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兒媳許淑萍

2021-01-11 東北網

特約記者高偉

  「這樣孝順的兒媳真是難得,在我們十裡八村也是很難找。」日前,在明水縣興仁鎮興國村提起許淑萍,村民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今年44歲的許淑萍是一名普通的農家婦女,前些年小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然而命運之神卻時常和她開玩笑。1998年,婆婆突患腦瘤,兩年後又患腦梗死、小腦萎縮。婆婆喜歡花,讓兒子騎摩託車去縣城花店購買,買回後,婆婆一天數十次的澆水,沒幾天把花澆死了。花死了還不算完,還得買花。有時婆婆把花盆裡的土往出捏,有時往裡捏,把許淑萍剛擦得乾乾淨淨的地板磚弄得一塌糊塗。如果婆婆看上了屯裡誰家的花,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給她,她掐起花杈就跑。為此,許淑萍只能一家家地賠禮道歉,賠人家的花。婆婆一天天就是這麼折騰,看不住就會出去惹禍。許淑萍看在眼裡,疼在心上,無論婆婆做啥錯事,她從來不發火。一點一滴,村民都看在眼裡。

  而此時,公公患腦梗死已經十多年了,雖說不能勞動,但生活還是能自理。家中有五十多畝地,平時養豬、養牛用來補貼家用。許淑萍和丈夫都是任勞任怨的農民,為了這個家廢寢忘食地勞作著。家中兩個孩子,一個在讀大學、一個讀初中,而學雜費用就不是一筆小錢。公婆每年兩次的例行通血管和平時吃藥的費用,除去新農合報銷的部分,藥費一年還一萬多元。日子捉襟見肘,為了這個上有老小有小的家,許淑萍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天有不測風雲。2018年1月,公公治療腦梗在醫院住院剛出院四天,因胃出血又住進了醫院,這次公公徹底癱瘓了,不但不會動還不會說話,沒有了語言交流,脾氣也非常暴躁,他想做什麼就不停地敲床,並且不分晝夜。許淑萍給公公洗洗涮涮,端水餵飯,如果理解不對,公公還打人。公公的女兒回來伺候幾天,體驗到了這當中的難處後,她們是真正從心裡敬佩許淑萍,因為許淑萍從無怨言,總是認真細緻地伺候老人。

  許淑萍心時刻都記掛著兩位老人的冷暖與感受。當聽到別人讚嘆時,她卻說出了這樣樸素的話:「誰都有老的時候,誰都有患病的時候,我只不過做了自己該做的一切。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相關焦點

  • 趙政:孝順兒媳在眼前
    孝順兒媳在眼前文/趙政「媽,您的傷口癒合了,估計再上幾天藥就好了。」瞧……我的老婆,正在給我媽的尾椎骨一傷處換藥。我老婆溫玉榮在娘家就是一個孝順的女兒。百善孝為先。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帶來溫暖;孝順是大山,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財富。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她八十多歲的爹和媽都是她養老送終的。記得五年前,我嶽母病危躺在床上,是她,一口一口地餵飯,是她,端屎端尿,是她,沒明沒夜地守著……她付出的太多太多了,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解釋了「孝順」一詞。
  • 一位高情商婆婆對兒媳的忠告:莫被孝順,綁架了你們的婚姻
    導語:一位高情商婆婆對兒媳的忠告:莫被孝順,綁架了你們的婚姻作者;三點/原創在一家人關於鳳凰女,鳳凰男該如何對待父母這樣一個問題之上,一位高情商婆婆對兒媳的忠告為:莫被孝順綁架了你們的婚姻。我想讓你明白,一個人找對象,可以要求對方尊重自己的父母,但是孝順是一種素質,而不是一種要求。別人自願這樣做,跟你的家人要求對方一定得這麼做是兩回事。你之於對我與你公公,跟我兒子之對你父母親都一樣。這是一種常識。你們只是因為愛情而相遇最後走到一起的,並沒有欠我們老一輩什麼。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老年人也是一樣,不應該將所有的期待,全部轉嫁到兒女頭上。」
  • 「你不出錢也不幫帶娃,憑啥要我孝順?」兒媳一番話,刷爆朋友圈
    支持小張做法的人說:說的很好,說的沒錯,婆婆在兒媳婦難的時候沒有伸手幫助,憑什麼要讓兒媳婦出錢再孝順,這樣的婆婆簡直太黑心。再說人心都是肉長的,如果婆婆一開始對兒媳婦好,那麼兒媳也會報答和孝順,但偏偏婆婆的做法讓兒媳婦寒了心,怎麼可能再心甘情願的去掏錢孝順婆婆呢?
  • 豪門兒媳高圓圓「被打100分」,公婆誇讚好孝順,教養是裝不出的
    趙又廷的父親也是80年代的當紅演員,也算是一介豪門,能夠成為趙家的兒媳,規矩也是很多的,最近公公趙樹海在綜藝節目《改變的起點》中,大談兒媳高圓圓,並且誇讚高圓圓孝順有禮。因為公公是比較傳統的人,高圓圓也很傳統,在登山的時候會攙扶公婆,平時也是十分的孝順,對待老人也恭恭敬敬,公公坦言:「我非常滿意,打100分。」
  • 感恩敬老 | 黃英: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
    感恩敬老 | 黃英: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 2020-12-08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婚兒媳拒絕和公婆住一起,被老公大罵不孝順,結局讓人嘆息
    男人看見勸說老婆無果,憤怒之下說「你怎麼這麼不孝順,有這麼對待長輩的嗎?我們都有老的一天.......」。這位新婚兒媳卻說,不和公婆同住,跟孝不孝順無關,主要她有這些顧慮:擔心公婆思想老舊,守著一堆陳規陋習,住一起不舒服家裡長輩和年輕一代人,生出於不同的時代,受不同文化的影響,容易發生矛盾。
  • 婆婆不願跟隨兒媳改嫁被全家人指責:真正的孝順不該親情綁架
    婆婆老年喪子,兒媳中年喪夫,這是兩個女人所遭受的最痛苦的事。沒有了那個男人作為紐帶,婆媳之間的關係便更加脆弱。倘若兒媳要改嫁,那麼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就會雪上加霜。張秀英老人就遇到了這個難題。兒媳孟美華常常外出打工,張婆婆在家照顧兩個年幼的孫子。三年前,兒媳第二次改嫁。本沒有阻攔過兒媳改嫁的張婆婆,如今卻對兒媳一肚子怨恨。原因是,兒媳改嫁後,把兩個孫子也一併帶走了,並讓他們認新丈夫做爸爸。
  • 「兒媳,你不孝順我不怕遭報應嗎」?「我就是跟你學的」!
    張阿姨從不孝順,雖然按照法律兒媳婦並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但作為一個兒媳婦至少應該尊重老人,你可以不孝順,但也不能虐待,可張阿姨卻是一個虐待婆婆的兒媳婦。她的所作所為大家都看在眼裡,有些鄰居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之下,會當著她的面給她提意見,而每一次都會被她給罵回來。
  • 老婆原本對我媽不好,自從兒子娶了孝順兒媳,老婆對我媽態度大變
    這半年時間,我們家最大的兩個收穫:1)兒子娶了一個非常懂事的兒媳;2)在兒媳薰陶下,曾經對我媽一直不好的老婆,現在對我媽也開始孝順了。先說我老婆和我媽這些年的關係:因為我兄弟姐妹多,所以,在我老婆生兒子和女兒的時候,我媽沒能給予更多照顧,還不至於對我老婆不管不問。就因為此,我老婆一直說我媽偏心眼,所以,這些年,也只是逢年過節才會去看望我父母。
  • 婆婆過生日,兒媳給500紅包被嘲笑:給這點錢你真「孝順」
    但孝順不代表愚孝,老人做的事不一定全是正確的,愚孝不但會害了自己,還會影響到身邊人。婆媳矛盾在很多家庭中都非常常見,能不能順利解決取決於夾在中間的男人會不會做事,過於偏心只會讓事態越來越嚴重。我和老公是在大學期間相識並相戀的,我倆是同班同學又正巧因為興趣相投而報了同一社團,再加上他這個人性格幽默能說會道,沒多久便發展成了情侶關係。
  • 看似善良孝順的女人,真實面目令人寒心!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女人剛進婆家門或與男人交往期間,表現得非常善良孝順,大方得體,善解人意,但婆媳真正相處後,時間一長,有些女人就暴露了令人寒心的真實面目,原來,看似孝順善良的表面,卻隱藏著一顆自私冷酷不孝順的心。
  • 獨居婆婆喝粥時含淚傾訴:兒子兒媳都孝順,就是不敢跟他們住一起
    這樣做的,是大家口中的孝順孩子。只是,有些時候,老人心裡的話,卻不願對兒女說。王峰樓下的李大媽,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她是單親母親,這兩年一直獨居。李大媽放下粥碗,擦擦眼淚,說不是自己不去住,兒子兒媳都很孝順,自己就是不敢去住了。王峰奇怪,但隨著李大媽的傾訴,他慢慢明白了原因。買菜做飯,家務瑣事,有人陪伴,無人聊天李大媽的兒子兒媳,工作都比較忙,早出晚歸,家裡的事情,基本顧不上。
  • 清豐孝老子女事跡:大屯鄉高棗格村呂江麗,孝順兒媳的愛親情懷
    婆母感觸地說:「我這病康復得這樣快,全靠有兩個孝順兒媳伺候得好。特別是江麗,她在老家住,每天守著我。有這樣的孝順媳婦,我算有福了!」江麗說:「孝順公婆是兒媳婦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傳統美德。自己不孝老,老時無人孝。我要好好地孝敬老人,給子孫樹個榜樣!」江麗持之以恆的孝行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讚許。
  • 攤子裡的這幾種婆婆、媳婦對她再孝順也都是白搭,不知好歹
    儘管無論是以前的《婚姻法》,還是即將出臺的《民法》,兒媳對婆婆都沒有贍養的義務。即使在法律層面上,兒媳也不能算是近親。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真正做到狠心不去理婆婆。好友媛媛說,她的孩子一直是娘家的親媽幫著帶的。每一次見到母親累的抬不起手臂,說不愧疚是假的。但是實在沒有辦法!丈夫很孝順,不願使喚婆婆,她又張不開嘴,於是只好讓剛退休的母親去領娃。
  • 人到老了,還是得指望兒媳,事實上能指望的也只有兒媳
    如果婆媳關係非常糟糕,沒有互敬互愛只有恨怨仇視,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男人在中間為難是肯定的,然後還會不會影響男人的孝順?其實,會影響到的。到那個時候,男人的孝心,必然要因為妻子對婆婆的不滿而大打折扣。
  • 婆婆生病兒媳喊工作忙,女兒請假伺候,分家產兒媳:出嫁女兒沒份
    尤其在婆媳之間,兒媳享受了婆婆的家產,那麼就應該履行照顧婆婆的義務。如果兒媳不願意照顧婆婆,那麼財產也不應該全都分給兒子一個人。羅阿姨覺得很心痛,結婚前還聽話孝順的兒子,怎麼和兒媳婦結婚後,卻開始變得冷漠自私?究竟是兒子變了,還是兒媳婦帶壞了兒子?
  • 婆婆嘴碎,無中生有,與親戚哭訴自己不夠孝順,該怎麼辦?
    同學訴苦:自己婆婆嘴碎,無中生有,與親戚哭訴自己不夠孝順,該怎麼辦?同學的真事。交代背景。她的婆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40了,又高又壯,不喜歡講話,除了工作外就只有釣魚是他愛好,家人估計他這輩子有可能都找不到媳婦了。
  • 婆婆折磨了兒媳8年,兒媳的反擊大快人心
    清官難斷家務事,兒媳和公婆之間的矛盾越激烈,有很主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男人窩囊,婆媳矛盾需要男人在中間周旋和調節,一個巴掌片不響,如果婆媳之間只是一些家庭瑣碎之事,做兒媳的也應當學會包容和理解,必將公婆歲數大,沒文化,看不慣的就會嘮叨,此時為了家庭和諧,兒媳保持沉默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包容也好,理解也罷,都要有個度,如果公婆做得太過分了,讓兒媳感到在家裡沒有地位,那樣矛盾就會就會越激烈。
  • 婆婆住院一個月,兩兒媳一個在床邊照顧,一個在朋友圈「雲」盡孝
    兩個兒子都很孝順,爭著要把劉老太接到自己家去住,劉老太說什麼也不去二兒子家住。一方面婚房是女方準備的,就連彩禮也象徵性地要了3.3萬,就這還退回來了1.5萬。劉老太覺得兒子結婚,自己什麼都沒準備,理虧,心裡也沒底氣。最重要的是,她受不了二兒媳的做派,二兒媳喜歡發朋友圈,大小事都要拍照發朋友圈,但最關鍵問題是她喜歡作假。
  • 孝順女智鬥不孝子
    女兒出嫁了,兒子兒媳倒也孝順。老人手頭尚積有些金銀財寶,安享晚年,豐衣足食。 一日,兩個兒子要求父親將金銀細軟分給他倆,作為經商的本錢。老人經不起苦苦哀求,便同意了。想不到兒子分得金銀即變了卦,不但不孝老父親,而且讓媳婦每日咒罵老人。為贍養老人之事,弟兄也爭執不休,最後才勉強決定輪流贍養老人,每人養一個月。從此,老人過著被虐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