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利於行--誰是你的貴人?

2021-02-13 都展望會展信息資訊

1、一般人被批評時,心裡會不痛快。

2、當一個人去批評另一個人時,也知道對方心裡會不痛快。

3、如果是關係一般的人,你批評他就會得罪他,所以犯不上因批評對方而得罪對方。

4、關係很鐵的人,如果被批評時還聽不懂,也會被得罪。

5、認為對方是關係鐵、聽得懂的人,才會直接批評對方。所以批評你的人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年輕的時候心高氣傲,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面對他人的批評常常認為是挑釁,是找茬,是無理取鬧,很少安靜地審視自己的錯誤。

回顧一下,從小到大批評自己最多的人是誰?是我們的父母。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在學校批評你最多的是誰?是我們的老師。哪個老師不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有出息?同樣,今天那些批評你的人,也是為你好,覺得你還是個人才!

人人都愛聽肯定、表揚的話,所以才有「忠言逆耳利於行」的古訓。對你負責任的人才會批評你;認為你「孺子可教」的人才會批評你,真心待你的人才會批評你,願意操心勞力教你帶你幫你進步的人才會批評你……良藥苦口,這年頭真正聽到別人跟你說句心裡話,別人真正為你成長與完善來批評你,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一旦有人批評你,你一定要珍惜。

當你拒絕的時候,一次、兩次、三次之後,就沒人會批評你了。這就是為什麼在最終碰壁的時候,很多人問道:「為什麼沒人早些告訴我?」

其實當初就有很多我們的親人、朋友提醒過我們,當時或許自己還暗想:「費什麼話啊!這麼簡單的道理好像誰不知道似的!」 當時或許自己已經把自己「封閉」起來了,還不知道什麼才叫做「夜郎自大」……

批評應該有以下意思:一是批判、判斷、評價,是指出優點和缺點,評議好壞;二是專指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面對批評,我們應該高興才對,但為什麼有人一遇批評就有牴觸情緒呢?

我想不外乎以下兩點:

一是感覺自己做得完全正確。其實,萬人是沒有的,即便是一件小事,你做得也比較完美,但總不可能是最完美的。要明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況且,好的思路往往隱藏在反對意見裡。因此,面對批評應該持包容的態度,即使已經做得很好,也要多聽取多方的意見;——「兼聽則明」

二是怕面子過不去。有人認為受到批評是丟人的事情,是傷自尊的事!我覺得這是一個誤區!其實接受不接受別人的批評,和自己的自尊沒有一點點關係;如果真的要強,真的要自尊,那就接收來自多方的聲音,既可以了解分析事情的另一些角度,又能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還能增強自己的判斷力!

如果不改正小錯誤,由小事釀成大錯才是丟人的事。任何人都會犯錯誤,不犯錯誤的人歷來沒有,有人給予你批評指正這是件好事情。

對於那些批評和指責你的人,你的態度會是怎樣的呢?憤怒?不屑?還是反駁?請不要這樣做!因為能夠指出你錯誤的人恰恰最應該感謝,因為他給你提供了一次可以改掉缺點、完善自我的寶貴機會。直面批評讓你有機會承認自己的失敗。一定要認真誠懇,也就是說,通過語言和熱情來證明,你已經採取了你認為最好的辦法,請不要為自己辯解!

批評你的人,都是關注你的人。如果一聽到有人說壞話,就急著替自己辯解,那你什麼事都做不成。

聽到批評,你可以做兩件事:

一是盡力去做好你應該做的事,用事實證明你是對的,那麼別人再怎麼說,也無關緊要了。如果事情確實沒做好,就是花10倍的時間和力量為自己辯解,也沒有用;

二是去和批評你的人交談,聽取意見,也許你會知道自己錯在哪兒。受到批評用不著氣餒,關鍵是要去正視,這是相信自己,也是信任別人的表現。

受到批評,首先是一種被關愛的表現,說明自己還很有人緣,出了問題有那麼多人關心你。其次,可使自己少走彎路,較快地走出生活或工作上的陰影,輕鬆地走向正常的生活。再次,可視作一種待遇,受到的批評越多,自己的失誤就會越少,進步就會越快,成長就會迅速。至此,可以想批評你的人說一句:「謝謝」。

能直言不諱地指出你缺點的人是你的大貴人!整天在你跟前奉承、時常把你吹上天的人,往往才是真正在看你笑話的人,千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隨之起舞,否則會摔得很慘!

接受批評意見的過程,實際上是人們思想交鋒的過程,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轉變過程,是從自我否定走向新的肯定的過程,是我們的思想在洗禮中得到升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批評中汲取營養,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嚴是愛,松是害。批評是一種嚴,因此,批評本身也就是一種愛,而是一種高層次的愛。

批評和意見是一種「忠言逆耳」,真正要做到「拉下臉」去批評一個人,批評一件事,是對被批評者的信任和寄予期待,也彰顯出批評者的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和真誠待人的優秀品質,這樣的人使我們人生中的良師益友。

批評是真誠的愛護

批評是寶貴的支持

批評是崇高的獎賞

批評是珍貴的禮物

中國都展望會展信息資訊公眾平臺微信官網權威認證號: cnfzhzzx 歡迎全國展覽企業申請加入本平臺會員後再將展會計劃發送郵箱1468061219@qq.com,經審核後本平臺將按上傳先後順序予以發布展訊!


相關焦點

  • 苦口良藥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苦口良藥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在我國大多說人都耳熟能詳,但具體到指導實際社會活動實踐就差距太大了。給大家探討如下:儘管苦口良藥利於病,也必須補助以合適的服藥方式,這句話裡的藥應該是中藥,如果不按中醫醫師的要求,浸泡時間,煎煮時間,藥引子,日服幾次,飯前飯後的要求,效果就會打折;忠言逆耳也要選擇說話環境,講究說話的語言色彩,和聽話者的關係遠近,聽話者的接受能力,接受不同意見的態度等。
  •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處危則慮深,居安則意怠,而患常生於怠忽。所以,句句悅耳、事事稱心,無異將此身埋在鴆毒之中。且古人早說過「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可見人生在世就必須接受諸般橫逆、痛苦的考驗,欲求稱心如意,還需經過這一關。
  • 寓意故事:忠言逆耳利於行
    佛說:「你只知行善,疏不知你行之善並非真善,實為惡善,被你稱讚之人大都進入迷惘,自以為滿,不思進取,以致誤入歧途。被惡口和尚罵過的人都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自己的不完善處,而改過自新,最終走上了善道。你明白了嗎?」「我明白了。」善口和尚說,「看來讚美害人比誹謗大得多呀!
  •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總對你說好話的人,要小心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與人交往中,人們總是喜歡聽好聽的話、奉承的話,殊不知,良藥苦口,才能治癒疾病;忠言發自肺腑i,雖然是逆耳之言,這才是真正的為了你好。楊少英書法《人生最高境界》作品選自:聚藝上品忠臣樊噲、張良連忙勸說:「我們打來鹹陽,是因為秦王的殘暴、奢靡,現在你佔領了秦國,如果在踏入秦王的後塵,貪圖享樂,那就是助紂為虐。」
  • 有多少人還記得忠言逆耳利於行的古訓?
    (作者:千嶺之松})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社會,還有多少人記得「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古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教育應該從家庭教育開始。現在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一些不好的傾向,例如在教育方式上,從打罵教育走向鼓勵式教育,這本來是教育的進步。
  • 《獵狐》所感,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口良藥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所以,小夥伴們,千萬不要有溺愛的行為哦!
  • 成語忠言逆耳之典故
    俗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那你知道這句話出自哪裡嗎?忠言逆耳又有著怎樣的典故呢? 又見《史記·留侯世家》 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 大家都知道楚漢相爭是楚王項羽和漢王劉邦之間的一場爭奪天下的戰爭,也正因為此戰役,使得劉邦戴上了小人的帽子。
  •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剛愎自用的雍正帝也能知錯就改
    俗語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明代著名軍事家戚繼光有一段名言:「善將者,凡人之有技,如己有之。即其人不足取,而其言可採,則略其人而取其言,師其言而不必用其人。」意思是說,不要因人度言。當時,朝中儲位之爭餘波未息,以「親骨肉」上疏怎麼行,雍正大忿,責問翰林院掌院大學士朱軾說:「為何容此狂生在翰林院?」朱軾回答道:「此人誠然狂妄,但臣卻佩服他的膽量!」雍正沉思了一會,大笑道:「此人確實有膽量,我也讚賞他有膽!」當即拔孫嘉澄為國子些司業,且諭九卿:「朕即位以來,孫嘉淦每事直言極諫,不性不怒,且嘉悅焉,爾等且以為法。」
  • 「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靠譜朋友和生意夥伴的不靠譜朋友
    據說全盛時期的家底就已經近一個億了,你知道,當時的一個億那可不得了,相當於現在的二三十億;那時一個『萬元戶』就像螃蟹一樣橫著走路啦……」「那個時候,他來咱們這齣差,總是牛哄哄地約我,『老L,我請客,找最好的「香格裡拉」,咱倆好好聊聊』,吃飯找最好的飯店……張揚的不得了,人家是『首富』嘛!」
  • 忠言逆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忠言逆耳,誠懇的勸告聽起來不舒服。逆:不順。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近義詞有:良藥苦口、持平之論,反義詞有:甜言蜜語、花言巧語,忠言逆耳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分句;常與良藥苦口連用。
  • 每日成語《忠言逆耳》
    【成語】忠言逆耳 【zhōng yán nì ěr】【釋義】
  • 經典典故:忠言逆耳
    大將樊噲見劉邦被眼前的富貴所吸引,就鼓著腮幫子問他:「你到底是想擁有天下,還是只想當一個富翁?」 劉邦不滿地瞪了他一眼,說:「我當然想擁有天下!」樊噲點頭說道:「那就好,這裡的奇珍異寶和美女佳人是使帝國滅亡的罪魁禍首,你還是儘快返回軍營為妙。」
  • 良藥苦口 忠言逆耳
    俗話說的好「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只有聽的到不同的意見,廣納群言,才能吸收好的建議!哪怕是批評的話,不好聽的言語,也要虛心若谷,從各個方面吸取教訓經驗,才能讓自己更好的發展更好的進步。「宰相肚裡能撐船」,說明做大事的人要有足夠的度量!也應該有分辨言語利弊的能力。要知道,經常對你嚴格要求的人,才是最疼愛你的人,才是最希望你好的人!
  • 「遇到貴人,時運亨通」:貴人在哪裡?身邊的這5類人,就是貴人
    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低谷甚至一敗塗地,這時候最期待的就是能遇到貴人拉自己一把,讓自己儘快地走入困境。但都說貴人可遇不可求,其實貴人不是不可求,而是就在你身邊,我們卻不當回事。總覺得只有那些身份顯赫,功成名就的人才算貴人,其實不然。
  • 離你最近的三個人,人生的貴人
    網上有一句很火的話:「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觸的5個人的平均值。」跟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因為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你就會是什麼樣。與智者同行,你會滿腹經綸;與高人為伍,你會不同凡響。離你最近的這三類人,是人生的貴人,遇見了,一定要好好珍惜。
  • 這樣的人,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才是生命中難得的貴人
    所以批評你的人,是你生命中的貴人!年輕的時候心高氣傲,總覺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誰的異見都聽不進去。回顧一下,從小到大批評自己最多的人是誰?是我們的父母。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正是他們的批評,我們才形成了正確的是非觀。在學校批評你最多的是誰?是我們的老師。老師最希望自己的學生能有一套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知識體系。
  • 【心曠神怡】敢批評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3、如果是關係一般的人,你批評他就會得罪他,所以犯不上因批評對方而得罪對方。4、關係很鐵的人,如果被批評時還聽不懂,也會被得罪。5、認為對方是關係鐵、聽得懂的人,才會直接批評對方。所以批評你的人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這4種人雖然說話難聽,但你要珍惜
    俗話說得好:「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那些對自己有利的事物,往往不一定能讓自己「舒適」。而那些讓你「舒適」的事物,往往便是對你最不利的。當你自信心爆棚的時候,他們總會給你一陣打擊;當你執迷不悟的時候,他們總是會及時「罵醒」你;當你得意忘形的時候,他們總是會「譏諷」你。從這些方面看來,他們的確是在一直在針對你,若是在小說或電視劇裡,這種人毫無疑問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反派」。但實際上,這樣的人往往更值得你去「珍惜」。
  • 職場上,何為貴人?何為小人?如何分辨哪些人是你的職場貴人?
    在職場上,人性複雜,的確很難分辨誰到底是貴人,誰到底是小人。要知道芸芸眾生,對你有用的人很少,熙熙攘攘,幫助你的人不多,為了避免把小人當貴人、把貴人當仇人,就要學會分辨哪些人是你的職場貴人。小王覺得就錯了一個字改了就行了,有必要這麼不依不饒嗎?後來發現領導給他其他人的各種的工作,並且還有下場實踐操作的工作,覺得領導簡直就是把人往死裡用,讓他感到非常的苦惱,又有點不服氣,憑什麼苦活累活都是他。從而對領導有了那麼一絲絲的不滿。而副職領導,卻是讓他如沐春風,每天見到都會說:「小王,辛苦了,你的工作幹得很出色」。
  • 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珍惜,敢和你說真話的人!
    ,為你指引方向的人;當你身處困境時,為你遮風擋雨的人。好話誰都會說,嘴皮一動,人人都喜歡聽;真話誰都吝嗇,話一出口,人人都不愛聽。人人都有一張嘴,但不是誰都對你直言相告;人人都有一顆心,但不是誰都為你苦口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