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向記者展示的退費申請單
該機構「科大校區」已大門緊鎖
擁有北苑、通州、西單、回龍觀、「科大」等多所校區,標榜為3-12歲兒童提供純正的英式兒童教育服務,擁有獨具實力的國際專家團,引入多維英語理念,提出CAP教學法和FIT學習法的「愛博思兒童英文戲劇學院」,近日被學生家長爆出其外教更換頻繁,經常停課。同時上百家長表示,該機構對家長提出的退款要求被一拖再拖。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目前被拖欠退款家長已建百人微信群索要退款。該機構負責人表示,將複課消化課程,接受家長起訴。
頻繁更換教師 家長要求退款
近日,家住在回龍觀的王女士向北青報記者透露,其4歲左右的女兒在愛博思兒童英文戲劇學院學習,由於教學質量不滿意希望該機構退款,在向該機構申請退款後卻發現這家機構中部分校區已經關門,目前已有上百名其他校區的家長自發組成「百人討債」微信群要求該機構退款。
王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愛博思兒童英文戲劇學院是在今年4月初正式進駐的回龍觀雅酷兒童世界二層。在聽過兩節試聽課之後,王女士感覺這裡的英文教學模式和老師的水準都非常高,便很快按照要求為孩子繳納了120課程的課時費,共計16200元。但是在5月初開課時,王女士卻發現給孩子授課的英文外教並不是此前試聽課的外教,並且授課質量不高。之後,王女士等其他幾位家長同時向該機構提出了更換老師的要求。
在停課一個月之後,另一位外教開始為孩子們上課,但課時大幅縮水。王女士及其他家長便因為不滿意該校區隨意停課等問題提出退款,並於7月24日與該機構籤訂了退課申請單。但是就在近日,王女士聽說該機構已經停課,便來到其「科大校區」,發現該校區大門緊鎖。隨後在該機構一位老師的指引下來到了北苑校區,但在這裡看到很多通州校區的家長也在要求退款,「我才知道,原來通州校區的家長也不滿意。」王女士說。
而家住在通州的成先生也向北青報記者表示,其要求退款申請表上的退款原因就是該機構通州校區在其孩子上課期間,外教和中教頻繁更換,並且出現經常性停課,教學區不固定。「孩子在 『愛博思』上的第一年感覺還不錯,並實現了其承諾的一年換一次外教。但是到了第二年就發現孩子的外教和中教更換頻繁,一年內更換了三個外教,而且教學質量也在下降,同時從今年的2月份到7月份,通州校區的校址更換了三個地方。」北青報記者從一位家長的申請退款單中看到,「學校單方面停課,從繳費後4至6次停課,經營不善,無法教學」的退課理由。這位家長向北青報記者透露,通州校區在6月份已經停課了。
目前至少三處校區已停課
北青報記者於昨天下午來到位於回龍觀雅酷兒童世界二層的愛博思兒童英文戲劇學院回龍觀校區。該校區一位王姓老師告訴記者,這家機構是愛博思兒童英文戲劇學院的加盟店,並且讓愛博思英文戲劇學院進行委託管理,兩家定期進行分成,但是愛博思的合作一直不到位,目前已經中止合作,愛博思還欠該機構委託管理費近百萬元。「承諾的是八個人到這裡來工作,但是一直都沒有來,招生也不好,宣傳也不好。」王姓老師說:「店裡正在更換其他的培訓項目。」
隨後,北青報記者又來到該機構位於「慧更思教育」大樓一層的「科大校區」,記者看到的是一把門鎖橫在兩扇門中間,整個校區空無一人。該處的物業工作人員表示,這裡已經三天沒有人了。
家長建「追費群」 人均欠費萬元
家長成先生還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在與「愛博思兒童英文戲劇學院」籤訂退款申請單之後,原本按照雙方合同協定,在提起退費申請的40個工作日內就可以收到退款,但是成先生卻在40個工作日之後沒有等來退款。隨即成先生找到相關負責人進行協商,該負責人表示將儘快退費,並表示會分期退款,「以每周歸還3000元,5周退完的方式退款,所有的15320元退款承諾在9月1日前全部還完,但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收到任何退款。」成先生說。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未收到該機構退款的家長並不在少數。一些家長因為退款事宜建立了113人組成的「愛博思討債群」。有家長還向記者透露,目前已經向通州法院就此事進行起訴。
機構稱將複課 接受家長起訴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在位於北苑K酷時尚廣場三樓的愛博思北苑校區,見到了該機構的股東之一牛應山,他就此事進行了回應。牛應山承認該機構確實出現了資金問題,但選擇盡力保全「北苑校區」。除了北苑校區還在允許續費之外,其他校區學生的課時將在課程「消化」之後再行閉店。他表示,在假期除了回龍觀校區之外,其他校區都是放假而非停課。
牛應山表示,目前已經有一批新的外教經過培訓,下周各校區將複課。具體時間為通州校區9月第二個周三開課,北苑校區為下周三分批分班開課,目前已經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通知家長,回龍觀校區的學生也可到北苑校區複課。針對要求退費的家長牛應山表示,對於未到還款期的家長,機構將盡力在40個工作日之內還清,如果解決不了,可通過正常起訴程序進行解決。
本組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延伸
大額預付費成培訓行規 專家提示家長鬚謹慎
北青報記者發現本市多家知名教育培訓機構在收費時很多都使用預付費的方式,如高思、新東方、巨人學校等在學生入學時都向家長提出預付十幾課時到上百課時的費用,有的預付時限甚至幾百課時。另外此前被爆出的聚智堂也採取高額預付費的方式,並且還將預付費的方式變成了一種金融行為,損害了家長們的利益。專家表示,預付費被投訴事件很多,已經成為投訴的熱點,消費者要減少損失和風險,首先應查看這些培訓機構的資質、實力,以及通過網絡查看口碑。其次,要籤合同,仔細審查合同條款,防止霸王條款和格式條款。再者,如果出現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儘快報警,或者到相關部門投訴,必要時提起訴訟。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