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黃清標、王永晨)「如果新興產業頂不上來,經濟增長將難以為繼」。2月8日,邢臺市市長董曉宇在邢臺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該市將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等為抓手,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2017年,邢臺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當年,該市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民生保障不斷加強。生產總值完成2236.4億元,同比增長7%;全部財政收入232.4億元,同比增長19.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6.7億元,同比增長13.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73.3億元,同比增長6.4%;固定資產投資2133.3億元,同比增長5.3%;實際利用外資6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出口總值110.5億元,同比增長2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6.2億元,同比增長11%;全市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到3746億元、23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3%、16.5%。上述指標增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
    邢臺市將堅持開放和開發並舉,城市經濟和縣域經濟一起抓,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層次邁向中高端,在高質量發展中加快建設新時代經濟強市、美麗邢臺,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具體來說,該市將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破」「立」「降」上下功夫,促進增量優質、存量優化。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綜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和改造升級、減量置換、產能轉移等方式,倒逼去產能行業向高端、優質、新興產業發展,除玻璃、焦炭、火電完成省定去產能任務外,全年壓減鋼鐵產能50萬噸、煤炭66萬噸,加快旭陽、建滔幹熄焦改造,推進焦化、鋼鐵行業轉型升級。
    推動新興產業聚集壯大。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高新產業。深化與北航VR國重、深圳易尚等校企合作,籌建信息產業大廈,打造虛擬實境、北鬥導航、無人機、3D技術應用基地。投資50億元的石藥生物產業園部分投產,支持京鼎生物金銀花分子醫藥研究院、玉鋒維生素B12基地、健民土黴素原料藥基地建設。投資50億元的晶龍光伏、投資20億元的金風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儘早開工,加快中科鑫寶高分子材料、名聯新材料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消費促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商貿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實體商業轉型升級四大專項行動,扶持出口百強企業和潛力較大企業發展,爭創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實施上市企業培育計劃,推動晶澳太陽能回歸上市,支持海裕鋰能、根力多生物科技等企業上市。完善「政銀保」合作機制,支持邢臺銀行加快發展,新引進域外金融機構1家以上。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好創新主體培育,年內分別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80家、1000家以上。設立企業創新券,探索建立科技創新企業貸款增信機制,研發經費支出佔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5%,技術交易總額達到2.9億元,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12件。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新增省、市級科技創新平臺10家和100家,新建省級院士工作站2家。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新增市級以上孵化器2家、眾創空間5家以上。加強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引進,實施百名碩博引進計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