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感覺我跳舞就是跳不出來那個感覺,這是怎麼回事呢?"你是否也是刻苦的練習技巧技能,但是舞蹈依然沒有情感,像沒有靈魂的骷髏?
很多舞者都有著這樣的困擾,這個所謂的感覺,我們把它叫做舞感。舞蹈是一種肢體語言。我們說話能把人感動到,震撼到,舞蹈同樣可以。如何達到呢?就靠舞者對舞感的把握。舞感對於舞者而言,就是找到舞蹈所傳達的情感,而舞者如何能擁有舞感,就是表達出舞蹈本身的情感,傳達出舞蹈的內涵。
舞感是一個舞者天賦的體現,是超越了技巧的存在。好的舞者往往都擁有著驚人的舞感,可以隨時隨地跟隨者音樂進入狀態,但是舞感也是可以通過後天來培養出來的。
那麼如何提升舞感?
一 加強樂感的訓練
舞者舞感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對於音樂的感覺。往往樂感強的人更善於把握動作的節奏。舞者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動作全部來源於舞蹈音樂的節奏,擁有了強大的樂感,距離提升舞感也就不遠了。
其實有心的舞者不難感受到,每個舞蹈動作和音樂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用心去體會舞蹈和音樂之間的交匯,往往能得到更多技巧之外的觸動。
訓練樂感,可以選擇一段自己較為喜歡的音樂,從頭開始一點點的聽,用心去感受音樂的每一個旋律跳動,節奏變化,並將舞蹈動作融入進去,思考在哪個節點應該用什麼樣的動作處理。再根據自己的思考進行相應的動作拆分練習,會比較容易起到效果。
二 加強基本功練習
基本功必須一練再練,增強藝術感染力、培養舞感,離不開紮實的舞蹈基本功、全身各部位動作的高度敏感力和協調性。良好的舞蹈表現力是建立在規範準確的舞蹈動作之上的,因此舞者個人動作的反應速度和協調性是衡量舞感水平的根本前提。
舞蹈表現力的優劣往往就是透過手指、腳趾尖的延伸,肢體轉動的方向、屈伸的程度,和對動作點、線、面的把握這些看似細小卻最不能忽視的地方顯露出來,這樣才能在表演的時候,讓身體自然的動作,情感才有機會得以表達。只有過硬的基本功所展示的舞姿技巧才會充滿藝術美的細胞,適應和滿足觀眾對美的追求與渴望,才能使舞者在處理動作節奏、表現風格韻律、表達情感中遊刃有餘,進入表演的自由王國。
三 提高綜合素質,不斷豐富自己
舞蹈動作是為舞蹈主題而服務的,而舞者的面部,則是為舞蹈的整個靈魂服務的。舞蹈要注意"形神合一,形未動、神先領、形已止、神不止。因此,在舞蹈學習的時候,除了掌握動作要領外,還要細心揣摩每一動作的內在"神韻",不可一味追求動作的難度而忽視對"神韻"的培養。
提高綜合素質,才能提升藝術修養,我們必須要了解舞蹈背後的一些文化、理論、特點等等。這非常需要長時間、多方面的積累,除了對舞蹈、音樂、美術以及影視等藝術科目的學習,更要涉獵人文、社科、歷史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識。建議所有學舞的舞者,必須要多看各種藝術作品,激發自己的藝術感覺,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用心領悟,用情表現。
舞感,是對一個成熟舞者的更高要求,也是決定一個舞者是否能夠創作出優秀舞蹈作品的基礎。舞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能否跳完一支完整的舞蹈"來衡量的,而是自我綜合素質的體現,需要在長期的舞蹈實踐中日積月累完成的。但一旦找到入門之道,可以說就找到了打開舞蹈藝術生命源泉的鑰匙。從今天開始,認真探索用心跳舞的感覺,跟隨你的心靈自由起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