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陳衛 指尖嶽麓
編者按
為堅持堅守、創新推進我區網格化綜合服務工作,不斷總結提煉典型經驗,進一步提升嶽麓群眾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嶽麓區融媒體中心聯合省、市媒體同步推出《新聞故事 我說網格》系列產品。今天,一起走進西湖街道,看網格長如何深入群眾,為民解憂。
△ 點擊視頻,了解西湖街道廢棄菜地的華麗變身
一個是臭氣燻天的溝渠菜地,一個是新建成的智慧停車坪,你能想像這裡竟然是同一個地方嗎?歷經9個月的改造,西湖街道楓林小區的廢棄菜地迎來了華麗變身。
12月7日,記者來到嶽麓區西湖街道二三管區剛落成的停車坪,此時,坪內乾淨整潔,車位整齊劃一,車輛有序停放,兩旁的銀杏樹隨風擺動,在冬日的暖陽下,一派靜謐美好。然而早在今年年初,這裡還是一片廢棄的菜地。
△ 改造前
「我家就住在這個坡上,之前一條水溝都是汙水垃圾,臭氣燻天。」附近住戶何美華老人回憶,以前門前的馬路很窄,兩邊都是菜地,最主要是有一條地上排水溝通過,時常堆積有垃圾和汙物,讓他們少不了臭氣襲擾。
據了解,楓林小區是楓林路拆遷項目的農民安置小區。一直以來,楓林小區流動人口較多,環境複雜,周邊混繞著居民自建私房,居民開墾的菜地,小區道路老舊且狹窄,車輛通行不便,停車不僅是周邊居民面臨的一大難題,調解居民因停車產生的矛盾也考驗著街道網格化社會治理能力。
為幫助居民徹底解決小區停車問題,西湖街道各級網格長多次上門走訪,收集群眾意見。最終由網格提議,決定在楓林小區附近為居民「騰出」一片空地,修建一處大型停車坪,解決小區居民停車問題的同時,暢通小區交通辦「微循環」。
今年年初,龍王港流域西湖匯水區控汙截汙改造項目正式啟動後,街道主動發力,積極作為,借力改造項目契機,多次協調項目方案的規劃設計,將楓林小區停車坪修建事宜納入到本項目中。同時,藉助項目改造契機肅整小區環境提升小區硬質量,依法遷徙周邊雜樹,清騰周邊居民菜地並按政策標準補發青苗費,拆除小區違章的臨時經營攤點棚,更新小區地下管網,提質小區道路。
△ 改造後
△ 改造後
歷經9個月的施工,楓林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小區「停車坪」建設初步完工,新增160個車位,小區及附近居民已經開始使用。下一步,街道將對楓林小區停車坪設置進出車道閘並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統,為周邊居民提供便捷、優質的停車服務。
「我在這裡住了幾十年,沒想到家門口能變得這麼幹淨整潔。」張建明老人是楓林小區的老住戶,說起家門口的變化,她滿心歡喜。網格長胡朝德表示,接下來,西湖街道二三管區將進一步以網格為抓手,做好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記 者 | 陳 衛
編 輯 | 謝 汀
校 審 | 潘振興 羅 瑤 楊 剛
原標題:《我說網格 || 新增160個車位!西湖公園旁的廢地變身停車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