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改後車險正式與違章掛勾,保費最高可上浮一半

2020-12-24 易車網

自2015年6月1日起,車險費改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一晃一年已經過去,車險費改也將在本月底面向全國全面推行,第三批試點地區的費改工作也已陸續啟動。


新商業車險的保費將與風險直接掛勾,實行包括機動車的車型和歷史出險情況的綜合費率計算方式。


據悉,隨著第三批費改區域的啟動,部分區域的車險保費還將與違章掛勾的消息也浮出水面。即,車險費率改革後,保費的費率將包括無賠款優待、交通違法記錄、自助核保係數和自主渠道係數共4個係數,且這4個係數是相乘的關係,如果每一項都達到最低,保費可以打到6折,部分區域可以打到4折,反之保費最高可能會達到標準保費的4倍或以上。


由於不同區域的費改方案不同,在各項係數上的約定也是各具特點,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各地的差異化都在哪。


費率最高係數和最低係數的差別最大 【北京】

北京將NCD係數在全國基礎上向兩端延伸與細化,即增加了連續4年、5年未出險的優惠係數,也增加上年發生6次、7次、8次、9次、10次和10次以上賠款的懲罰係數,從最低4折到最高3倍。而在交通違法係數方面,最高允許上浮45%,且無下浮空間。因此北京是所有地區中最高係數(5.75)和最低係數(0.29)差別最大的。


交通違法係數的浮動差別最大 【江蘇】

江蘇的NCD規則與全國其他地區保持一致。無交通違法記錄的可下浮10%;有交通違法記錄的,根據違法類型的不同,最高允許上浮至50%。因此江蘇是所有地區交通違法係數的上下差別最大的。


引入交通違法係數 【上海】

在上海的費改方案中,NCD規則與全國一致,且引入了交通違法浮動係數。即上一年沒有交通違法的,商業險費率可下浮10%;上一年有交通違法的,商業險費率將上浮5%-10%。


放寬了自主核保係數和自主渠道係數 【深圳】

深圳的NCD規則與全國一致,調整了其他兩點內容:

1. 放寬了自主核保係數和自主渠道係數的浮動範圍,分別由0.85-1.15放寬到了0.75-1.25;

2. 繼續保留沿用深圳地區原有的交通違法係數(1-1.5)。


尚未實施交通違法係數 【廈門】

廈門在NCD係數的延伸與細化方面與北京版本一致,即也增加了連續4年、5年未出險的優惠係數,以及增加了上年發生6次、7次、8次、9次、10次和10次以上賠款的懲罰係數。但尚未實施交通違法係數。


▼ 微信搜索 「惠車險」 或 「huiche360」 並關注,獲取更多車險資訊和理賠知識的文章。

相關焦點

  • 車險費改後,為啥別人車險保費都降價,你的卻漲了這麼多?原因找到了...
    可是最近很多車主反應,新規後保費反而增加了,說好的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呢?近日,網友張女士通過中國寧波網民生e點通群眾留言板反映:「太誇張了,我原來每年車險只有六七千元,車險改革後,漲到了一萬多元!新聞中不是說車險改革後會增加服務不漲保費嗎?為什麼我車子的保費漲了這麼多?」
  • 2018車險新政:部分車主保費或降一半!你享受到沒?
    2018車險新政:部分車主保費或降一半!你享受到沒? 2018-05-26 22:02 來源: 自主汽車 各位車主請注意,今年的車險大禮包要來了!
  • 保險業前10月保費出爐:車險綜改保費壓力尚未見底
    11月30日,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39608億元,同比增長6.9%,行業累計保費延續穩步增長。  對於細分領域,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指出,在人身險行業,續期拉動保費增速回升,但重心已轉向明年「開門紅」;在財產險行業,車險綜改保費壓力尚未見底,多項細分領域承壓導致非車險首現負增長;長端利率企穩向上,保險大類資產配置加大主動型債券類資產配置。
  • 車險改革後,保費是漲還是跌?
    今年9月2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指導意見》),並於9月10日正式實施。這次的車險改革被媒體稱為「目前國內最大一次」的車險改革。以往保費改革後,都會引發網友們的抱怨,認為保費負擔越改越重。
  • 車險綜改衝擊波:人保平安10月份車險保費環比降幅皆近兩成
    兩大險企車險保費環比同比均下降根據上市險企披露的今年前10個月保費收入數據顯示,1月份-10月份,人保財險共取得車險保費收入約2187.01億元,平安產險共取得車險保費收入約1622.29億元。9月19日,由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實施。不過,9月份單月的全行業車險保費收入不降反漲。具體來看,9月份,財險公司共取得車險保費收入745億元,比去年9月份的700億元增長了6.43%,同時,今年8月份財險公司車險保費也為700億元,因此9月車險保費環比增速也為6.43%。
  • 2020車險綜合改革已實施 你的車險保費降價了嗎
    車險綜改福利,車主即時體驗「嘗鮮」。  「本次車險綜合改革後,絕大多數客戶購買商業險的價格較綜改前是下降的,同時保險責任和理賠金額也有很大的變化。」此次,車險綜合改革主要目標是降價、增保、提質,將隨著政策實施惠及越來越多的車主。  已購交強險自動切換升級享有新保額賠償標準  車險綜改實施後,已購買的交強險將自動切換升級,但商業車險需要19日0時後購買才能升級。  據悉,此次車險綜合改革從保護消費者權益出發,通過對價格、保障、服務、機制等多方面的改革,為消費者提供實惠和便利。
  • 2020車險費改9月19日實施,來看費改前後保費價格對比
    近日,關於車險改革的消息車已經成為車友之間談論的熱門話題了,保險企業的客服人員推薦車險的話術裡面也已經加入了車險改革。關於車險的改革,政策落地將會在9月19號,此次車險改革具體是改了什麼,改過之後對我們買車險有哪些影響,是不是真的就是直接降費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車險綜改下,車主保費升降不一,你屬於哪一類?
    車險綜改落地三月有餘,有人歡喜有人愁。  以「降價、增保、提質」為目標的車險綜合改革,至今落地已過去三月有餘。這期間你買過車險嗎?保費真的下降了嗎?  統計數據顯示,車險綜合改革實施以來,約90%的客戶年繳保費下降,車均保費由3700元/輛下降至2700元/輛,其中保費下降幅度超過30%的客戶達69%。  可就在大多數車主為保費下降而喜上眉梢之時,有的車主卻不得不面臨保費不降反升的難題與困惑。  這又該如何解釋?
  • 數讀丨保險業10月保費: 壽險重心轉向「開門紅」 車險綜改保費壓力...
    11月30日,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39608億元,同比增長6.9%,行業累計保費延續穩步增長。對於細分領域,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指出,在人身險行業,續期拉動保費增速回升,但重心已轉向明年「開門紅」;在財產險行業,車險綜改保費壓力尚未見底,多項細分領域承壓導致非車首現負增長;長端利率企穩向上,保險大類資產配置加大主動型債券類資產配置。
  • 今日起4億車主迎六大變局:史上最大車險改革實施 加量又減價
    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了解到,9月19日起,車險綜改新產品正式開賣,老產品停售。新產品比老產品普遍價格更低、保障更全。總體來看,車險綜合改革實施後,交強險和商車險都會迎來大變化:整體車險價格明顯下降,交強險賠償額度更高,車損險的保障範圍更廣,三者險保額上限提升等,車主們也將面臨更加優質全面的車險保障。
  • 車險綜改「讓利」衝擊波:10月人保、平安兩財險保費下滑
    11月13日,國泰君安劉欣琦非銀金融研究團隊在最新發表的研報中指出,以人保財險為首的頭部財險公司10月保費收入出現顯著下滑,一是因車險綜合改革落地滿月,老客戶車均保費下降,對保險公司保費增速造成負面影響,平安財險和人保財險的單月車險保費增速分別為-4.3%和-7.2%;二是受高風險信用險業務出清的影響仍在延續,人保財險單月信用險增速為-97.5%,也拖累整體非車險增長
  • 深度丨綜改保費降20%算啥,還有一大事準備幹掉車險
    拋開眼下最糾結的「咣咣」下墜的保費,這一年估計會是中國車險同仁們過得不錯的年份。 單月負增長15%,恭喜你是個中等生呢。大哥們的負增長都超過這個數了,且不乏30%、40%的負增長案例。 但在如此巨大的負增壓力下,難掩行業車險保費全年微增之壯舉。
  • 車險綜改落地,多家公司首單業務保費降幅達20%;銀保監會開展人身險...
    車險綜改落地,多家公司首單業務保費降幅達20% 9月19日,車險綜改正式實施,據『慧保天下』不完全統計,目前平安、眾安、紫金、亞太等多家財險公司已籤出車險綜改落地後首單業務。數據顯示,同一車險產品在綜改落地後,保費下降幅度在20%左右。
  • 2021年車險怎麼算的,車險一年多少錢?最新車險保費計算方法
    車險改革已經過去幾個月,不少車主之前車險還沒到期,對此不是很關心。直到最近自己要續保了,才發現新的車險讓人「看不懂」。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度,全國交強險投保機動車共計2.78億輛,可見車險與大家的關係之緊密。所以今天就來為需要續保的車主介紹一下,2021年車險保費究竟應該如何計算,以及改革後車險怎麼買的問題。
  • 時間過去兩個多月你買過車險嗎?保費下降了嗎?
    9月19日,以「降價、增保、提質」為目標的車險綜合改革正式實施。時間過去兩個多月,在這期間你買過車險嗎?保費下降了嗎?事實上,車險是和老百姓關係最密切的險種之一,長期以來是財險領域第一大業務,為保險公司貢獻了大量保費。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車險承保機動車達2.6億輛,保費收入8189億元,佔財險保費的63%。
  • 車險綜改滿月成績單出爐 險企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銀保監會在11月中旬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車險綜改後約90%的客戶年繳保費下降,車均保費由3700元/輛下降至2700元/輛,其中保費下降幅度超過30%的客戶達69%。從上述數字可以看出,綜改後車均保費下降27%,較符合之前市場上保費下降20%~30%的普遍預期,但遠遠大於車險保費的環比及同比跌幅。
  • 車險綜改滿月成績單出爐,險企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保費下降的同時,在車險綜改將過去多個附加險種併入主險的「加量不加價」政策下,10月單月的車險保額分別實現環比9.6%及同比48.18%的增長。如果從件均保額來看,10月環比增幅則更高,為15.85%,綜改「提額」效果明顯。行業保費的下降落在每個客戶身上則意味著保費的減少。那車均保費的下降幅度有多大?
  • 車險綜合改革首月成績單出爐:人保、平安車險保費環比降近兩成...
    記者| 苗藝偉鄒璐微備受業內關注的車險綜合改革落地後,大型上市險企交出相繼交出首月成績單,不甘心遭到進一步擠壓的中小險企也紛紛拿出科技方案應對這一改革大潮。頭部險企首月保費「兩降一增」今年9月15日,銀保監會印發《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將「降價、增保、提質」作為短期目標,改革涉及車險產業鏈各個環節,包括提升交強險責任限額、完善商車險保障制度,提高車險行業的市場化水平等。
  • 綜改後車險品種如何配置:交強險非買不可 專家建議配置三責和車損險
    特別是在車險綜合改革後,又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這個車險究竟要怎麼買呢?   近日,記者採訪了保險公司和汽車經銷商等專業人士,看看他們怎麼為車主支招。雖然在車險綜合改革後,交強險總保額由原先12.2萬元提升到了20萬元,但提升的部分主要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部分的保額仍然只有2000元。如果車主僅投保交強險,一旦發生純財產損失的事故,自身將要承擔除2000元以外的其他損失。因此,專家建議車主在費改後仍然要選擇加保商業三責險,以避免在事故後對自身生活品質產生過大影響。
  • 車險綜改後險企定價能力更顯重要
      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    車險綜合改革自9月19日實施後,到目前為止兩個多月時間,有了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