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特色產業為普洱打上綠色發展烙印

2020-12-23 中國質量新聞網

基地生態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集群化

三大特色產業為普洱打上綠色發展烙印

□ 本報記者 鄭建玲

「普洱市緊緊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顯著成效。」12月18日,在北京舉辦的「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上,雲南省普洱市副市長、西盟縣委書記楊宇開門見山地說。

普洱位於我國西南邊陲,享有「世界茶源」「中國咖啡之都」美譽,也是全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近年來,普洱市圍繞基地生態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集群化原則,大力發展以普洱茶、普洱咖啡、生物醫藥為代表的三大特色產業,全市經濟發展打下綠色烙印。同時,該市鎮沅瓢雞、墨江紫米、西盟蜂蜜、澳洲堅果、肉牛、核桃等特色食品產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勢頭。

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普洱因茶立市、以茶得名。全市現有距今3540萬年前的景谷寬葉木蘭化石,有2700多年的鎮沅「世界野生茶樹王」和1700多年的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有1866.7公頃景邁山千年栽培型古茶園,被稱為「古茶樹博覽園」,是中國乃至世界茶樹資源的重要寶庫,也是世界茶樹原生地中心地帶。

近年來,普洱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茶產業作為本地最有優勢、最具特色、最惠及民生的重要支柱產業,進行重點打造,瞄準「千億雲茶」戰略目標,在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和抓整合上下功夫,不斷完善普洱茶生產加工全程監管,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品飲舒心,全力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為提升茶產業競爭力,普洱市在全國率先探索啟動了生態茶園建設工程,完成全市11.1萬公頃現代茶園生態化改造建設,全市有機茶園認證面積達2.7萬公頃,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企業數和認證證書數均居全國第一。為提高普洱茶質量,制定出臺了《綠色普洱茶基地建設及管理技術規範》等10項標準,在雲南省率先推行普洱茶品質區塊鏈技術應用,實現了「鎖定基地、鎖定企業、鎖定渠道」「從茶園到茶杯」的全程質量安全可追溯。普洱市還通過打造「中國普洱雲」項目,延伸產業鏈。鼓勵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電子交易機構合作,出臺《關於鼓勵企業到「新三板」掛牌交易的實施意見》,支持龍頭企業上市融資。目前,雲南龍生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景谷白龍茶業有限公司已成功掛牌新三板。在此基礎上,普洱市還按照「小眾推名山、大眾做有機」思路,加強品牌建設,培育出了景邁山、普洱山、鳳凰山、無量山、千家寨、景谷山、江城號等普洱茶品牌。同時,引進上海九澤、香港新華集團等有實力企業到普洱設立公司,大力發展莊園經濟,打造出了柏聯普洱茶莊園、新華國茶等茶主題莊園。普洱市還加快全國唯一以茶為主題的普洱景邁山申遺工作,以申遺成果提升普洱乃至雲南省茶產業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目前,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已成為普洱融入世界的一張靚麗名片。全市茶園面積達20.13萬公頃,毛茶產量11.76萬噸,綜合產值272億元,面積、產值均居雲南省第一。2019年,普洱茶榮獲全國綠色農業十大最具影響力地標品牌;瀾滄古茶小青柑榮獲2019世界茶業金獎賽冠軍;龍生茶業、祖祥高山、瀾滄古茶上榜2020年雲南省「十大名茶」。

咖啡產業發展強勁

普洱市4.5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中,有超過2.3萬平方公裡的熱區土地,全年有315天以上的無霜期,這使普洱市成為世界範圍內公認的小粒咖啡黃金種植地帶,生產出來的咖啡因具有「濃而不苦,香而不烈,油脂豐厚,略帶果酸」的獨特風味而馳名中外。目前,全國98%以上的咖啡產自雲南,而雲南50%以上咖啡來自普洱,普洱已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咖啡主產區和集散中心,全市咖啡種植面積達5.2萬公頃、產量5.7萬噸。

近年來,針對國內咖啡消費不斷上升趨勢,普洱市大力推進生態咖啡園建設。目前,共建成生態咖啡園3萬公頃,佔全市咖啡總面積的56.9%;全市有兩萬餘公頃咖啡獲得了4C認證,有0.67萬公頃獲得了CP認證,另有1866.7公頃獲得了有機認證、1333.3公頃獲得了雨林聯盟認證和UTZ認證。

為提升咖啡品質,普洱市依託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與精品咖啡協會、咖啡品質學會開展合作,制定了《雲南咖啡質量等級評定標準》,引領企業農戶不斷優化品種,改良加工方式,提升產品質量。針對全市咖啡加工企業規模普遍不大、品牌影響力不高的現狀,按照「扶優、扶大、扶強」原則,整合資金、技術等資源,促進中小企業向龍頭企業、一般品牌向優勢品牌集中,培育了愛伲、北歸、沃爾、漫崖等一批優勢咖啡企業,吸引了雀巢、星巴克、沃爾等國際知名咖啡企業入駐普洱。

目前,國家咖啡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雲南小粒種咖啡良種繁育基地、雲南省農科院咖啡研究中心等已相繼落戶普洱,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普洱市咖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咖啡研究所相繼成立並投入運營,使普洱成為全國咖啡科研教學機構最集中的地方,為咖啡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得益於優質的品質,普洱咖啡躋身中國農業區域品牌價值10強、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首批保護名錄,星巴克愛伲咖啡榮獲雲南省第一批外向型農業發展百強企業,讓「遠山森林的味道」芬芳世界。

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壯大

普洱市森林覆蓋率達71.18%,已知中藥材品種達3665種,其中植物藥2881種(國家重點普查藥用植物309種),部分藥材已經具有了很長栽培歷史,並形成了一定的栽培技術和種植規模。近年來,普洱市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優勢,按照「林藥結合」模式,出臺政策鼓勵企業發展林下經濟,大力發展林下生物藥材種植。

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普洱市先後制定出臺了《普洱市生物醫藥產業三年行動計劃》《普洱市思茅松林下有機三七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普洱林下有機雲茯苓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同時,堅持科技引領,全市先後建立了省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25個,獲得省級重點實驗室認定1家,有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家、產業創新聯盟1個,並掛牌成立了上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普洱分中心。

普洱市先後開展了滇黃精、石斛、龍血樹等野生中藥材人工馴化種植及良種選育,培育出良寶1號滇黃精、雲淞1號鼓槌石斛、淞茂谷1號海南龍血樹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藥材新品種,以及「龍血竭片」「藿香正氣水」「滇草六味」「滇及」「鐵皮石斛」等一批特色產品。一些龍頭企業也加快新技術和新產品推出力度,其中,雲南大唐漢方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重點研發的新一代兒童專用感冒藥,有望於兩年內上市銷售,屆時,將填補國內小兒感冒用藥的市場空白;普洱良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合作完成的白及質量標準,將成為2020版藥典白及標準。

憑藉良好的資源和產業優勢,普洱市吸引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落戶,在這裡建設中國雲茯苓產業園;成功引進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酵母公司——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在瀾滄縣投資建設2.5萬噸酵母生產線。

目前,普洱市生物藥種植面積達3.42萬公頃,全市共取得國家批准文號藥品68個,思茅區、寧洱縣、孟連縣、景谷縣被認定為雲南省「雲藥之鄉」。

普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德義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十四五」期間,普洱市將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用新發展理念賦能茶、咖啡等優勢產業,使之從數量型向質量安全型轉變,將普洱建成「中國有機茶第一強市」,以及全國最大咖啡精深加工基地、咖啡物流貿易中心和世界優質咖啡原料基地。同時加大滇西南中藥材集散交易中心、優質中藥原料生產基地、優質中藥飲片和健康產品加工基地,以及化學藥和原料提取加工基地、中藥(民族藥)康養體驗基地建設力度,到2025年,使全市生物藥種植面積達5.33萬公頃,實現產值200億元。

《中國質量報》

相關焦點

  • 普洱打好「綠色食品牌」 咖啡產業強勁發展
    (記者文雪梅)雲南省普洱市打好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戰略正取得顯著成效:咖啡產業強勁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壯大,普洱茶「金字招牌」全力擦亮。這是記者從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上了解到的。
  • 普洱市場監管局助力特色有機茶產業發展
    近年來,普洱市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為引領,以有機成就普洱未來為主線,立足普洱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等有利條件,通過「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抓整合」,全力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強市」和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走出一條具有普洱特色的有機茶產業發展路子,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 一天一點普洱(2048)普洱:牢記囑託綠色發展
    本篇為今天的第17版——普洱面對脫貧大考,普洱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建設全國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為總平臺、總抓手,深入實施「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在全國率先實施GDP與GE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全市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達7340億元,居全省第一位。實施生態扶貧,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生計兼顧、增綠與增收協調、綠起來與富起來」相統一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綠色發展看普洱】漫崖咖啡莊園:從「小「到...
    李亞芬 攝  漫崖咖啡莊園位於寧洱縣城南郊老磨思路往思茅方向3公裡處的老鳳寨,這是由普洱漫崖咖啡實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中國普洱第一咖啡特色小鎮。在這裡,3D立體壁畫、端午藥根節、咖啡文化秀、QQ農場等活動層出不窮。
  • 雲南普洱有機茶產業打造龍頭企業品牌
    本報訊 (蘇粲絜)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為引領,以有機成就普洱未來為主線,立足普洱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等有利條件,通過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抓整合,全力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強市」和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走出一條具有普洱特色的有機茶產業發展路子,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 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會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舉辦
    中新網12月21日電 日前,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會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在北京舉行。,全市咖啡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全市咖啡種植面積達78萬畝,產量5.7萬噸,咖啡產業面積、產量、產值位居全國第一。普洱咖啡榮獲中國農業區域品牌價值10強,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首批保護名錄。生物醫藥產業方面,近年來,普洱市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優勢,按照「林藥結合」模式,出臺政策鼓勵企業發展林下經濟,大力發展林下生物藥材種植。
  • 京東化身雲南普洱產業「智囊團」 助力產業帶數位化轉型
    京東助力普洱文旅產業帶打造普洱獲稱「十大旅遊潛力城市」普洱是全球北回歸線上最大的生態綠洲,是全國首個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素有「天賜普洱、世界茶源」、「中國咖啡之都」美譽,民族風情迥異多彩,是中國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旅遊資源豐富。
  • 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
    12月18日,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向廣大新聞媒體介紹普洱市綠色食品,特別是普洱咖啡產業發展相關情況。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林健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關注】騰飛中的美藤果 助力雲南普洱綠色經濟發展
    有著「天賜普洱·世界茶源」「中國咖啡之都」美譽的雲南普洱,不僅受到茶葉、咖啡的「親睞」,還吸引了被南美秘魯共和國譽為國寶級植物的美藤果到普洱「落戶」,並茁壯成長為普洱大健康產業新品牌。
  • 雲南省普洱市市場監管局打造特色有機茶產業「綠水青山」變「金山...
    近年來,普洱市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為引領,以有機成就普洱未來為主線,立足普洱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等有利條件,通過「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抓整合」,全力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強市」和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走出一條具有普洱特色的有機茶產業發展路子,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 以「普洱」強普洱 建「衣食萬戶」核心產業
    近年來,普洱市把茶產業作為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的重要內容,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建設普洱「衣食萬戶」的核心產業。截至2019年末,全市有現代茶園面積165萬畝,綜合產值272億元,上繳稅收8630萬元,出口貿易總值391萬元人民幣,有茶農116.6萬人。
  • 普洱:文明普洱是什麼顏色?
    那在你眼中,普洱屬於什麼色呢?今天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看看文明普洱的顏色。文明普洱的紅色「紅馬甲、紅綏帶、小紅帽、紅袖標……是他們的標準配備,街頭社區總是能看見他們奔走忙碌的身影。文明普洱的綠色「綠海明珠」「天然氧吧」「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 ……一連串的美譽,是這座森林覆蓋率高達68.7%的城市的真實寫照。近年來,普洱市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著力培育特色生物產業,清潔能源,林產業和休閒度假產業。發動「綠色發展新引擎」不斷將「綠水青山」改造成「金山銀山」。
  • 普洱「提速」了 你還等什麼?置業優選就來普洱·百悅府
    在很多人眼裡,雲南的一張重要名片是旅遊,是以「昆明—大理—麗江」為代表組成的「詩和遠方」。殊不知,這裡的未來將會被「一帶一路」改寫,許多城市都將為未來的雲南打下新的烙印。有著「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區位優勢的普洱,正處在「一帶一路」的黃金走廊上,是泛亞高鐵的重要樞紐,是連接東南亞的橋頭堡。同時,普洱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思茅和寧洱一體化發展,全力建設普洱為「綠色工業重鎮、現代物流中心、養生宜居寶地」。
  • 森林普洱 為人們帶來更優質的生活
    印象中的普洱,從未停止追逐「綠色夢」的腳步。        2012年,普洱決定創建國家森林城市。2015年,普洱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如今,再度踏訪普洱,迎面而來的負氧離子,目不暇接的精美景致,撲鼻的清淡花香……帶來不一樣的感官體驗。        普洱變了,普洱人也變了。國家森林城市的成功創建,讓普洱的「綠色夢」不斷升華。
  • 脫貧夢·普洱情——雲南省普洱市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對農村「等靠要」思想嚴重的勞動力進行集中培訓,增強其感恩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在景谷縣,把自然優勢與市場需求相結合,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等運作模式,形成了綠色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的「綠色生態致富之路」;在江城縣,將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途徑,把貧困群眾納入產業鏈條脫貧致富,強化政策引導
  • 阮成發:迅速構建政策扶持體系 全方位推動綠色食品產業加快發展
    」目標任務,全方位推動綠色食品產業加快發展@要迅速制定出臺加快構建政策扶持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要迅速制定出臺支持有機食品產業發展的政策@要迅速制定出臺加快農產品行業協會發展的政策@要抓緊研究制定綠色食品「10大名品
  • 雲南普洱: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取得新成效
    2021年1月5日,記者從中共普洱市委四屆十次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普洱市將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統籌發展和安全,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邊疆民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紮實推進「六個普洱」建設,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努力在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國際康養旅居目的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前沿窗口建設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 雲南普洱莊園經濟促進產業發展(圖)
    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以茶葉、咖啡、特色生物藥的有機化種植為依託,以生產、加工、品飲為體驗賣點,以旅遊、度假、觀光為區域經濟增長鏈,打造具有普洱特色的現代休閒體驗觀光生態園區,對茶莊園、咖啡莊園、生物藥莊園按有主體、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的要求,從規劃、風格、功能、特色等方面進行指導
  • 康養時代的水岸森林丨誰在普洱茶的葉脈上,跳出了一段優美「華爾茲」
    多個民族的遷徙史,生生不息的滄江文明,神奇的融進無數普洱茶葉脈之中,畫出美輪美奐的上千年普洱茶史,歌盡水岸城市——普洱輝煌!時代變遷的節奏,打破水岸城市的寧靜,綠色生態的舞臺在北回歸線上盛放出最悅耳動聽的治癒系妙音。
  • 綠色中國行走進普洱 共植太陽河綠色中國林
    沈茂成、萬勇、衛星、高崎為「普洱太陽河·綠色中國林」揭牌。劉勁宣讀綠色倡議書。綠色中國行活動組委會向普洱市人民政府和普洱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被授予「綠色中國特別貢獻獎」。沈國舫向普洱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授綠色中國行旗幟。沈茂成、萬勇、衛星、高崎為「普洱太陽河·綠色中國林」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