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營造全社會孝老愛親的良好氛圍,「巴中婦聯」開設【感恩敬老】專欄,每周二推出全市敬老愛親先進典型,傳播她們敬老愛老助老的故事,向「最美」致敬。今天,讓我們閱讀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黃英的故事。
黃英,女,生於1966年,漢族,群眾。家住星光工業園星光社區三組。黃英自嫁到夫家後熱愛勞動,忠厚誠實,尊敬長輩,互敬互愛,勤儉持家,孝敬父母,贏得了鄰裡和社會的好評。黃英本身就體弱多病,其公公輕時苦勞成疾,現癱瘓在床近十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丈夫嶽茂軍作為家庭的頂梁柱,為了償還因公公生病欠下的債務,常年在外務工,家庭重擔就全部落到她一人身上,不僅要撫育兩個孩子成人,還要照顧公公的日常起居生活。由於家庭情況所迫,黃英農忙時在家種地,農閒時在附近打零工;傍晚回家,餵豬餵牛,洗衣做飯,多少個日日夜夜還儘量在公公床前照顧護理,義不容辭。
十年來,
含辛茹苦,任勞任怨,
盡到了一個兒媳的責任,
做到了一個母親和妻子的擔當。
黃英本身就體弱多病,其公公輕時苦勞成疾,現癱瘓在床近十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丈夫嶽茂軍作為家庭的頂梁柱,為了償還因公公生病欠下的債務,常年在外務工,家庭重擔就全部落到她一人身上,不僅要撫育兩個孩子成人,還要照顧公公的日常起居生活。由於家庭情況所迫,黃英農忙時在家種地,農閒時在附近打零工;傍晚回家,餵豬餵牛,洗衣做飯,多少個日日夜夜還儘量在公公床前照顧護理,義不容辭。十年來,含辛茹苦,任勞任怨,盡到了一個兒媳的責任,做到了一個母親和妻子的擔當。
黃英同志堅信,不管家庭遭遇多大的困難,家庭和諧就是最大的開心。那是10年前的一個冬天,年邁公公住進了醫院,以後的兩個多星期,他一直處於昏迷之中。通過腦部CT掃描顯示,他的右腦血管大面積梗塞。如不及時救治,將會留下不可逆轉的腦損傷,甚至可能發展成為植物人。當時,父親全身插滿了管子,吃飯、喝水、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黃英和家人們輪流陪護,時刻守候在父親的身邊,與他共度難關。兩個星期裡,黃英從未脫下過衣服睡覺,臉來不及洗,頭髮來不及梳,整個人憔悴得不成樣子。可是,每次回家做飯,雙手都洗得乾乾淨淨,米淘過多次,菜反覆洗才能下鍋,生怕公公吃得不衛生、不可口。也許家人們的真情感動了上天,病魔退卻了。兩個星期後,公公轉危為安,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醫生告訴家人由於父親是高齡老人,不能手術,只能保守治療,以後的日子要與病床打交道了。黃英與家人們並沒有放棄,只要公公還有一口氣,就得盡孝心把公公的生命延續。體力和肢體的恢復是漫長的,也是非常艱難的。經過兩周臥床,公公體內的大便已乾結成塊,依靠他自己怎麼也拉不下來。黃英怕公公由於排便用力造成腦血管壁破裂,便清潔雙手,戴上薄塑料手套,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將硬塊的大便從父親體內摳出。父親通暢地排完一次大便,成為家人們最快意的事情。此後的兩個多月裡,家人們輪流地架著公公,在人民醫院內科病房樓道裡一步一挪地做著肢體恢復活動,開始20分鐘一次,後來增加到40分鐘。回到病房,他們還要給公公用開水燙腳,做腿部按摩,請理療科大夫為父親做理療。三個月後,公公的身體恢復收效甚微,按醫生的吩咐和建議轉回家中療養。黃英的家庭並不富裕。公公在住院期間在親朋好友那裡借了一大筆錢,父親回家後躺在床上天天要藥物療養,自己的兩個孩子也正是上學讀書的日子,丈夫在外務工收入又低,黃英深感壓力重大,但她意識到自己不能垮下去,一定要把這個家支撐住。她承包了鄰裡荒蕪的田地搞種植業,她養羊餵豬搞養殖業,她承包社裡塘庫搞水產業,一有空閒還在附近一些企業打零工,補貼家裡的一些日常開支。為了讓父親增強體力,家裡從來沒有缺過滋補身體的營養品,每次家人給父親餵食物,公公能很好的配合,全家人都非常欣慰。黃英的家庭確實有點寒酸,家具還是10年前的簡易木質沙發和床鋪,家電也只有一臺老式電視機。直到後來,才添置了一臺冰箱,那是為公公吃飯方便、衛生才買的。除了這些,家裡沒有更多的擺設了。這些東西,擺在她一百多個平方的土坯房裡,整個屋子還是顯得很空蕩。可是,這裡面有和諧的家庭,有慈祥的父親,有愛她的丈夫和兒子,再苦再累黃英也覺得很充實,很幸福。從2008年到現在,黃英對公公的孝敬最大程度地表現在她的細心上,公公體溫的高低、床墊的乾濕、臥室的冷暖,她都時刻掛在心上,甚至公公的每一種表情、每一個生活細節,她都毫不放過。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黃英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而且久病床前的孝子對公公的情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彌久彌真,最終化作傳承美德、敦化民風的人間佳話,流傳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在她公公癱瘓在床至今,黃英及丈夫從來沒有向村上、向園區、向社會提出過任何要求,她說公公是她的公公,孝敬公公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從公公患病癱瘓到現在,已經整整十年了。十年來,多少個日日夜夜,對任何人來說,都不能不算作人生中的一段漫長經歷。對於黃英來說,這段歲月承載了她的青春時光。她回首過去,仰無愧於生育自己的父母雙親,俯不悔於自己為孝敬公公付出的10載光陰。抬望前路,她又覺得身上的擔子依然很重,因為公公還需要自己更多的關懷和照顧。聖人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為喜,一則為懼。」黃英的公公已經是年逾九旬的老人了,光陰難留,歲月易老,她怎能不倍加珍惜?安守孝道,盡己所能,回報親恩,讓父公公度過祥和的晚年——這,就是他最大的心願。
· END ·
原標題:《感恩敬老 | 黃英: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