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源吊鍋 玩味麻城 之「最地道」:回吊鍋發源地,尋最初的味道!

2020-12-19 澎湃新聞

尋源吊鍋 玩味麻城 之「最地道」:回吊鍋發源地,尋最初的味道!

2020-12-09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麻城人的冬天是從吊鍋開始的。

一鍋一灶一故事,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全在這種美食裡。吃客們圍著沸騰騰的湯鍋,烤著紅紅的塘火,吃的就是一個酣暢淋漓。

吃吊鍋,當然要吃最正宗、最地道。到吊鍋發源地找回吊鍋最初的味道。

「最地道」

吊鍋打卡線路之

DIAOGUO XIANLU

遊麻城木子店吊橋溝,尋味麻城吊鍋發源地(長嶺關吊橋溝遊客中心/巴水源生態吊鍋城)——循紅色旅遊足跡,尋訪黃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第一站:木子店鎮

尋味吊鍋發源地

吊鍋起源於東山(今木子店鎮、張家畈一帶),是大別山區最古老和最盛情的飲食方式。

沒有吊鍋不成宴,沒有米酒不成席。這種風俗在麻城市東山沿襲了一千多年。

吊鍋打卡推薦一

木子店長嶺關農家體驗遊專業合作社

(吊橋溝遊客服務中心 )

重回大別山吊鍋的發源地木子店,第一站來到麻城吊鍋老米酒文化第一村——吊橋溝。

在吊橋溝村,頭等大事便是吃上純正、地道的蔸子火吊鍋。每年冬天,來這裡吃吊鍋的人群毫不遜色於網紅打卡點。

這裡除了赫赫有名的麻城吊鍋配老米酒,還有各種時令山珍,鮮蔬小菜。

「火坎」裡燒起樹蔸子,在火房的橫梁上裝一個吊杆,吊杆下端的鉤子上掛一口鐵鍋,鍋中煮上雞鴨魚肉蔬菜豆製品等大雜燴。

吊鍋打卡推薦二

巴水源生態吊鍋城(木子店鎮·坳街)

巴水源生態吊鍋城位於木子店鎮黃泥坳街,這裡擁有超大型空場地,可同時停車50餘臺。

這裡除了是巴水源頭,也是麻城老米酒的發源地,吊鍋配上傳統手工藝古法釀製的老米酒,才是最正宗的吃法。

老米酒清冽,芬芳,饒舌綿柔。慢慢飲,更有味道。

菜香混合著煙火氣兒,一口吊鍋菜一口鍋巴飯,一秒穿越回在外婆家吃柴火飯的時光。

第二站:長嶺關吊橋溝

循紅色足跡重遊鄂東第一村

冬日,煙火氣的吊橋溝,也正上演著萬物斑斕。木子店長嶺關村,有著「鄂東第一村」美譽和迷人的自然風光。

村內的吊橋溝景區,群山連綿,阡陌交通,屋舍儼然,寧靜而秀美。

呼朋伴友在山間尋瀑布飛泉,在田間看煙霧嫋嫋,看古山寨的城門依舊,尋訪觀音巖,問道楚源堂。

同時,這裡還是紅色旅遊的打卡勝地。

穿上極具年代感服裝,揚著鮮紅的旗幟,一路披荊斬棘,尋訪黃岡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體意義非凡的紅色徒步之旅。

採風攝影,徒步探險;吊鍋沸騰,米酒飄香。這樣悠哉悠哉的神仙日子,縱使千金也難買難換。

@ 吊橋溝遊客接待中心

今冬享暖和,就來麻城吃吊鍋。

帶你溫暖過冬。

圖片來源|村遊網、麻城旅遊

圖文編輯|村遊網

如需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

原標題:《尋源吊鍋 玩味麻城 之「最地道」:回吊鍋發源地,尋最初的味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吃吊鍋、泡溫泉,雪後第一場旅行就這兒了!
    推杯換盞,家長裡短,身體越吃越暖味道越吃越濃吃到正酣時抿口麻城人自釀的老米酒清冽香醇,久久咂舌回味小雪後的麻城寒意漸加尋一處風景與溫暖兼具的溫泉在氤氳霧氣中聊天放鬆發呆,簡直暖到靈魂出竅沐湯之餘還能享受山野樂趣
  • 尋味麻城冬遊線路(三):山居探秘,篝火狂歡,還有草莓任你摘~
    「最悠閒」 吊鍋打卡線路之DIAOGUO XIANLU古孝感鄉都吃吊鍋、享休閒娛樂——宿齊家山居,隱居麻城世外桃源——龍騰生態園草莓採摘嘗鮮——紫薇山莊吊鍋午餐在麻城,吊鍋食材是越野越奢華。木炭火咕嘟咕嘟煮著滿滿一鍋農家大雜燴,嫋嫋生煙,香氣能飄出三裡地。
  • 秀雅古村落的百年時光,醞釀出最地道的麻城美食
    麻城就有這樣的傳統古村落。與其抱著熱水袋和空調房度日,不如帶上相機,遊古村吃吊鍋,來一場冬日邂逅。訪魅力古村寨張家山、龍門河、名山村,攬秋冬鄉村美景——探麻城吊鍋發源地木子店,吃正宗麻城吊鍋第一站:張家灣張家山,找尋明清民居的時光映像張家山傳統村落坐西向東,背靠青山,面臨梯田,村前古樹參天,對面還有杏峰尖寺的杳杳鐘聲,這裡至今仍留存著耕讀傳家的農耕文化生活。
  • 舌尖上的美食吊鍋菜,此鍋(吊鍋)非彼鍋(火鍋)
    舌尖上的美食羅田—吊鍋菜羅田地處山區,當地人沒有不是吃吊鍋菜長大的,在我們的記憶裡,相當深刻。小時候,特別是冬季,我們都是圍著火塘和吊鍋烤火和吃飯,所以那時我們的手和腳通常被火烤得發紅。吊鍋菜就是懸掛在吊鉤上的鐵鍋裡做成的,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吃的火鍋,但我們的吊鍋菜配菜卻完全不同,而且那個圍著火塘熱烘烘的感覺是吃火鍋沒有的。原料:白蘿蔔500克,胡蘿蔔300克,自製醃辣椒100克,小青菜500克,白菜500克,自製臘肉300克,新鮮豬肉200克,自製肉糕200克,自製炸豆腐200克,腐竹100克,米粉100克,肉丸,魚丸適量等。
  • 麻城木子店 | 重拾鄉愁記憶,探訪世外桃源
    菜香混合著煙火氣兒,一口吊鍋菜一口鍋巴飯再抿一口老米酒,快樂似神仙。每年冬天,來這裡吃吊鍋的人群毫不遜色於網紅打卡點。去吊鍋發源地木子店吃正宗吊鍋,這些熱門打卡餐廳隨意選擇。在「鄂東第一村」長嶺關吊橋溝景區,穿上極具年代感服裝,揚著鮮紅的旗幟,一路披荊斬棘,尋訪黃岡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體意義非凡的紅色徒步之旅。
  • 麻城,不接受批評!
    麻城是中國菊花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板慄之鄉、中國花崗石之鄉和省級園林城市、衛生城市、文明城市,擁有杜鵑花、福白菊、玫瑰花、山茶花、杏花等「五朵金花」。魅力四射的杜鵑花城這裡的杜鵑花遠近聞名,不僅上過央視,還一度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屏上。麻城山清水秀,花色似錦,是魅力四射的杜鵑花城。「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
  • 湖北大別山腹地的羅田吊鍋宴
    湖北大別山腹地羅田縣的特色吊鍋宴,你是否吃過?應邀參觀完湖北大冶市的中國勁酒集團生產廠區,深為勁酒集團花園式工廠隨處樹木參天,生產車間流水線乾淨整潔所折服。離開大冶之後,順道到湖北羅田去拜訪當地朋友。「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冬季到羅田品吊鍋」,這句話是到達羅田聽到的最響亮最令人好奇的宣傳語。吊鍋說是美食,其實是當地山裡人長期生活在高山密林,交通不便,物質匱乏的特殊年代遺留下來的一種獨特的餐飲方式。據當地的朋友介紹,每當天氣寒冷或者農閒時節,山鄉人家就用一種特製吊鍋來煮菜吃。
  • 色香味俱全的牛蛙吊鍋、香辣蝦吊鍋等你來品,更有超多配菜滿足你
    吊鍋子又名梭筒勾,是中華5000千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是摻雜著50代至70年代普通家庭生活的縮影!一口吊鍋,上面燻著各種食材、下面把臘肉,臘牛肉、菌類...食材倒入,炒香加入高湯,調味後煮開~香氣撲鼻!
  • 上海迪士尼樂園酒店金寨吊鍋,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特色美食
    時間就像老人的滄桑,悄悄地奪走我們最寶貴的童年生活,我以為長大後不再懷念那種花花綠綠的糖果,沒想到熟悉家鄉的味道仍然在我心中揮之不去的幸福。上海迪士尼樂園酒店我早就聽說過金寨吊鍋的名字,這次安徽之行特別去了釣魚鍋餐廳,決心嘗試在安徽西部邊緣的這座山上美食。
  • 一道菜五味俱全,「吊鍋」悠久的歷史讓食客長見識
    (圖片來自網絡)我們家人約定好了,今年春節只吃「吊鍋」。「吊鍋」是我們鄂東南山區一道有名的烹飪方法。每次我到山區旅遊,首選的就是吃「吊鍋」,但怎麼樣才做得最好吃,心裡還沒底。如今,「吊鍋」更是招待親朋好友所必備的烹飪方法。坐了大約一個個多小時的車,車子停在了一戶人家門前。女主人把我們迎進了屋,這就是小王的親戚家。一番寒暄後,小王說明了來意,女主人呵呵一笑說:「我們現在不只過年吃,平時也都吃呢。」我們圍著地上的火塘好奇地觀看起來。
  • 吊鍋菜吃了那麼多,你還記得小時候老家火籠屋裡火塘和吊鍋嗎?
    現在很多餐廳都推出了吊鍋菜,但是有的就只是把鍋吊著沒火,有的用酒精爐有個小火,完全沒有小時候吃的吊鍋的感覺。這個周末,朋友說帶我去吃真正的吊鍋飯,吃飯的地方是在鄉村遊開展的比較好的一個村的農家裡。嗯,確實比城裡的吊鍋要正宗一點,是吊在在敞開的火塘上。但是,比起小時候吃的呢,又過於精緻了。
  • 驚豔~麻城竟然藏著這麼多養眼民宿,只一眼就心動!
    秋末冬初的日子,熱氣騰騰的麻城吊鍋寫滿了治癒。咕嘟咕嘟的食材在鍋裡跳舞,食慾就伴隨著熱氣一起升騰了起來。吃一口肉糕、魚面,呷一口老米酒,連空氣都變得暖呵呵的。▲ 特色麻城吊鍋花樣小菜、特色麻城吊鍋、農家燒烤應有盡有。讓人享受身在山裡,胃在都市的快樂。
  • 7款旺銷鄉土吊鍋菜,好吃又熱賣!
    製作吊鍋菜跟製作其他菜餚其實差別不大,只是容器有些變化而已。但是由於吊鍋菜上桌後還要持續加熱,所以烹製時用油量要比正常炒菜或者燒菜偏多一些。一般,食材的用量在750克左右時,需要加入油脂100克左右。吊鍋菜上桌後是需要繼續加熱的,所以為了持續增加菜餚的香味,在葷類吊鍋菜上菜前往往要在吊鍋底部墊入一些素料,墊底的原料主要有兩類:一是墊入炒香的圓蔥、蒜子、幹蔥頭、芹菜段等蔬菜料,一來起到葷素搭配的效果,二來可以增加菜餚的香味。二是選擇一些耐加熱且解膩的素類食材,比如發好的筍乾、泡好的幹豆角等。
  • 興國家常菜之吊鍋扁嘴子,肉香濃鬱做法簡單
    歡迎閱讀天下私房菜的文章,今天小編就帶領各位吃貨們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出我們興國特色的吊鍋扁嘴子吧!導語:興國家常菜之吊鍋扁嘴子,肉香濃鬱做法簡單大家吃過的鴨子都不少,乾鍋鴨,啤酒鴨,碎鴨,燉鴨,各種各樣的做法,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吊鍋鴨,跟平常的做法有一些不同,但是非常的好吃下飯哦材料:淨土鴨1隻(重1500克)、 魔芋160克、海帶140克、生薑100克、二荊條青辣椒150克、幹辣椒節80克、泡蘿蔔、泡椒、泡姜、泡大蒜、香料粉、火鍋料、
  • 米酒贈勇士,福澤眾鄉親——湖北麻城「老米酒之鄉」抗疫探訪錄
    2020年2月11日23時,在湖北省麻城市抗疫鬥爭最緊張、最困難、最吃勁的時刻,湖南援麻醫療隊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按照湖南省委的安排,晝夜兼程馳援麻城,極大緩解麻城醫療資源緊張、醫護人員人困馬乏、不堪重負的被動局面,極大增強了麻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 武漢味道:人均不到60元的湖北菜館聚餐,一道野山筍吊鍋太驚豔
    八個人聚餐,點的菜當然要不少,有黃陂三鮮、豆腐燒魚雜、老壇酸菜財魚、蘿蔔燒肉、土芹菜炒野藕、白椒臘豬臉、涼拌泥蒿根、吊鍋野山筍。可謂「天冷鍋多多」,最合適不過了。這是我照著小票打的,哈哈,無比詳細,但這價格還不到四百塊,人均不到60元,真是平民價格啊!
  • 洋芋餈粑、土司吊鍋、缽缽雞……美味再襲來,這裡的景點又火了→
    打起來費時費力的洋芋餈粑,是羌族人家最具代表性的日常飲食之一,需要將蒸熟的土豆打至粘稠,呈現出膠質狀態才算做好。這家餐廳主打的大菜,是一道在五香麻辣湯底中加入臘肉香腸、酥肉丸子等食材做成的土司吊鍋。味道香辣濃鬱,上菜方式獨特,深受食客們的追捧。
  • 湖北十大楚地特色菜
    除了正宗的楚菜,湖北人對於各自家鄉的地道美食同樣偏愛有加。這些由普通食材所烹調而來的民間美味,相比較楚菜名品,往往顯得更樸實、更家常、更草根,更有地方特色、地域特點,卻也有著更貼近生活的味道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家鄉記憶。 食材是決定食物是否美味的根本。
  • 尋源覓泉丨六戶之泉
    尋源覓泉丨六戶之泉 2020-10-09 2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麻城獨特春節習俗:半夜偷偷吃年飯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全世界華人共享的傳統文化盛典!而在湖北麻城,一般習慣性把春節叫做過年。麻城民間有一句古話:臘月二十三、司命菩薩上天,司命菩薩就是東廚司命,傳說是掌管民間每一個人命運的神,所以在有些人家裡有供著一個神位,上面書著:東廚司命之位。而在每年臘月二十三的這一天,司命菩薩會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年來人間的種種民情,為了讓司命菩薩在玉帝面前說一些漢化,所以老百姓這天會拿出自己捨不得吃的好東西來供司命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