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張一群小區保潔員圍著地上的一堆垃圾分揀的圖片在網上流傳,並附言這是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第一天被退回的溼垃圾,因為其中一桶裡面有一張餐巾紙。根據《條例》規定,確實有「不分類不收運」這一條,但其前置條件為拒不改正,那麼,事發當天到底發生了什麼?看看新聞Knews記者展開了調查。
記者將圖片向市綠容部門求證後,找到了負責該小區收運的浦東新區錦康路小型垃圾壓縮站,負責人表示:當天上午附近香梅花園的保潔員將幹、溼垃圾駁運過來,站裡的工作人員發現溼垃圾裡有塑膠袋,所以提出了整改意見,和網絡上所說的因一張餐巾紙被拒收不符。
上海浦發環境服務有限公司陸家嘴分公司總經理湯海洋告訴記者:「管理人員是讓他們現場整改,就是把塑膠袋拿出來,他們保潔員可能是想分得更加好一點,直接就拖回去了。當天中午十二點他們再過來,就分得很好,我們也把它接收了。」
此外,附在圖片下的留言還寫道:該物業公司有物業經理因垃圾分類壓力過大辭職,記者為此來到了香梅花園物業處求證,項目經理否定了這一說法,並解釋:將二次分揀的照片發到業主群內是為了提倡每位業主做好分類工作,沒想到被網上一些不當言論所曲解。
綠城物業香梅花園一二期項目物業經理徐佳證實:「沒有因為垃圾分類這項工作,覺得困難而退卻或者離職。徐經理還表示:這張照片其實是這樣的,我們為了把垃圾分類分到百分之一百,就是完全將乾濕垃圾全部分列開以後,這是我們小區保潔人員還有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自發組織的一次垃圾分類。我們希望把這張照片發到我們的業主群上,提倡每個業主把垃圾分類做到最好 然後乾濕垃圾進行有效的分離,從而可以減少我們保潔人員不必要的投入。」
物業經理介紹:「小區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最終確定的方案為樓層不撤桶,並增設二分類桶,由保潔員每天上門收集。在《條例》實施前,物業、居委已做了大量宣傳工作,但難免還是會有部分業主錯投,在圖片發到業主群後,也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
小區的一位業主駱女士表示:「大概很多業主可能還沒有意識到,或者隨手不小心把紙巾放到了溼垃圾桶。希望所有的業主能看到這個圖片,大家能意識起來,從我做起。」
而針對「不分類不收運」這一條款,在上周五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綠容部門也強調:「在實施過程中既要簡單也不能過於簡單化。首先判斷標準要簡單,即目測判定是否符合,其次拒收收運不能簡單化操作,拒收並非目的,旨在引導市民正確分類。」
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長唐家富在發布會上表示:「要處理好改正期間垃圾清運問題,特別是針對溼垃圾,既然我們判定這桶溼垃圾不符合我們分類標準,但是為了我們小區的生活環境,我們也不能說這桶溼垃圾你現在不符合標準我就不收,允許你改正。」
市綠容部門也呼籲廣大市民:做好分類工作,不隨意傳謠。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洪煥銓 視頻編輯: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