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斯、黎曼到希爾伯特,看世界數學中心哥廷根學派200年興衰史

2020-12-11 胖福的小木屋

提到數學的發展,哥廷根數學學派是無法忽略的,哥廷根數學學派在 200 年的時間裡為數學界貢獻了半壁江山。而哥廷根學派的興衰除了標誌著數學中心的轉移,也標誌著從工業革命開始興盛,主宰世界 200 年的歐洲開始衰弱,不再是科學的中心,科學家心中的殿堂。

1734 年,文藝復興的思潮已經浸染整個歐洲大地,那時,漢諾瓦王朝統治德國漢諾瓦地區以及整個英國土地。身為英國國王及漢諾瓦大公的喬治二世決定委派其重臣馮·明希豪森在德國哥廷根創辦一所大學,旨在弘揚歐洲啟蒙時代學術自由的理念。

哥廷根大學也因此一開歐洲大學學術自由之風氣。大學創辦之初,即設有神學、法學、哲學、醫學四大經典學科,尤以自然科學和法學為重。

哥廷根大學成立 61 年後,在1795 年,一位 18 歲的少年來到了哥廷根大學求學,那個時候的哥廷根大學怎麼樣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命運居然會因為這個少年的到來而發生重大的改變。

這個少年就是高斯,被譽為數學史最偉大的天才之一,仿佛是「數學之神」的阿基米德的轉世一般,高斯自小就顯示出強大的數學天賦,高斯三歲的時候,當時高斯的父親在貴族的家裡當工頭,在核算工人們的周薪,高斯看了一眼帳本,就已經能夠幫父親糾正帳目的錯誤。

在高斯11歲時,因為自己的聰慧,他的老師和他的母親將高斯舉薦給了布倫茲維克公爵卡爾·威廉·斐迪南——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伯樂。

也正是因為有了公爵的幫助,高斯才得以進入哥廷根大學求學。 1807 年高斯成為哥廷根大學的教授,由此成為了哥廷根學派的開山祖師。

高斯雖然並不熱愛教書,但是他還是為哥廷根學派培養了眾多的數學人才,讓哥廷根學派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得到迅速的發展,為德國成為世界科學中心和數學中心創造了條件。自此之後,哥廷根在很長時間裡一直都是學術的中心。

高斯是一位多產的數學家,他將哥廷根學派帶上了一個高峰,高斯他對數論、代數、統計、分析、微分幾何、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力學、靜電學、天文學、矩陣理論和光學皆有貢獻。

高斯的幾大成就,你看得懂嗎

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達110個,屬數學家中之最,比如說高斯分布(正態分布),高斯模糊,高斯積分,高斯整數,高斯消元,高斯曲率,高斯濾波器,高斯引力常數。可以說大物裡有高斯、高數裡也有高斯、幾何裡也有高斯、….你閉上眼睛,在理工科(技術類)書籍裡隨便挑一本書。裡面一定能找到Gaussian這麼個名字…你隨便拆一個app看代碼。,一定有不止一個公式(或者包裡的公式)和高斯有關。

高斯濾波器

這還是高斯並沒有把自己所有研究成果全部發表出來的情況下,高斯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對自己的工作態度是精益求精,非常嚴格地要求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自己曾說:寧可發表少,但發表的東西是成熟的成果。許多當代的數學家要求他,不要太認真,把結果寫出來發表,這對數學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貝爾曾經這樣評論高斯:在高斯死後,人們才知道他早就預見一些十九世紀的數學,而且在1800年之前已經期待它們的出現。如果他能把他所知道的一些東西洩漏,很可能比當今數學還要先進半個世紀或更多的時間。

1855 年高斯去世,高斯的學生狄利克雷作為高斯的繼任者來到了哥廷根大學任教,是解析數論的創始人。對函數論、位勢論和三角級數論都有重要貢獻,他經常參加以傅立葉為首的青年數學家小組的活動,深受傅立葉學術思想的影響,可以說緊密團結了一大批的歐洲數學家。

然而僅僅 3 年之後,1858年夏他去瑞士蒙特勒開會,作紀念高斯的演講,在那裡突發心臟病。狄利克雷雖平安返回了哥廷根,但在病中遭夫人中風身亡的打擊,病情加重,於1859年春與世長辭,年僅 54 歲。

狄利克雷去世之後,高斯的另一位天才學生黎曼成為了哥廷根學派的領袖。

黎曼是一名非常極具創新精神的數學家,他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曾只用6天的時間讀完了厚達859頁的勒讓德數學名著《數論》,他擅長對概念的創造與想像,黎曼ζ函數,黎曼積分,黎曼引理,黎曼流形,黎曼空間,黎曼映照定理,黎曼-希爾伯特問題,柯西-黎曼方程,黎曼思路迴環矩陣都是他的成果。

1854年,黎曼發表了《論關於作為幾何學基礎的假設》,黎曼幾何由此誕生。黎曼幾何不但導致了另一種非歐幾何——橢圓幾何學的誕生;而且,更出乎意料的是,它竟然在半個多世紀後引導愛因斯坦成功地創立了廣義相對論。如今,黎曼幾何已成為理論物理學必備的數學基礎了。

黎曼

1859年,黎曼被選為選為了柏林科學院的通信院士。作為對這一崇高榮譽的回報,他向柏林科學院提交了一篇題為《論小於已知數的質數個數》的論文。這篇只有短短八頁的論文就是黎曼猜想的「誕生地」。

然而,天妒英才,黎曼的學術生涯只有短短16年,1866 年,40歲時黎曼就不幸去世。

在狄利克雷和黎曼都過早隕落,缺乏繼承人,哥廷根學派一時之間群龍無首,進入了短暫的沉寂。

19世紀70年代,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德國為了趕英超法,德國政府在國內大力實行鼓勵科學發展的政策,大量的人力與財力支援辦好哥廷根大學,眾多的科學人才都紛紛來到哥廷根,18 66 年,哥廷根大學鄭重邀請克萊因來到哥廷根,成為哥廷根學派的領袖,由此開始了哥廷根學派的中興之路。

當時克萊因已經是蜚聲歐洲的大數學家,他擅長把物理概念用在函數理論上,他提出的將各種幾何用它們的基礎變換群來分類的愛爾蘭根綱領曾一度影響數學界的發展,大家最熟悉克萊因的應該就是克萊因瓶了。

為了實現哥廷根學派的中興,克萊因認為不破不立,哥廷根的數學必須有新的領軍人物,才能找回自己昔日的榮耀。克萊因的原則是聘請年輕的新星,而不是那些已經成名的數學家。

兩者的區別在於年輕的數學家更富有創造性的思維、更加具有激情投注於數學事業至上。克萊因的選才標準日後也成為哥廷根的數學傳統,在哥廷根這些老一輩數學教授退休或去世後,他們的繼任者都是清一色的數學新星。

克萊因的眼光可謂毒辣,他一眼就發現了被譽為」數學之王「的希爾伯特,1895 年,克萊因提議並說服了德意志教育文化部和哥廷根教授會聘請希爾伯特來繼任著名物理學家、高斯最要好的夥伴韋伯的職位,當時希爾伯特只有 33 歲。

而在克萊因的手裡,哥廷根學派發展出來了三大派別,以普朗克、索末菲為首的哥廷根物理學派,特別是在索末菲的帶領下,索末菲一生獲得 81 個諾獎提名,卻終生未得諾獎,他直接教導的學生就有 9 位獲得諾獎。由此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一時期,哥廷根大學在全歐乃至世界上的學術地位達到了頂峰。在這半個世紀從這裡走出的諾貝爾獎得主人數位居世界大學第八位,創造了「哥廷根諾貝爾奇蹟」,成為了世界物理的研究中心,愛因斯坦這些大牛都曾來到哥廷根進行交流研究。

然後就是普朗特為首的哥廷根流體力學學派,哥廷根流體力學學派由馮·卡門在美國發揚光大,高曉松的外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奠基者陸士嘉;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郭永懷;中國力學之父錢偉長;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周培源都是出自哥廷根流體力學學派。

普朗特、馮·卡門、錢學森一門三代

然後就是哥廷根數學學派,哥廷根數學學派在希爾伯特的手裡甚至超越了高斯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希爾伯特在哥廷根任教授期間,他先後在幾何學公理化、變分法、積分方程和數學基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引領著數學的發展。

除此之外,希爾伯特與愛因斯坦之間就廣義相對論曾展開了激烈的思想碰撞,1912年,愛因斯坦探尋廣義相對論時候遭遇了困難,愛因斯坦研究廣義相對論的目的是要找到描述兩個相互交織過程的數學方程式——引力場如何作用於物質,使之以某種方式進行運動; 物質又如何在時空中產生引力場,使之以某種形式發生彎曲。然而愛因斯坦一直沒有找到完美描述其物理原則的數學表達式。

所以愛因斯坦求助了希爾伯特,兩個人在 3 年的時間裡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碰撞,1915 年 11 月 15 日,愛因斯坦終於取得重大突破想到了描寫廣義相對論的精確方程,與此同時,希爾伯特也獨立地完成了這項成果,得知愛因斯坦已經找到答案,希爾伯特大方地讓出了優先權。

希爾伯特最偉大的成就是提出了「希爾伯特問題」,1900年,這是19世紀的結束也是一個新的世紀的到來。在這次巴黎國際數學家代表大會上,希爾伯特發表了題為《數學問題》的著名講演,表示他將領導新世紀的數學新潮流。

他根據19世紀數學研究的成果與發展趨勢而提出了23個問題,這23個問題統稱希爾伯特23問。希爾伯特問題可以說成為了20世紀數學發展的一盞明燈,為數學的未來探索指引了一條方向。

直至今日,希爾伯特問題依然是成為許多數學家力圖攻克的難關,對現代數學的研究和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如今希爾伯特問題中有些現已得到圓滿解決,有些至今仍未得到解決。他在講演中所闡發的相信每個數學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的信念,對數學工作者是一種巨大的鼓舞,也激勵著數學家們前赴後繼去探索數學未知的領域。

而希爾伯特在領導哥廷根數學學派上,憑藉著自己無與倫比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像朝聖般地奔向哥廷根,光他指導的博士就有七八十人。大批青年學者湧向哥廷根,不僅從德國、歐洲,而且來自亞洲,特別是美國。據統計,1862—1934年間獲外國學位的美國數學家114人,其中34人是在哥廷根獲博士學位的,那個時候很多有影響的論文都是用德語寫的。廷根學派成為了世界數學家的搖籃和聖地,是國際數學中心。

當時全世界學數學的學生中,最響亮的口號就是「打起你的背包,到哥廷根去」。

那個時候的數學界富有盛名的數學家近一半都是出自哥廷根數學學派,哥閔可夫斯基為狹義相對論提供了數學框架——閔可夫斯基四維幾何;外爾最早提出規範場理論,並為廣義相對論提供理論依據;馮·諾依曼對剛剛降生的量子力學提供了嚴格的數學基礎,發展了泛函分析;「現代數學之母」諾特以一般理想論奠定了抽象代數的基礎,並在此基礎上刺激了代數拓撲學的發展;柯朗是應用數學大家,他在偏微分方程求解方面的工作為空氣動力學等一系列實際課題掃清了道路。

這個時候的哥廷根群星璀璨,熠熠生輝,大家都自由徜徉在數學的殿堂之中,任憑思想的火花碰撞。

然而到了 1933 年,突然的浩劫降臨,毀滅了哥廷根數學學派,那一年,希特勒上臺了,頒布了一系列針對猶太人的法令。由於不少哥廷根大學的教授都是猶太人,導致不少猶太裔的教授出走。絕大多數哥廷根派的教授逃亡美國。如諾特、柯朗、馮·諾依曼等。

哥廷根數學學派遭受了重大的打擊,僅剩希爾伯特苦苦支撐,1943年希爾伯特在孤獨中逝世。

希爾伯特之墓

哥廷根學派徹底凋零,諾特的得意門生範德瓦爾登豎起了哥廷根數學學派的大旗,也算是培育了一批數學家,然而已然無法挽回哥廷根數學家的命運,1996 年,範德瓦爾登去世,哥廷根學派徹底消寂。

而諾特、柯朗、馮·諾依曼等人遠走美國,之前在哥廷根留學的眾多美國學子也因為二戰紛紛返回美國,再加上菲爾茲的努力, 1924年在多倫多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促進了北美的數學發展和數學家之間的國際交流,再加上希特勒的暴政,北美的數學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後來,外爾和馮·諾依曼在美國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任教授,柯朗在紐約大學任教,共同創辦了舉世聞名的應用數學研究所。普林斯頓取代哥廷根成為世界數學的中心,美國由此徹底取代了歐洲的學術中心地位,成為了國際數學中心,一直至今。

馮·諾依曼等人後來更是帶領人類進入了核武器以及計算機時代,掌握了大批人才的美國擁有著眾多的專利技術,由此掌握了全球經濟、軍事的話語權。

哥廷根學派的輝煌得益於重視學術交流,擁有自由、平等的討論和相互緊密合作的學術氣氛,而大膽啟用眾多普遍年輕,思想活躍,富有創造性的數學新星是哥廷根學派充滿活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這 200 年的時間裡,著名數學家阿廷、應用數學家費裡德裡希、希爾伯特第3問題解決者德恩、隨機過程論創始人之一費勒、數理邏輯學家哥德爾、完善實數理論的戴德金、著名數學家雅可比都出自哥廷根,此外還有波利亞、舍荀(Szeg)、海林格(Hellinger)、愛華德(Ewald)、諾爾德海姆(Nordheim)、德拜(Debye)、威格納(Wigner)等一大批傑出的數學人才湧現。(上面列舉過的名字這裡不再列舉)

哥廷根數學的衰弱也可以看出歐洲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人才紛紛外流到更加強大、經濟更有活力的美國。所以,如果想要學術發展,唯有大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這樣人才自然會被吸引而來。

哥廷根數學學派 200 年的興衰史也是歐洲 200 年來的興衰史。

相關焦點

  • 哥廷根,世界數學家的搖籃和聖地
    在此後的200多年間,哥廷根大學為人類的進步培養了一大批傑出數學家,物理學家,尤其是量子物理學方面。著名數學家有高斯、黎曼、克萊因、希爾伯特等,著名的物理學家有普朗克、赫茲、費米、泡利和奧本海默等等。據統計,前後共有46名諾貝爾獎得主,或在此讀書或教學。高斯(1777~1855)開始了哥廷根數學學派的起始時代,他把現代數學提到一個新的水平。
  • 錢學森、郭永懷、錢偉長……哥廷根力學學派在中國的繼承與發展
    哥廷根學派是西方科學發展史不可忽視的一個存在,無論是高斯、黎曼、克萊因還是愛因斯坦、馮·諾依曼,都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推動了世界科學的巨大進步。重視學術交流、創造一種自由、平等的討論和相互緊密合作的學術空氣,並蔚然成風,這種精神是哥廷根學派取得巨大成就並人才輩出的重要原因。
  • [趣味數學]世界數學中心的轉移
    就這樣,資本主義在德國的迅猛發展,科學技術在德國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顯著提高,極大的推動了德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德國及法國之後逐漸成為世界科學活動中心。  就數學而言,首先是「歐洲數學之王」高斯(K.F.Gauss,1777—1855)的堂堂雄姿,出現在19世紀世界數學史的地平線上。高斯所開創的哥廷根大學大學的科學傳統,經狄裡克萊、黎曼、克萊因之手,後在希爾伯特時代得到了充分的發揚。
  • 壟斷全球頂級數學家,世界數學中心美國普林斯頓學派200年發展史
    如果要提到當今世界的數學聖地,那麼毫無疑問是普林斯頓學派,普林斯頓學派崛起於二戰期間,助力美國成為世界一號強國,這裡幾乎壟斷了全世界所有的頂級數學家,基本上任何有名的數學家都會來到這裡求學朝聖,普林斯頓學派的崛起史其實就是美國的崛起史。普林斯頓的崛起史也是美國的崛起史1746年,當時美國還是殖民地,殖民地時期,教會在美國生活中起了極大的作用。
  • 這所世界一流名校走向衰落,人才跑到美國被快速趕超,成昨日傳說
    他以一己之力把全世界的數學書齊刷刷跟著變厚,哥廷根數學學派創立了,高斯君臨數學界。高斯如此高產,好似在歐洲的數學界點亮了一座高高的燈塔。黎曼、戴德金、狄利克雷、庫默爾、韋伯、熱爾曼......一個個數學天才匯聚在這座燈塔下。
  • 這所世界一流名校走向衰落,人才跑到美國後被快速趕超,現在竟然成了昨日傳說......
    在希爾伯特的帶領下,哥廷根數學學派進入全盛時期,哥廷根大學更是穩坐「數學研究和教育的國際中心」王座,直接走向學術建設的巔峰。光芒愈盛,愈是吸引他人的目光,越來越多的數學家朝這裡奔來。到20世紀初,哥廷根已經成為無可爭辯的世界數學中心和聖地。當時全世界學數學的學生中,最響亮的口號就是「打起你的背包,到哥廷根去。」高斯
  • 哥廷根群星閃耀時
    >伯恩哈德·黎曼,他於1846年來哥廷根學習神學,後因著迷於高斯的工作而被高斯勸說學習數學。黎曼只活了39歲,但他發明了著名的黎曼幾何,這個理論成為愛因斯坦表述廣義相對論的基礎。 高斯的最後一個學生同時也是黎曼的同齡人:理察·戴德金(1831-1916),1850年到1852年他在高斯門下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在高斯的指導下,戴德金研究了歐拉積分。
  • 近代數學13個學派(13k字)
    高斯開始了哥廷根數學學派的起始時代,他把現代數學提到一個新的水平。黎曼、狄利克雷和雅可比繼承了高斯的工作,在代數、幾何、數論和分析領域做出了貢獻,克萊因和希爾伯特使德國哥廷根數學學派進入了全盛時期,哥廷根大學因而也成為數學研究和教育的國際中心。哥廷根學派是世界數學家的搖籃和聖地,但希特勒的上臺,使它受到致命的打擊。大批猶太血統的科學家被迫亡命美國,哥廷根數學學派解體。
  • 高斯破解數學難題的故事
    花絮:曾經的世界數學中心——哥廷根高斯和韋伯哥廷根正如英國的劍橋或美國的耶魯那般 - 偏遠而罕為人至。 但除了那些學究們。 教授們深信這裡是世界的中心。 哥廷根老市政廳牆上刻的那句古語 ——哥廷根之外沒有生活。 哦,這句話,哥廷根的教授比學生更把它當成一回事呢。」 ——布洛諾斯基(Jacob Bronowski)哥廷根是世界聞名的學術之都。
  • 蔡天新:黎曼,他對素數有著迷人的依戀
    他還提出了數學領域最負盛名的黎曼猜想,數學領域最後一個「百事通」、哥根廷數學學派的希爾伯特彌留之際曾說,假如五百年以後自己能復活,最想知道的是:「黎曼猜想是否已經被證明?」於是乎,偉大的數學家高斯也被要求講授「線性代數」,唯有馮·洪堡本人創辦的柏林大學例外,那裡的數學研究處於領先地位,儘管沒有高斯那樣史詩般的英雄人物。幸好還有條規則,學生學習期間可以到其他學校修學。為了汲取更多的營養,黎曼轉學到了柏林。在柏林大學的兩年期間,黎曼如饑似渴地學習新的、充滿活力的數學,那會兒年富力強的數學家雅可比、狄裡克萊、施坦納和艾森斯坦等人都在柏大。
  • 希爾伯特的數學生涯(一)
    我們稱之為希爾伯特的時代,正因為是他,希爾伯特,通過自己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開創了二十世紀初那個數學大發展的時代。而後繼者們所走的道路,也幾乎都可以追溯到他的推動。希爾伯特是推動著一個時代的數學的人,「在以後的時代裡我們還沒有找到可以達到與他相比的崇高形象」(赫爾曼·外爾語)。
  • 黎曼,他對素數有著迷人的依戀
    於是乎,偉大的數學家高斯也被要求講授「線性代數」,唯有馮·洪堡本人創辦的柏林大學例外,那裡的數學研究處於領先地位,儘管沒有高斯那樣史詩般的英雄人物。幸好還有條規則,學生學習期間可以到其他學校修學。為了汲取更多的營養,黎曼轉學到了柏林。
  • 最具獨創精神的數學家:黎曼
    他六歲開始上學,14歲進入大學預科學習,19歲按其父親的意願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哲學和神學,以便將來繼承父志也當一名牧師。由於從小酷愛數學,黎曼在學習哲學和神學的同時也聽些數學課。當時的哥廷根大學是世界數學的中心之一,—些著名的數學家如高斯、韋伯、斯特爾都在該校執教。黎曼被這裡的數學教學和數學研究的氣氛所感染,決定放棄神學,專攻數學。
  • 要不是他因為拖延症錯過學會演講,黎曼假設還能更早出名|贈書
    到了 19 世紀後期,這個小鎮在「數學地圖」上重振聲威,因為這裡誕生了一位 20 世紀的數學大咖,他就是大衛·希爾伯特。希爾伯特熱愛自己的家鄉,並看到在哥廷根城牆內,數學之火燃燒得最為劇烈。因為擁有高斯、狄利克雷、戴德金和黎曼這樣的數學大師,所以哥廷根儼然成為數學界的朝聖之地。也許與當時的其他人相比,希爾伯特更敏銳地嗅到了黎曼帶來的一場數學巨變。
  • 兩道黎曼函數考題和黎曼的故事
    由於從小酷愛數學,黎曼在學習哲學和神學的同時也聽些數學課。當時的哥廷根大學是世界數學的中心之一,—些著名的數學家如高斯、韋伯、斯特爾都在校執教。黎曼被這裡的數學教學和數學研究的氣氛所感染,決定放棄神學,專攻數學。1847年,黎曼轉到柏林大學學習,成為雅可比、狄利克萊、施泰納、艾森斯坦的學生。1849年重回哥廷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成為高斯晚年的學生。
  • 這 23 道題,全世界數學家花費 100 年,卻只解答了一半
    哥廷根學派講希爾伯特之前,我們不得不先講一下希爾伯特所代表的哥廷根學派。哥廷根是德國當之無愧的學術之都,在這個13萬人的城市裡,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大學生。46名諾貝爾獎得主,或在此讀過書,或在此教過學,世界上難以找出另一個城市,有如此的殊榮。哥廷根學派是在世界數學科學的發展中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學派,該學派堅持數學的統一性,思想反映了數學的本質,促進了數學的發展。
  • 接力黎曼的革命:他以質疑之聲敲開數學新時代|展卷
    在數學聖地哥廷根,與19世紀的其他人相比,希爾伯特或許更敏銳地嗅到了黎曼帶來的一場數學巨變。黎曼意識到,探索及理解數學世界的法則和規律,比專注於公式和繁瑣的計算收穫更豐。黎曼在數學界發起了一場「文藝復興運動」。到了希爾伯特那一代,這種思想成為了主旋律。1897年,希爾伯特寫道:他希望奉行黎曼一貫遵循的原則,即證明的動力在於主動思考而非被動計算。
  • 一個時代的終結者,數學界無冕數學之王,指明整個世紀的數學方向
    哥廷根精神注重「文人相繼」,克萊因與希爾伯特合作、希爾伯特與閔可夫斯基的配合、高斯與電磁學奠基人韋伯的合作、玻恩與弗蘭克在理論與實驗的長期搭檔、泡利與海森堡親如兄弟般的相助都是卓有成效的例子。1886年數學家菲利斯·克裡斯蒂安·克萊因來到哥廷根,經過不懈地努力,他聘請了比他小13歲而且早已顯出過人天才的希爾伯特。
  • 希爾伯特
    他於1900年8月8日在巴黎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新世紀數學家應當努力解決的23個數學問題,被認為是20世紀數學的至高點,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有力推動了20世紀數學的發展,在世界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希爾伯特領導的數學學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數學界的一面旗幟,希爾伯特被稱為「數學界的無冕之王」,他是天才中的天才。人物生平
  • 簡述數學王子高斯偉大的一生
    歷史上有幾個版本,去評論世界三大或者是四大數學家,但是版本中都有高斯的出現。就是那個小時候就會巧妙計算從1加到100的小孩。高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並享有"數學王子"之稱。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頓、歐拉並列為世界四大數學家。高斯一生的成就非常之多,單純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就多達110個,當屬數學家中之最。高斯對數論、代數、統計、分析、微分幾何、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力學、靜電學、天文學、矩陣理論和光學皆有貢獻。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位數學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