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他無論身居何處,但依舊笑談生活,看淡世俗

2020-12-23 吳阿靜1

歷史上哪位名人最有趣?也許你會說:李白、杜甫等等。但是我想說,歷代名人恐怕只有蘇軾最有趣。

余光中大師曾說:如果要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不要找李白,他太狂傲,不負責任;也不要找杜甫,他一生太苦,會很喪;

要找就找蘇東坡,他是一個能讓一切變得有趣的人。

蘇軾這位北宋的大明星,她的美麗知道四五十歲還有少女追捧。

蘇軾擅丹青,工書法,精詩文,除此他還身兼政治家、思想家、美食家……妥妥地全能才子。

這麼厲害的人,竟然不會自負清高,給人距離感?多虧了他滿腹經綸下還藏著一顆有趣快樂的靈魂。

蘇軾的一生如我們所知道的是坎坷的,但是即便如此蘇軾對生活的熱愛卻從未停止。

日子還是要過的,並且還要好吃好喝的過著。蘇軾可以說是一個樂天派了。

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吃貨,蘇軾可以說是貶到哪,吃到哪。

眾所周知,蘇東坡很倒黴,他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黃州,惠州,海南……哪裡窮苦他就被貶到哪。

元豐二年,42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可剛上任三個月便因「烏臺詩案」鋃鐺入獄,差點掉腦袋,後來被貶到了黃州。

那日子叫一個苦,無權無錢,連吃飯都是個問題,沒辦法,他只能揣著錢袋緊巴巴地過日子。那時在當地,豬肉很便宜,個個都不願意買,只有他買。

但豬肉買回來,他可沒因為廉價就隨意煮著吃了。生活對他不溫柔,他就自己對自己溫柔,特別是在吃這件事上,絕對不能馬虎。

既然賦閒沒事做,那就研究豬肉的新做法,沒想到他各種搗鼓加工後,竟發明了色香味俱全的東坡肉。

被貶買不起羊肉,就讓屠夫把人家不要的羊脊骨賣給他,故伎重施,再次發揮改造美食的天分。

他先將羊骨煮熟,然後塗些酒和薄鹽,再放到火爐中去烤一烤,羊脊骨竟然酥香無比。蘇東坡吃得津津有味,說「如食蟹螯,率數日輒一食,甚覺有補。」

可見我們這位大詩人不僅是在詩詞領域做了不少貢獻,更是在美食領域也是有專攻。

蘇軾給我們留下的最重要的其實就是一種「東坡精神」,無論身處何地,依然是笑談生活,看淡世俗。

僅僅79塊錢就能得到6本書!體驗6位歷史文人的真實思緒!如果您對這套書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五首灑脫詩詞:人生看透,不如看淡
    曾經笑靨如花,柔情似水,最後依舊滿是滄桑;曾經鮮衣怒馬,慷慨激昂,最後也歸於平淡。當滄海變成桑田,一切的一切統統被時間遺忘和擱淺,剩下的只有自己內心的那份寧靜。拂去塵埃,心似梨花白,說到底人生並不是十分複雜,不用事事看透,只需看淡就好。
  • 蘇軾宋詞對人生的感慨真是扎心啊:「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蘇軾宋詞向來喜歡抒發人世情懷,尤其喜歡在其中抒發看破世俗的感慨。比如《赤壁懷古》當中的「人生如夢」,又比如今天我們聊的這句「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因為他說到了我們人世間所遭遇的處境。之前看古人漂泊流浪,看他們抒發對故鄉的思念,點點滴滴都融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情懷之中,總會生出一絲悲愴。但是又轉念一想,他們為何要行走在路上呢?在外求功名而不得,那就直接回家唄,或者像陶淵明、孟浩然一樣,要麼躬耕田家,要麼歸隱山林,不都是極好的選擇嗎?
  • 蘇軾名句「天涯何處無芳草」人人皆知,上一句是什麼?很少人知道
    例如,蘇軾的名句「天涯何處無芳草」,顯然已是家喻戶曉了。可是要真讓你說出它的上一句,甚至全文的話,也許就少有些人知了。而說到蘇軾的「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許絕大部分人並並不是因為原詞原義記住了它,反倒是通過後世的延伸含義,男女之間沒有必要死守一方,能夠愛的人或非常值得愛的人有很多所了解。事實上,「天涯何處無芳草」源於蘇軾的《蝶戀花·春景》。
  •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無論你來自何處,皆是志趣相投者。今天,我們以天地為廬,歡聚一室,聊聊那些曾經感慨至深的詩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我們對於生活最大的感慨,應該就是物是人非吧。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人生無常,何必為那些是非恩怨糾結?
  • 著名的句子蘇軾:「天涯何處無芳草」被調侃了很多年,其實
    「天涯何處無芳草」選自蘇軾中的《蝶戀花·春景》,因為他是一個傷害春天的詞,給人一種悽涼的感覺。花兒凋謝而保持紅色青杏。當燕子飛起來時,綠色的水被其他人包圍了。分支上的柳綿吹很少,無芳草在世界的盡頭。牆上有鞦韆牆外個通道。牆外的人嘲笑牆裡的美。微笑漸不聞聲漸靜,多情卻無情煩惱。
  • 才女追蘇軾如追星,蘇軾盛情難卻送她這首詞,最後6個字耐人尋味
    相信說起蘇軾大家都不陌生,唐宋八大家之一,因為當年的「烏臺詩案」半生都在貶謫的路上,可謂是令人唏噓。職場雖然不如意,但是情場上蘇軾早早就娶了賢妻王弗,可謂是妥妥的情場得意,但是似乎上天覺得這樣的蘇軾太過舒適,就讓他的髮妻早逝。
  • 蘇軾睡覺,夢到唐代一位美女,醒來寫下一詞,開篇便是千古名句
    曾幾何時,你停下了匆匆的腳步,稍作片刻休息,或是在一個陰雨濛濛的下午,或是在一個寂寞寒冷的夜晚,被世俗所困的你,思緒萬千。恍然間剛剛好像困在了夢境中,夢裡沒有世俗的困擾,夢裡沒有黯然的傷感,夢裡沒有惆悵的悲傷,夢境旖旎纏綿,如幻境般讓人眷戀。
  • 明朝才子憑藉一首詞力壓群雄,才華直追蘇軾,通篇寫得氣勢磅礴
    蘇軾在詞壇的地位可以說是無人能及,無論什麼樣的題材到了他的手中,那都是能夠寫出新意,而宋詞之所以會有後來的成就,可以媲美唐詩,蘇軾功不可沒;他的詞清新脫俗,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描寫人生,那都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特別是他被貶黃州期間寫下一首大氣磅礴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通篇寥寥數語
  • 十首詩詞,見證蘇軾的真性情
    在詩詞世界裡,蘇軾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從詩詞中看蘇軾,他絕對是一位性情中人,他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詩詞中,在詩詞的世界裡,永遠有一位鮮活可愛的東坡居士。
  • 人到中年,要懂得愜意而活,記住蘇軾這一句詩,生活處處是瀟灑
    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生活本就是得失並存、笑淚交織的一個過程,不可能會一直稱心如意,所謂的「萬事順心」不過是人們嘴中逢年過節祝福語,對於生活的美好期望罷了。我們雖然改變不了生活的現狀,但是我們卻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態,能夠看淡生活中的種種得失和是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專注於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將自己的目光定位在這些世俗嘈雜之上。這裡送給大家蘇軾的一首詩: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 古代歷史上最豪放詞人,他看淡功名利祿,終成文學大家
    愛極了蘇軾,看了各種版本的蘇軾傳記,背了好多蘇軾的詩詞,蘇軾的喜怒哀樂,音容笑貌,皆在腦海想像構現,蘇軾是心中一位立體鮮活的朋友。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學問大家從事政治家的職業,事業上屢貶屢遠、屢貶屢苦,但性情和生活上順天承命、隨遇而安的人物。生前既沒有政治事業上的飛黃騰達,也沒有學問家自由無羈的生活,只是後人發掘了他的典華偉章和磊落胸襟,使他超越了前人。
  •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想?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這是明代文人楊慎所做的一首《臨江仙》,清初毛宗崗父子在對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重新修訂時,將此詞列為全書卷頭詩;它在1990年又經王扶林導演在大型電視連續劇 《三國演義》中作為片頭曲,寫成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歌。
  • 蘇軾名句:「天涯何處無芳草」,被惡搞多年,其實上一句也是精髓
    以後都不要再說「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是蘇軾的詞了,多丟人啊!「天涯何處無芳草」選自蘇軾的《蝶戀花·春景》,因為這是一首關於傷春的詞,所以給人一種悲涼、冷寂的感覺。雖也有些許亮色,但由於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敗和蕭索,這正如作者此時的心境:被貶謫在外,仕途失意又遠離家人。柳絮紛飛,春色將盡,固然讓人傷感;而芳草青綠,又自是一番境界,蘇軾的曠達於此可見,表達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 他詩尊杜甫,詞近蘇軾,一首《臨江仙》被稱為神作
    相對來說,他存世的詞作非常少,只有十幾篇,但其中也不乏名作。一些豪放詞作,後人認為,逼近蘇軾,比如《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
  • 蘇軾一生最智慧的20首詩詞,不讀懂不足以談人生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簡寧朗讀音頻無人不愛蘇軾。愛蘇軾的豁達樂觀,愛蘇軾的不驕不躁,愛他面對人生坎坷時的雲淡風輕。一如林語堂所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 蘇軾被貶後,看到梨花,寫了一首小詩,最後一句寫出了豁達瀟灑
    後兩句寫蘇軾本人惆悵的心情好像門前東欄那一株雪白的梨花一樣,獨立枝頭,遠離人世嘈雜,將這個世俗的社會看得清澈明了。與上兩句的美好景色春意正濃形成反差的是,蘇軾在這兩句中又顯現了自己淡淡的哀傷之情。多次人生失意使他產生了對人生的無奈之感,於是將他的憂傷寄托在這首詩中。整體都烘託了一種悲傷的氛圍,與他其他詩作的清新自然極為不同,因此在蘇軾的詩中才更顯突出,被後世稱作經典。
  • 詩詞丨蘇軾一生最智慧的20首詩詞,不讀懂不足以談人生
    愛蘇軾的豁達樂觀,愛蘇軾的不驕不躁,愛他面對人生坎坷時的雲淡風輕。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想成為蘇軾這樣的人,不亂於心,不困於情,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自己的瀟灑人生。
  • 周末讀詩丨蘇軾一生最智慧的20首詩詞,不讀懂不足以談人生
    愛蘇軾的豁達樂觀,愛蘇軾的不驕不躁,愛他面對人生坎坷時的雲淡風輕。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想成為蘇軾這樣的人,不亂於心,不困於情,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自己的瀟灑人生。
  •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十首詞,蘇軾的最平淡,辛棄疾的最霸氣
    說到陶淵明的生活狀態,許多人會聯想到寫《瓦爾登湖》的美國人亨利·梭羅。陶淵明比梭羅早一千四百多年,而且陶淵明生活在農耕時代,梭羅卻生活在後工業時代,但兩人的生活態度確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抵拒物質享受的引誘,並回歸自然去過簡樸的生活。但是陶淵明的境界更高一層。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一開篇便美得令人驚豔,腹有詩書氣自華!
    其實除了唐詩和宋詞之外,我們還是不應該忽略掉宋詩,雖然它無法與唐詩相比,但是它同樣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裡面很多非常經典的詩句,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會使用,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口頭用語,蘇軾的詩作就有很多這樣的詩句,例如「春宵一刻值千金」、「天涯何處無芳草」、「腹有詩書氣自華」等,那都是出自於蘇軾的作品,這些詩句很多人都聽過,也在日常的生活中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