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捨不得舊玩具?千萬別大意,小朋友可能是患上了「孤獨症」

2020-10-09 學號研究所

無論有多少玩具、生活用品,不離手的永遠是那一個;無論吃飯、睡覺、外出都要將它放在身旁才能夠安心。你家的孩子是否也對某一樣事物「情有獨鍾」?或許是一個毛絨玩具、一條小被子、甚至一個小手絹。

看到孩子手裡破舊不堪的物品,洗又不讓洗,因無法忍受「肉眼可見」的細菌對孩子的傷害,不少家長索性斬草除根將其丟掉,換來的卻是孩子不停歇地哭鬧。

這樣的孩子,即使給他一個相似甚至一模一樣的物品,也無法叫他對原來的那一個「死心」。面對這樣的孩子,還有一些大人會調侃「這孩子可真好,從小就這麼會過」。可是孩子「會過」真的好麼?

其實,孩子的行為,是「戀物癖」的表現,他們把手中的物品當作「精神紐帶」,這也在提醒著家長,孩子可能患上了孤獨症。


有「戀物癖」的孩子大多缺乏安全感,也就是缺少父母的關愛。隨著家長期望不斷地提高,孩子的教育成本也越來越高,這就讓不少寶爸寶媽們開始更加投入地工作反而減少了對孩子的陪伴,這時,他們就會選擇一件始終在自己身邊的物品,作為「精神寄託」與「玩伴」。雖說「戀物」並不會對孩子產生過多的危害,但長期缺少家長陪伴,嚴重的安全感缺失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當發現孩子有輕微「戀物」跡象時,家長要引起重視,及時幫助孩子克服內心的不安全感。這就需要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與關注,通過一些細小的舉動讓孩子知道家長對自己的在意。如:父母可以多擁抱孩子、輕輕撫摸孩子的背部和頭頂、不斷向孩子傳達「愛」的表示等,長此以往,孩子也就會逐漸不再把玩具當成精神寄託。

其次,相信不少家庭都鼓勵「分床睡」,對年齡較小的孩子,深夜獨處對他們來說本就是很大的挑戰,如果這時家長對孩子不管不顧,只會加重他們的「戀物」情節。因此在睡前,家長應安撫好孩子,讓孩子明確父母是不會離開他的,有條件的話可以在睡前為他們講一些溫馨的故事伴他們進入夢鄉。

對於孩子的「戀物癖」家長也不必過於緊張,但病態式的「戀物癖」除外,如之前我們所說的對異性的私密物品表示出極強的興趣。孩子的戀物行為是一種成長期的表現,通常在6個月至3歲之間,最長的可能會到上小學,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與外界接觸的頻率增高,「戀物」行為也會有相應的減弱。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現哪些情況,可能是患上了孤獨症?
    劉女士的兒子星星(化名)今年3歲多,上幼兒園之後,老師發現星星和其他小朋友融不到一起,老師用盡了各種方法,但星星依然不和其他孩子玩耍、交流。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建議劉女士帶著孩子去醫院就診,最終孩子被診斷為孤獨症。許昌市建安醫院副院長寇建華表示,孤獨症又被稱為自閉症或孤獨性障礙,男孩的發病率高於女孩。
  • 如何確認孩子是否患上孤獨症?這九點千萬不能放過
    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可能缺乏語言,說話緩慢,或者在某個發育時間之後突然停止說話。他們也可能出現無法用手勢表達或者交流的情況。缺乏分享意願  為了與他人建立聯繫,主動互動是孩子通常會表現出的。如果一個孩子不尋求互動,或者在與他人玩耍時很少有感情交流,這也是孤獨症的信號。
  • 孤獨症性格一定內向?錯!「話癆」孩子也可能是孤獨症
    「怎麼可能,我的孩子明明這麼活潑!」剛知道這個結論時,妮妮媽媽怎麼也不敢相信 。同樣是不按照家長的意願來,「不聽話」是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聽不懂話」是因為孩子壓根不知道家長想表達啥。同樣用妮妮舉例,媽媽帶妮妮去閨蜜家玩。大家都想讓孩子學會分享,所以紛紛建議孩子將手上的玩具讓給其他小朋友。
  • 患自閉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預防兒童患上自閉症?
    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可能缺少對孩子心理的關注和教育,導致孩子患上了自閉症。家長朋友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要怎麼樣才能預防孩子產生自閉症呢?    現在有很多年輕不是很成熟的父母,都比較愛玩,對孩子的教育沒有非常重視。
  • 玩具又舊又壞,孩子捨不得,教孩子告別是成長的重要過程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的某一些玩具已經又舊又破了,但孩子就是捨不得扔,比如每天抱著睡覺的布偶,到哪都得帶著的機器人等等。若你把這些東西扔了,孩子甚至會出現不睡覺,哪兒也不去的情況。那麼,這些玩具對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呢?他們為什麼不願意扔呢?我們如何通過斷舍離讓孩子明白告別也是一種成長呢?
  • 孩子總「歪頭」千萬別大意 這些知識父母需要知道
    孩子總「歪頭」>#千萬別大意#眼源性斜頸治療上因為需要孩子的配合,必須等到1到2歲左右才能確診,之前確診不了,需定期複查。一般90%的孩子可以通過物理治療,得到矯正,避免了手術。但如果治療期間,物理療法效果不好的話,家長要及時找醫生複查,根據孩子的情況,也有可能需要手術進行矯正。
  • 怎樣預防孤獨症 孤獨症症狀別忽視
    孩子患上了孤獨症,這對於孩子的生長發育與未來發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對於孤獨症疾病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加注意,積極的幫助孩子預防。孤獨症是一種孩子孤獨症,屬於精神科的一種疾病,家裡有孩子患上了孤獨症,對於家人來說是很不幸的一件事。孤獨症無法治癒,只能長期的進行康復訓練。怎樣預防孤獨症?孤獨症的表現有哪些?想知道的話就請看下文吧!
  • 孩子出現這5個異常表現,可能是患上了多動症,不要大意
    因此,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異常表現,可能是患上了多動症。哪些異常表現提示孩子可能患上多動症?一、注意缺陷這是多動症最常見的一個症狀,患者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符的明顯注意力難以集中,或者注意持續時間短暫。該症狀容易被忽視,往往被認為是患者本身性格所致。
  • 中國孤獨症患者可能超千萬 孤獨症怎麼治療
    2019年4月2日是第12個世界孤獨症日,據《中國孤獨症(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推算,目前中國的孤獨症患者可能超過1000萬,0~14歲患者或超200萬,並以每年近20萬的速度增長。孤獨症兒童家長對於孩子未來就業生存問題表示擔心:她不長大,我不敢老。
  • 孩子遲遲不說話別忽視 治療孤獨症6歲前是關鍵
    今年4月2日是第5個「國際孤獨症日」,專家提醒家長,治療孤獨症6歲前是關鍵,別忽視兒童遲語,也千萬不要放棄孩子,早期發現和早期幹預很重要,孤獨症兒童也可以融入正常生活。  A  治療,6歲之前是關鍵  亮亮今年快3歲了,可是還不怎麼會說話,別人逗他,他總是把臉撇過去。
  • Baby的舊玩具,該怎麼處理
    從孩子出生起,他跟妻子還有孩子的爺爺奶奶就給孩子買玩具,益智玩具、卡通卡車、玩具刀槍、毛絨布偶,只要孩子要,家長就給買。「每逢兒童節或新年,孩子的阿姨、姐姐等親戚來玩時,也給孩子帶玩具。」  往往是玩具還沒玩舊,新的玩具就來了,張先生將舊玩具零散地放在了柜子裡、儲藏室。沒想到一收拾才發現,玩具還真積攢了不少,而怎麼處理舊玩具卻難壞了張先生。
  • 家長該拿孩子的舊玩具怎麼辦 玩具也可能共享?
    開學已經一周了,暑假裡孩子玩遍丟滿各個角落的玩具收拾好了嗎?隨著孩子又年長一歲,是不是又有一批玩具需要更新換代?現在生活物質豐富,家長們都不吝於為孩子添置各種玩具,然而家中越來越多的舊玩具該如何處理也成為一個不大不小的困擾。  雖然我的兒子還不到兩歲,但環顧家中,能用來存放他各種玩具的地方已經不多了。
  • 嬰幼兒患孤獨症的早期信號 媽媽別忽視
    嬰幼兒患孤獨症的早期信號 媽媽別忽視時間:2017-02-28 10:31   來源:媽媽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嬰幼兒患孤獨症的早期信號 媽媽別忽視 兒童孤獨症又稱孤獨症、自閉症,起病於嬰幼兒期,多見於男孩子。
  • 快別沾沾自喜了,也可能是自閉症!
    兒童自閉症是起病於嬰兒時期的一種病症,也被稱作是兒童孤獨症。一旦發現孩子患上自閉症,家長們都會非常擔心、焦急。但是,也有一些家長會忽略孩子的自閉行為,甚至將他的某些行為當成好事,這就大錯特錯了。那麼,孩子自閉有哪些表現,又該怎麼解決呢?
  • 孩子總玩這3類玩具,容易患上「白血病」,很多家長還買給孩子玩
    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成長過程中,玩具是孩子不可缺少的「快樂神器」。但是,父母在給孩子挑選玩具時,可不能夠掉以輕心。畢竟,有些玩具看似「人畜無害」,實際上卻是隱藏的「白血病殺手」。歡歡家裡經濟條件不錯,平時又寵女兒。這不,最近她帶女兒逛商場,女兒看上了一套橡皮泥玩具,她二話沒說就給女兒買了。新玩具對於孩子來說,總是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此後,女兒的其他玩具就「失寵了」,她每天最「寵幸」的玩具,非橡皮泥莫屬。
  • 舊衣物舊玩具別扔 厚街有7個固定捐贈點
    東莞陽光網訊 又到了換季時節,你家裡是否有舊衣物舊玩具要仍的?可千萬別仍,厚街就有7個捐贈點可以收留它們,讓它們可以去到有需要的人士手中。  為大力弘揚扶弱濟困、奉獻友愛的志願奉獻精神,近日,厚街鎮婦聯聯合厚街郵政分公司在河田社區文化廣場開展「傳遞·溫暖」「金點子」項目宣傳活動,為社區居民搭建一個捐贈舊衣物和玩具的平臺,得到很多人的熱烈響應,活動開始沒多久,現場就堆滿了大家捐贈的各種衣服、鞋子和玩具。
  • 總想搶別人的玩具?教你幾招讓孩子重新愛上自己的舊玩具!
    正確引導孩子,讓他們「愛上」舊玩具 有的父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玩玩具時特別喜新厭舊,總是喜歡新玩具,把舊的玩具隨手就扔掉了孩子難免是會失去興趣,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和孩子一起來努力看看怎樣能夠讓舊玩具玩出新的花樣。
  • 這四種玩具已上「黑榜」,別再買給孩子玩,家裡有的快扔掉別猶豫
    有的玩具可能你看著它很好玩,但是並不適合孩子玩,還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尤其是這四種玩具,已經上了玩具「黑榜」了,是坑娃榜玩具中名列前茅的,不僅浪費錢,還可能會傷害孩子,家裡如果有趕緊扔掉,別猶豫捨不得。
  • 寶寶歪脖子可能是病!家長們千萬別大意
    寶寶歪脖子可能是病!家長們千萬別大意2012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雜誌報導,在美國洛馬林達大學醫學院有一個5個月大的男孩因為右側頸部腫塊、頭偏向左側就診,被診斷為頸部纖維瘤病,並建議保守治療。然而,這個小男孩不久後便失去了隨訪。
  • 孩子出現這幾個表現,可能是要長個了,家長千萬別大意
    導讀:孩子出現這幾個表現,可能是要長個了,家長千萬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出現這幾個表現,可能是要長個了,家長千萬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