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生態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集群化
三大特色產業為普洱打上綠色發展烙印
□ 本報記者 鄭建玲
「普洱市緊緊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顯著成效。」12月18日,在北京舉辦的「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上,雲南省普洱市副市長、西盟縣委書記楊宇開門見山地說。
普洱位於我國西南邊陲,享有「世界茶源」「中國咖啡之都」美譽,也是全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近年來,普洱市圍繞基地生態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集群化原則,大力發展以普洱茶、普洱咖啡、生物醫藥為代表的三大特色產業,全市經濟發展打下綠色烙印。同時,該市鎮沅瓢雞、墨江紫米、西盟蜂蜜、澳洲堅果、肉牛、核桃等特色食品產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勢頭。
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普洱因茶立市、以茶得名。全市現有距今3540萬年前的景谷寬葉木蘭化石,有2700多年的鎮沅「世界野生茶樹王」和1700多年的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有1866.7公頃景邁山千年栽培型古茶園,被稱為「古茶樹博覽園」,是中國乃至世界茶樹資源的重要寶庫,也是世界茶樹原生地中心地帶。
近年來,普洱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茶產業作為本地最有優勢、最具特色、最惠及民生的重要支柱產業,進行重點打造,瞄準「千億雲茶」戰略目標,在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和抓整合上下功夫,不斷完善普洱茶生產加工全程監管,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品飲舒心,全力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為提升茶產業競爭力,普洱市在全國率先探索啟動了生態茶園建設工程,完成全市11.1萬公頃現代茶園生態化改造建設,全市有機茶園認證面積達2.7萬公頃,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企業數和認證證書數均居全國第一。為提高普洱茶質量,制定出臺了《綠色普洱茶基地建設及管理技術規範》等10項標準,在雲南省率先推行普洱茶品質區塊鏈技術應用,實現了「鎖定基地、鎖定企業、鎖定渠道」「從茶園到茶杯」的全程質量安全可追溯。普洱市還通過打造「中國普洱雲」項目,延伸產業鏈。鼓勵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電子交易機構合作,出臺《關於鼓勵企業到「新三板」掛牌交易的實施意見》,支持龍頭企業上市融資。目前,雲南龍生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景谷白龍茶業有限公司已成功掛牌新三板。在此基礎上,普洱市還按照「小眾推名山、大眾做有機」思路,加強品牌建設,培育出了景邁山、普洱山、鳳凰山、無量山、千家寨、景谷山、江城號等普洱茶品牌。同時,引進上海九澤、香港新華集團等有實力企業到普洱設立公司,大力發展莊園經濟,打造出了柏聯普洱茶莊園、新華國茶等茶主題莊園。普洱市還加快全國唯一以茶為主題的普洱景邁山申遺工作,以申遺成果提升普洱乃至雲南省茶產業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目前,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已成為普洱融入世界的一張靚麗名片。全市茶園面積達20.13萬公頃,毛茶產量11.76萬噸,綜合產值272億元,面積、產值均居雲南省第一。2019年,普洱茶榮獲全國綠色農業十大最具影響力地標品牌;瀾滄古茶小青柑榮獲2019世界茶業金獎賽冠軍;龍生茶業、祖祥高山、瀾滄古茶上榜2020年雲南省「十大名茶」。
咖啡產業發展強勁
普洱市4.5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中,有超過2.3萬平方公裡的熱區土地,全年有315天以上的無霜期,這使普洱市成為世界範圍內公認的小粒咖啡黃金種植地帶,生產出來的咖啡因具有「濃而不苦,香而不烈,油脂豐厚,略帶果酸」的獨特風味而馳名中外。目前,全國98%以上的咖啡產自雲南,而雲南50%以上咖啡來自普洱,普洱已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咖啡主產區和集散中心,全市咖啡種植面積達5.2萬公頃、產量5.7萬噸。
近年來,針對國內咖啡消費不斷上升趨勢,普洱市大力推進生態咖啡園建設。目前,共建成生態咖啡園3萬公頃,佔全市咖啡總面積的56.9%;全市有兩萬餘公頃咖啡獲得了4C認證,有0.67萬公頃獲得了CP認證,另有1866.7公頃獲得了有機認證、1333.3公頃獲得了雨林聯盟認證和UTZ認證。
為提升咖啡品質,普洱市依託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與精品咖啡協會、咖啡品質學會開展合作,制定了《雲南咖啡質量等級評定標準》,引領企業農戶不斷優化品種,改良加工方式,提升產品質量。針對全市咖啡加工企業規模普遍不大、品牌影響力不高的現狀,按照「扶優、扶大、扶強」原則,整合資金、技術等資源,促進中小企業向龍頭企業、一般品牌向優勢品牌集中,培育了愛伲、北歸、沃爾、漫崖等一批優勢咖啡企業,吸引了雀巢、星巴克、沃爾等國際知名咖啡企業入駐普洱。
目前,國家咖啡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雲南小粒種咖啡良種繁育基地、雲南省農科院咖啡研究中心等已相繼落戶普洱,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普洱市咖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咖啡研究所相繼成立並投入運營,使普洱成為全國咖啡科研教學機構最集中的地方,為咖啡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得益於優質的品質,普洱咖啡躋身中國農業區域品牌價值10強、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首批保護名錄,星巴克愛伲咖啡榮獲雲南省第一批外向型農業發展百強企業,讓「遠山森林的味道」芬芳世界。
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壯大
普洱市森林覆蓋率達71.18%,已知中藥材品種達3665種,其中植物藥2881種(國家重點普查藥用植物309種),部分藥材已經具有了很長栽培歷史,並形成了一定的栽培技術和種植規模。近年來,普洱市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優勢,按照「林藥結合」模式,出臺政策鼓勵企業發展林下經濟,大力發展林下生物藥材種植。
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普洱市先後制定出臺了《普洱市生物醫藥產業三年行動計劃》《普洱市思茅松林下有機三七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普洱林下有機雲茯苓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同時,堅持科技引領,全市先後建立了省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25個,獲得省級重點實驗室認定1家,有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家、產業創新聯盟1個,並掛牌成立了上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普洱分中心。
普洱市先後開展了滇黃精、石斛、龍血樹等野生中藥材人工馴化種植及良種選育,培育出良寶1號滇黃精、雲淞1號鼓槌石斛、淞茂谷1號海南龍血樹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藥材新品種,以及「龍血竭片」「藿香正氣水」「滇草六味」「滇及」「鐵皮石斛」等一批特色產品。一些龍頭企業也加快新技術和新產品推出力度,其中,雲南大唐漢方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重點研發的新一代兒童專用感冒藥,有望於兩年內上市銷售,屆時,將填補國內小兒感冒用藥的市場空白;普洱良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合作完成的白及質量標準,將成為2020版藥典白及標準。
憑藉良好的資源和產業優勢,普洱市吸引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落戶,在這裡建設中國雲茯苓產業園;成功引進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酵母公司——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在瀾滄縣投資建設2.5萬噸酵母生產線。
目前,普洱市生物藥種植面積達3.42萬公頃,全市共取得國家批准文號藥品68個,思茅區、寧洱縣、孟連縣、景谷縣被認定為雲南省「雲藥之鄉」。
普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德義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十四五」期間,普洱市將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用新發展理念賦能茶、咖啡等優勢產業,使之從數量型向質量安全型轉變,將普洱建成「中國有機茶第一強市」,以及全國最大咖啡精深加工基地、咖啡物流貿易中心和世界優質咖啡原料基地。同時加大滇西南中藥材集散交易中心、優質中藥原料生產基地、優質中藥飲片和健康產品加工基地,以及化學藥和原料提取加工基地、中藥(民族藥)康養體驗基地建設力度,到2025年,使全市生物藥種植面積達5.33萬公頃,實現產值200億元。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