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時,我被談了五年的男朋友甩了,我足足哭了兩個月,當時我有兩個特別好的朋友,她們經常陪著我一起罵男人,開導我,安慰我,當我逐漸緩和情緒的時候,我主動提出工作調動,離開這座城市。
離開了傷心地,雖然不用再想起那個令我傷心的男人,但我的朋友也沒了。雖然和她們微信保持聯繫,但畢竟不在一個城市,久而久之感情慢慢就變淡了。
如今我已經過了30還仍舊單身,不僅單身,連朋友都沒有。在新的城市很難交到新朋友,不僅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越來越低,我排斥社交,不願認識新人,我也不害怕孤獨和寂寞,我覺得一個人挺好。
昨天,因為工作太晚,回到住所後就在樓下一家飯館吃了點夜宵。坐在我隔壁桌的是三個女人,她們滔滔不絕,談天談地,一直談到打烊。就在這三個女人走出大門的那一刻,我的眼睛居然有些溼潤。
回想以前,我也擁有過這樣的友情歲月,特別是跟男朋友分手後,我們也是三個女人在一起聊天,在她們的理解和支持下,我如釋重負。我們喝茶,看電影,K歌,那一刻我覺得男人算什麼,只有朋友才是不離不棄的。
但是從我離開起,就再也沒有這種機會了,說得更清楚一點,是再也沒有這種友情了了。我看著隔壁桌的三個女人談得那樣投機,從工作到男人到不著邊際,我突然有些失落。
有些友情,失去了就不會再回來,與什麼人成為好朋友,也是一種機遇,無法強求。而且也不是什麼樣的人都能成為朋友,能成為朋友的一定都有幾個共同點。
第一,都有男朋友或者都單身
不可否認,有些女人的友情是從失戀開始的,如果你有男朋友,另外兩個沒有,那麼他們為了不打擾你,會主動跟你拉開距離。
如果大家都有男朋友或者都單身,就有共同話題,自然而然也就走得近了。
第二,水平都差不多
我很難相信一個很窮的人會跟一個很富有的人成為好朋友,不是我歧視貧富差距,而是我打心裡就認為,不在一個階層的人是很難成為朋友的。
之所以能和我們的朋友成為朋友,是因為我們的際遇都差不多。職位差不多,薪水差不多,前景也差不多,這樣才能推心置腹,如果有一天,其中一個人開始隱瞞自己的收入,那麼這段友情也就經不起考驗了。
就像人家常說:人都見不慣自己身邊的人比自己過得好。你看電視裡那些大明星,成名之後,哪個還跟自己的普通朋友來往呢?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是沒有道理的。
第三,必須同樣幸福或者同樣不幸
一個不幸福的女人絕不可能跟兩個幸福的女人投契,因為害怕被人笑話,害怕她們看不起,害怕融入不到她們的圈子,害怕把自己的消極帶給她們,害怕她們擔心。
但如果她們跟自己一樣不幸,大家彼此彼此,自然有什麼就說什麼,再或者大家都過的很幸福,每天聚在一起都是開開開心。
小時候我們交朋友並沒有這麼多條條寬寬,但是長大後,想要找一個朋友卻要有這麼多條件。這樣的人可能遇不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遇到,與其苛求能讓我們在新城市遇到一個好朋友,還不如習慣一個人孤獨寂寞來得更實在。
如今打開社交軟體,以前的朋友還留有電話號碼,但電話從來沒有響過,就算加了微信,除了節假日的信息群發之外,也沒有誰主動聯繫過 。友誼在不知不覺中流逝了,想想就覺得特別可悲。
身邊的人來了又走,過客很多,但沒有幾個人能真正走進你的心裡。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到家做些雜七雜八的事,然後在睡前玩玩手機,如果有對象的和對象聊幾句,沒對象的也就洗洗睡了,朋友是什麼?我已經很久不知道了。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距離就是心靈上的差距,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環境,接觸到不同層面的人和事,每個人的思想觀念都在改變。改變的方向和速度不一樣,這些都影響著朋友之間是否有話可聊。
正如我有好幾個同學群,高中同學,初中同學,大學同學,每天群裡都有很多信息,我沒有退群,但我也從來沒在群裡說過一句話,甚至我把群設置成為消息免打擾。
不聯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曾經的好友就這樣默默地躺在了好友列表中,回不到當初。
如果你也上了年紀(我對上了年紀定義是大於30歲),或許你能理解我的這種孤獨感,如果你也有我這樣的感受,不妨說說你的想法,我們也算同是天涯淪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