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要懂得愜意而活,記住蘇軾這一句詩,生活處處是瀟灑

2020-12-22 墨品風雅

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

生活本就是得失並存、笑淚交織的一個過程,不可能會一直稱心如意,所謂的「萬事順心」不過是人們嘴中逢年過節祝福語,對於生活的美好期望罷了。

我們雖然改變不了生活的現狀,但是我們卻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態,能夠看淡生活中的種種得失和是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專注於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將自己的目光定位在這些世俗嘈雜之上。

這裡送給大家蘇軾的一首詩: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首詩便是蘇軾赫赫有名的代表作《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而這首詩的最後用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則是這首詩的詩歌詩眼,也是廣泛流傳於後世的名句。

「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意思很明顯,清淡歡愉才能嘗出人間的最真實的味道。

清歡,意味著清淡歡愉,是人生最為睿智、高明的修為方式,更是一種人生的至高境界。

清歡,意味著放下一切,能夠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不再偽裝、不再擔憂,順其自然,乘風而來,踏雪而去。

魯迅先生曾說過: 「面具戴太久,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皮。」

倘若是一個人一直過得太過壓抑和勞累,那麼壓抑和勞累便會成為一種常態和習慣,時間久了便嘗不到生活的甜。

學會清歡,更是讓自己的生活多一些輕鬆,讓自己愜意而活。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老和尚精心飼養了一株蘭花,每日都為之澆水,時常施肥,寺廟裡的人都能看出老和尚十分喜歡這株蘭花。

不料一日,一位小和尚在灑掃庭院時,將師傅精心飼養的蘭花盆失手打碎,小和尚對此憂心不已,他不知道該如何向師父交代。

後來老和尚得知了此事,只是風輕雲淡地笑了笑,小和尚不解,師傅的心血沒了,難道不會大發雷霆嗎?

老和尚看出了小和尚的疑惑,對之說道:我養蘭花是為了讓自己心情愉悅的,而不是為了生氣的。

生活就是如此,有時我們做事的初衷是為了讓自己開心,但很多時期總是事與願違,給自己滿滿地壓力和怨氣,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以「清歡」面對生活種種。

人到中年,要懂得愜意而活,記住蘇軾這一句詩:人間有味是清歡,生活處處不瀟灑?生活處處是瀟灑。

相關焦點

  • 以清淨心看世界:活到一定歲數的人,要懂得人生「三戒」
    在這天地間,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沒有一件物是永恆的。活在以往的人會沉淪,活在現實的人會遺憾,活在未來的人會迷茫。選擇怎樣的生活由自己決定,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上。沒有人永遠和快樂相伴,也沒有人永遠和幸福相隨。
  • 人到中年疲憊不堪,但蘇軾這篇古文告訴我們,世間有真正的美好
    寫這篇古文的時候蘇軾大概46歲,正是人到中年的時候。他此時已經經歷了人生的磨難,也已經看透了人生的本質究竟如何。唯有親身經歷過生死之難,才會懂得生命的珍貴,才會懂得人生的追求,應該是在哪一個方向。在這篇古文當中,蘇軾借朋友之口表達了自己對於人生短暫的感慨。
  • 人到中年,如果你能頓悟這3件事,說明你比大部分人都活得更瀟灑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人到中年萬事休」,似乎成為了人老力衰的「代名詞」了。然而現實果真如此嗎?其實,古人早就給出了答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句詩詞,便是最好的解釋。人到中年,如果你能頓悟這3件事,說明你比大部分人都活得更瀟灑。
  • 人到中年,要懂得「認慫」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有不好的一面,也會有利好的一面,認慫這件事情也是這樣的,有時候,認慫也並不可恥,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智慧。關鍵是要看向什麼認慫,怎樣認慫,關鍵是看,認慫的那個人心裡怎麼想,有怎樣的抱負和品質。
  • 女人到了中年,要好好愛,好好活,活明白,活通透
    01張愛玲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年男人孤獨,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依靠的人。這話說得有點道理,但是中年女人呢?生活並不因為女人之所以是女人,就對她們特別優待,中年男人所遭受的孤獨,中年女人一樣也會遭受。
  • 人到中年,懂得在這3方面「認慫」的人,說明他本事越大,很真實
    老話說: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很多人對於「認慫」抱有藐視態度,認為這是一種丟人、懦弱的表現。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需要認清到一個道理:認慫並非是軟柿子的代表,它不代表處處忍氣吞聲,讓人欺負到頭上來。而是一種能辨明是非黑白,不鑽牛角尖、不糾纏的豁達心態。
  • 蘇軾夜晚醉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辛酸,成千古名篇
    蘇軾在這裡寫了很多好的作品,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蘇東坡醉酒後的作一首趣詞, 寫下了這首道盡中年男人辛酸。蘇軾跟朋友在東坡田中飲酒。酒宴散後,蘇軾深夜孤身回到居處雪堂,結果吃了閉門羹。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 古詩詞中最瀟灑的詩句,李白蘇軾令人叫絕,還有一人不在李蘇之下
    文/張家公子名無忌瀟灑的人生最令人羨慕,如若問及古代詩人中誰寫的詩詞最瀟灑,誰過的的生活最灑脫,唐朝的大詩人李白和宋代的大文豪蘇軾肯定榜上有名。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李白和他的朋友在山中飲酒,一杯一杯又一杯,喝的終於醉意上來了,李白突然冒出來這一句:老兄我喝高了,要去臥床高睡,你且回去吧,明天還要喝的話,把你的琴抱過來,隨便給我彈幾首曲子。哈哈,多麼的瀟灑愜意。
  • 心安是福,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狀態,有這四個,你有幾個?
    當我們厭倦了生活,就會懷疑活著的目的和人生的意義;然而生活無處可逃,只有不斷調節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得到最好的休息,人生才會吐故納新,繼續前行,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狀態,是有這「四安」,你有幾個?一、心安。
  • 人到中年,要想生活平安喜樂,最好不要聯繫這幾種人
    到了中年之後,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結婚生子,要麼經歷了許多恩怨情仇。中年人的性子大多都已被生活磨平了稜角,變得不衝動,凡事也會瞻前顧後,再也沒有年輕時的毛躁。人到中年,無論之前發生了什麼,浪費了多少時間,錯過了多少機會,但是步入中年之後,就一定要開始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 總有一句詩,讓你歷經滄桑,不忍再讀!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有人說,到了中年,就開始有危機感。難道,這不是一個人在給自己找的藉口嗎?想想,人生的哪個階段,沒有憂傷、沒有煩惱?哲人說的好: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都是閒事?為了不確定性而擔憂,不如開心過好每一天。
  •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
    儘管如此,他憑藉著豁達和樂觀飲酒作賦,瀟灑生活,留下了許許多多千古傳頌的優秀作品。今天我們說的就是一篇與蘇軾喝酒有關的千古名篇。這首詞可謂是通達人心之作,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尤其是人到中年,被生活壓抑到幾近崩潰的男人。詞中寫道:蘇軾在東坡田中與朋友夜飲,醉後醒來,醒來又醉。觥籌交錯,不知不覺中,已經是午夜時分。
  • 人到中年,才會懂得的感悟
    人到中年,已是為人父母,看著這些甜蜜的負擔,多了幾分責任,也多了幾分現實,更添幾分無奈,以及三分盡人事聽天命的灑脫。無論是迷茫,還是感慨,未來的路還有很遠,腳下的步子一步一步,儘管沉重,也要一直咬咬牙,走下去。人到中年,早已習慣了身邊的現實,或許生活中不想要的來了,渴望著的卻依然不見,已經無從計較。
  • 人到中年,懂得獨處的人,內心多半很平和
    其實人到中年,我們真的要懂得獨處,因為獨處不僅僅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懂得獨處的人,大多內心平和。01人到中年,學會獨處是一種生活的享受最近很喜歡一個人待著,喜歡看看書,喜歡弄弄花草。其實人到中年,學會獨處是一場必修課,也是一種成長,這是我們都該面對的,不是嗎?03人到中年,懂得獨處的人都懂得什麼是生活年輕的時候,我們因為欲望而奮鬥,想要的更多,想生活的更好。可是,中年的時候,我們大都事業有成,大都家庭和睦,沒有什麼能夠值得奮鬥的。
  • 林語堂《蘇東坡傳》:讀懂了蘇軾,你就讀懂了生活!
    少年時期,我們更傾向於李白,豪放不羈,浪漫天才,關注自我,擁有一種青春的美好;到了中年時期,我們會更加懂得杜甫的那份深沉憂思,開始認清現實,肩負責任,擁有一顆濟世之心;等到我們閱經滄桑,步入老年時期,也許內心更加通透,懂得王維「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的寧靜與平和。這三種選擇沒有孰優孰劣之分,每一種都是獨特的生命姿態。
  • 女人到中年,要懂得「軟硬兼施」,好多人都不明白
    中年一到,就喜歡各種思考人生。都說人難做,其實女人更難做。因為在關於「軟硬兼施」的問題上,很多人陷入了困境。各位看官,做女人,到底是「硬」點好,還是「軟」點好呢?咱們今天還是來擺一擺「龍門陣」吧。 同事莉莉今年四十有五,已經到了一個「如狼似虎」的年紀。
  • 蘇軾被貶後,看到梨花,寫了一首小詩,最後一句寫出了豁達瀟灑
    後兩句寫蘇軾本人惆悵的心情好像門前東欄那一株雪白的梨花一樣,獨立枝頭,遠離人世嘈雜,將這個世俗的社會看得清澈明了。與上兩句的美好景色春意正濃形成反差的是,蘇軾在這兩句中又顯現了自己淡淡的哀傷之情。當時的蘇軾已經步入人生中年,經歷了許多人世間的重大變故。熙寧年間王安石變法,蘇軾不贊成新法,因此被變法派的官員處處針對,仕途上極度不順,多次被貶,離開京城。在這期間他的父母妻子又相繼離世,在家庭上給了他沉重的打擊。
  • 人到中年,別只顧著掙錢,要記住這三個教訓,否則永遠自己吃虧
    太多的中年人,一心忙於事業,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忽略了感情,忽略了孩子,甚至在自己的眼裡面,除了事業,其他的啥都沒有,到頭來才發現自己生活的很失敗,所以,大家不要只顧著掙錢,一定要記住下面這三個教訓。仔細想一下,我們之所以在工作上非常的累,關鍵的問題就在於這一點,所以,人到中年之後,一定要想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該放手的就放手,讓年輕人去做,一切抓在自己的手裡面不放,最後,抓的越緊就像沙子一樣,掉的越多,關鍵是你會心力憔悴,不要總怨年輕人能力不行,你不給他們機會,他哪裡會成長,你不讓他們用你是給的權利,他們哪裡知道當領導的難處,所以一定要吸取這樣的教訓,寧肯讓下屬犯錯,也不要讓自己累死。
  • 人到中年,所有的委屈都是無用的
    愛它,是因為它有武俠世界的純粹,有一份快意江湖的瀟灑與愜意;恨它,是因為它有現實生活的壓抑,有一種無法逃脫的執念與掙扎。年少時,總是想著要將故事中的是非對錯,弄個一清二楚。其實,他本可以在這個年紀退隱江湖,娶妻生子,享受生活。可他卻依舊選擇了偽裝,他一邊將心事藏在心裡,一邊四處討好,賣笑求生。人過中年,誰不想活出真實,為人敢愛敢恨,行事敢作敢為。
  • 八首人生詩詞:人到中年,如酒也如詩
    人至中年,願平淡富足,一杯清茶,一本好書,就著藍天白雲,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終南別業》王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有人說,到了中年,就開始有危機感。難道,這不是一個人在給自己找的藉口嗎?想想,人生的哪個階段,沒有憂傷、沒有煩惱?哲人說的好: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都是閒事?為了不確定性而擔憂,不如開心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