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以原始創新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紀實

2020-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協同創新引領戰略產業崛起

2012-05-09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報記者 俞路石 通訊員 楊保國

  今年3月,「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建成並投入試運行,合肥市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首個擁有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城市。這是中國科技大學量子信息領域的原始創新成果走向產業化的重要一步。

  近年來,安徽作為技術創新試點省,以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為抓手,加快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產業技術升級,以輻射帶動全省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與之相呼應,中國科大在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過程中,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以原始創新產生的變革性技術,培育和促進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在江淮大地悄然興起。

  原創成果孵化大批高新企業

  中國科技大學具有人才和科研優勢,承擔的科研項目中60%以上是國家重點重大項目,每年申請專利200多件,其中85%以上是發明專利。尤其在語音信息、量子信息等領域,從基礎研究中產生了一大批高技術成果。

  「結合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精選有產學研基礎的原創成果進行轉移轉化,是我們始終堅持的做法。」中國科大副校長朱長飛說。為此,學校先後在安徽培育了50多家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不乏一批區域和行業龍頭,如科大訊飛、科大立安、科大智能等。科大訊飛等3家公司已成為上市公司。

  「讓機器像人一樣能聽會說」,這是科大訊飛總裁劉慶峰10多年前的豪言壯語。那時,劉慶峰還是中國科大的一名學生,懷揣著讀研期間研發的原創語音技術,在導師王仁華教授和學校的支持下,開始了創業之路。今天,這個由6名大學生創辦的公司,已成為我國唯一以語音技術為產業化方向的「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並牽頭制定中文語音技術標準。目前,訊飛公司憑藉世界領先的智能語音技術,產品佔中文語音技術主流市場份額的80%以上,以訊飛為核心的中文語音產業鏈已初具規模。而在訊飛誕生之前,中文語音市場一直被國外IT巨頭壟斷。

  中國科大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清潔阻燃、火災探測、清潔高效滅火等技術的一體化防火技術體系。這些先進技術通過科大立安公司的轉化,廣泛應用於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主要場館等200多個國家重要場館場所。目前,實驗室的研究領域和公司的產品正在從「火災安全」延伸至「公共安全」,由陸地走向「陸、海、空、天」。

  為科技轉化提供「源頭活水」

  「科大較早地認識到,好的科研成果不能捂在手裡,而是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成果一旦走到市場,資本運作、公司管理等,應主要由企業去做。」朱長飛說。以量子力學基本原理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量子通信技術,在國際上被視為保障信息傳輸最安全的手段,具有重大的經濟價值和戰略意義,國際競爭激烈。中國科大在該領域一直走在世界領先行列。2009年,基於潘建偉院士和郭光燦院士兩個團隊的原創成果,中國科大利用政府和社會資金,在合肥和蕪湖分別成立了安徽量子通信有限公司和安徽問天量子有限公司,成為我國量子通信技術產業化的拓荒者。

  日前,「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建成並進入試運行階段;由中國科大與新華社共同研發建設的「金融信息量子通信驗證網」隨後在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開通。這標誌著量子保密通信向產業化邁出了重要一步。在此過程中,安徽量子通信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大密切合作,成功研發出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的量子通信產品系列,不僅在民用市場實現了盈利,而且在國防、金融等重要領域得到初步應用。

  據郭光燦院士介紹,以量子密碼技術為基礎成立的問天公司,目前已形成以量子信息產品為核心,以量子智能產品和LED產品為輔助的產品系列,其中量子信息產品已廣泛應用在蕪湖政務網、蕪湖軍分區以及國家相關保密單位等。公司目前正在建設「問天量子工業園」,預計今年7月建成並投入使用。

  「大學首先考慮的不是通過科技成果轉化賺多少錢,而是儘快將成果轉化應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朱長飛說,在科技創新鏈中,大學更主要的是提供「源頭活水」。

  產學研結合有了「鐵打的營盤」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研發力量薄弱,而研究型大學科研的主要任務是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無力獨自完成創新鏈條的各個環節。

  針對這個問題,中國科大積極創新體制機制,除了與企業開展合作研發外,還面向省內行業龍頭建設一批產學研合作研發和成果轉化平臺。

  2011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覆成立「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這是中國科大與科大訊飛公司長期緊密合作的結晶。實驗室整合源頭核心技術研究資源,將建設成為我國語音及語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平臺,以進一步提升我國在語音及語言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自2009年以來,在安徽省政府的支持下,中國科大加強產學研「聯姻」,與中電集團38所、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單位聯合成立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與黃山永佳有限公司聯合建立「膜技術與膜材料研發中心」,參與建設合肥光伏光熱研究院、合肥現代顯示研究院。同時,學校還是安徽省汙水處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發起人。

  「科技和經濟『兩張皮』的問題在我國依然存在,關鍵是缺少成果轉化的中間環節。中國科大建立這些研發平臺,將實驗室的成果放大、中試、集成,形成相對成熟的技術甚至產品,然後到企業推廣應用。」朱長飛說。

  培養創新人才促進成果轉化

  原始創新成果往往懂的人較少,轉化比較困難。掌握成果的教授直接去做是一種途徑,但在朱長飛看來,這並不是資源最優化的辦法。「因為教授們擅長的是科研,闖市場不是他們的強項,何況他們精力有限。」

  「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通過創新人才培養尤其是研究生培養,來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朱長飛說。科大訊飛公司副總裁胡鬱證實了朱長飛的說法。不僅科大訊飛公司的「元老」多為中國科大的畢業生,而且在現有1700多名員工中,科大畢業生就有400多人。胡鬱就是中國科大畢業的。

  為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的需要,近年來,中國科大還調整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碩士研究生教育逐漸向培養應用型人才方向發展。目前,學校每年面向安徽招收的軟體、物流等工程碩士及各類MBA、MPA學員達1100多人,這些創新創業人才為本區域的成果轉化提供了有力支撐。前不久,中國科大還獲批成為國家首批工程博士培養單位,在「電子與信息」和「能源與環保」兩個領域開展工程類領軍人才的培養。

  中國科大校長侯建國院士表示,今後,學校將繼續發揮基礎研究的優勢,以基礎研究帶動高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探索一條「科教結合、協同創新」的新路,為國家和安徽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責任編輯:李佩)

相關焦點

  • 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出路調查
    、電子信息及新能源等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始崛起,但目前產業鏈條短、配套能力弱、核心技術匱乏等特徵明顯。建議一方面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布局、規劃和引導,另一方面積極探索集群化、集約化發展道路,不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使之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的破題點和「主引擎」。
  • 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創新驅動中自我生長融合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 陳鷹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從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深化開放合作等方面,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15年的發展提供指引。
  • 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噴薄江淮
    新能源「領跑」八大產業往前衝  記者從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目前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已經初步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  據統計,今年1~9月份,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企業1416家,產值2658.5億元。
  • ...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在傳統產業增長動力弱化的背景下,國家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引領,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大數據為抓手,以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構建經濟發展新動力的突破口,推動重大體制改革、重大技術攻關、重大工程建設,為我省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向西開放與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技術變革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但也要看到,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創新水平還不高,一些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情況仍然存在,一些改革舉措和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新興產業監管方式創新和法規體系建設相對滯後,還不適應經濟發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產業結構加速升級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強統籌規劃和政策扶持,全面營造有利於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生態環境,創新發展思路,提升發展質量,加快發展壯大一批新興支柱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十二五」時期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關鍵時期。制定實施《規劃》,把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放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突出位置,對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 河北:戰略性新興產業「雙百強」企業榜單出爐
    人民網石家莊7月16日電 (袁志廣)2020年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百強、創新百強(以下簡稱「雙百強」)企業榜單16日正式揭曉。據介紹,入選2020年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百強企業都是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領域的龍頭骨幹企業,對全省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 邢臺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
    2月8日,邢臺市市長董曉宇在邢臺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該市將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等為抓手,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nbsp&nbsp&nbsp&nbsp2017年,邢臺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 科創投集團宣布與中車金控達成戰略合作 將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
    中證網訊(記者 劉宗根)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12月27日,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創投集團」)、中車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金控」)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服務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助推上海創新創業發展。
  • 河北:實施人才引進計劃 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添活力」
    提升人才素質 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增動力」  河北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要求,堅持「缺什麼、補什麼、幹什麼、學什麼」原則對傳統產業人才進行培訓,同時加強培養傳統產業領軍人才和團隊,「我們鼓勵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人才。」彭秋水說。
  • 新華社:我國將擴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8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據了解,我國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智能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等8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的投資增長點,推動重點產業領域加快形成規模效應。
  • 新版《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發布,對應行業類別增加126個
    《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明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範圍、重點產品和服務,是將《「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落到實處的重要舉措,是對「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划進行宏觀監測和管理的重要參考,是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監測的依據。
  • 無錫瞄準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原標題:無錫瞄準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昨日,無錫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開幕,會議為期兩天,大會正式代表共398名,由各市(縣)區科協、市級學會、企業科協、高校科協、院所科協等基層組織推薦。在今天舉行的市科協十屆一次全委會上,將選舉產生出無錫市科協十屆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和主席、副主席。
  • 2020年河北戰略性新興產業「雙百強」企業榜單出爐
    入選2020年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百強企業都是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領域的龍頭骨幹企業,對全省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入選2020年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百強企業是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創新優勢企業,對河北省突破行業關鍵技術制約、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培育壯大新動能具有重要引領示範作用。創新百強企業2019年當年授權專利合計4703件,戶均47.03件,其中發明專利839件,戶均8.39件。
  • 廣西貴港 正在崛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城
    近年來,貴港市加快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各項工作齊頭並進。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廣西前列,建成大數據平臺、雲計算中心、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榮獲2018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技術創新獎」。  解放思想推動改革發展新動力  2015年底,貴港市吹響解放思想的號角。
  • 中天科技榮登2020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百強
    近期,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2020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中天科技憑藉出色的戰新產業創新成績,榮登第36位。據了解,該榜單以中國企業500強、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為基礎,依據企業全部營業收入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業務歸口統計的營業收入排序而產生,旨在引導我國大企業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邁向產業鏈中高端,助力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 加力打造千億新興產業集群 寫在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召開之際
    從2003年把生物醫藥列為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推進,到2012年獲科技部批准為國家火炬計劃生物與新醫藥特色產業基地,廈門生物醫藥產業正式進入國家視野;從2014年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第二批),到2019年廈門生物醫藥產業進入「國家隊」,成為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廈門深耕生物醫藥產業的足跡,見證了這座高素質高顏值之城在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上的高度自信和堅強定力
  • 中山:用金融「活水」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
    這家在兩年前落戶國家健康產業基地的企業,通過邊研發邊幫總部銷售的模式,已經售出了200多臺16排CT機。  明峰醫療的快速發展,與中山一項特殊的政策分不開——股權融資。創業初期,企業在技術創新領域的優勢,助其獲得中盈公司提供的5000萬元金融支持,企業在研發關鍵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也取得了快速發展。
  • 蚌埠發力戰略性新興產業 衝刺全省第一方陣(圖)
    從一度舉步維艱到總資產達百億,從單純的玻璃生產到新玻璃、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蚌埠玻璃設計院以科技為引領,以轉型促升級,走出一條成功的轉型之路。2015年8月,以蚌埠玻璃設計院為龍頭的蚌埠矽基新材料產業基地被列為安徽省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之一。而這將承載著蚌埠市「十三五」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主引擎作用。
  • 綦江工業園區:新興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近年來,作為綦江區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綦江工業園區聚焦發展汽車摩託車、高端金屬材料、新型節能環保建築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支柱產業,並通過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營商環境,跑出新興產業的加速度,有力推動了全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