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故事: 張大爺的酒

2021-02-07 幽默室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自網絡,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張大爺今年五十八周歲了。

五十八周歲的張大爺一生有兩大愛好:

喝酒,拉大呱。

「前一樣花錢,後一樣費口舌,沒一樣中人的。」張大爺的老伴張大娘憤憤然說道。

「中人」是膠東地區的一句方言,意思是討人喜歡,滿意的意思。

「四十年前我就是個痴巴,瞎漢,咋找了這麼個玩意,真恨人。」張大娘越老越看去上張大爺了。

張大娘早婚,十八歲就做了張大爺的新娘。

「世上兩種人,不敢惹。哪兩種人?女人和小人。」張大爺教育兒子說道。

張大爺有一雙兒女。女兒是個記者,兒子更厲害,大學教授。

膽真肥,張大爺竟敢在專家門前耍大刀!

「我是教授的爹!教授了不起啊?」張大爺吹鬍子瞪眼。

別看現在張大爺家日子過得舒服。

倆孩子小的時候,家裡窮啊。張大爺和張大娘辛辛苦苦累一年,也賺不到幾個錢。

張大娘操持家務,管著家裡的財政。說是管財政,其實每年到年底算算帳,大都是赤字。

一年到頭見不著多少錢。

每次花錢,張大娘恨不得把鋼鏰,咬開兩半花。

張大爺卻無酒不成歡,每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必須喝兩口。

買酒不得花錢啊!

氣人不?

張大娘剛過門時,曾經想讓張大爺戒酒。不過,打也打了,吵也吵了,鬧也鬧了,都不管用。

「死豬不怕開水燙。你嘮叨你的,我不出聲你也就沒法治。」張大爺在街面上,和左鄰右舍吹胡:「你有七十二招,俺還有三十六計呢。還治不了你!」

有摸底細的鄰居,嚇唬說道:「張大娘來了。」

張大爺立馬如驚弓之鳥,倒背著手,假裝沉穩,腳下卻一溜風。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張大娘覺得既然管不住,張大爺非要喝酒,張大娘就想就在量上控制。

「每晚只喝半茶碗!」張大娘年輕時候,體格子好著呢,說起話來,聲若洪鐘。

半茶碗,也就一兩多酒,張大娘定的規矩,張大爺就只能喝半茶碗。

偶爾,張大爺和張大娘會因為「上半碗」,或者「下半碗」的問題產生衝突。

一般情況,張大娘都會佔上風。

特殊情況下,張大娘感覺沒佔得上風。不要緊,張大娘手裡還有殺手鐧。

張大娘會一把鼻涕一把淚,訴說:「哎呀來,你個天煞的糟老頭子哎,哪輩子缺了大德,俺十八歲的黃花大閨女……。」

每當到這時候,無論多佔上風的張大爺立即像撒了氣的皮球,沒了脾氣。

趕緊放下酒杯,上去捂住張大娘的嘴。

張大娘訴起苦來,可不論了,話裡還帶渾詞,少兒不宜。

張大娘感覺控制不住張大爺喝酒的量,又想了個辦法,往酒裡兌水。每次買回酒來,都放在個瓷缸裡,張大娘都會摻進一半的水。

每天晚上張大娘做好了飯,就去瓷缸旁,拿起一個「提」,舀起一提酒來,剛好倒到茶碗大半杯的高度。

當然,到了年節時,張大娘也會格外開恩,允許張大爺喝倆茶碗酒。

從此,再也不和張大爺爭論「上半杯,下半杯」的事。

張大爺很得意,感覺自己得了勝利。張大娘也很得意,自己偷偷樂呵:「糟老頭子,和我鬥,沒你好!」

有一次,張大爺去本村的張三哥家喝酒。

說起來,都是本村本家,平日裡常交流,知道都是喝的同一種白酒,一塊錢一瓶。

喝了一杯之後,張三哥說:「你家弟妹管得嚴,今天來三哥家裡,沒啥好菜,酒管飽,再來一碗。」

張大爺覺得自己年節的也喝過兩碗,於是就又喝了一碗。

沒想到,回家後,酒勁上來,吐了一地。

第二天,張三哥來張大爺家串門,剛好張大娘沒在家,說起醉酒的事,張大爺說道:「都是一樣的酒,咋你的勁大啊。」

張三哥拿起張大爺裝酒的瓷缸,用「提」提出一些酒,允吸了一小口,咂摸咂摸,笑了,說道:「怪不得呢,你的酒估計是讓弟妹摻了水了。」

晚上,張大爺家吵翻了天,張大娘又施出了殺手鐧。

「你個天煞的糟老頭子哎,俺十八歲的黃花大閨女……。」

估計是,張大爺揭穿了張大娘。張大娘沒面子,只好撒潑。

張大爺的兒子和兒媳都很有出息,兩人在省城同一所大學教書,年紀輕輕就當了教授,帶研究生,工作繁忙,只往家寄錢,顧不得回家探望父母。張大娘出門暈車,又掛念孫子,就攆著張大爺去兒子家看看。

周末,張大爺坐著動車來了。幾百公裡的路,不到兩個小時,真便利。

老爹好不容易來一次,為了表示尊敬,不太會做飯的兒媳婦一大早出去採購,回來做了幾個菜。

吃飯的時候,兒媳拿出一瓶酒,說道:「咱爸難得來一回,今天喝茅臺吧。」

張大爺瞅著笨呼呼的白瓷瓶子,問兒子:「百十塊錢一瓶?」

兒子笑了,說道:「這是52度飛天茅臺,市場上賣兩千呢。」又怕老爹心疼,趕緊解釋:「這是最近我一大學同學邀請我去他單位講座,給我的報酬。」

「去給人講講課,就給兩瓶幾千塊錢的酒?我整天給一幫子老頭講故事,啥也得不到。」

兒子兒媳都笑了。

兒媳婦給張大爺倒了一杯酒。

張大爺端起酒杯,對著鼻子聞了聞,又抿了一小口,咂摸咂摸嘴,咽了下去,半天功夫說道:「是好酒,可也不值幾千塊啊!」

說著話,兒子陪張大爺喝了兩杯,張大爺還沒盡興呢,兒子把酒蓋了起來,不讓喝了。

張大爺臉上有了怒氣,心裡埋怨:「大老遠的,特意來看孫子,連頓酒也管不足。」

兒媳婦趕緊打圓場說:「還有瓶沒打開的,連同這半瓶,臨走時都讓爸爸捎回去。」

張大爺立馬樂了,覺得這趟來省城,可算來著了。

張大爺回到家,和張大娘誇起孫子的聰明乖巧,張大娘直樂呵。

看到張大爺捎回來的酒,還有個半瓶的,氣不過,抱怨說道:「養了個不孝順兒子,送瓶酒還是半瓶的。」

張大爺不敢解釋。平常日裡,家裡收了稍微好點的酒,都被張大娘扣下,作為禮品,回送給別人了。

「要是知道這酒兩千塊錢一瓶,還不給我賣了?」張大爺心裡合計著,於是開口說:「兒子不喝酒,你也不是不知道。這是兒子去給人上課,朋友送兒子的酒。」

「搬一天磚頭,才能掙一百多塊錢,去上個課,也不累人,估計貴不了。」張大娘估計著說道。

「估計這兩瓶合起來,最多一百快錢。我喝來,稀拉松。」張大爺順著說道。

「兒子孝順你的,那就留著喝了吧。」張大娘看不上眼,順手丟下酒瓶子。

張大爺趕緊上前扶住酒瓶子,生怕摔壞了,像得了個寶似得。

張大爺每天晚上拿著茅臺酒端詳半天,每次只捨得喝一小半杯。不知就裡的張大娘還勸張大爺:「兒子送的,也用不著這麼金貴,現在家裡有錢了,幾十塊錢的酒,咱還喝得起。」

過了沒幾天,張三哥來串門,張大娘自己在家裡。

張三哥瞅到了桌子底下的茅臺酒,說道:「弟妹,你給俺家兄弟天天喝這種酒啊。」

張大娘說道:「兒子給的,也不是啥好酒。你兄弟估麼著也就幾十塊錢一瓶。」

張三哥拿起酒瓶子瞅了半天,說道:「今晚孩子他大舅來了,我家裡剛好沒酒了,這麼著吧,我放下點錢,先把這瓶酒拿去喝了,隨後讓俺兄弟自己去買瓶,算我還他的。」說著隨手從口袋裡掏出二百元錢遞給張大娘。張大娘接過錢說道:「一瓶酒,花不了二百元。」

張大哥說道:「你和俺兄弟說說,將就那二百元,能買幾瓶算幾瓶。」

說完了,張三哥拿起茅臺酒趕緊走了出了大門,笑出了聲:

「有了好酒自己藏著喝?我看你今晚回來,咋收場。」


相關焦點

  • 農村六旬「五毒」大爺酒不離手,人稱「酒鬼」,捕魚高手
    ,這種人說實話可恨,酒,莫貪杯,不能因飲酒耽誤了正常的工作。  圖中是張大爺的老伴兒,別看個頭兒比大爺還要高,但大娘為人老實、膽小、善良,從嫁到這個家,沒享受過一天平靜的日子。  張大爺嗜菸酒如命,每天酒不離手,餐餐都要喝個爛醉,有一次中午喝高興後就去捕魚,儘管大娘勸大爺在家醒酒後再幹活,大爺伸胳膊一揮,將大娘打倒在地,搖搖晃晃的向灤河邊走去
  • 幽默失眠句子說說心情小故事 這兩個失眠大爺真逗
    有兩個大爺經常失眠,但是他們年紀大了,從來也不會看什麼幽默失眠句子說說心情,但是他們兩個因為失眠鬧出來的笑話可是相當有意思呀!   故事一   話說老伯有套大房子,二層的。家就他一個人,住家裡顯得房子空空的,有時侯還感覺有些害怕。
  • 首映禮老友重聚,葛大爺「返老還童」,喜劇電影悲傷的一面
    這部由趙薇指導、喬杉主演,葛大爺甘做配角的影片,在11.29日正式上映。 另一部同樣由任素汐主演的《無名之輩》同樣是黑色幽默喜劇片中大眾接受度較高的一部影片。《無名之輩》講述的也是一個關於綁架的故事,通過兩個搶了手機的青年綁架殘疾女,卻反被牽制,一個接一個包袱抖出來,就成了一部出色的喜劇片。
  • 五個歷史幽默故事,讓你學會古代人的幽默和搞笑!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五個中國古代的幽默故事,讓你學會古代人的幽默和搞笑!第一個:臉上草稿的故事!所以才有了這個故事!第二個:八將軍的故事!這個八將軍的故事非常的有趣!第三個:一杯酒殺三人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南朝時期,當時南朝有一個名人叫張纘,這個張纘非常有才學,但是有一點自負,有一次邵陵王蕭倫就請他喝酒,這個蕭倫手下有一個名是叫做吳規,這個吳規在當地也是小有名氣的一個人物,但是這個張纘不知道是為什麼,就是看這個吳規非常不順眼,當天在酒席上,這個吳規也在,隨後張纘就開始戲弄吳規,於是張纘舉杯就說:這杯酒我敬你,祝賀你今天也有資格坐在這裡喝酒,當場氣的吳規差點昏過去
  • 大爺買2瓶酒卻支付19萬多:把密碼當錢了
    大爺買酒花了19萬,一看卡內錢都沒了王大爺這天喝了點酒,忽然酒喝沒了,就去超市買了兩瓶酒,結果誤把密碼輸為錢數,一下支付了19萬元,超市的工作人員也嚇了一大跳,於是趕忙是誰多付的錢,找了半天,才發現是大爺發錯了。
  • 民間故事:畢大爺身患重病,兒子請風水先生選墓地,這奇蹟發生了
    民間故事:畢大爺身患重病,兒子請風水先生選墓地,這奇蹟發生了。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147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風水學可以說貫穿了咱中國歷史發展的主線了,據說這風水學也出自於《易經》,有嚴格、正統的理論依據。不管古今,只要真懂堪輿學的人,所選的風水寶地大都差不多。
  • 大爺在野外釣魚,發現水中不明生物,提杆一看大爺蒙了
    張大爺是一位農民今年50多歲,靠種地地為生,在忙完農活的時候,他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釣魚,張大爺在沒事的時候就會拿著魚竿到野外釣魚,這天張大爺像往常一樣拿著魚竿,來到家附近的水庫釣魚,當時天下著濛濛細雨,他找了一個看似很不錯的位子就釣了起來!
  • 案件紀實——大爺張網捕雀3隻,被處罰金1 000元
    張大爺有一個特別的愛好一玩鳥。原來張大爺總是去烏市買鳥,可一來二去,覺得不如自己動手逮鳥好玩。這樣一來可以享受逮鳥的樂趣,二來也不用自己花錢。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清晨,張大爺在離家不遠的廣場上,支起了自製的鳥網,並把兩隻麻雀幼鳥粘在網上,當作「鳥誘子」,開始了捕捉行動。要說張大爺的這招還真靈,不一會兒就有3隻麻雀自投羅網,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張大爺正在興頭上,沒想到路過的群眾卻看不下去了,向野生動物保護站舉報。
  • 大爺河邊釣魚,結果釣上來一條「金魚」,鑑定過後大爺笑開花
    沒事的時候約上三五好友,帶上一壺好酒幾個小菜。邊釣魚邊喝酒,別提多美了。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名老大爺,這天像往常一樣河邊釣魚,但是這天他卻有了特殊的收穫。他釣上來了一條金色魚,大爺也算是釣了十年魚的老玩家了,卻也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金色小魚。大爺回家後把這條魚發到了釣友群裡,詢問有沒有人見過這種魚,但是都沒有人見過這條魚。不過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說,看這長相應該是條鯰魚。
  • 臺灣故事大王張爸爸要來重慶講故事啦!
    2019盛夏張爸爸的魔法故事會來啦特大消息!!樊登小讀者重慶分會成立一周年特地邀請張爸爸來重慶給孩子們講故事啦!!他,被稱為「全球故事屋第一人」他,被譽為「亞洲最會講故事的人」他,是亞洲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他,入圍「金鐘獎兒童節目**主持人」 張大光(張爸爸),臺灣人、演說家、
  • 會說英文會吹口哨會撒嬌 77歲張大爺養了只"神鳥"
    在杭州艮園社區,提起77歲的張勇虎大爺和他的「心肝寶貝」,居民們都有話說。  四隻八哥都能說會道  艮園小區九幢,一進張大爺的家裡,就看見地上一溜地擺著4個鳥籠,清一色的八哥。  這四隻八哥都是張大爺兩年前開始養的,從幾個小傢伙毛毛剛長齊開始,張大爺夫妻倆就開始精心照顧它們了。
  • 「張爸爸魔法故事會」嗨爆自貢!
    張爸爸被譽為亞洲故事第一人,創辦了全球第一家故事屋,是臺灣著名閱讀推廣人。他是孩子和家長眼中擁有魔力的「故事魔法師」,被數萬小朋友稱為「國民爸爸」。張爸爸的理念是:陪伴就是最好的親子閱讀,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最有價值的不是講故事本身,而是與孩子的對話和解答。
  • 「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張大爺說:靈的很
    「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張大爺說:靈的很就在上個月,隔壁的張大爺家準備裝修,據他透漏,從月頭到月尾,基本沒下過雨。很多農村人都在反應家裡的白菜被乾死了。於是村裡人紛紛都在表示,今年是一個暖冬。於是大家都忙著做準備去了。
  • 剪紙藝術的高手在民間,七十多歲的大爺是村裡的名人
    一提到窗花可能都會想到剪紙這些相關的詞語,沒錯,村裡七十多歲的張大爺只要一有空就會剪紙來打發時間!平時張大爺跟他的老伴會為前來買窗花的人們剪出各種各樣不同圖案。一提到剪紙這門手藝,張大爺就會耐心的跟前來交談的人們講述他跟剪紙之間幾十年的所有相關的點點滴滴。
  • 為什麼別人總是比你幽默?
    李新 鳳凰網讀書幽默有道也有術,這個術就是段子技巧。我在這裡把一些常用的技巧,以工具箱的形式呈現給大家。這些技巧都使用了段子的核心思維,簡單易學,非常容易掌握。你可以運用這些技巧,把日常生活變成段子內容的槽點,創造出幽默段子,讓你徹底告別尬聊,秒變幽默達人。
  • 為了到泳池那一看,七十歲大爺堅持遊泳十年,經理知後送他
    故事示意,圖片來自網絡劉大爺到泳池也不怎麼遊泳,他只是在泳池下水遊兩圈,就上岸。泳池不分男女,到了夏天人更多。劉大爺只在下午3點左右來,他也不管哪裡人多,哪裡人少。不一會,服務員引來了新上任的張經理。一看就是年經有為、精幹的模樣。見到經理,劉大爺更加著急,「張經理,那幅畫哪裡去了?——祖國江山一片紅的那幅。」「我讓工作人員收起來了,掛那麼多年,舊了不時興了。」「那能不能賣給我?多少錢也行!」「那……」張經理一時警覺。「難不成,這是寶貝?
  • 中英文幽默故事:不許偷酒,到底是酒桶還是尿桶,最後偷酒者哭了
    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他發現放在院子裡的桶裡的酒少了,他感到很無奈,就在酒桶上貼上「不許偷酒」,這天晚上還是有鄰居偷了他的酒。But the next morning, he found that there was less wine in the barrel in the yard.
  • 張大爺最愛養「綠蘿」,這種「渣」餵上點,一次能竄幾米長!
    花花知道一個花友張大爺,他就特別的愛養綠蘿,而且家裡面的綠蘿養的還是盆盆旺,有的時候枝條都能生長到幾米長呢。花花向他打聽了一下養護秘方,才知道原來張大爺養綠蘿從來不用什麼花肥,就愛用一種「渣」,每次用上點,綠蘿能呼呼長。
  • 牛大爺和老伴遇到了搶劫犯,本來兩人已經嚇得癱軟在地,搶劫犯的一個動作卻讓牛大媽將他打倒在地
    老伴嚇得癱倒在地,牛大爺被刀架在脖子上,手哆哆嗦嗦怎麼也打不開錢箱,大爺說:「喝一口酒手就不抖了。」搶劫犯逼他:「那趕緊喝,快喝。」看著牛大爺真的喝了酒,老伴瞬間像瘋了一樣將搶劫犯打倒在地。牛大爺退休後,在家閒著無聊,就讓兒子給他在小區門口盤了一個小超市,和老伴一起做點小生意打發時間。這一天,老兩口正準備關門回家,忽然門外閃進來一個人。
  • 樊登小讀者:張爸爸魔法故事會重慶站圓滿落幕
    「小朋友,我們準備開始了,我們先來問個好,我說大家好,你們說張爸爸好,但是不要再叫我章魚哥……」張爸爸幽默風趣的開場白吸引了現場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大家迫不及待地要聽他的魔法故事。張爸爸的理念是:陪伴就是最好的親子閱讀,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最有價值的不是講故事本身,而是與孩子的對話和解答。同時,他打破了傳統的講故事模式,通過聲音、互動一體化的方式,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提高了孩子們的邏輯思考能力、創意想像力及閱讀熱情,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