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將設領事保護中心為海外中國公民排憂解難

2020-12-22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白潔)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魏葦21日表示,外交部近期將正式設立領事保護中心,以應對日益增多的領事保護工作需求。

    魏葦在出席《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首發儀式時告訴記者,去年一年有3400多萬名中國公民走出國門,共發生領事保護事件3萬多起。外交部領事司的領事保護處已不能再應對這一巨大工作量的需求,亟待擴充。

    此外,從國際上來說,目前大部分國家都專門設有領事保護局或領事保護司,將領事保護處升格為領事保護中心也正是出於這一考慮,魏葦表示。

    2006年5月29日,外交部首次在領事司內設立領事保護處,專門處理和協調中國海外公民和法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工作。

    外交部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海外中國勞務人員有67.5萬餘名,從事遠洋漁業的人員達4萬多名,外派船員15萬多名,在海外設立中資機構的有1萬多家。2006年,中國出境人數達3452萬人次。世界旅遊理事會估計,到2020年,中國公民出境人數將超過1億人次。

(關注領事保護)解讀:中國公民出國前需做哪些準備?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白潔)外交部21日發布2007年版《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建議中國公民在出國前登錄外交部網站(www.fmprc.gov.cn),查詢中國各駐外使、領館的聯繫方式以及相關旅行提醒、警告等海外安全信息,以備不時之需。

    《指南》說,出國前應了解旅行目的地國,儘可能收集目的地國的風土人情、氣候情況、治安狀況、愛滋病、流行病疫情、法律法規等信息,並採取相關預防措施。若目的國與我國無外交關係,則可了解在其周邊國家的中國使、領館的地址與電話,以便就近求助。

    此外,《指南》建議公民在出國前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檢查護照有效期(剩餘有效期一般應在一年以上),以免因護照有效期不足影響申請籤證,或因在國外期間護照過期影響行程。

    辦妥目的地國籤證,確保自己已取得目的地國的入境籤證和經停國家的過境籤證,籤證種類與出國目的相符,籤證的有效期和停留期與出行計劃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際慣例,即使已取得一國籤證,該國也有權拒絕入境而無需說明理由。

    核對機(車、船)票。仔細核對票面上所顯示的登機(車、船)時間、地點以及聯程票的前後銜接是否正確。

    購買必要的人身安全和醫療等方面保險。您將要面對國外陌生的環境,存在一些安全方面的隱患,而國外醫藥等費用普遍較高,建議您選擇合適的險種,以防萬一。

    進行必要的預防接種,並隨身攜帶接種證明(俗稱「黃皮書」)。有條件的話,最好做一次全面體檢。

    嚴禁攜帶毒品、國際禁運物品、受保護動植物製品及前往國禁止攜帶的其他物品等出入境。

    慎重選擇攜帶個人藥品。許多國家對藥品入境有嚴格規定,為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出國前應了解有關國家的海關規定,在允許的範圍內選擇所攜藥品的品種和數量。如因治療自身疾病必須攜帶某些藥品時,應請醫生開具處方,並備齊藥品的外文說明書和購藥發票。

    注意目的地國海關在食品、動植物製品、外匯等方面的入境限制。如攜帶大額現金,必須按規定向海關申報。切勿為陌生人攜帶行李或物品。

    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出國前應給家人或朋友留下一份出行計劃日程,約定好聯絡方式。建議在護照上詳細寫明家人或朋友的地址、電話號碼,以備緊急情況下有關部門能夠及時與他們取得聯繫。護照、籤證、身份證應複印,一份留在家中,一份隨身攜帶,還要準備幾張護照相片,以備不時之需。

(關注領事保護)解讀:中國公民出國後應注意哪些事項?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白潔)外交部21日發布2007年版《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提醒中國公民出國後注意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遵守當地法律規定,注意交通安全(在實行靠左行駛的國家應尤其注意)。

    《指南》說,公民出國後應嚴格按照籤證或居留許可上允許的時間在有關國家停留。 如需在國外停留較長時間或所在國局勢不穩,建議前往中國駐當地使、領館進行公民登記,以便出現緊急情況時使、領館能及時取得聯繫。

    此外,出國後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注意防盜、防騙、防詐、防搶、防打。在住處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要讓小孩告訴陌生人父母不在家;出門時儘量不要隨身攜帶貴重物品或大量現金,也不要在居住地存放大量現金;不要在私車的明處擺放貴重物品,如車胎被扎,修車時務必要先鎖好車門;不要將文件、錢包、護照等重要物品放在易被利器劃開的塑膠袋中;不要在黑暗處招呼計程車;不要輕易讓陌生人搭乘您的車;不要和陌生人一起行走;在公共場合要表現平靜,不要大聲說話,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場所參與他人的爭吵;不要在街上亂撿東西,以防被敲詐;不要在黑市上換匯;如警察檢查您的護照等證件,應先請他出示證件,記下他的警牌號、警車號;交罰款時不要當街交給警察,而要憑罰款單交到銀行等指定地點。

    ——如發生被搶、被盜、被騙或被打事件,應立即向當地警方報案,並要求其出具報警證明,以便日後辦理保險理賠、證件補發等手續。

    ——留意當地報紙、電視等媒體信息,了解當地政治、經濟、社會形勢,與鄰為善,入鄉隨俗,儘快適應當地生活,融入當地社會。

    ——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循正當途徑解決,不要採取賄賂等不合法方式,以免問題複雜化。

    ——熟記當地火、警、急救等應急電話。

    ——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注意在外飲食健康,儘量避免吃未煮熟的食物或喝未煮開的水(除正規密封罐裝礦泉水);切勿前往疫區、輻射區、賭博、色情等場所。

    ——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等與家人或朋友保持正常聯絡,以免親友擔憂。

(關注領事保護)解讀:領事保護——一項面向海外中國公民和法人的服務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白潔)近年來,隨著出境中國公民不斷增多,旨在保護海外中國公民和法人正當權益的領事保護工作也日益為中國政府所重視。領事保護,這一面向海外中國公民和法人的服務,正日益發揮著巨大作用。

    外交部21日發布了《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對領事保護的概念、範圍、適應人群以及條件進行了詳細介紹。

    領事保護,是指派遣國的外交、領事機關或領事官員,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在接受國保護派遣國的國家利益、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的行為。當本國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在駐在國受到不法侵害時,中國駐外使、領館依據公認的國際法原則、有關國際公約、雙邊條約或協定以及中國和駐在國的有關法律,反映有關要求,敦促駐在國當局依法公正、友好、妥善地處理。

    領事保護還包括我駐外使、領館向中國公民或法人提供幫助或協助的行為,如提供國際旅行安全方面的信息、協助聘請律師和翻譯、探視被羈押人員、協助撤離危險地區等。

    凡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具有中國國籍者,都可以得到中國政府的領事保護。也就是說,只要是中國公民,無論是定居國外的華僑,還是臨時出國的旅行者;無論是大陸居民,還是香港、澳門和臺灣同胞,都是領事保護的對象。

    由於我國不承認公民具有雙重國籍,所以,凡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者,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不再享有中國駐外使、領館的領事保護。

    此外,中國公民在其他國家境內的行為主要受國際法及駐在國當地法律約束。一旦中國公民(包括觸犯當地法律的中國籍公民)在當地所享有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中國駐外使、領館有責任在國際法及當地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實施領事保護。

(關注領事保護)解讀:出境中國公民可以獲得哪些領事幫助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白潔)外交部21日發布《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詳細介紹了出境中國公民可以獲得的領事保護服務。

    《指南》說,當進行訴訟或尋求醫療救助時,出境中國公民可以請領事官員推薦律師、翻譯和醫生。此外,還有:

    ——當駐在國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可以請領事官員協助撤離危險地區。

    ——當在海外被拘留、逮捕或服刑時,可以請領事官員前往探視。

    ——當遭遇意外時,可以請領事官員協助將事故或損傷情況通知國內親屬。

    ——當遇到生計困難時,可以請領事官員協助與國內親屬聯繫,以便及時解決所需費用。

    ——當與親友失去聯繫時,可以請領事官員協助尋找失蹤或久無音訊的親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和法規,領事官員可為在國外合法居留的中國公民頒發、換發、補發旅行證件及對旅行證件上的相關資料辦理加注;為遺失旅行證件或無證件的中國公民籤發旅行證或回國證明。

    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國際條約,領事官員可為中國公民辦理有關文件的公證、認證;在與所在國的法律規章不相牴觸的情況下辦理中國公民間的婚姻登記手續。(註:不能直接認證中國國內公證機關出具的公證書,也不能為中國國內有關機關出具的其他證書或文書辦理公證。)

    同時,領事官員不可以為出境中國公民做以下事項:

    ——不可以為中國公民申辦籤證。

    ——不可以代為在當地謀職或申辦居留證、工作許可證。

    ——不可以幹預所在國的司法或行政行為。

    ——不可以參與仲裁或解決與他人的經濟、勞資和其他民事糾紛。

    ——不可以代為提出法律訴訟。

    ——不可以幫助在治療、拘留或監禁期間獲得比當地人更佳的待遇。  ——不可以代為支付酒店、律師、翻譯、醫療及旅行(機/船/車票)費用或任何其他費用。

    ——不可以將中國公民留宿在使、領館內或代為保管行李物品。

    ——不可以代為購買免稅物品。

(關注領事保護)數字與事實:中國領事保護任重道遠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白潔)外交部21日發布《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旨在更好地維護海外中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以下是近年來與領事保護有關的數字與事實。

    3452萬

    2006年,中國公民出境人數達3452萬人次。

    1億

    據世界旅遊理事會估計,到2020年,中國公民出境人數將超過1億人次。

    3萬

    2006年,中國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共處理了領事案件3萬多起。 

    240

    中國外交部共有240多個駐外機構,4800多名幹部、員工。

    132

    全世界190多個國家中,中國公民的旅遊目的地國目前已達132個。

    67.5萬

    目前在國外共有67.5萬餘名中國勞務人員,從事遠洋漁業的人員達4萬多名,外派船員15萬多名,在海外設立的中資機構有1萬多家。

相關焦點

  • 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協助海外中國公民戰疫紀實
    祖國一切安好,海外同胞便有晴天(領事服務)  ——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協助海外中國公民戰疫紀實  疫情洶洶,加強對海外同胞的關心關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不僅成為中國政府和駐外外交機構的守土之責,也成為國內全社會日趨強烈的共識。  外交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要求中國駐外使領館緊急行動起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全面落實黨和國家對海外公民的關心關愛,全面動員,持續發力,全力維護海外同胞的安全和健康。
  • 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做好境外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保護工作
    如今出國的公民越來越多,海外中國人「攤上事兒」的報導屢見不鮮,聽眾朋友們常常聽到「領事保護」這個詞兒,越來越知曉外交部有個「領事保護中心」。那麼,什麼是「領事保護」?領事保護中心有哪些職能?  所謂領事保護,是指中國政府和中國駐外外交和領事機構,依據相關國際法、雙邊領事條約、我國與駐在國相關法律法規等,維護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及合法權益的工作。換句話講,就是如果您在海外的安全受到威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領事官員會依法向您提供幫助。這是憲法和法律賦予駐外外交和領事機構的重要職責。  實施領事保護的一條重要原則是國籍原則。
  • 海外中國人的親情熱線――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
    3月21日,一艘中國挖沙船在馬來西亞附近海域傾覆。圖為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人員在搜救現場與馬方官員交流。(照片由外交部領保中心提供)2014年9月2日,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12308」24小時熱線電話正式啟動。
  • 外交部舉辦首屆「領事保護聯絡員及安防機制負責人培訓班」
    領保聯絡員主要是由當地的華人華僑組成,不是使領館正式工作人員,而是類似志願者,為中國公民提供服務。領保聯絡員制度建立後,將進一步明確該如何挑選聯絡員。培訓內容包括領事保護工作和中國外交情況的介紹,此外還聘請法律專家介紹與領保相關的法律問題以及安保、急救方面的培訓。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參贊參加了培訓班開課儀式並講話。
  • 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介紹中國的領事保護工作情況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記者榮燕 林立平)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魏葦28日介紹了近年來中國的領事保護工作情況。    在外交部外國記者新聞中心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上,魏葦介紹說,領事保護是指派遣國的外交、領事機關或領事官員,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在接受國維護派遣國的國家利益、保護派遣國公民和法人的正當權益的行為。
  • 「海外公共衛生事件安全風險預警」4月24日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發布...
    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提醒中國公民暫勿出國旅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確診病例,中國境外累計確診病例200多萬例,病亡10多萬例。為防範疫情,許多國家採取了加強出入境管控、嚴格隔離等防疫政策措施。國際航班大幅縮減,一些國家與外界斷航。外交部鄭重提醒,在此情況下,中國公民要充分評估當前國際旅行所帶來的交叉感染、滯留國外等嚴重風險。在國內的暫勿出國旅行,在國外的避免跨境流動。海外中國公民如遇緊急情況,可聯繫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
  • 外交部領保中心介紹海外臺胞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途徑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劉潔妍 徐祥麗)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外交部領保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李金生、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巡視員滿宏衛、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出席發布會並答問,發言人朱鳳蓮主持
  • 請關注並使用外交部領事公眾服務平臺
    為滿足新形勢下中國公民對領事保護與服務的熱切需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領事司切實踐行「以人為本、外交為民」理念,開拓創新,精心打造了安全提醒簡訊、中國領事服務網、「領事直通車」微信、>  中國領事服務網(網址http://cs.fmprc.gov.cn/)於2011年11月22日正式開通,對國內外領事信息和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快速、便捷地將有關海外安全與領事服務信息集中傳遞給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國公民和機構
  • 2020 說說領事保護那些事(領事服務)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當此之時,中國領事保護工作全力以赴,奮力為海外同胞紓困解難:——協助接返滯留海外的武漢同胞、留學生等困難人員,全力做好疫情下領事保護和服務工作;——全力開展對海外同胞的救治、幫扶工作,將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帶到廣大同胞身邊;——持續築牢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防線,堅決維護國內疫情防控戰略成果……12月17日,外交部舉行領事工作吹風會,領事司司長崔愛民就有關情況作了詳細介紹
  • 外交部領保中心:臺灣同胞可在中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
    【環球網報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2月25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外交部領保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李金生、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巡視員滿宏衛、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詳細介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中涉及到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
  • 領事保護與法律外交
    按外交部組織編寫的《中國領事工作》一書中的界定,「領事保護」是指中國政府和中國駐外外交、領事機構維護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及正當權益的工作。領事保護的實施主體是中國政府及其派駐國外的使領館。中國目前有260多個駐外使領館,他們都是實施領事保護的主體。領事保護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外交途徑向駐在國當局提出交涉、表達關切或轉達當事人訴求,敦促其依法、公正、及時、妥善處理。
  • 外交部:駐外使領館已協助救治數千名海外感染的中國公民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12月17日上午,中國外交部領事司舉辦2020年度領事工作吹風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領事工作。據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崔愛民介紹,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各駐外使領館已經協助救治數千名海外染疫的中國公民。
  • 外交部: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12308熱線來電量...
    12月17日,外交部領事司舉行2020年度領事工作國內媒體吹風會。今年吹風會的主題是疫情下的領事工作,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崔愛民介紹2020年度領事工作。一是中國駐外大使、總領事親自出面,通過座談、視頻連線等方式,與當地中國留學生、僑胞和中資企業人員談心交流、答疑解惑,引導大家正確防疫,穩住大家的情緒,堅定大家的信心。二是向海外同胞推介國內遠程在線醫療平臺。
  • 外交部:2018年駐外使領館領事認證費將大幅降低
    1月10日,2017年度領事工作吹風會在外交部舉行,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郭少春介紹有關情況。人民網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 楊牧)2017年度領事工作吹風會10日在外交部舉行。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郭少春重點介紹了2017年領事工作各項進展,以及2018年將推出的便民、惠民新舉措。
  • 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 楊潔篪講話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記者白潔)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23日在北京正式成立。這是繼21日外交部向公眾免費發放《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之後,中國政府又一項加強領事保護工作的重大舉措。    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在成立儀式上說,領事保護是外交工作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具體體現,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和執政能力建設。
  •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熱線電話正式啟動
    近日,一名中國女遊客遭泰國機場工作人員辱罵。中國駐泰使館介入後,辱罵中國女遊客的泰國機場工作人員被開除。據新華社1月9日報導,中國政府「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12308熱線電話」已經正式啟動。無論你身處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都請牢記這個號碼:+86-10-12308,按0再按9直接轉人工(備用長號碼 59913991)。
  • 外交部:海外臺胞可通過4種方式向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
    外交部:海外臺胞可通過4種方式向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 2019年12月25日 10:2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26條措施」發布之後,受到了廣大臺胞臺企的熱烈歡迎和肯定,為了讓大家更能詳細地了解「26條措施」的具體情況,本次發布會特別邀請到外交部領保中心楊舒常務副主任、教育部港澳臺辦王志偉副主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李金生副司長、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滿宏衛巡視員、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吳堅主任,為大家詳細介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中涉及到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13
  • 近兩月外交部領事保護熱線接到近7萬通電話,為去年同期3倍
    近兩月外交部領事保護熱線接到近7萬通電話,為去年同期3倍 中新網客戶端3月26日消息,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2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介紹,中國駐外使領館和海外中國公民保持密切聯繫,及時了解他們的訴求和困難
  • 海外出行如何防範安全風險——對話外交部領保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題:海外出行如何防範安全風險 ——對話外交部領保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新華社記者潘潔、郝曉靜出國旅遊,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民眾休閒度假的方式之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次近1.5億。出門在外怎樣防範海外安全風險?
  • 十位數太難記,韓外交部將把領事呼叫中心電話號碼改為104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23日報導,韓國外交部將把韓國公民在海外遇到困難時求助的領事呼叫中心電話號碼改為三位數,以方便民眾記憶。 韓國外交部23日在向國會外交統一委員會所屬國民力量黨議員太永浩提交的資料中表示,從今年2月開始推進將海外安全緊急申報電話號碼改為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