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發布,對應行業類別增加126個

2021-01-07 澎湃新聞

統計調查工作更加及時、全面、準確地

反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

就《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發布答記者問

>> 在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中,安徽合肥的經濟普查員對經營企業進行摸底登記並進行信息錄入。

不久前,國家統計局公布實施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以下簡稱「《分類》」)。《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適用於對「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划進行宏觀監測和管理,各地區、各部門將依據此分類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監測。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日前接受中國經濟導報、《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誌記者採訪,對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和推進「三新」統計工作的相關問題作出詳盡回應。

編制《分類》,表現出統計人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誌: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的主要意義是什麼?將對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寧吉喆: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黨中央、國務院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出了新定位和新目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將會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018年11月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國家統計局令第23號),這是國家統計局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

《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明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範圍、重點產品和服務,是將《「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落到實處的重要舉措,是對「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划進行宏觀監測和管理的重要參考,是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監測的依據。

《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內容涵蓋了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規劃的產品和服務,有很好的引領和導向作用,為準確反映「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情況,滿足統計上測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模、結構和速度的需要,監測評價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水平奠定了統計基礎,有利於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誌:與2012年的版本相比,《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進行了一些調整,這些調整的依據是什麼?

寧吉喆:

《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與2012年試行版相比,在結構和內容等方面都進行了很大的調整。其調整主要依據有三個方面。

一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的變化。2012年試行版在編制的過程中,主要是以落實《「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為目的,以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編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為主線制定的;而2018版在編制的過程中是以落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為目的,參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新材料產業統計目錄》等相關文件而制定的。

二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的變化。2012試行版是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為基礎編制的;2018版是以現行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為基礎編制的。

三是更加注重實際可操作性。相對於2012版,2018版立足於現行統計制度和方法,充分考慮數據的可獲得性,以保證統計部門能夠採集到「戰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數據。

為了使統計工作更好地適應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要求,國家統計局深入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嚴格按照《「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要求,構建分類框架,列出了重點產品和服務目錄,提高了數據的可獲得性。與2012試行版相比,2018版對應的國民經濟行業類別上增加了126個,達到485個,在內容上增加了「網際網路與雲計算、大數據服務」「人工智慧」「數字創意產業」「機器人與增材設備製造」「智能製造相關服務」「新能源汽車充電及維修服務」等符合現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的類別,並細化了新材料產業。2018版在編制過程中,發揚了統計人勇於面對挑戰、克服困難,釘釘子的精神,表現出細心、耐心、責任心和使命感。

完善標準,為政策制定提供堅實統計支撐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誌: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包括多個大類。全國各省市區也根據其不同的產業情況,確定了各自不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各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範疇不同,全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數據是如何匯總的?

寧吉喆: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以下簡稱《目錄》)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和相關服務業。為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監測工作,國家統計局以《目錄》為基礎,制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以下簡稱《分類》),並以國家統計局令形式進行了公開發布。該分類涵蓋了上述九個大類的產品和服務。同時,部分地區結合本地區實際,在國家統計局分類標準基礎上,還設置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類別,如廣西增加了養生長壽健康產業和海洋產業、福建增加了海洋高新產業。

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統計數據是根據國家統一的《分類》搜集匯總得到的,確保了地區與國家數據的銜接一致。各地區增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由各地自行搜集和匯總數據,同時,地區在發布數據時需註明本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標準。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近年來進行了多次更新,反映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變化。目錄的變化會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和統計工作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寧吉喆:

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變化,「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規劃都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出了部署和安排,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也相繼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3)》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兩個版本。為了落實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及時反映和監測戰略性新興產業最新發展情況,滿足統計上測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模、結構和速度的需要,更好地服務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政策的制定,國家統計局及時制定並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試行版和2018版兩個版本,並編制了2017內部試行版。

統計調查工作隨著統計分類的變化而相應調整。以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度調查為例,2018年以前,依據2012試行版範圍進行調查,數據涵蓋223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2018年,依據2017內部試行版進行調查,範圍擴大到302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在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調查內容將根據最新發布的2018版做進一步調整,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八大產業,320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

今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統計調查工作將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為指導,不斷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標準,更加及時、全面、準確地反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狀況,為規劃實施和相關政策制定提供更加堅實的統計支撐。

勇於探索,為國際統計界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誌:2018年底,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全國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生產活動「三新」經濟增加值,也發布了2015-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這樣新增的統計將為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有何重要意義?

寧吉喆:

為全面監測我國新興經濟發展變動情況,促進社會各界更加全面客觀認識我國「三新」經濟良好的整體發展態勢,以及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國家統計局測算和發布了「三新」經濟增加值和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

從核算結果來看,2017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近13萬億元,相當於GDP的比重為15.7%,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按現價計算的增速為14.1%,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2.9個百分點。2015-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分別為123.5、156.7、210.1,結果顯示,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加速發展壯大,經濟活力進一步釋放,新興經濟成為緩解經濟下行壓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2015~2017年

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及分類指數

2015~2017年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

分類指數、增速及貢獻率

全國「三新」經濟增加值核算結果

註:分項數據不等於合計數是數值修約所致。(以上圖表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發布「三新」經濟增加值數據,有利於社會各界更加全面客觀認識我國「三新」經濟良好的整體發展態勢,以及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從已發布的「三新」經濟增加值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的總量還不夠大,佔GDP的比重也不是很高,說明我國「三新」經濟的發展還不夠充分,未來還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要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基礎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其核心是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研究測算和發布反映新興經濟發展狀況的統計指標,就是緊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步伐、新特點,監測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為制定宏觀政策提供重要數據支撐和決策參考,更好地發揮政府統計的服務職能。

因此,測算和發布反映新興經濟發展狀況的統計指標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一是通過多指標構建的指標體系綜合動態地監測新興經濟的發展狀況和變動特點,為判斷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進程提供新的視角。二是從經濟發展的基礎、潛力、動力、進展等方面,分別量化支撐新動能發展的知識能力、經濟活力、創新驅動、網絡經濟、轉型升級等5個方面的表現,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三新」經濟發展和傳統經濟的調整優化。三是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的發布為下階段我國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更大程度地釋放經濟活力潛力提供數據支撐。

下一步,國家統計局將持續監測發布「三新」經濟增加值和「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並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變化、新力量和新特點,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新興經濟統計指標體系和測算方法,推進「三新」統計工作,為監測新動能提供更全面的視角,為服務「三新」經濟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另外,據我們了解,目前國際上尚沒有國家、地區和組織對新興經濟開展過系統的統計核算工作,中國國家統計局在「三新」經濟統計核算方面的探索性工作,也為國際統計界新興經濟相關工作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原標題:《必讀!寧吉喆就新版《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答記者問》)

相關焦點

  • 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噴薄江淮
    新能源「領跑」八大產業往前衝  記者從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目前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已經初步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  據統計,今年1~9月份,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企業1416家,產值2658.5億元。
  • 武漢戰略性新興產業招人才 最高年薪100萬
    圖文無關  長江網訊(長江日報記者 李佳)18日,向社會發布的湖北戰略性新興產業緊缺人才需求目錄中,武漢4個崗位稅前崗位年薪最高高達100萬元。  兩周前,武漢發布留漢大學生三大重磅政策。  經統計,已落戶武漢的大學畢業生中,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製造三大支柱產業承接就業大學生佔比就超過三成。  大學生留漢,多衝著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來,而相關人才緊缺,不少武漢企業紛紛組團出擊、乘三大重磅政策的紅利,全國「搶人」,拿出遠超武漢留漢大學生收入「最低價」的年薪。大學生等人才來漢留漢,正逢其時。
  • 邢臺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
    &nbsp&nbsp&nbsp&nbsp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黃清標、王永晨)「如果新興產業頂不上來,經濟增長將難以為繼」。2月8日,邢臺市市長董曉宇在邢臺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該市將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等為抓手,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nbsp&nbsp&nbsp&nbsp2017年,邢臺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 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出路調查
    、電子信息及新能源等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始崛起,但目前產業鏈條短、配套能力弱、核心技術匱乏等特徵明顯。380km/h高速軌道客車、生物基化工醇等產品水平國際領先,具有較大生產規模和較強市場競爭優勢;基因重組人胰島素填補國內空白,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和丹麥之後全球第三個能生產和銷售該產品的國家。    產業鏈條短 配套能力弱 核心技術匱乏    吉林省幹部認為,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面臨著很多矛盾和問題。
  • 無錫瞄準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原標題:無錫瞄準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昨日,無錫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開幕,會議為期兩天,大會正式代表共398名,由各市(縣)區科協、市級學會、企業科協、高校科協、院所科協等基層組織推薦。在今天舉行的市科協十屆一次全委會上,將選舉產生出無錫市科協十屆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和主席、副主席。
  • 河北:戰略性新興產業「雙百強」企業榜單出爐
    據介紹,入選2020年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百強企業都是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領域的龍頭骨幹企業,對全省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入選2020年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百強企業則是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創新優勢企業,對河北省突破行業關鍵技術制約、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培育壯大新動能具有重要引領示範作用。創新百強企業2019年當年授權專利合計4703件,戶均47.03件,其中發明專利839件,戶均8.39件。
  • ...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利於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利於以新供給促進新消費、高起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對加快經濟結構性改革、形成發展新動力具有重要意義。為引導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健康發展,依據《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
  • 海南新版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來了!
    海南新版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來了!據悉,《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發布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全面開局,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現行的《海南省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2019)》已不適應發展需要。為貫徹落實《總體方案》「以薪酬水平為主要指標評估人力資源類別,建立市場導向的人才機制」要求,省委人才辦制定了《分類標準(2020)》。
  • 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創新驅動中自我生長融合發展
    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佔據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兩位,蔚來汽車股價更是1年增長了逾20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保有量已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發展規劃》的發布無疑為新能源汽車進入發展「快車道」再添動力。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對衝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支撐。近
  • 2020年河北戰略性新興產業「雙百強」企業榜單出爐
    16日,在河北省發改委大樓會議室,河北省高新技術產業協會發布了2020年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百強、創新百強(以下簡稱「雙百強」)企業榜單。領軍百強企業前三強是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承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海南新版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發布!體現五方面特點→
    新聞發布會現場據悉,《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發布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全面開局,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現行的《海南省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2019)》已不適應發展需要。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務院 2016年11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
  •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創新支撐產業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擁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77家,其中國家級16家;省級以上工程實驗室和重點實驗室66家,其中國家級7家;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2家,其中國家級7家。一批行業關鍵技術實現了突破。  但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與發達省份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現在:一是產業規模小。
  •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就新版《職業分類大典》答記者問
    2015版《職業分類大典》共標示127個綠色職業,並統一以「綠色職業」的漢語拼音首字母「L」標識,如環境監測員、太陽能利用工、輪胎翻修工等職業。問:新版《職業分類大典》與1999版相比,在具體的類別修訂上有哪些變化?
  • 蚌埠發力戰略性新興產業 衝刺全省第一方陣(圖)
    從一度舉步維艱到總資產達百億,從單純的玻璃生產到新玻璃、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蚌埠玻璃設計院以科技為引領,以轉型促升級,走出一條成功的轉型之路。2015年8月,以蚌埠玻璃設計院為龍頭的蚌埠矽基新材料產業基地被列為安徽省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之一。而這將承載著蚌埠市「十三五」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主引擎作用。
  • 濱海新區2020年天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名單公布
    近日,濱海新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濱海新區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天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名單,天津空間電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04家新區企業榜上有名。截至目前,新區已累計認定321家領軍企業,集中在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 廣西貴港 正在崛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城
    近年來,貴港市加快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各項工作齊頭並進。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廣西前列,建成大數據平臺、雲計算中心、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榮獲2018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技術創新獎」。  解放思想推動改革發展新動力  2015年底,貴港市吹響解放思想的號角。
  • 中天科技榮登2020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百強
    近期,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2020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中天科技憑藉出色的戰新產業創新成績,榮登第36位。據了解,該榜單以中國企業500強、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為基礎,依據企業全部營業收入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業務歸口統計的營業收入排序而產生,旨在引導我國大企業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邁向產業鏈中高端,助力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 新華社:我國將擴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8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據了解,我國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智能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等8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的投資增長點,推動重點產業領域加快形成規模效應。
  • ——中國科大以原始創新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紀實
    合肥市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首個擁有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城市。  近年來,安徽作為技術創新試點省,以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為抓手,加快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產業技術升級,以輻射帶動全省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與之相呼應,中國科大在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過程中,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以原始創新產生的變革性技術,培育和促進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在江淮大地悄然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