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
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名單
江門共有兩條遊逕入選
↓↓
入選線路:
1.「海永無波公園——靈湖古寺——菩提古樹公園」入選粵西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遊徑
2.「新會學宮——梁啓超故居——小鳥天堂」入選嶺南名人故裡歷史文化遊徑。
△小鳥天堂 阮國志
什麼是「歷史文化遊徑」呀
這兩條遊徑都有哪些景點?
馬上和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文化遊徑是能夠有效串聯一定區域內價值突出、保存較好的歷史文化遺產的遊憩通道,包括沿襲歷史線路的陸路和水路,以及沿線重要的文物遺產和自然資源景觀。2019年,省文旅廳公布的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共有64條,其中包括我市「江門川島海絲文化遊徑」「江門僑鄉世界遺產歷史文化遊徑」「江門僑鄉紅色基因歷史文化遊徑」三條遊徑。詳情可點擊→贊!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公布,江門這3條線路上榜
同年6月,我局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契機,舉辦了「品讀歷史文化 講好廣東故事」——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體驗日活動。詳情可點擊→江門市積極推廣歷史文化遊徑線路
創建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有力舉措,有利於弘揚嶺南優秀傳統文化,講好廣東故事,豐富廣東文化旅遊產品。接下來,我局也將繼續做好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建設和宣傳推廣工作,同時深化我市僑鄉歷史文化遊徑打造,促進我市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線路:海永無波公園——靈湖古寺——菩提古樹公園
景區供圖
景區供圖
靈湖寺位於廣海鎮象山山麓,寺廟所在地相傳是南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印度僧人智藥三藏進入中國的登陸處。據清《新寧縣誌》記載:「靈湖寺立在廣海城朝陽門處(東門),是臺山最早的古寺。」山前一帶,水積如湖,時稱聖堂。因那裡先有龍祠,後人便根據劉禹錫的名句「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將聖堂改稱靈湖(明朝時湖已乾涸,今已淤淺成田),寺也因此而得名。
景區供圖
2007年2月臺山市將靈湖古寺前殿堂修復一新。2009年4月旅港鄉親伍堅石先生樂捐巨資,修復靈湖古寺大雄寶殿。靈湖古寺建造工藝獨特,傳統古建築,裝飾精美,是僑鄉佛寺第一家旅遊勝地,矗立在廣海古鎮,具有千年歷史文化文物,是臺山市唯一鎮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供圖
菩提古樹公園位於臺山市廣海鎮靖安村龍崗村,龍崗村是江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龍船的活動道具處理集中區域,故名「龍船崗村」,後取名「龍崗村」,別名「龍船崗」。
菩提古樹公園內有4棵百年古菩提樹,其中:屬國家一級古樹的有2棵,是目前廣東省發現樹齡最老的兩棵菩提樹。相傳,印度僧人智藥三藏從天竺國(古印度)在南北朝期間,在這裡播下菩提樹的種子生長起來的。2018年,臺山開始實施菩提古樹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分步建設休閒遊憩區、文化科普區等特色主題區域,打造成一個集休閒觀光、科普教育於一體的公共場所,與海永無波公園、廣海靈湖寺等有機連接,爭相輝映,呈現一個極具特色的廣海海絲文化古城。
景區供圖
新會學宮,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公園路12號。始建於北宋慶曆四年(1044),歷代多次重建、維修,現存建築為明清建築,現用作江門市新會區博物館館舍。坐北向南,三路五進,佔地面積12189平方米,建築面積3225平方米。中路建築依次為欞星門、泮池及泮橋、大成門、大成殿、尊經閣,左右兩路有兩庫、兩廡、兩廊及兩殿等。
新會學宮是封建時代新會的教育、文化中心,是新會現存佔地最廣、規模最大的古建築,對於研究地方歷史、政治、文化及古建築藝術價值有重要的文物價值。198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茶坑村 彭偉宗攝
梁啓超故居位於新會區茶坑村,建於晚清,包括故居、怡堂書室、迴廊陳列室,梁啓超出生和少年時期生活的地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彭偉宗攝
梁啓超紀念館位於故居南側,既有晚清嶺南僑鄉建築韻味,又兼具天津飲冰室建築風格,用來展示梁啓超的風採以及成功的家庭教育、學術界研究梁啓超的成果等。
彭偉宗攝
梁啓超一生以愛國報國為目的,寫出《少年中國說》,把愛國精神始終貫穿於對子女的教育當中,創造了「一門三院士,兒女皆俊彥」的家族傳奇。
彭偉宗攝
甜甜圈攝
小鳥天堂是著名的生態旅遊景點,天然賞鳥勝地,因其「獨木成林 百鳥出巢 百鳥歸巢」的自然奇觀蜚聲中外。
390多年的一棵榕樹獨木成林,覆蓋水面1萬多平方米,形成全世界最大的獨木古榕。樹上棲鳥千萬隻,以野生鷺鳥居多,鳥樹相依,人鳥相處,和諧奇特,是世間罕有的一道自然美麗風景線。1933年,文學大師巴金先生深為這一奇觀所陶醉,寫下了優美散文《鳥的天堂》,「小鳥天堂」從此得名。
感受江門歷史文化脈絡與氣息
有機會就到這些地方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