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假說可能成為量子物理學的最大悖論之一,重力才是量子塌縮的...

2020-12-11 EDN電子設計技術

引力曾經一直是量子理論界認為導致量子塌縮的原因,然後這一假說遭到了質疑,最近有科學加提出,引力假說可能是量子物理學的最大悖論之一,重力才可能是導致量子塌縮的原因。XCTednc

量子理論認為,一個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但我們只能在這裡或那裡觀察到它,因為觀察會導致塌縮,粒子會隨機出現在兩個位置中的一個。但問題是是什麼導致了量子態塌縮?物理學家對此有爭論,他們提出的一種解釋是引力假說。XCTednc

但根據義大利 Gran Sasso 國家實驗室的一項研究,引力不太可能是量子塌縮的原因。XCTednc

XCTednc

引力假說來自 1960 年代的 Károlyházy Frigyes 和 1980 年代 Lajos Diósi。其基本思想認為引力場會抗拒粒子的疊加態,當一個粒子既處於這裡又處於那裡,其引力場也會嘗試同時在兩地,但這個場不能長時間忍受這一張力,它塌縮了,而粒子也隨之而去。XCTednc

牛津的著名數學家彭羅斯(Roger Penrose)支持這一假說,認為它消除了所謂測量導致塌縮的人類中心論,他說塌縮發生在物理學中,而不是因為有人來看它。XCTednc

對於最新的實驗,彭羅斯表示他在疫情期間設計了一個改進模型,而實驗並沒有真正測試他的版本。       XCTednc

引力 or 重力 導致坍塌

引力假說是量子理論中最奇怪的原則之一:一個粒子可以同時存在於兩個位置,但是我們只能在這裡或那裡看到它。XCTednc

教科書指出,觀察粒子的行為使粒子「塌陷」,以致粒子僅在其兩個位置之一隨機出現。但是物理學家們爭論著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如果確實如此。現在,最可能的量子坍塌機制之一是重力。XCTednc

重力假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的匈牙利物理學家KárolyházyFrigyes和1980年代的LajosDiósi。基本思想是,任何物體的引力場都在量子理論之外。它不會被放置在不同狀態的尷尬組合或「疊加」中。XCTednc

因此,如果使一個粒子同時出現在該處和該處,則其引力場會嘗試做同樣的事情,但是該場不能長時間承受拉力。它崩潰並帶走了粒子XCTednc

。牛津大學著名的數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在1980年代後期提出了這一假設,因為他說,它消除了以人類為中心的觀念,即測量本身會以某種方式導致崩潰。 「它發生在物理學中,並不是因為有人來看著它。XCTednc

Diósi指出,該假想似乎仍然無法用任何現實的技術來探究。Diósi現在在威格納研究中心任職,是新論文的合著者。 「 30年來,我一直在我的國家受到批評,因為我猜測某些東西是完全無法測試的。」現在有新方法使之可行。在這項新研究中,迪奧西和其他科學家尋找了多種方法之一,無論是通過重力還是其他機制,量子坍塌都會顯示出來:坍塌的粒子會隨機轉向,從而加熱其所屬的系統。XCTednc

法蘭克福高等研究院的合著者桑德羅·多納迪(Sandro Donadi)說:「就好像您對粒子產生了反響。」如果粒子帶電,它將在轉向時發出輻射光子。並且受到相同引力傾角作用的多個粒子會一致地發射。羅馬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的合著者CătălinaCurceanu說:「您會產生更大的影響。」XCTednc

為了檢驗這個想法,研究人員用咖啡杯大小的鍺晶體建造了一個探測器。他們從鍺原子核中的質子中尋找過量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發射,這會在材料中產生電脈衝。科學家選擇頻譜的這一部分以最大程度地放大。XCTednc

然後,他們將晶體包裹在鉛中,並將其置於義大利中部的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地下1.4公裡處,以使其免受其他輻射源的影響。XCTednc

他們在《自然物理學》上報告說,在2014年和2015年的2個月中,他們看到了576個光子,接近自然產生的放射性預期的506個。XCTednc

相比之下,彭羅斯的模型預測了70,000個這樣的光子。 Curceanu說:「您應該在鍺實驗中看到一些坍塌效應,但我們沒有。」這表明,引力實際上並沒有使粒子脫離其量子疊加。 (儘管沒有排除,實驗也限制了不涉及重力的坍塌機制。)為證實這一結果,物理學家需要直接設計這些疊加,而不是依賴於隨機的自然事件,XCTednc

University of Ivette Fuentes說。南安普敦市:「原則上,您應該能夠疊加大塊粒子。因此,我們開始吧。」她說她的團隊正在努力在正好高於絕對零的溫度下製造出1億個鈉原子云。XCTednc

儘管彭羅斯(Penrose)讚揚了這項新工作,但他認為實際上不可能測試他的模型版本。他說,他從未對粒子束感到滿意,因為它們可能會導致宇宙獲得或失去能量,從而違反了物理學的基本原理。XCTednc

他花費了大流行時間來建立新的改進模型。他說:「它不會產生熱量或輻射。」在這種情況下,重力可能會導致坍塌,但會掩蓋其軌跡。理論物理學家Maaneli說,鍺質子與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掩蓋信號。新不倫瑞克省羅格斯大學的Derakhshani先生說,總而言之,如果重力確實導致坍塌,那麼這個過程必須比Penrose最初提出的更為複雜。「一個人可以合理地認為…榨汁不值得榨汁。」XCTednc

 XCTednc

原文: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9/one-quantum-physics-greatest-paradoxes-may-have-lost-its-leading-explanationXCTednc

Challey編譯XCTednc

 XCTednc

歡迎量子資深研究者參與探討(加微信:Challey,發送:量子)XCTednc

相關焦點

  • 與朱清時院士商討:量子塌縮與多世界詮釋、測量與實在、以及量子糾纏|爭鳴
    ,一篇是《物理學步入禪境——緣起性空》,一篇是《客觀世界很有可能並不存在》,引起了很大反響。朱院士在文中談到「波函數塌縮」、「薛丁格貓」和「量子糾纏」等量子物理現象,並得出結論:「物質世界離不開意識,意識是物質世界的基礎,意識才使物質世界從不確定到確定。」朱院士在文中說:電子可以同時處於兩個不同地點,電子有可能在A點存在,也可能在B點存在,電子的狀態是「在A點又不在A點的迭加」。
  • 一文看懂:重力、引力、引力子、弦理論、圈量子引力論之間的關係
    重力&引力說到重力,其實就是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的一種,而牛頓對萬有引力的解釋是,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有一根看不見的線,那這個解釋顯然是不能讓人滿意的,所以呢物理學家就花了數百年的時間,都一直在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遺憾地告訴大家,目前的科學家還沒有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來解釋引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無數的科學家都把這個問題視為目前物理學界的終極問題,雖然到現在還沒有標準答案
  • 再論黑洞火牆與量子糾纏
    這次物理學界的大爭論,與物理學史上的其他爭論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是完全基於理論產生的悖論,而沒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實驗的證據支持其中的任何一方。兩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無論相隔多少光年,它們之間的狀態始終不受空間的影響,相互糾纏,這明顯違背了相對論,但是令人不安的是,量子糾纏現象已經被各種實驗證實,成為了量子力學最基礎的概念之一。如今,在黑洞的邊緣,這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似乎準備開始報復愛因斯坦,於是理論物理學又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愛因斯坦錯了嗎?廣義相對論的等效原理是否還適用?
  • 量子坍縮是由引力誘發的嗎?
    一個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這是量子理論中最奇怪的原則之一。
  • 量子態坍縮到底是如何形成,引力假說似乎不成立,思維影響所致嗎
    量子世界就是如此,當愛因斯坦發現量子力學的時候。他一下子就被其中的一些難以解釋的現象給難住了,原因在於他建立的一系列理論在量子世界根本沒有辦法實現,這也讓愛因斯坦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時至今日量子態坍縮,就是一個沒有辦法解釋的現象,因為如果我們在觀測量子的時候,就會出現不同的情況。而這種不同的情況就會造成量子塌縮,這對於科學家來說,明顯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 量子力學能解釋時空的存在或不存在嗎?
    這個想法在技術上被稱為「群場理論(GFT)凝聚態宇宙學」,是量子引力的一個分支,量子物理學的目的是建立從光和物質到時空的一切事物的基本原理。這是一個完全基於理論計算的想法,凝聚宇宙學需要大量抽象推理才能嘗試理解它。 儘管存在這些挑戰,但是量子引力吸引了所有物理學界最敏銳的大佬的關注。
  • 量子物理學從新定義黑洞的存在
    量子物理學從新定義黑洞的存在。幾十年來,黑洞被認為是由一個巨大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後,發生引力坍縮形成的。黑洞的體積十分微小,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就像地球被壓縮成像花生米大小的一個球體——被稱為奇點。圍繞著這個奇點的是一個無法偵測到的事物視界,又稱黑洞視界,它產生的引力場極為強勁,以至於任何物質和輻射在進入到黑洞的視界(臨界點)內,便再無力逃脫。
  • 【通惠學堂】量子力學——現代物理學的支柱
    量子力學不僅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而且在化學等有關學科和許多近代技術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量子力學許多現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釋,新的、無法直接想像出來的現象被預言,但是這些現象可以通過量子力學被精確地計算出來,而且後來也獲得了非常精確的實驗證明。除通過廣義相對論描寫的引力外,至今所有其它物理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學的框架內描寫(量子場論)。
  • 【科技專題】在真相與後真相之間——量子引力理論蘊含的時空觀
    ,結出了標準宇宙模型和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等豐碩的果實,代表著關於時空與物質實證性認識的新高度。然而,薛丁格方程本身並不能說明量子測量的結果,還需要補充波函數的塌縮等其他隨機的和概率性的描述過程,而這一過程在時間上顯然是不對稱的。對于波函數的塌縮而言,時間明顯是不對稱的,過去是在被測可觀測量取值空間中彌散的、給出可觀測量各個可能結果分布的機率波,未來則波幅分布集中於某一個具體的測量結果。量子力學中關於空間認識的變革源於量子非定域性。量
  • 即使做出了量子計算機,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是巨大的「黑箱」
    量子不是一個實體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量子這個概念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的時候,提出一個假說:能量的傳輸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普朗克把這一份一份的能量稱為「能量子」,也被人們稱為「量子」。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 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 量子不是一個實體 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 量子這個概念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的時候,提出一個假說:能量的傳輸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
  • 量子引力沒有對稱性意味著什麼?
    用來證明量子引力不可能具有任何全局對稱性的圖表。對稱,如果存在,只能作用於圖中的陰影區域,不會引起中間黑點周圍的變化。通過越來越多地劃分邊界圓,陰影區域可以變得儘可能小。因此,所謂的對稱不會在圓的任何地方發生作用。
  • 拿什麼拯救你量子力學-淺談量子貝葉斯
    但在經典物理學框架中,不確定性是來自於我們知識的缺乏,是由於我們掌握的信息不夠,或者是沒有必要知道那麼多。比如說,當人向上丟出一枚硬幣,再用手接住時,硬幣的朝向似乎是隨機的,可能朝上,可能朝下。但按照經典力學的觀點,這種隨機性是因為硬幣運動不易控制,從而使我們不了解(或者不想了解)硬幣從手中飛出去時的詳細信息。
  • 天體物理學信號做了LHC無法做到的事情:約束量子引力和弦理論
    HAWC的合作團隊於2020年3月30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對洛倫茲不變性破壞提出了最嚴格的限制,對理論物理學有著迷人的啟示。圖註:統一的觀點認為,所有三種標準模型力,甚至更高能量下的引力,都統一在一個框架中。這個想法很有說服力,引起了大量的研究,但完全是一個未經證實的猜想。在更高的能量下,量子引力理論可以潛在地統一所有的力。
  • 當熱力學悖論化身為量子熱機
    撰文 | 董唯元量子熱機是近來異常活躍的研究課題之一,其理論探索也在不斷取得進展,現在已經成為綜合傳統熱力學、非平衡熱力學、量子統計、量子多體理論甚至量子信息等多學科的跨界前沿。準平衡態熱機為何存在效率上限?
  • 佛教與量子物理學
    ---加措活佛量子物理學的實驗似乎表明,需要一個觀察者存在,以使潛在的可能性成為現實。 量子物理學是在基本粒子層面上,對物質和能量的表現形式,成功地用數學方式作出清晰描述的一門科學。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量子物理學的數學方程式並不描述真實的存在,但卻可以預測其存在的可能性。對於一個由基本粒子組成的系統,通過建立量子力學方程式,便可得到粒子可能出現的範圍、量值和隨時間進化及變化的屬性。 但是對於任何系統,只有一個可能性能夠真實出現。這是量子物理學的革命性發現,即由於觀察者預測的存在,才使得這些狀態變為可能。
  • 量子物理學要怎樣講給孩子聽(給父母的教參)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在旁邊進行簡單的講解,比如這是一個球、一個原子、一個手機、一束光等等,不需要擔心寶寶的理解力,他能了解書上的是一個大象,也可以明白這是一個質子。 2-3歲以後,寶寶的邏輯體系已經初步建立,他可以開始理解圖形背後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關係。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開始嘗試講解物理學的知識了。
  • 引力來自量子信息嗎?| 賽先生天文
    最近的一些研究進展表明,來自量子信息理論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量子糾纏和量子糾錯,可能會在量子引力的理解中起到基礎性的作用。我認為,在當代物理學的未解之謎中,量子引力會給我們的認識帶來最為深刻的變革。也就是說,一個球形區域裡面能夠容納的最大熵,正比於它的面積。這是一個非常反常識的結論,因為熵是一個物質態中微觀自由度的度量。在一個有局域性的理論,比如量子場論裡面,一個區域裡的最大熵一定是正比於體積而不是面積的。因此如果你相信黑洞熵的公式,它馬上告訴我們量子引力理論一定不能是一個局域性的場論,而必定要是一個全新的東西。
  • 量子力學表明黑洞視界上會有量子纏結
    儘管在近期不會有任何人類落入黑洞,但設想一下如果它的確發生了,那麼這將是一種探測宇宙最大謎題之一的偉大方式。這導致了所謂的黑洞防火牆悖論--黑洞一直都是宇宙謎題的來源。     根據艾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如果黑洞吞噬你,你存活的概率為零。你將先被黑洞的潮汐力撕裂,這個過程被稱為義大利麵化(spaghettification)--指在強引力場中物體因潮汐力作用產生的拉伸形變。
  • 量子力學
    [40]事實證明,很難建立引力的量子模型,引力是未被量子化的基本力。半經典近似是可行的,可以得到霍金輻射等預測。然而,一個完整的量子引力理論的形成受到廣義相對論(目前已知的最精確的引力理論)和量子理論的一些基本假設之間明顯不相容的阻礙。解決這些不相容性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弦理論等理論是未來量子引力理論的可能理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