘東農村常見的一擔柴式的磚瓦結構平房。(星辰拍客 世界公民/攝)  王家三世同堂,長輩我們都尊稱他「福爹」。福爹也真是有福,養育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十八歲以後就招工進了長沙城,小兒子與女兒在農村裡陪伴著福爹。
  • 湘潭人遊湘潭!這個五一假期,你準備好了嗎
    來水府,看大壩,登島遊水府風光不虛傳人間瑤池我有船乘船感受山水之美湘鄉首家「彩虹滑道」,60米大滑道,在夏天也能感受滑雪的快樂,來水府和愛的人一起擁抱彩虹吧遊山玩水怎能少的了吃好喝好呢水府魚味飄香四溢水府茶葉香鬱味醇還有火焙魚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皺紋裡的古道熱腸
    我急切地撥通了父親的電話,「冇得大事呢,正在檢查。」父親一如往常,鎮定自若。我一顆懸著的心,這才回到了肚子裡。 忐忑不安等到半夜,終於等到了父親的電話,「醫生進行了仔細的檢查,照了片子,冇的事,你們放心。拿了一點藥回家吃,過幾天再去檢查一下。」
  • 星辰文藝|劉志宇:那一道道美麗的弧線
    (星辰拍客  mengyoutianxia/攝)  一個秋日,陽光暖暖地親吻著前幾年才擇址新建的長龍小學,寬大校園裡的一排排青翠欲滴的桂花樹,盛開著的小花小草,沐浴在柔和的陽光裡,呼應著明亮教室裡傳出的朗朗讀書聲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心海裡泛起一波又一波漣漪
    三十幾年前老安家是一棟平房,湘潭農村常見的一擔柴式的房子,現在變成了一棟二層小樓房,每一間房子收拾得乾乾淨淨,旮旯裡也沒有一點灰塵光顧,門上貼滿了「最清潔」。輕輕推開正房後面的那扇木門,離屋簷不遠仍然是那一條約一米寬的水渠,這水渠使我想起護城河來,清清的河水清冽冽地流向遠方,絲絲清風撲面而來。 搬一條小板凳,坐在小水渠邊,清風陣陣,輕拂著我的臉龐,幾十年前的場景,在我面前精彩地閃現著。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我高中時的數學老師
    (星辰拍客 凱哥/攝)  於老師是我高中的數學老師。  於老師中等個子,黑黑濃濃的眉毛下有一雙鷹一樣的大眼睛,直視誰,誰就會發怵。他那隸書一字似的鬍子旁總沒有笑意,要想看到他的笑,就如同想在天上看到日全食一樣難。  於老師上課只帶一枝粉筆、一本教材。他教了我兩年,從沒有看到他使用過什麼粉筆盒,也沒有看見他帶兩支粉筆進教室,為此,我還專門問過幾個學長、學弟,他們都十分肯定地說:「於老師上課只帶一枝粉筆。」他從來不帶什麼教案,就是那教材,也很少有人看見他在課堂上翻看過。
  • 星辰文藝|劉志宇:採蘑菇的小妹
    (星辰拍客 鍾鍾/攝)  我的老家,一個山青水秀的小山村。  劉志宇,湖南省作協會員、湖南省散文學會會員、湘潭市作協會員、雨湖區作協副主席。多篇散文在湖南日報、湖南文學、湖南散文等媒體上發表。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掬起一捧田野裡的月光
    (星辰拍客 每天開心/攝)  「咯就不好意思,沒有一個人選擇到你們鎮。」領導不無遺憾地告訴我。  「啊?!」雙湖學校校長早就將二名教師的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了,見面以後,他就用充滿期待的眼光,向其中一位胖胖的老師發出的熱情的邀請。  「我去!」胖胖的小劉老師立即答應了。  「我們有設備齊全的周轉房,一日三餐學校都安排好了,前些年分配來的老師都住在學校裡,你到我們學校後,我就安排你住那一間有空調的房子,你到我們學校還有順風車可乘。」白衝學校校長打起了溫情牌。
  • 星辰文藝丨劉志宇:跡遠留香
    (星辰拍客 攝影入色/攝)  漫步於九月的校園,不經意就聞到一陣清香,充盈著孩童陣陣嬉笑聲悠悠地傳來,清冽而幽深。這才驚覺,桂花又開了。  「她好認真呢,查看備課,還看了我們的會議記錄、教研記錄,提出了一些建議。」  「她和我們學生一起在食堂裡吃飯。」  原來如此!怪不得,中心校辦公室裡幾乎沒有看到石校長的影子,她是每天下到學校去了!城區到我們鎮所轄學校近的有十幾公裡,遠的有三十幾公裡。
  • 星辰文藝 | 劉志宇:那一年,我偷偷學唱了一首歌
    (星辰拍客 zhoup83/攝)  三十多年前,高考名落孫山,父親趕鴨子上架,我毫無準備地站上了母校那窄窄的三尺講臺。【作者簡介】  劉志宇,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鶴嶺鎮中心校。湖南省作協會員、湖南省散文學會會員、湘潭市作協會員、雨湖區作協副主席。
  • 西班牙畢卡索家鄉舉行齊白石畫展
    新華社馬德裡3月21日電(記者郭求達)30幅木版水印齊白石書畫作品20日在畢卡索的故鄉——西班牙馬拉加市與觀眾見面。  此次展覽名為《從齊白石故鄉吹來的風·中國湘潭書畫作品展》,30幅木版水印齊白石書畫作品由榮寶齋出品,以其代表性的花鳥魚蟲題材為主。一同參展的還有17位湘潭當代書畫家的29件作品。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談恆信精品拍賣的齊白石後人書畫作品
    齊白石和孩子齊白石 於1863年出生於湖南湘潭的一個貧苦農家。其父單傳,而身為長子,自然成為齊家望眼欲穿的長孫。除了物質的自然滿足,就是精神方面所獲祖父母及父母雙份的關愛。由於出身寒微,短暫的青春過後,就得面對現實生活。雖然窮苦貧困,但是人窮志堅,反而激發他挑戰人生的鬥志和直面生活的信心。
  • 湘潭杏花村,齊白石家鄉,什麼樣的風水寶地走出了世界級藝術大師
    齊白石出生在這個人口眾多的貧寒之家,只上過半年私塾,卻成為一代大師,不知道和他們家的風水有沒有關係呢?齊白石故居坐西朝東,院子裡種植著各種花木,屋後是一大片竹林,鬱鬱蔥蔥,屋前是一個水塘,種著荷花,這是很多古代文人、藝術家心目中標準的「家」,這樣的風水寶地往往是比較容易出大師的,比如蘇東坡、鄭板橋等古代藝術大咖他們居住的地方就一定要有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