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哪些情況,可能是患上了孤獨症?

2021-01-22 寫吧一姐

「要是早知道孤獨症的症狀,也不至於這麼晚才帶孩子來就診。孩子不哭不鬧的,還老以為是孩子聽話……」不久前,在河南省許昌市建安醫院副院長寇建華的診室內,劉女士揉著發紅的眼睛,懊悔地說。

劉女士的兒子星星(化名)今年3歲多,上幼兒園之後,老師發現星星和其他小朋友融不到一起,老師用盡了各種方法,但星星依然不和其他孩子玩耍、交流。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建議劉女士帶著孩子去醫院就診,最終孩子被診斷為孤獨症。

許昌市建安醫院副院長寇建華表示,孤獨症又被稱為自閉症或孤獨性障礙,男孩的發病率高於女孩。70%左右的孤獨症患兒會合併一種精神疾病,30%到40%的患兒會合併兩種以上精神疾病。孤獨症症狀有輕有重,輕者智力正常,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方式和社交內容與他人不同;重者會表現為不會說話、智力低下等。

「大多數孤獨症兒童是在3歲以後上了幼兒園才被發現的。其實,孤獨症兒童出生以後就有一些症狀,只不過很多家長容易忽視。」2021年1月3日,寇建華對記者說,「孤獨症重在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要考慮到患孤獨症的可能,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進行鑑別診斷:

3月齡時,對很大聲音沒有反應,不注視人臉,不追視移動人或物品,追引時不發音或不會笑,俯臥時不會抬頭;

6月齡時,發音少,不會笑出聲,緊握拳不鬆開,不會伸手及抓物,不能扶坐;

8月齡時,聽到聲音無應答,不會區分生人和熟人,不會雙手傳遞玩具,不會獨坐;

12月齡時,不會揮手表示「再見」,不會拍手表示「歡迎」,對呼喚名字無反應,不會用拇食指對捏小物品,不會扶物站立;

18月齡時,不會有意識叫「爸爸」或「媽媽」,不會按要求指人或物,不會獨走,與人無目光對視;

2歲時,無有意義的語言,不會扶欄上樓梯、臺階,不會跑,不會用匙吃飯;

2歲半時,興趣單一、刻板,不會說2到3個字的短語,不會示意大小便,走路經常跌倒;

3歲時,不會雙腳跳,不會模仿畫圈,不能與其他兒童交談、遊戲,不會說自己的名字。

「以上這些有可能是兒童孤獨症的早期信號,因症狀不典型不容易被家長發現。如果發現孩子有這些情況,最好到醫院進行鑑別診斷,確定是否患了孤獨症,從而避免錯過良好的治療時機。越是症狀不典型,早期幹預後效果越好。」寇建華對記者說,3歲以前是對孤獨症進行幹預的良好時機。

除此之外,孤獨症還有一些典型症狀,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語言交流障礙和行為動作單一。社交障礙是兒童孤獨症的常見症狀,患兒在社會交往方面會存在缺陷,不能與親人、同伴等進行交流,而且對人的聲音缺乏反應及興趣,不願意與人接近。

生活中,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語言交流障礙,那麼很有可能是孤獨症引起的。孤獨症患兒常常會出現語言交流障礙,甚至語言交流能力完全消失,部分患兒還會出現語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損、語言形式及內容異常等。(馬曉非 張煒華)

相關焦點

  • 兒童孤獨症的原因有哪些?兒科醫生告訴您怎樣配合孩子治療!
    很多人都認為童年是最美好的一個階段,但是卻不知道有一些兒童年紀小,但是卻一直被孤獨所包圍,在長期孤獨的包圍下出現了兒童孤獨症的症狀,這就讓很多的大人都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兒童孤獨症的原因有哪些?1.、沒有玩伴。
  • 如何確認孩子是否患上孤獨症?這九點千萬不能放過
    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可能缺乏語言,說話緩慢,或者在某個發育時間之後突然停止說話。他們也可能出現無法用手勢表達或者交流的情況。缺乏分享意願  為了與他人建立聯繫,主動互動是孩子通常會表現出的。如果一個孩子不尋求互動,或者在與他人玩耍時很少有感情交流,這也是孤獨症的信號。
  • 孩子總捨不得舊玩具?千萬別大意,小朋友可能是患上了「孤獨症」
    你家的孩子是否也對某一樣事物「情有獨鍾」?或許是一個毛絨玩具、一條小被子、甚至一個小手絹。看到孩子手裡破舊不堪的物品,洗又不讓洗,因無法忍受「肉眼可見」的細菌對孩子的傷害,不少家長索性斬草除根將其丟掉,換來的卻是孩子不停歇地哭鬧。
  • 孤獨症可能來自遺傳
    刊登在《自然》雜誌上的這項研究標出了一個常見的基因變異。如果能將其修復,孤獨症病例可能會減少15%。 過去也有一些研究發現與孤獨症相關的基因變異,但都是一些比較罕見的變異。 該項研究由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資助。
  • 兒童孤獨症的表現
    兒童孤獨症的表現 時間:2020-12-08 10:16成都西南兒童醫院 孤獨症的存在,對於孩子來說,對於孩子的父母來說,甚至對於社會來說,都是一種悲劇,所以孤獨症孩子有必要得到更多的愛心以及關愛,那麼,兒童孤獨症的表現有哪些?
  • 娃咋就得孤獨症了?是先天原因還是家庭教育?早期識別都靠啥?
    「醫生,我們再生一個孩子還會是孤獨症嗎?」「深讀君,孤獨症寶寶早期有啥表現?我們做父母的也好留意呀!」孤獨症和哪些發病因素相關?如何早期發現孤獨症寶寶?深讀君的科普說書場,早就為你準備好了。帶上凳子,拿上本子,來粉深讀君吧!帶你漲姿勢呦!孤獨症發病因素有哪些?
  • 孤獨症能預防嗎?
    ,個體患同一疾病的風險。如果一名兒童有一個孤獨症哥哥或姐姐,那麼其更容易患上孤獨症的機率為,體重指數高於35(被歸類為異常或超常肥胖)的母親,其孩子出現情緒、心理、同伴關係等問題的機率上升兩倍,被診斷為ASD的機率上升3倍[2];
  • 頭胎是孤獨症,二胎也可能患孤獨症?|特教觀點
    因此,許多人在認識自閉症的過程中,出現了眾多誤區。以下便是專家根據一些較大的誤區,得出了科學性的糾正。誤區三:孤獨症是父母不稱職造成的專家證明,孤獨症是一種大腦發展障礙,而非父母教養方式所產生的結果。10%智力超常,大多數患兒的智力水平都要略低於正常孩子。
  • 夫妻離異後孩子患「孤獨症」 父親是否需要給付康復訓練費?
    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父母離婚,患有孤獨症的孩子隨母親生活,那麼因治療孤獨症產生的康復訓練費,父親需不需要承擔呢?近日,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因康復訓練費引發的撫養費糾紛,一起來看看法官是怎麼判的。
  • 怎樣預防孤獨症 孤獨症症狀別忽視
    孩子患上了孤獨症,這對於孩子的生長發育與未來發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對於孤獨症疾病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加注意,積極的幫助孩子預防。孤獨症是一種孩子孤獨症,屬於精神科的一種疾病,家裡有孩子患上了孤獨症,對於家人來說是很不幸的一件事。孤獨症無法治癒,只能長期的進行康復訓練。怎樣預防孤獨症?孤獨症的表現有哪些?想知道的話就請看下文吧!
  •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可能是患了腸絞痛,新手寶媽要留意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可能是患了腸絞痛,新手寶媽要留意腸絞痛是剛出生的寶寶經常發生的一種情形,新手寶媽們常常會因為自己的孩子因腸胃不舒服引起哭鬧而擔心不已。畏懼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實際上,絕大部分媽媽對於腸絞痛的認識是存在偏差的。
  • 「糞便移植」療法可持續有效緩解兒童孤獨症症狀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9日報導,美國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腸道細菌和傳到大腦的生物信號有緊密聯繫,糞便移植療法可以大大減輕兒童孤獨症的症狀。這種治療方法在醫學上稱為微生物群轉移療法,這一研究的理論依據是,神經系統疾病的根源可能不在大腦,而在腸道。接受這種治療方法的18名兒童中,孤獨症症狀幾乎減輕了一半。
  • 中國孤獨症患者可能超千萬 孤獨症怎麼治療
    2019年4月2日是第12個世界孤獨症日,據《中國孤獨症(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推算,目前中國的孤獨症患者可能超過1000萬,0~14歲患者或超200萬,並以每年近20萬的速度增長。孤獨症兒童家長對於孩子未來就業生存問題表示擔心:她不長大,我不敢老。
  • 孤獨症症狀一般出現在什麼時期?為什麼不能在孩子出生時診斷出患有孤獨症?
    為什麼不能在孩子出生時診斷出患有孤獨症?主要有以下原因:(1)在兒童1歲以前,可以展現的行為範圍有限,對其行為類型和發育狀況進行決定性的診斷依據不足,也沒有有效的儀器測查。(2)孤獨症兒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問題,許多家長因為對智力障礙的擔心而將孤獨症忽略了。
  • 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孩子入學需要做哪些準備?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越來越多的孤獨症譜系障礙孩子的父母開始為孩子的入學焦慮:孩子的條件適合入學嗎?孩子什麼時候入學最合適?孩子如果上學,該做哪些準備?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該類孩子的入學問題。孤獨症譜系障礙孩子入學需要做哪些準備?
  • 孩子出現這5個異常表現,可能是患上了多動症,不要大意
    因此,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異常表現,可能是患上了多動症。哪些異常表現提示孩子可能患上多動症?一、注意缺陷這是多動症最常見的一個症狀,患者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符的明顯注意力難以集中,或者注意持續時間短暫。該症狀容易被忽視,往往被認為是患者本身性格所致。
  • 孤獨症「大爆發」是個謊言?
    否則,那麼多孤獨症患者,為什麼我們日常很難看到呢?尹女士認為,是當前的社會本身出了問題:兒童出現某種心理問題或行為問題時,人們不再有耐心去思考孩子的個性差異或教育生態環境,而是直接把這些問題推給醫療,所以圍繞孩子大腦和意識的疾病就越來越多。
  • 專家提醒:孩子說話晚需警惕孤獨症
    孩子有多個語言「發育裡程碑」孤獨症是以社交溝通障礙、狹窄的興趣愛好和重複刻板的動作行為為核心症狀的疾病。雖然其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引起孤獨症的危險因素可以歸納為遺傳、感染與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雖然症狀表現多種多樣,但大部分孤獨症患兒都會出現語言問題,如語言發育遲緩或語言發育倒退。
  • 上饒孤獨症幹預:讓別人知道我家孩子是孤獨症=公開「處刑」?
    ,而且公公婆婆給他們同事鄰居都說我兒子有孤獨症,在兒子治療的兩年多內受盡了鄰居的指指點點,我也因此和幾個鄰居都鬧翻了……自從孩子患上孤獨症後,孩子爸爸經常謾罵我而且對我家暴!這種理論雖然早已被推翻而且沒有任何依據,但它似乎仍然時不時地以各種形式出現來宣洩情緒和歸咎責任。事實上,孤獨症是一種大腦發展障礙,而非父母教養方式所產生的結果。
  • 反覆出現口腔潰瘍,可能是患上白塞病,哪些方法可以治療?
    導語:口腔潰瘍是現在很多人都曾經患上過的一種疾病,一旦出現了嘴巴裡的潰瘍,就會導致人在吃飯或說話的時候,只要碰到了這個地方就會很疼痛,很多人認為出現口腔潰瘍是因為自己身體中缺乏維生素導致的,但是長時間的反覆出現口腔潰瘍也很可能是因為出現了白塞病,這種疾病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是屬於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系統性的一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