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懷孕期間要產檢,「孕期前後檢查」也很重要!包含了夫妻兩人備孕的身體檢查,以及生產完,媽媽的產後回診。有哪些項目?是否有補助?讓我們一一來確認!
孕期前後檢查是常被忽略的健康檢查,夫妻在身體狀況較佳的情況下懷孕,孕育出健康寶寶的成功率較高,而媽咪們產後也因為全心照顧寶寶,容易忘記要回診。到底孕期前後有哪些重要的檢查需要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孕前檢查
男生的孕前健康檢查分為四個部分:
*抽血:血液常規檢查,會檢查有無海洋性貧血、愛滋病與梅毒等。
*尿液檢查:檢查尿蛋白與尿糖等,了解泌尿系統是否損傷或發炎及功能異常等。
*基本身體檢查:量身高、體重、血壓,也詢問健康史,例如有無抽菸、喝酒、吃檳榔、有無家族史或慢性病。
*精蟲分析:在醫院的取精室或在家自行取得精液(醫院會給裝盛精液的容器,但精液必須在1小時內送到醫院)。醫院會再從精液中分析精蟲數量與活動力等。
女生檢查項目有哪些?
男生所做檢查項目,女生也都要做,尤其是梅毒與愛滋病檢查更要做,因為這兩種病毒也會傳染給寶寶。感染先天性梅毒之胎兒有一半機率會胎死腹中,即使出生後也容易有肝脾腫大、心臟與腎臟病變等問題,寶寶的智力也會被影響;至於感染愛滋病,則會使寶寶的免疫力低下,容易遭受其他病原體入侵,導致伺機性感染與出現免疫相關的腫瘤,不可不慎。所以一旦檢查出夫妻有感染梅毒或愛滋病,必須先治療,再做懷孕打算(梅毒可治癒;愛滋病雖然不能治癒,但可能可以把病毒的活性降低)。
除此之外,女生還有以下其他項目檢查:
*確認有無德國麻疹抗體:如果懷孕初期感染,有很高的機會胎兒會受到感染,其中有超過1/4的寶寶會產生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造成多項先天畸形,會建議女生先打疫苗,1個月以後再備孕。
*確認有無水痘抗體:如果懷孕中期感染水痘,會有1~2%機會產下先天性水痘症候群(視網膜炎、腦皮質萎縮、水腎、皮膚及下肢萎縮)的嬰兒;生產前5天或生產後2天之內出現水痘皮疹,會有50%機會產下新生兒水痘症(腦膜炎及肺炎)的嬰兒,所以也會建議女生先打疫苗,1個月以後再備孕。
什麼時候要做孕前檢查?
建議在準備懷孕前半年~1年做孕前檢查。有些人可能會問:「想要懷孕,一定要做孕前健康檢查嗎?」其實還是看個人意願,基於優生保健的觀念,在夫妻身體狀況較佳的情況下懷孕,孕育出健康寶寶的成功率較高,所以還是建議最好要去做檢查。
剖腹產產後檢查項目?
*第一次回診:出院1周後必須回診,看肚子傷口的恢復狀況。少數需要拆線者,也是此時回診。
*第二次回診:產後6周後必須再回診,看子宮恢復的狀況、惡露量、傷口,並且給予產後衛教(例如:避孕或懷下胎準備等)。
自然產產後檢查項目?
出院6周後回診,觀察會陰傷口的恢復狀況。如果沒問題,近期可能就只需回診這一次,依醫囑而定;但如果自然產會陰傷口裂得比較大、裂到肛門,則可能需要多回診幾次。
什麼情況下,產後須提前回診?
*紅腫熱痛或流膿或發燒:如果傷口紅、腫、熱、痛,或是甚至流出膿等分泌物,或是發燒,則應立刻回診,可能有感染之虞。
*惡露變化異常:如果惡露本來已經減少、顏色也已經變淡,突然量又變多、而且顏色變得鮮紅,則應立刻回診,可能是傷口感染、或是藥物使用不當等緣故。此外,產後如果立即吃含酒的食物,或吃當歸、人參,都可能會影響子宮收縮而導致大出血。如果要吃,至少應等產後1周後再吃,或是都不吃更安全。
產後由於忙於照顧新生兒與坐月子,很多媽媽可能會忘記去醫院回診,但為了掌握媽媽的健康狀況與復原情形,最好還是要記得按照醫囑回診與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