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同意並提醒:處理好鄰裡關係是一門最重要最迫切的大學問!
——處理得好就應了那句俗話:遠親不如近鄰,若是處理不好,輕則不相往來,重則拔刀相向。
據媒體報導,4月26日,湖南婁底一名19歲的大學生李勤學,在被鄰居砍成重傷後,因搶救無效,被醫院宣布"臨床死亡"。
令人心痛的是,就在他被砍傷的那天,他年僅12歲的弟弟也同時被砍,當場身亡。
逝者安息,兩個艱苦養大的孩子,期盼著他們揮舞才華,報效祖國,如今都成泡影,白髮人送黑髮人無異於肝腸寸斷。
孔子說過一句話「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人民不擔心貧窮,而擔心財富分配不均勻,這樣就會產出心裡不平衡,就會發生這樣的慘事。
這樣的事情容易發生在城鄉結合的城市,而在高度發展的城市和無從發展的鄉村相對很少,一方面,高度發展的城市,居民財富早已自由,另一方面,鄉村無從發展使財富配比平均化。
貧富差距是造成這件事情的起因之一,那麼是不是就要遏制發展?
如今各地區都倡導求先進,謀發展,遏制發展不是與國家方向自相矛盾。
鄧小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公有化變為私有,每個人可以為自己勞動,這是一個逐利的時代,但是這個是在文化道德的基礎上所發展的,一定要把廣大勞工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素質區分開。
據村民交代,行兇者李松長平時沉默寡言,為人和善,這樣的人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如今網絡「毒雞湯」盛行,「不服就幹,幹了在想,」「人是一尊佛,佛下壓著魔,」等等,讓每個人思想短路。
因為一句話感到不安,一件事感到窩心都有可能成為這件事的開端,再加上「毒雞湯」洗禮,慘事在平靜中爆發。
這件事我們沒法去評判,站在客觀的角度無法講道理,只是在事情上我們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丁偉,晉西北「鐵三角」,在南京軍事學院畢業論文上寫到《論我國的的領土防禦》,
同志們。當你仔細深入的了解了一個國家的地理,你就對這個國家的國防政策及其戰略防禦的重點有了更清醒的認識,一個可以依靠和信任的鄰居是我國生存利益的所在。
同理,當我們與人長久相處,事實上,潛在的威脅已經構成。動不動手的主動權,不在我方手中。
據調查,百分之八十的兇殺案都發生在熟人之間,而發生的根本條件是熟悉和信任。
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對個人來說。家庭利益,個人利益必須高於意識形態的信仰。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都相信這一點,但不否認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想法,這也不是聳人聽聞,為了自己的家庭和國家,一定要做到未雨綢繆。
許多人不羨慕遠方的人飛黃騰達,
卻嫉妒身邊的人飛黃騰達。
相比於為富不仁,弱者相食才更可怕。
當你厭惡身邊的人或生存環境時,最好的方式不是抱怨,而是自己勤快點努力點,加把勁離開他們,那樣他們就永遠從你的生活中消失了,和死了差不多。
「大衣哥」朱之文星光大道出名後,為家鄉修路,借錢給村民,卻有人埋怨,在自媒體短視頻興起之下更多人來拍攝賺錢。
朱之文家被「踹門事件」又推到了輿論熱潮,還是想到一句話,窮鄉僻壤的犯罪率低,並不代表那裡的人就高尚,而是沒有選擇。
如今得到了既得利益,便選擇各種手段獲得自己更多利益,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就是因為人性是不會改變。
國家推行國學教育,素質教育不僅僅對於孩子,而且也對應每一個人。
遇見這樣的新聞總是無言以對。全民基本素質提高的道路還很遠,那麼,我們就先貢獻一點。
下面是「六尺巷」。
「千裡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
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品性這東西,今天缺個角,明天裂條縫,那就離崩塌不遠了。
「六尺巷」的增加在於每個人的基本素質。
不思夢與你一起致力於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