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聯俄抗華企圖失敗 安倍被指為抗衡中國飢不擇食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日聯俄抗華企圖失敗 安倍被指為抗衡中國飢不擇食

  日本輿論在剛過去的周末找到一個不太可能的「盟友」——俄羅斯。面對首次召開的日俄外長、防長2+2會談,日媒在歡呼日俄走近的同時,紛紛猜測兩國產生「共鳴」的原因:「彼此心照不宣的對中國崛起的擔憂」。日方在會談中多次提到釣魚島問題,控訴中國「侵犯」。而在俄羅斯方面看來,日本的願望更像是一廂情願。俄外長拉夫羅夫強調,俄方的原則是「從來不與某國友好對抗另一個國家」。細心的俄羅斯媒體發現,俄防長紹伊古「在東京留下的微笑根本無法與1年前訪問北京時相比」,並據此斷定中國才是俄真正的戰略夥伴。日本的反華公關也不完全是白忙活,美國保守媒體《華爾街日報》日前刊發社論,呼籲歐巴馬政府明確主張釣魚島「是日本的」。不過這種赤裸裸為日本站臺的聲音在國際上並不主流。中國社科院日本問題專家吳懷中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安倍為抗衡中國「飢不擇食」,四處出擊,但沒有國家願做日本「孤立中國」如意算盤上的珠子,而且中日力量對比轉換的趨勢也不允許哪個國家這麼做。

  「日本聯俄抗華企圖失敗」

  「日俄會談,盯著中國」,美聯社報導日俄2+2會談的標題代表了日本媒體對此次會議的普遍解讀。文章稱,日本媒體表示,日俄兩國防長2日同意擴大聯合軍事演習及其他交流。為了應對中國不斷加強的軍事存在和朝鮮的威脅,日本除了鞏固日美安全同盟,還尋求拓寬防務關係。日本《產經新聞》3日說,日俄之所以攜手建立外交防衛2+2合作機制,與對中國共同的防範意識增強密不可分。儘管俄中建立了所謂戰略合作關係,俄羅斯對中國在中亞的「勢力擴張」以及在北極地區影響力的增強都懷有警覺之心,日俄在防範和遏制中國方面可以成為盟友。

  渲染俄羅斯對中國的警惕是日媒論證日俄可以「走到一起」的主要證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援引日本NHK電視臺的報導稱,日俄迅速接近的最大要素是「彼此心照不宣的中國崛起意識,俄羅斯有可能被中國龐大人口和經濟力量吞噬的危機感,總統普京避免向中國一邊倒,寧願選擇更有戰略平衡的外交,也看準了俄羅斯在中日關係惡化中的契機」。《日本時報》報導稱,日本防衛研究所美歐俄研究室主任兵頭慎治說,俄中政治關係友好,但在軍事事務上卻是另一回事。他認為,俄羅斯希望改善與美國、日本、印度和越南等國家的關係,以反制中國。中國最近不斷展示軍事肌肉,今年7月,中國海軍艦艇首次穿越宗谷海峽進入鄂霍次克海。日本帝京大學教授、前日本陸上自衛隊北方防衛總監志方俊之說,這一海域是俄羅斯的「地盤」,美國日本均不進入。

  共同社2日稱,據日方透露,日俄在2+2磋商中就海洋活動日趨積極的中國交換了看法。日方表示,中國公務船頻繁駛入釣魚島附近的「日本領海」,已要求中國克制。日本新聞網3日說,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雖然俄羅斯方面在會談前要求2+2會議不要涉及第三國,但是日本政府還是有必要向俄方解釋對於釣魚島的立場以及中國方面在這一問題上「向日本施加的各種壓力」。日本政府認為,鑑於目前日中之間以及東亞的緊張局勢,日本有必要行使集體自衛權。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在2日的記者會見中表示,已就集體自衛權等問題向俄羅斯方面進行解釋。

  俄羅斯方面並不認可「制衡中國」的說法。《莫斯科共青團員報》3日說,俄日2+2會談後的記者會上並沒有談到任何具體問題,雙方只達成一些空洞協議,如「發展關係」、「繼續對話」、「在國防領域更密切接觸」等。近期中日兩國因領土問題關係十分緊張,雙方甚至發出戰爭威脅。在這種形勢下,日本暫時放棄與俄領土糾紛,開始與俄羅斯走近。但俄防長在此次會談中與日本同行的微笑與握手根本無法與1年前他對北京訪問時相比。這表明了俄中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性。「俄羅斯之聲」稱,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巴甫利亞堅科表示,對日本來說,這一會談十分重要,他們強調日本只與美國及澳大利亞舉行這種戰略協調形式。但俄日兩國的2+2並不屬於這種盟友間的會談。「我們之所以同意與日本舉行這種會談,是因為考慮到這對我們與中國相互關係不會造成任何損害。我們與中國是真正的戰略夥伴,我們籤署有保障地區安全的一系列協議。」

  「日俄2+2磋商對中國態度存在溫度差」,共同社會後得出結論令一些日本人喪氣。文章稱,日本政府的目的在於牽制中國,構築重視西南諸島的防衛態勢。然而俄方在磋商中對日美的飛彈防禦合作表示關切。俄羅斯與對中國日益抱有警惕的日本存在溫度差,日俄合作前景能否如日本所願尚難預料。韓國《每日經濟》3日稱,安倍希望拉攏俄羅斯對抗中國,結果被當面反駁,可謂顏面掃地。另外在北方領土問題上也毫無進展,俄方只是對日本政府極力兜售安倍的「積極和平主義」表示「理解」。表面看日俄兩國似乎就強化安保達成一定協議,但實際上日本希望聯俄抗華的企圖已經失敗。日本與會的一名高官表示,日方說了一些針對中國的話,但俄方毫無反應。

  事實上,早在會議開始幾天前俄方就駁斥過所謂「針對中國」的說法。俄副外長莫爾古洛夫10月30日表示,2+2會議是由日方提出的,俄羅斯不會在背後議論中國。分裂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以讓俄在與日本籤署和約問題上更變通些,諸如此類的努力不會得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隨後也強調,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發展不會受任何外部勢力的幹擾和影響。個別人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想要挑撥離間,在中俄關係中間「打楔子」是不可能得逞的。(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珍 文玉 王剛 青木 ●本報記者 盧長銀 ●柳玉鵬 魏輝)

相關焦點

  • 黨報:蔡英文赴日「巧遇」安倍 欲「聯日抗中」
    但是,中國大陸外交部之前已對蔡英文赴日活動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日本方面也得有所收斂。結果,蔡和安倍就在某飯店發生了「巧遇」。  安倍晉三10月8日中午12時與其胞弟、眾議員岸信夫在東京的東急飯店二樓用餐,該飯店正是蔡英文的下榻之所。同一時間,蔡正在飯店一樓跟「日本交流協會」代表餐敘。日本富士電視臺拍到安倍於13時20分離開飯店,蔡英文於14時離開,推測他們已經會面。
  • 安倍訪烏克蘭「遭遇夾板」 俄稱靜觀其變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 柳玉鵬】日本首相安倍5日出訪烏克蘭,計劃向烏克蘭提供超過18億美元經濟和人道支援。這是日本首相首次訪問這個國家。有分析稱,安倍的俄羅斯外交「遭遇夾板」,為此他不得不奔波斡旋,既不想得罪俄羅斯,以便為解決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領土問題營造良好環境,又不能在烏克蘭問題上與歐美各國唱反調。面對如此複雜的外交環境,安倍可謂左右為難。
  • 安倍展開「俯瞰地球儀」外交攻勢 難掩內心焦慮
    中新網5月22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22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為推進自身主張的「俯瞰地球儀的外交」,6月份他將赴比利時參加G7首腦峰會,並訪問義大利等國家。此外,安倍目前正在考慮7月份後訪問澳大利亞等大洋洲國家及中南美各國。  報導指出,安倍打著「俯瞰地球儀的外交」旗幟,積極推進首腦外交,到目前為止已經訪問了37個國家。
  • 俄日領土爭端「破冰」?\施君玉
    領土爭端,是制約俄日關係的關鍵所在。為了能在這一最棘手問題上有所成就,安倍頂?美國壓力,主動訪問俄,向普京示好。而俄為打破西方封鎖,也樂見安倍來訪。
  • 俄方回應安倍辭職:他對俄日雙邊關係發展做出無價貢獻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侯佳欣】當地時間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因健康原因辭去首相職務。對於這一消息,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表示,克裡姆林宮感到遺憾的是,安倍晉三決定辭去日本首相職務,他對雙邊關係發展做出的貢獻無價。
  • 蔡英文「聯日抗中」遭批評 臺灣學者稱其是天大誤判
    3月底,日本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赴臺活動,這是「日臺斷交」後最高級別的日本政府官員公開赴臺。再如,日本對臺交流機構「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已經更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灣對日交流機構「亞東關係協會」也將改名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那麼對於蔡英文的這一系列行徑,臺灣島內人士是如何評價的?
  • 俄專家:日方不應期待俄日關係出現突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佩】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5月6日消息,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主任研究員維克託·帕夫利亞堅科向「衛星」新聞通訊社表示,日本沒有太多理由期待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日本首相安倍的會談能取得什麼成果,中國仍是俄羅斯的關鍵夥伴。俄羅斯總統普京5月6日將在索契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安倍不顧此前美國總統歐巴馬要求他推遲訪問如期出訪。
  • 「安倍外交學」與「安倍經濟學」一體兩面的戰略互動關係(全文)
    「安倍外交學」與「安倍經濟學」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兩面,兩者所形成的高度密切的戰略互動是建立在彼此達成的極其隱秘的戰略共謀的基礎上的,即以此次東亞大變局和美國遠東戰略大調整為契機,利用其慣用的傳統地緣政治戰略(戰術)和嫻熟的外交手法,通過「戰略攪局」製造矛盾和衝突,試圖將日本所佔據的對華獨一無二的地緣政治優勢(地緣戰略稟賦),非常巧妙地轉化為強大的地緣經濟優勢,試圖重溫舊夢,再次崛起。
  • 黑龍江一男子在俄打工期間拾虎骨帶回國 被判5年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8月20日發表了題為《為什麼美國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將失敗》的文章,文章認為川普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將有可能失敗,因為這不符合成員國的國家利益,包括美國自身的國家利益。相關內容摘編如下:自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他已經將亞太地區擴大至包括印度洋,將擴大後的地區重新命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地區,並將太平洋司令部重新命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這是一個從美國西部一直延伸至印度洋的軍事戰區。
  • 日媒:普京送安倍"妖刀"不懷好意 或分裂日美同盟
    摘要:在7日於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的俄日首腦會談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互相贈送了禮物。日媒分析稱,這或許是為了達到「分裂日美同盟」的目的,不懷好意。
  • 日媒:俄設想對華煤炭出口增加一倍,取代澳大利亞
    其中一個項目設想將俄對中國的煤炭出口增加一倍,這足以取代與中國關係惡化的澳大利亞的對華出口。中俄領導人去年底同意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推進雙方合作,其中就包括能源項目。中國領導人表示,「真金不怕火煉。危難時刻,中俄關係的獨特優勢和寶貴价值愈加凸顯」。
  • 日媒:普京送安倍「妖刀」不懷好意 或分裂日美同盟
    俄日首腦會談伊勢桑名展出的三把村正刀。(圖/桑名市政府)海外網9月18日電 在7日於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的俄日首腦會談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互相贈送了禮物。安倍贈送的是嘉納治五郎的書法「精力善用」,而普京贈送給安倍的禮物是日本村正短刀。此舉曾引發俄日網友的熱議,他們紛紛揣測背後的意圖。不過,日媒分析稱,這或許是為了達到「分裂日美同盟」的目的,不懷好意。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在9月7日舉行的俄日首腦會談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互贈了禮物。
  • 為了跪舔安倍,蔡英文這次用了四個感嘆號
    一直以來,蔡英文及蔡當局各官員在「媚日」上屢屢刷新人類三觀。為了拉攏日本對抗大陸,蔡當局迎合日本國內右翼政客顛覆歷史言論,配合甚至主動在歷史問題上不斷美化日本侵略、殖民統治臺的事實。蔡英文上臺以來,大肆推動「聯美親日抗陸」路線,而島內分裂分子受「日據」殖民流毒影響,本身有著強烈的「親日」傾向。
  • 俄變強硬日俄北方四島問題再談崩 安倍不敢惹普京
    摘要:據日媒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放棄了促成俄羅斯總統普京年內訪日的計劃。日本9月邀請普京親信、俄安全委員會秘書帕特魯舍夫訪日,11月又迎來了該國最大國營石油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總裁謝欽。
  • 安倍要求俄歸還"北方領土" 欲和普京畫上休止符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來自日本共同社)海外網2月7日電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7日出席了在東京舉行的「要求歸還北方領土全國大會」,就日俄間的和平條約締結談判表示:「戰爭結束已72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安倍在會上致辭,就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已舉行過20次以上的首腦會談表示,決定和普京畫上休止符。若在3月俄羅斯總統大選中普京勝出,有意向5月訪俄並進行首腦會談。6日,俄羅斯東部軍區透露,俄軍已在南千島群島庫納施爾島(日稱國後島)以及其周邊地域開始了軍事演習。
  • 日本和臺灣「抗衡中國大陸」的重要舉動
    香港中評社4月20發表署名陳鴻斌的評論文章指出,此舉充分表明,日本在這一問題上已根本不再顧慮中國大陸的態度。目前臺灣的「亞東關係協會」也正策劃更名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顯然這是日本和臺灣抗衡中國大陸的一個重要舉動。
  • 英俄韓對安倍表態:「祝他身體健康」
    據路透社消息,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當天在推特上說:「安倍晉三作為日本首相為他的國家和世界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他的領導下,英日關係在貿易、防務和文化聯繫方面日漸增強。感謝您多年的服務,祝您身體健康。」另據衛星社消息,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當天表示,安倍晉三決定辭去日本首相職務,克裡姆林宮對此感到遺憾。
  • 安倍在日本街頭演講 堅稱「安倍經濟學」未失敗
    中新網6月16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本月15日在青森、秋田兩縣街頭演講,針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生效將成為參院選舉爭論點,強調為農政改革竭盡全力,力爭擴大農林水產品出口。另一方面,日本民進黨幹事長枝野幸男、共產黨書記局長小池晃則明確表示反對TPP協議。
  • 新內閣安插了中國人民老朋友的……兒子,就能掩蓋安倍的野心?
    安倍率新內閣亮相,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記者馬平攝由於《日本國憲法》的第68條賦予了內閣總理大臣「任命國務大臣」以及「任意罷免國務大臣」的權力,所以首相在遇到內閣支持率暴跌或內閣成員出現醜聞等情況下會進行內閣改造。這樣做,一來通過調整閣僚的人事任命可以刷新內閣的整體形象,二來則可以喚起民眾對新內閣的期待與關注。
  • 安倍稱要奪回「強大日本」 總務大臣新年拜鬼
    另據共同社報導,安倍把討論修憲、充實安保政策和振興教育定位為重要課題,強調「奪回"強大日本"的戰鬥才剛開始。這是應該朝著日本"建設新國家"邁出一大步的時刻」。  安倍就修憲舉措呼籲稱:「在《憲法》制定將滿68年的現在,應該朝著把握時代變化的修改方向,進一步深化國民討論」。  所謂「修憲」,是指修改現行日本憲法第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