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敬老 | 黃英: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

2020-12-11 澎湃新聞

感恩敬老 | 黃英: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

2020-12-08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營造全社會孝老愛親的良好氛圍,「巴中婦聯」開設【感恩敬老】專欄,每周二推出全市敬老愛親先進典型,傳播她們敬老愛老助老的故事,向「最美」致敬。今天,讓我們閱讀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黃英的故事。

黃英,女,生於1966年,漢族,群眾。家住星光工業園星光社區三組。黃英自嫁到夫家後熱愛勞動,忠厚誠實,尊敬長輩,互敬互愛,勤儉持家,孝敬父母,贏得了鄰裡和社會的好評。黃英本身就體弱多病,其公公輕時苦勞成疾,現癱瘓在床近十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丈夫嶽茂軍作為家庭的頂梁柱,為了償還因公公生病欠下的債務,常年在外務工,家庭重擔就全部落到她一人身上,不僅要撫育兩個孩子成人,還要照顧公公的日常起居生活。由於家庭情況所迫,黃英農忙時在家種地,農閒時在附近打零工;傍晚回家,餵豬餵牛,洗衣做飯,多少個日日夜夜還儘量在公公床前照顧護理,義不容辭。

十年來,

含辛茹苦,任勞任怨,

盡到了一個兒媳的責任,

做到了一個母親和妻子的擔當。

黃英本身就體弱多病,其公公輕時苦勞成疾,現癱瘓在床近十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丈夫嶽茂軍作為家庭的頂梁柱,為了償還因公公生病欠下的債務,常年在外務工,家庭重擔就全部落到她一人身上,不僅要撫育兩個孩子成人,還要照顧公公的日常起居生活。由於家庭情況所迫,黃英農忙時在家種地,農閒時在附近打零工;傍晚回家,餵豬餵牛,洗衣做飯,多少個日日夜夜還儘量在公公床前照顧護理,義不容辭。十年來,含辛茹苦,任勞任怨,盡到了一個兒媳的責任,做到了一個母親和妻子的擔當。

黃英同志堅信,不管家庭遭遇多大的困難,家庭和諧就是最大的開心。那是10年前的一個冬天,年邁公公住進了醫院,以後的兩個多星期,他一直處於昏迷之中。通過腦部CT掃描顯示,他的右腦血管大面積梗塞。如不及時救治,將會留下不可逆轉的腦損傷,甚至可能發展成為植物人。當時,父親全身插滿了管子,吃飯、喝水、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黃英和家人們輪流陪護,時刻守候在父親的身邊,與他共度難關。兩個星期裡,黃英從未脫下過衣服睡覺,臉來不及洗,頭髮來不及梳,整個人憔悴得不成樣子。可是,每次回家做飯,雙手都洗得乾乾淨淨,米淘過多次,菜反覆洗才能下鍋,生怕公公吃得不衛生、不可口。也許家人們的真情感動了上天,病魔退卻了。兩個星期後,公公轉危為安,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醫生告訴家人由於父親是高齡老人,不能手術,只能保守治療,以後的日子要與病床打交道了。黃英與家人們並沒有放棄,只要公公還有一口氣,就得盡孝心把公公的生命延續。體力和肢體的恢復是漫長的,也是非常艱難的。經過兩周臥床,公公體內的大便已乾結成塊,依靠他自己怎麼也拉不下來。黃英怕公公由於排便用力造成腦血管壁破裂,便清潔雙手,戴上薄塑料手套,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將硬塊的大便從父親體內摳出。父親通暢地排完一次大便,成為家人們最快意的事情。此後的兩個多月裡,家人們輪流地架著公公,在人民醫院內科病房樓道裡一步一挪地做著肢體恢復活動,開始20分鐘一次,後來增加到40分鐘。回到病房,他們還要給公公用開水燙腳,做腿部按摩,請理療科大夫為父親做理療。三個月後,公公的身體恢復收效甚微,按醫生的吩咐和建議轉回家中療養。黃英的家庭並不富裕。公公在住院期間在親朋好友那裡借了一大筆錢,父親回家後躺在床上天天要藥物療養,自己的兩個孩子也正是上學讀書的日子,丈夫在外務工收入又低,黃英深感壓力重大,但她意識到自己不能垮下去,一定要把這個家支撐住。她承包了鄰裡荒蕪的田地搞種植業,她養羊餵豬搞養殖業,她承包社裡塘庫搞水產業,一有空閒還在附近一些企業打零工,補貼家裡的一些日常開支。為了讓父親增強體力,家裡從來沒有缺過滋補身體的營養品,每次家人給父親餵食物,公公能很好的配合,全家人都非常欣慰。黃英的家庭確實有點寒酸,家具還是10年前的簡易木質沙發和床鋪,家電也只有一臺老式電視機。直到後來,才添置了一臺冰箱,那是為公公吃飯方便、衛生才買的。除了這些,家裡沒有更多的擺設了。這些東西,擺在她一百多個平方的土坯房裡,整個屋子還是顯得很空蕩。可是,這裡面有和諧的家庭,有慈祥的父親,有愛她的丈夫和兒子,再苦再累黃英也覺得很充實,很幸福。從2008年到現在,黃英對公公的孝敬最大程度地表現在她的細心上,公公體溫的高低、床墊的乾濕、臥室的冷暖,她都時刻掛在心上,甚至公公的每一種表情、每一個生活細節,她都毫不放過。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黃英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而且久病床前的孝子對公公的情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彌久彌真,最終化作傳承美德、敦化民風的人間佳話,流傳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在她公公癱瘓在床至今,黃英及丈夫從來沒有向村上、向園區、向社會提出過任何要求,她說公公是她的公公,孝敬公公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從公公患病癱瘓到現在,已經整整十年了。十年來,多少個日日夜夜,對任何人來說,都不能不算作人生中的一段漫長經歷。對於黃英來說,這段歲月承載了她的青春時光。她回首過去,仰無愧於生育自己的父母雙親,俯不悔於自己為孝敬公公付出的10載光陰。抬望前路,她又覺得身上的擔子依然很重,因為公公還需要自己更多的關懷和照顧。聖人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為喜,一則為懼。」黃英的公公已經是年逾九旬的老人了,光陰難留,歲月易老,她怎能不倍加珍惜?安守孝道,盡己所能,回報親恩,讓父公公度過祥和的晚年——這,就是他最大的心願。

· END ·

原標題:《感恩敬老 | 黃英: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兒媳照料癱瘓公公18年 自製22條尿布換洗(圖)
    兒媳照料癱瘓公公18年 自製22條尿布換洗(圖)   德州刁李貴小區的徐清珍18年如一日,照顧著患病癱瘓的公公,為方便坐輪椅的老人下樓,她專門請人做了一個七八米長的滑道,在天氣條件較好的時候,帶老人到附近的減河溼地風景區轉一轉
  • 感恩敬老 | 李玲:陪伴最愛的人,我願做家的依靠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營造全社會孝老愛親的良好氛圍,「巴中婦聯」開設【感恩敬老】專欄,每周二推出全市敬老愛親先進典型,傳播她們敬老愛老助老的故事,向「最美」致敬。
  • 感恩敬老|張洪琪:養老院裡的孝順「兒子」
    後來,隨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差,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張洪琪不得不回到老家,因為有了對老人的護理經驗,回家後的張洪琪精心的照顧著父母的飲食起居,他也成了遠近聞名的孝子。
  • 「湖南好人」吳慧芳:照顧癱瘓公婆二十載
    吳慧芳二十餘年任勞任怨照顧癱瘓的公婆,是中方縣孝老愛親道德模範,2017年1月榮登湖南好人榜。24年前,在大女兒只有3歲的時候,吳慧芳的公公因中風癱瘓臥床不起,婆婆一直身體虛弱,沒有勞動能力,丈夫在鄉政府上班很少有時間回家,她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面對病床上的老人,她只當自己是女兒。
  • 東海好兒媳,照顧癱瘓婆婆4年
    她微笑著,臉上滿是溫暖,一手端著水,一手拿著藥……昨天中午,記者在東海鎮德字村16組,見到了周邊村民一致稱讚的好兒媳林玲,她正在服侍88歲的婆婆張美菊吃藥。都說婆媳是天敵,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這些話對於今年61歲的兒媳婦林玲來說,婆婆就是自己的親媽,婆媳兩人關係不僅處的特別的融洽,而且4年如一日的照顧癱瘓婆婆。
  • 家庭會議後,42歲兒媳婦:憑什麼讓我辭職回家照顧癱瘓的公公
    所以她當場就質問大家是憑什麼替她做了主讓她辭職回家照顧癱瘓的公公!而且黃婷也明確了態度說「不同意」,她的拒絕讓家庭會議一下子陷入到了僵局中。後來黃婷實在氣不過,就忍不住和公公吵過幾次,公媳之間的關係也一直僵住了。如今,要是讓她接受照顧公公,她心裡總有一種很膈應的感覺。②、因為癱瘓在床的公公需要人給他端屎接尿換尿片,而黃婷對氣味特別過敏,只要聞到那種騷臭味,肯定會忍不住嘔吐,連飯都會吃不下。
  • 孝順兒媳許淑萍
    特約記者高偉  「這樣孝順的兒媳真是難得,在我們十裡八村也是很難找。」日前,在明水縣興仁鎮興國村提起許淑萍,村民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今年44歲的許淑萍是一名普通的農家婦女,前些年小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然而命運之神卻時常和她開玩笑。1998年,婆婆突患腦瘤,兩年後又患腦梗死、小腦萎縮。
  • 全區孝親敬老之星,由你決定!現在開始!快戳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哥哥每天都笑嘻嘻地生活,可以說是過得無憂無慮。 高秀芝善待親人的行為也積極影響了她自己的一雙兒女,現在她自己的孩子們也已經長大,並且都已為人父母,在他們母親的感染下,他們更加懂得孝親敬老的意義,明白孝親敬老的重要性,所以他們一個個也都效仿自己的母親,幸福地經營著自己的小家。
  • 濮陽72歲老人43年如一日贍養百旬公公!
    43年前清豐縣大屯鄉店上村29歲農村媳婦喬貴巧,遭遇禍事連連,婆婆患重病去世不久,丈夫逯法林從房上摔下搶救無效死亡,當時家庭極度貧困,面對幼小兒女和60多歲公公,喬貴巧不離不棄,用自己雙手撐起一片天,把兒女養大成人後,繼續精心贍養公公。
  • 柏谷塢村「好兒媳」典型不斷
    「金春堯多年悉心照料不能自理的老母親;姬淑然伺候癱瘓的公公如親爹;薛春玲照顧植物人公公無怨無悔,好媳婦多啦……」說起村裡好媳婦孝順公公婆婆的好典型,張文通老人如數家珍,話語中滿是自豪和驕傲。【為兒、為媳之道】贍養老人  全心全意盡孝道好兒媳 為癱瘓公公擦屎擦尿在柏谷塢村老年協會活動中心,牆上顯眼位置張貼的「好媳婦」、「好兒子」的大紅榜格外引人注目,不少模範的感人事跡被配上照片張貼出來,而秦月芬就是其中「好媳婦兒」的一位。秦月芬是柏谷塢村第六村民組的村民,她數年來照顧癱瘓在床公公的感人事跡,在村子裡廣為流傳。
  • 「最美兒媳」陳義麗:盡心盡孝 自製健康加油手冊
    孝美行天下 尋找山東最美兒媳她們孝親敬老、愛崗敬業、和睦鄰裡,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她們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跡,卻用一個個平凡的感人故事,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她們就是「最美兒媳」!手術成功了,可公公因腦血栓導致嚴重的語言障礙,需要通過練發音、說繞口令、念文章等方式進行康復訓練。陳義麗自製的「健康加油手冊」裡面,有她寫的希望公公早日恢復健康寄語,有養生知識,有繞口令,還有戰勝病魔的勵志故事等等。公公患腦血栓這十餘年來,光這樣的「健康加油手冊」 陳義麗就做了十幾本。只要有空閒,陳義麗就和公公一起大聲朗讀,鍛鍊公公的語言表達能力。
  • 柏谷塢村「好兒媳」典型不斷[2014-08-07]
    「金春堯多年悉心照料不能自理的老母親;姬淑然伺候癱瘓的公公如親爹;薛春玲照顧植物人公公無怨無悔,好媳婦多啦……」說起村裡好媳婦孝順公公婆婆的好典型,張文通老人如數家珍,話語中滿是自豪和驕傲。【為兒、為媳之道】贍養老人  全心全意盡孝道好兒媳 為癱瘓公公擦屎擦尿在柏谷塢村老年協會活動中心,牆上顯眼位置張貼的「好媳婦」、「好兒子」的大紅榜格外引人注目,不少模範的感人事跡被配上照片張貼出來,而秦月芬就是其中「好媳婦兒」的一位。秦月芬是柏谷塢村第六村民組的村民,她數年來照顧癱瘓在床公公的感人事跡,在村子裡廣為流傳。
  • 高圓圓被公公怒斥「你幹什麼吃的?」兒媳與公公的相處,也是難題
    對於演員高圓圓,印象一直不好不壞,不過看了她公公的一些言論,著實有點心疼她這個做兒媳的。別人家都是婆媳關係難相處,沒想到,兒媳與公公如何相處也是個大難題。高圓圓的公公事事要求完美,也會用同樣的標準要求兒子兒媳,杯子擺錯方向也不行,而且還會毫不遮掩地說,「你幹什麼吃的?」他的言論不僅於此,還說「什麼叫太太?就是好好在旁邊伺候我的。」相信每個女人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覺得不舒服。
  • 濟寧「農民歌手」悉心照顧癱瘓母親十餘年
    「照顧家人如果不用心,做什麼事還能上心!」提及照顧母親的經過,這是劉忠德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母親長期癱瘓在床,最容易出現褥瘡。為了防止老人長褥瘡,劉忠德和妻子總是定時為母親翻身、按摩。為了便於母親消化,劉忠德和妻子還專門為母親準備了便於吸收的飯食。「父母養育我們成人,我們為父母盡孝,做子女的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劉忠德說。
  • 公公大小便失禁 好媳婦每夜起身四五次照顧老人
    公公也是我的親人,讓他吃好穿暖,乾淨舒適、快樂無憂地生活,是作為兒媳應盡的義務和本分。不為名,不為利,只求心安,只希望老人能幸福安康地度過晚年。     ▶丈夫早早去世,婆婆有糖尿病,兩個兒子需要照顧,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部落在了一個女人身上,除了這些,讓張粉靈更為難受的,是公公患腦血栓大小便失禁,她不但不能出遠門工作,還要天天為公公擦洗身子,其實這讓她很難為情。每天多次為公公擦屎尿,每夜還要起身四五次為公公擦洗身子,張粉靈常常身心疲憊。但即便這樣,她一做就是五年多,從未放棄照顧公公。
  • 好兒媳精心照料癱瘓婆婆 9年洗尿布3萬餘次
    9個春秋,3200多個晝夜,她以自己柔弱的肩膀,體貼入微的細心,悉心照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相伴相隨,把癱瘓在床的婆婆一次次從死神的手中拉了回來,她就是封丘縣陳固鄉後河村人李淑雲。而婆婆從李淑雲嫁過來的那天,就把懂事能幹的兒媳當成女兒一樣喜歡。  高啟祥弟兄四人,高啟祥排行最小。老人癱瘓的時候,弟兄四人商議輪流照看。李淑雲看出來婆婆不想這樣,就表示,因為婆婆一直和他們住在一起,他們就要多做點兒事,願意承擔起照顧婆婆的責任。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婆婆生病兒媳去照顧,兒媳:我是為了老公
    02作為婆婆,兒媳生了孩子,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理應要去照顧的。有付出才有回報,兒媳不是吃著你的飯長大的,她憑什麼要孝順你呢?你得先要付出,要和兒媳培養好感情,兒媳生活得好了,你兒子才會生活得好。兒媳坐月子,對婆媳關係來說是個機會,婆婆要好好表現,日後兒媳照顧婆婆時才會同樣好好表現,要相信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男人在處理婆媳關係時,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婆媳之所以關係不好,其實並不是她們本身的問題,而是這個男人在從中攪事,結果越攪矛盾越大。所以會處理婆媳關係的男人,才會得到老婆和老媽兩個人的愛,才會更幸福。
  • 肇慶:美德代代傳 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的真情故事
    馬素梅:體貼入微好兒媳 敬老事跡傳為佳話西江網 記者 甘婉怡 攝  她是一位細心、孝順的女兒,也是一名體貼入微的兒媳,是鄰居學習的榜樣,她的敬老事跡在學校傳為佳話。她就是鼎湖桂城中心小學語文教師馬素梅。2017年,她榮獲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稱號,這是對她以實際行動詮釋敬老愛老美德的極大認同。
  • 一位高情商婆婆對兒媳的忠告:莫被孝順,綁架了你們的婚姻
    導語:一位高情商婆婆對兒媳的忠告:莫被孝順,綁架了你們的婚姻作者;三點/原創在一家人關於鳳凰女,鳳凰男該如何對待父母這樣一個問題之上,一位高情商婆婆對兒媳的忠告為:莫被孝順綁架了你們的婚姻。一邊都有一家子人等著他們照顧,這還不夠他們脫一層皮的嗎?就算情況比他們好太多的夫妻,在生活當中都有各種來自於家人的矛盾與意見,就他們這種情況,想想都夠頭疼幾十年的。幸好,在婚後,對小兩口要求比較多、而且態度強硬而認為理所應當的,只有畢曉敏的父母而已,她的婆家雖說生活方面也不是太理想,但婆婆卻是一位難得開通而明事理的老人。
  • 悉心照料癱瘓公婆 孝心事跡感動鄉鄰
    點擊藍字2020羅連香,一名極為普通的農村婦女,作為一個兒媳,多年來她一直不辭辛勞悉心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婆婆,用一顆善良孝順的心譜寫了一段人間真情。長期以來,羅連香把家庭照顧的細緻入微,侍奉老人,教導孩子,遵紀守法,料理家務。村裡老人重活幹不起她會主動幫助老人。近幾年婆婆胡月英癱瘓在床,原本她老公有兩兄弟,弟弟意外死亡後,弟媳帶著兒子外出務工,因此照顧婆婆的擔子就落到了羅連香一個人的肩上,幾年來婆婆身體一直不好,生病吃藥是經常的事,羅連香悉心照料,一看到婆婆身體不舒服便會馬上帶去看病,及時治療,端茶遞水每頓藥都親自照顧婆婆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