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花都華僑農場廣東省花都華僑經濟開發試驗區港頭工業區開發
廣東省花都華僑農場廣東省花都華僑經濟開發試驗區港頭工業區開發 投資總額:l億元人民幣 項目現有條件:總規劃面積1200畝,首期已開發200畝,工業區交通條件優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毗鄰廣州大都市,距離廣州中心城區和花都城區分別為40公裡和20公裡。工業區有優惠的投資政策和完善的服務體系,土地升值潛力巨大。廣州新國際機場落戶花都後,每月前來洽談投資事宜的客商不斷,土地需求及工業廠房市場需求量近來猛增。
-
廣州僑辦等單位赴花都華僑農場考察危房改造情況
華聲報廣州消息:5月11日,廣州市僑辦吳木宏副主任連同市國土房管局物業處、兩辦住房管理處、危房改造所、產權處等部門負責人一行9人赴花都區花東鎮,對花都華僑農場危房改造有關情況進行了初步了解,為市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農場邱副書記就農場歸難僑危房的基本情況、危房改造的規劃和工作思路、改造資金的籌措等方面作了通報。
-
廣州花都華僑農場:流溪河畔僑心暖
廣州花都華僑農場流溪河畔僑心暖(我的僑鄉·我的家)本報記者 張保淑 羅艾樺 張鵬禹這裡是位於流溪河畔的廣州花都華僑農場,一個晴朗的周六上午,本報記者一行來到這個海內外知名的中國僑鄉採訪。一抵達花都區花東鎮洛柴崗社區的僑南苑,我們就被社區「僑文化廣場」正在表演的別具特色的歌舞深深吸引了。在熱帶海濱風光主題的大型彩色壁畫前,十多名身著多種東南亞民族服飾的女士隨著歡快的樂曲翩翩起舞。
-
廣州花都華僑農場流溪河畔僑心暖(我的僑鄉·我的家(12))
原標題:廣州花都華僑農場流溪河畔僑心暖(我的僑鄉·我的家(12))榕樹蔥翠、落英滿地。這裡是位於流溪河畔的廣州花都華僑農場,一個晴朗的周六上午,本報記者一行來到這個海內外知名的中國僑鄉採訪。一抵達花都區花東鎮洛柴崗社區的僑南苑,我們就被社區「僑文化廣場」正在表演的別具特色的歌舞深深吸引了。
-
對廣東省清遠市華僑農場的調查與思考
梁輝榮 摘要:廣東省清遠市有四個貧困華僑農場,分別是英德市英紅、英華、黃陂和清新縣清遠華僑農場。進入21世紀,這四個華僑農場與其他華僑農場一樣,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這一改革徹底改變了華僑農場幹部、職工的思想觀念,也使華僑農場徹底融入了當地社會。但不否認的是,這一地區華僑農場的改革也引發了許多新的問題和矛盾,嚴重製約了華僑農場的經濟社會發展,以至部分歸難僑生產條件弱化,經濟收入逐年減少,出現返貧現象,產生了不穩定因素,應引起高度重視。
-
廣東省僑聯赴清遠華僑農場調研 了解當前難題
廣東省僑聯赴清遠華僑農場調研 了解當前難題 2008年11月19日 16:23 來源:中國僑網
-
> 華僑農場
,最新華僑農場信息,華僑農場的最近新聞資訊,華僑農場是什麼,華僑農場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廣東省關於進一步推進華僑農場改革發展若干意見》,很多網友都表示不認識啥叫「華僑農場」?華僑回國後開的農場?專門華僑人士住的農場?還是只是一個名稱而已?下面就由小編給您介紹:...
-
廣州市花都區召開華僑農場工作領導小組首次會議
中新網11月14日電 為加強對廣州花都區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工作的領導,花都區政府於10月23日批准成立廣州市花都區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11月6日,副區長何汝誠主持召開了區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區府辦、區發改局、區僑辦、區財政局、區勞保局、花東鎮等15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
江西華僑農場學習考察組赴廣西、廣東「取經」
江西華僑農場學習考察組赴廣西、廣東「取經」 中新網1月2日電 據江西外僑辦網站消息,2013年12月中旬,江西省華僑農場學習考察小組在省外僑辦巡視員吳健民帶領下,赴廣西和廣東省部分華僑農場實地學習考察。
-
土地講堂:華僑農場深度認識及全國分布名單(NO.10)
最近廣東省政府發布了《廣東省關於進一步推進華僑農場改革發展若干意見》,很多網友都表示不認識啥叫「華僑農場」?華僑回國後開的農場?專門華僑人士住的農場?還是只是一個名稱而已? 最近廣東(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省政府發布了《廣東省關於進一步推進華僑農場改革發展若干意見
-
廣西天西華僑農場
三、建設地址:寧明縣天西華僑農場 四、建設條件及建設期:區位優越,交通、通訊、金融便利,水、電供應正常,群山環繞,山青水秀、氣候宜人。建設期2年。
-
中國華僑農場簡介
華僑農場現有總人口59萬人,其中歸難僑21萬人。土地面積480萬畝,其中耕地面積67萬畝。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85.93億元,年人均收入2095元。84個華僑農場中,有41個系五六十年代為安置馬來西亞、印尼、緬甸、印度等國8萬多歸難僑而設立的,有43個系七十年代末為安置越南難僑而設立(越南難僑共約26.3萬人,其中華僑農場安置16萬人,農墾、林場安置7萬人,其餘為社會分散安置)。
-
探訪廣東清遠華僑農場:正綻新蕾吐芬芳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政治原因,一大批海外華僑被迫回到祖國。為了安置這些歸僑,中國政府在沿海省份設立了專門的華僑農場。僑鄉廣東現有23個華僑場,其中清遠就有4個。在印象中,華僑農場總是與「困難」、「落後」聯繫在一起。不過,隨著廣東這些年對華僑農場支持力度的增加,華僑農場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三水「越南村」41年見證華僑農場蛻變
三水「越南村」41年見證華僑農場蛻變金羊網 作者:張聞 2019-08-16 位於佛山三水區南山鎮的「越南村」正是華僑農場41年來變遷的縮影
-
中國僑聯副主席赴清遠華僑農場調研 提三點希望
1月28日,中國僑聯副主席兼秘書長董中原率中國僑聯慰問調研組在中國僑聯副主席、廣東省僑聯主席王榮寶以及省僑聯有關人員的陪同下到清遠市慰問調研,並與市委常委、副市長何炳華,副市長曾賢林,市僑聯負責人,英德市、清新縣有關領導以及各華僑農場負責人座談,了解市華僑農場改革與發展情況。
-
清遠市今年計劃3年內改造4個華僑農場的3172戶歸難僑危房
記者日前從清遠市外事僑務局了解到,清遠市政府決定從今年起用3年時間對清遠市4個華僑農場的3172戶歸難僑危房進行改造,使廣大歸難僑危房戶住上安居房,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達到建設和諧僑區的目的。 據了解,清遠市共有4個貧困華僑農場約1.4萬多歸難僑。
-
清遠市擬對華僑農場3172戶歸難僑危房進行改造
清遠市擬對華僑農場 據了解,清遠市共有4個貧困華僑農場約
-
海南興隆華僑農場:20餘國歸僑的「聯合國」
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成了海南萬寧興隆華僑農場書記梁森奎多年不變的手機鈴聲。興隆人愛唱,歸僑們還自己創作了印尼味的「興隆之歌」。60年來,在自強不息、樂觀奮進的歌聲裡,「興隆」從無到有,從一個螞蟥、巨蟒出沒的「瘴癘之地」變為歸國難僑休養生息的綠洲,再到今天的「太陽河畔明珠」,幾代興隆人的嘔心瀝血,建成了中國最大的華僑農場。如今,興隆僑鄉是海南遊的必到之地。
-
一個華僑農場的華麗轉身
原標題:一個華僑農場的華麗轉身 離開廣西南寧市武鳴華僑農場後,華叔的笑容一直在記者腦海中揮之不去。 華叔叫張明華。1960年,10歲的張明華隨家人從印尼歸國。長大後,他在農場的茶園工作。如今,他已退休。
-
我辦召開華僑農場工作座談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華僑農場改革發展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推動我省華僑農場的改革發展和文化建設工作,4月10日,我辦在上高縣敖山華僑農場召開了全省華僑農場工作座談會。吳健民巡視員出席會議,敖山、金坪、秀谷華僑農場和有關市縣外僑辦的領導參加會議,周勝貴副巡視員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