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雙胞胎是一對早產兒,出生時大寶才4斤2兩,小寶3斤八兩,由於不足5斤,生下來就被送到了醫院的隔離箱,進過漫長的15天終於回到了家裡,可黃疸始終不降,由於半個月的奶粉餵養,寶寶回到家中不會裹乳,所以只能混合餵養,但寶寶常常出現肚脹不消化,多虧在婦產科的同學提醒,我開始對我的雙胞胎進行漫長一段時間的撫觸按摩,每天抽出20分鐘的時間,慢慢我開始發現,寶寶的肚脹、還有活躍度都特別明顯,寶寶四肢很活躍,還特別愛笑。新生兒撫觸是一種簡便而行之有效的育兒方法,有積極的意義和非常的價值。父母每天只花少許時間,就會給新生兒帶來一段溫馨而美好的時光。新生兒撫觸的好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究竟新生兒撫觸按摩有多大的好處
1、通過撫觸使新生兒最初認識了自己的父母,是感情交流的最好方式。
2、新生兒撫觸能減輕新生兒腹脹、便秘,使新生兒胃口大開,吃奶量逐漸增加;消除鼻塞,呼吸變得更平穩;減少哭鬧,入睡加快,睡的更踏實,不容易驚醒;能促進血液循環,刺激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和應激能力,使新生兒少生病。同時也能減緩父母因勞累而產生的緊張情緒。
3、通過撫觸活動了新生兒的肌肉,使緊縮的肌肉得到舒展,促使屈肌和伸肌得到平衡。
4、撫觸能促進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提高智商,使新生兒變得更聰明。
5、撫觸能改善早產兒的生理功能,更有效地促進其生長發育。
新生兒撫觸的具體操作流程
1.將新生兒放在一個安靜、舒適、溫度適宜、光線柔和的環境裡。讓新生兒面對父母平躺,有步驟地分部位脫衣,準備一條毛巾或小毯子,適當遮蓋不撫觸的部位。父母洗淨雙手並互相摩擦使之溫暖,掌心倒一些潤膚油,從頭到腳輕輕的撫觸肌膚。新生兒除臀部撫觸取俯臥位外,其他部位的撫觸都取仰臥位。撫觸的同時,可以放一些優美舒緩的輕音樂,這樣會感到更愜意。
2.父母雙手平滑地在新生兒身上移動時,要保持放鬆。通常新生兒不會一動不動,要順應新生兒的活動進行撫觸,而不要與之對抗。如果新生兒的手或腿緊緊彎曲著,不要強制他伸直。
3.撫觸的動作要輕柔,且要有一定力度。可以邊撫觸邊通過眼神、語言進行交流。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反應,以調整撫觸的方式與力量。新生兒愉悅的表情會告訴你,他正需要你的撫觸。新生兒的笑、咿呀的叫和輕微扭動是感覺舒服的表現。任何哭泣、怪相和僵直都提示新生兒可能不舒服或不喜歡。
新生兒身體各部位的撫觸
髮際:一手置於新生兒頭部一側,另一隻手撫觸新生兒的一側髮際,然後交替撫觸另一側。
額部:雙手拇指置於額部中央,其餘四指放於頭部兩側,拇指左右來回撫觸額部。
頰部:雙手拇指置頰部下頜中央,其餘四指放於頰部兩側,兩拇指延下頜向外上滑動至頰部,呈微笑 狀。
胸部:雙手輕輕放於胸部正中,沿著肋骨從中央向兩側輕輕滑動,或者從肋骨下緣開始,交叉向上滑動。
腹部:右手從右下腹開始,向上順時針方向環行輕輕滑動至左下腹。
手部:
1.媽媽用手指以劃小圈的方式撫觸新生兒的手腕,然後用拇指撫觸新生兒的手掌,讓他的小手張開。
2.讓新生兒抓住自己的大拇指,媽媽
用其餘四根手指撫觸新生兒的小手背。
3.媽媽一隻手託住新生兒的手,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新生兒的手指,從小指開始,依次轉動、拉伸每根手指。
背部:
1.媽媽將雙手大拇指平放在新生兒脊椎的兩側,其餘手指並在一起扶住新生兒的身體,然後用拇指指腹分別由中央向兩則輕輕撫摸,從肩部開始移至尾椎,反覆進行3?4次。
2.媽媽五指併攏,從掌根到手指形成一個整體,然後橫放於新生兒的背部,手背稍稍拱起,力度均勻地交替從新生兒脖頸撫觸至臂部,反覆進行3?4次。
臀部:雙手由新生兒臀部中央至兩側來回輕輕地揉捏臀部。
腿部:1.媽媽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地揉捏新生兒的大腿肌肉,從膝蓋處開始一直撫觸到尾椎下端。
2.媽媽用一隻手握住新生兒腳後跟,另一隻手的拇指朝外握住新生兒的小腿,然後沿膝蓋向下捏壓、滑動直至腳踝。
腳掌:媽媽一隻手託住新生兒的腳後跟,另一隻手的四指聚攏在新生兒的腳背上,然後用大拇指指肚輕輕地揉腳底,從腳尖撫觸到腳跟,反覆進行3?4次。
齊麗娟(iqilijuan)溫馨提示: 嬰兒時期寶寶沒有自主運動,通過爸爸媽媽的按摩可以很好的讓寶寶「運動」,通過撫觸者的雙手對嬰兒的皮膚進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科學撫摸,讓大量溫和的良好刺激通過皮膚傳到中樞神經系統,以產生積極的生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