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李正能分享創業經

2020-12-25 騰訊網

李正能(右二)與員工交流課件優化。記者 蔣雅琛攝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艾倫(福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正能今年對公司發展的規劃。培訓機構暫停營業,推廣最新研發的輔導材料的計劃只能被擱置。不過,他也沒閒著,帶領團隊不斷開發、測試……不久前,200本繪本和AI背單詞程序在公司網校正式上線,眼下已經有了第一批用戶。

危中尋機,對李正能來說,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他出生在臺灣,成長在美國,打拼在大陸,在大陸20年,一共經歷了三次創業。「每次遇到危機,我就會重新思考如何進步。」李正能說。

2000年,李正能還是一名在華爾街工作的金融精英。當年夏天,朋友邀請他來到馬尾成立留學服務公司,幫助學生辦理美國留學申請。當時趕上一波留學潮,公司的業務成長得很快,2001年後,美國收緊了對留學生的籤證,公司最終停業。

「某一天我和搭檔走在東街口,看到五洲大廈的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廣告,上面寫的收益我們都很心動,就毅然加盟了。」就這樣,李正能在於山下開了第一間英語培訓學校,也是福州第一家全外教的培訓學校,因此聲名鵲起,但「非典」卻毫無預兆地降臨。苦苦支撐,熬過了4月、5月、6月……直到8月,疫情過去,學生越來越多。「高峰期,我們有三個校區,每個校區的學生都有大約1600名。」

從事英語教育10多年,李正能敏銳地發現,單純的線下培育模式彈性不足,而線上的模式又缺乏黏性,如果能將二者結合,採取OMO的模式,教學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說幹就幹,李正能把學校和一家準備上市的公司合併,一心一意帶領團隊研究打磨教材。「我們要打造一套從入門到高階,從幼兒到初中全階段標準化的教材,與線下的培訓學校合作,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同步,確保教學質量,尤其是在師資力量不足的區域,標準化的優勢很明顯。」

什麼是標準化?在李正能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一間教室,牆上掛著一塊智能白板,只要觸屏點擊,就能根據課件進行教學和聯繫。「我們在課件中導入了AI外教,由『他』來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教學,課堂老師則適時地根據課件的進度組織學生進行一些互動,讓他們在玩中學習,加深記憶。」

那麼線上教學又有什麼不同?李正能掏出手機,打開網校。「這個是我們的AI背單詞程序,通過語音識別可以糾正孩子的發音,還能為孩子評分,這個是我們自己製作的寓言故事動畫,孩子們能聽能看,還好理解。」他透露,這些動畫都是公司員工自己畫的。「小公司就是辦法多嘛!」

從提供留學申請服務,到創辦英語培訓學校,再到通過打磨教材來打通線上線下的教學,李正能的每一次選擇都對應著時代的進步,技術的更新,消費習慣的改變,這就是他化危為機的秘訣。「等疫情過去,我們還繼續推廣我們的教材,從福州走向全省,再走向全國,慢慢用口碑說服家長和老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臺青李正能的「斜槓」人生
    他是英語培訓業出身,一手打造線上線下英語課程;疫情防控期間,他當起了網絡主播,推介臺灣商品和小吃;如今,他又忙著為在閩臺青打造「臺青第一雲家園」打通線上線下在福州英語培訓圈中,臺青、福州市艾倫英語培訓中心的創辦人李正能算是老資格。2003年,他就在福州於山腳下開了一所英語培訓學校。
  • 「臺青第一雲家園」線上發力 助力臺商臺企轉型
    柯承妘說  說到「臺青第一雲家園」,就不得不提在福州創業多年的臺青李正能。作為福州臺創創業導師,「臺青第一雲家園」的創辦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李正能推廣輔導教材的計劃暫時擱淺,但他沒有閒著,與臺青夥伴們陸續進行了十場臺貨直播。他也希望利用「臺青第一雲家園」中直播平臺和知識平臺分享的方式,推動臺青在大陸的事業發展。
  • 青創關注 | 「臺青第一雲家園」線上發力 助力臺商臺企轉型
    錄製結束後,工作人員便在電腦上進行剪輯和包裝,不一會,這段視頻就上傳至「臺青第一雲家園」的平臺上。   【同期】臺灣創業青年 柯承妘  受到疫情影響,學生肯定會有變少嘛,然後所以我們希望透過線上的方式,可以來招攬更多的學生過來學習,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
  • 蘇州金雞湖臺青創業園啟動 助力臺灣青年實現創業夢
    作為專門為臺灣青年打造的創業孵化基地及兩岸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項目首期啟動面積2858平方米,分為孵化區及創業加速區,可以提供辦公、會議、洽談、路演、培訓,以及導師輔導、政策諮詢、投融資對接等一系列創業服務。當天,首批12家新興科技企業與金雞湖臺青園集體籤約,臺青園還與6位資深創業輔導導師籤訂合作協議,助力創業者成長。
  • 兩岸大學生領袖共建臺青登陸第一家園分享會在榕舉行
    臺灣學生施俊宇分享調查問卷數據,並分析臺青、臺生選擇的理由。向未來——兩岸大學生領袖共建臺青登陸第一家園分享會」在海峽青年交流營地拉開帷幕。清華大學全球學校與學生發展評價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剛,在榕創業臺灣青年、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塗佳榮,在榕就業臺灣青年、福州市勞模獲得者曾仁宏等嘉賓與120名兩岸大學生領袖營學員暢言相談,助力福州建設臺青登陸第一家園。
  • 臺青創業新地標——智谷彩虹臺灣青年創業基地落地智恆科技園
    9月6日,智恆科技旗山智谷眾創空間與彩虹橋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智谷彩虹臺灣青年創業基地」揭牌儀式在智恆科技園講習堂舉行。與會嘉賓及臺青代表合影華廣網9月7日訊(記者 王棟)9月6日,智恆科技旗山智谷眾創空間與彩虹橋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智谷彩虹臺灣青年創業基地」揭牌儀式在智恆科技園講習堂舉行。
  • 2019海峽青年峰會在福州舉行 臺青分享「獲得感」
    兩岸青年代表近1500人齊聚峰會,圍繞「追夢·築夢·圓夢」主題,通過發布兩岸青年交流合作項目、展示兩岸青年交流合作成果、分享兩岸青年攜手合作故事等方式,凸顯福州乃至福建作為臺灣青年登陸第一家園的重要地位。
  • 德陽青創園用優質「創業服務包」解決臺青創業7大痛點
    德陽青創園負責人許淵順表示,園區經過2年運營,發現臺青登陸創業最常面臨7大痛點:1.不了解大陸的資本市場;2.不了解如何寫商業計劃書;3.不熟悉如何在大陸做品牌、營銷、市場推廣;4.不熟悉大陸的工商財稅法;5.不熟悉如何運營大陸電商;6.不熟悉大陸相關法規政策;7.有熱情卻很難決定創業項目。如何破除痛點?
  • 大陸工作12年 北大臺灣校友陳仲儒與臺青分享發展經驗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 張曉曦)北京大學臺灣校友、京東雲事業部副總裁陳仲儒14日下午在北京與逾百位臺灣青年交流,分享他在大陸12年的發展經驗,並勉勵臺青把握機遇、擁抱無限未來。活動中,陳仲儒以「兩岸生活兩段人生」為題與臺灣青年分享,自己39歲來到大陸工作,相信人生要「順勢而為、抓緊機會」。他的工作經歷非常豐富,當過鋼琴銷售員、媒體人,也曾在廣告公司和外企工作。現在落腳京東,是因為相信大陸網際網路公司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陳仲儒說,初到大陸工作時,恰逢網際網路行業開始騰飛,機遇與挑戰並存。
  • 臺灣青年福建投資眾創空間 助力臺青大陸創業
    圖片來源於《福建日報》  作為福建省首家由臺灣青年投資、運營的眾創空間,臺創星秀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基地致力於協助島內青創項目落地福建,為臺青搭建起到福建創業的橋梁——  築巢引鳳  最近,臺青李文財忙於奔走閩臺兩地。
  • 黃石市臺辦主任程德謙調研臺青就業創業輔導中心
    近日,為進一步促進黃石臺青更好發展,發揮黃石臺協臺灣青年就業創業輔導中心平臺作用,黃石市臺辦主任程德謙調研黃石臺協臺灣青年就業實習創業輔導中心建設情況。  程德謙深入了解輔導中心為臺灣青年就業創業提供的各項服務措施及運管管理模式、培訓輔導等方面的情況,並先後調研天緯供應鏈、英也達電子科技、康希凡教育諮詢、臺創環保科技等臺灣青年創業項目,詳細詢問臺灣青年創業項目運營情況,鼓勵臺灣青年充分利用黃石的惠臺就業創業創新政策,尋找商機,為黃臺經貿融合發展作出貢獻。
  • 廈門湖裡區「惠臺政策」解讀 助力臺青在廈圓夢
    圖為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扶持政策解讀會現場 黃詠綢 攝中新網廈門11月24日(黃詠綢)24日,由廈門湖裡區委臺港澳辦主辦的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扶持政策解讀「宣傳周」活動,在廈門雲創智谷啟動。首場解讀會走進創新創業基地,吸引了在廈臺青、臺商等上百人參與。會上,廈門湖裡區委臺港澳辦的工作人員,結合案例宣講解讀湖裡區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實施辦法,包括扶持內容、標準、申報與認定程序。在場臺青臺商還可以領取相關惠臺政策宣傳材料。臺青金於峰十分關心此次解讀會,一早就來到活動現場。
  • 臺灣年輕人:大陸其實很發達,對臺青創業就業的補助實實在在
    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記者,今天上午來到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的匯龍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探訪臺青在廣州的發展現狀。作為大陸改革開放前沿地,廣州吸引了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前來學習、就業、創業,在「眾創五號空間」「廣州光機電研究院」和「廣州匯龍信息產業園」等3個國臺辦授予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引領下,廣州形成了一批國家級、省級和市、區級的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
  • 滬政協委員建言助臺青「落滬」就業 更好融入大陸
    正在召開的上海兩會上,上海市政協委員、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盟員陳樂在受訪時表示,希望選擇在上海就業的臺青更好融入大陸,發展自我。近年來,臺青「大陸熱」持續升溫。以臺灣地區高校應屆畢業生為例(每年人數在30萬以上),至少有四成以上有意願離臺工作,其中的首選地點就是大陸。而上海作為海峽兩岸交流的前沿,更是備受臺青青睞,已成為臺青到大陸工作和生活首選地之一。
  • 15名臺青入住廈門市公租房 廈門將常態化開展申請工作
    賴星晃說,公司在同安區,以前就在西柯鎮附近租房,但臺青公租房住起來會更舒服。「24日通知看房時,我們就來看過了。公司共有8位臺青員工入住,大家26日前提交了申請,沒想到這麼快就審批好了。」賴星晃說,日後他還會將這個好消息與更多臺青分享,讓大家來廈就業創業更安心。
  • 廈門敞開胸懷擁抱臺灣青年 越來越多臺青愛上廈門
    轉變角色  資深臺青為初來臺青服務  和蒼沛夫妻不同,臺青範姜鋒笑稱自己是從「打工族」一路奮鬥成「創業族」。9年前,他作為臺幹,被公司派來廈門。見證大陸的高速發展後,他投身創業大潮,為臺青在廈創業服務。
  • 探館臺博會丨臺青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秘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館全景圖2020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正在東莞厚街鎮舉辦今年最吸睛的特色之一就是特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館,不僅緊抓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也積極融入大陸「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館內參展的39個團隊中,有25個是來自臺灣的青年創業團隊,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館帶來哪些新亮點新突破?
  • 從創業到就業:各方助力臺青大陸逐夢
    25日舉行的「2020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總決賽上,周宏達藉助視頻連線方式進行項目推介,贏得了在場評委的認可。最終,這個項目榮獲大賽二等獎。按照大賽規程,獲獎團隊有機會落戶上海(金山)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並享受租金減免等一站式落地配套政策支持,從而順利邁出創業「第一步」。
  • 臺青魏辰運來榕創業打造「藝術樂園」
    魏辰運告訴記者,可以讓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大陸落地實踐,也是他選擇創業的一個重要原因。2014年,經過籌備,魏辰運創辦的雲響藝術在金山成立。結合他在臺灣的資源,雲響藝術的主營範圍包含了鋼琴、琵琶、笛子、大提琴等樂器培訓,還有美術繪畫、國學禮儀教學等。「這裡是我夢想起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