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我沒有一個朋友.

2021-02-11 書很慌

記得還沒進入大學時,父親對我說:「上了大學,生活就豐富多彩了,可以經常跟同學一起去吃燒烤、K歌,參加社團活動。」

父親滿臉笑容地說著,仿佛要去上大學的是他自己。

是的,我對大學有過很多這樣的幻想。

我幻想著,我會有三五個小姐妹一起深夜偷偷跑出去吃夜宵;

在夏日的傍晚,我會和她們一起在學校籃球場討論哪個男生打球最帥;

我還會和她們一起泡圖書館,一起吃飯。

但是,事實證明這些事情的確是幻想。

四個人的宿舍裡,三個室友玩得很好,而我卻能完美地置身度外。

她們都很好相處,但我和她們卻沒有什麼交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我不想打擾她們,也不想被打擾。

以前的我總是和一些好朋友形影相隨,我想,倘若她們知道我大學社交的狀態,極有可能會在心裡發出感嘆:

你怎麼在大學混成了這個樣子?

其實,我也不是從一開始就如此。

剛進大學時,我也和一個室友聊得很投機。

我們互相幫助,一起去社團面試,一起上課,瘋瘋鬧鬧地結下了不錯的友誼。

後來,大家越來越熟,那種對普通朋友的客氣禮貌就蕩然無存了。

矛盾,往往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大學裡有很多事情要做,每個事情都有它不同的選擇。

當我們的選擇不一樣時,我通常會更多地考慮她的想法,放棄自己的安排。

起初她也會為我考慮,可是時間久了,她就不是原來的那個樣子了,如果我拒絕陪她,她就會生氣。

我常常陪她去參加一些我不喜歡的活動,或者陪她去很遠的地方拿快遞。

我感覺自己離喜歡的生活方式越來越遠。

但我想,維護一段友誼不就是需要為對方犧牲一些東西嗎?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我發現我需要犧牲的時間與精力越來越多,而當我找她幫忙,讓她陪我去超市買東西時,她都拒絕了。

有一次她還說:「我就是比較喜歡欺負你。」

這看起來是句玩笑話,但對我而言,說不傷心肯定是假的。

我開始慢慢疏遠她,也不太願意接近別人,以至於和其他同學都不太熟。

生活變得單調枯燥,但至少自由,我沒有了束縛,也沒有什麼情緒上的喜與憂。

我知道在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自己也有很多問題,有時候自己會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但在大學期間,我正好想換一種生活模式,一種隨遇而安的愜意的模式。

我需要在孤獨中好好沉澱自己,看清楚人與人之間的冷暖。

對於以前的老朋友,我會保持聯繫,倍加珍惜。

在大學,我確實沒有聊得來的朋友,甚至連一個一起吃飯的人都找不出來。

在我心裡,大學是一條長長的有很多拐點的路,如果剛好有人順路,便一起走,如果沒有,我也不會特意去找同行者。

一個人的路上必然會有些孤獨,但是我很自在。

我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不是因為參加社交就能擺脫孤獨,相反,正是因為參加了社交,才讓人容易發現自己的努力只能換來一些塑料感情,於是會倍感孤獨。」

深以為然,如果不會有真朋友,那麼假的我也不要。

餘華在小說《在細雨中吶喊》中寫了這樣一句話:

「我不再裝模做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獨之中,以真正的自我開始了獨自生活。」

這也是我的心聲。

在偌大的世界裡,其實我們都是孤獨的個體,沒有朋友並不可怕,只是因為那個和你心靈相通的友人剛好沒有出現在你身邊。

與其假裝有朋友,還不如用這些時間去提升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

總會有一個良機,會遇到一個良友。而在這個過程中,靜靜地等待就好。

作者寄語:嗨,我是沉淪晚景,中文系在讀大學生,愛好唱歌,喜歡以文會友。

哈嘍,這是我的書友自律群,歡迎大家來耍~在這裡,你可以分享生活趣事,也可以分享你看過的好書,也可以每天打卡任務,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更重要的是,你還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來吧,零子還會不定時發發小紅包哦。

ps.廣告推廣者,微商勿進;掃碼進不了扣我,我拉你哦。

相關焦點

  • 「我大學四年,身邊沒有一個知心朋友」
    大學以前,她自信能和班上很多人成為朋友。可大學之後,她發現自己到了大四連一個說心裡話的朋友也沒有。 「學姐,你說這樣的我是不是很失敗呀?」 學妹說,快開學了,可她沒有一點高興之意,因為沒有任何期待。 我知道在大學像學妹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 在大學,我好像沒有朋友
    前兩天,有個朋友跟我說,「我感覺我沒有朋友。」「現在的狀態越來越讓我迷茫了,也試過改變,但是真的有點難,尤其是這個過程,無論受挫,無論成功,都只有你一個人面對的時候。」她繼續說,「為什麼建立親密關係,這種作為人最基本的功能的東西,我卻不會……」「這沒有什麼,在大學,你不一定要要求自己要交到多少好朋友。如果你能交到幾個有用的朋友,就真的是不錯了。」因為友誼的建立,是一種來自雙向(或交互)關係的情感,即雙方共同凝結的情感,必須共同維繫。
  • 上大學後,我就沒有朋友了.
    - 1 -最近一個大一的學妹找我談心,說了很多最近的困擾,學習節奏跟不上、組織部門工作又多、不清楚自己的未來,還有更糟心的是連一個能傾訴的人都沒有。她說,「我以前是一個特別開朗的人,大大咧咧,很多話講。可上了大學,我就開始變得安靜了,因為突然間身邊的人都變成了新面孔,這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向,突然間交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了,只能一個人孤零零的,無人可聊,沒話可談。」
  • 我在韓國留學,卻沒有交到一個韓國朋友......
    但當你進入韓國大學課程,就會發現結交外國朋友真的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進入大學之後你會發現,韓國學生和韓國學生成群結隊,留學生和留學生成群結對,想要交到一個不同國籍的朋友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之前有一篇叫做「我在國外留學,卻沒有交到一個當地的朋友!」的文章在留學生圈很火,其實放到韓國留學生圈也是如此。近期一些韓國媒體也關注到了留學生圈存在的這個特殊現象,並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 就這樣沒有朋友的大學三年.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話題其實就是最近生活的一些感悟和體驗,關於「大學友誼」這個問題。我發現,關於大學室友,大學朋友,大學戀愛啊這一類的問題經常能在眾多熱點問題中佔的一席,這也是為什麼我前兩天看到這個問題有感而發,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又是一個熟悉的自剖環節!
  • 在大學,沒有知心朋友是怎樣一種體驗
    ▼當年大家每天都在一塊上課女生們課間會一起去廁所男生們放學會一起去打球就因為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所以相處起來覺得挺開心的▼然而到了大學高中朋友們常和我抱怨「很難遇到知心朋友啊」甚至感到連一個可以好好聽你吐槽聽你傾訴的人都沒有▼刷微信刷到一個很好笑的東西卻發現沒有可以分享的人於是只能發朋友圈了突然想吃一個什麼東西卻發現根本找不到和自己口味一樣的人
  • 上了大學,我覺得非常孤獨,我在大學沒有朋友|華農樹洞109期
    不過是自欺欺人、可悲至極,是有多過分才逼得他說出15年張翰式的語錄,於他而言無權批評你,但作為他的朋友,你應該消失,而不是背後使絆子,那沒有任何意義,靜告。希望那位L朋友有自知之明吧@pp有時候覺得自己也挺好的,但又會覺得我很差勁啊,會有人喜歡這樣的人嘛?
  • 大學沒有朋友很奇怪嗎
    一大學裡的戀愛終究是純潔美好的,所有的年少氣盛都帶著點可愛氣。這也是我愛寫校園故事的原因。學校的表白牆每天都在更新,我有幸在上面見到不少熟悉的名字,表白的被表白的都有。偶爾吃瓜,時常磕糖。他們說大學一定要談一場戀愛,但我對這件事一直沒有太大的執念。雖然美好,但不強求。
  • 人到三十,竟然沒有一個朋友,你和我一樣嗎?
    28歲時,我被談了五年的男朋友甩了,我足足哭了兩個月,當時我有兩個特別好的朋友,她們經常陪著我一起罵男人,開導我,安慰我,當我逐漸緩和情緒的時候,我主動提出工作調動,離開這座城市。離開了傷心地,雖然不用再想起那個令我傷心的男人,但我的朋友也沒了。雖然和她們微信保持聯繫,但畢竟不在一個城市,久而久之感情慢慢就變淡了。
  • 在大學,沒有知心朋友是種怎樣的體驗?
    ,說她挺困惑,覺得在大學裡一個人也挺自由的但是總覺得自己沒有很貼心的朋友,很孤獨。一段時間過後,發覺宿舍四人之間關係有些微妙,我便意識到自己應該多陪陪她們,於是邀請她們一起去吃飯,去買東西,很想在此融入四人的生活,可是我的心裡接受不了晚自習後無盡的電視劇和遊戲,接受不了沒有計劃的生活和沒有目標的狀態。
  • 我26歲,沒有朋友,沒有戀人,只有一個媽媽,但是我不感激她
    導語:我今年26歲了,我沒有朋友、沒有戀人、沒有爸爸、沒有完整的家,我只有一個媽媽,一個愛自己的媽媽。這26年我總想逃離她,可是我發現不管我如何努力,我始終逃不掉。可惜沒有成功,小雨流著淚顫抖著身體說著,她害怕,但我想或許她希望她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那裡。總結:原生家庭的影響對一個來說,大部分來源於童年,這種影響一輩子也逃不掉。你以為是宿命,其實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 「我感覺自己沒有朋友了,胡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個悅己,ID:yuejiww】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最近某個不經意的瞬間,突然覺得自己很孤獨,但是也具體說不出來是哪裡。以前的我可不是這樣的,我身邊經常會有很多「朋友」,一起吃飯,一起上學,一起逛街。甚至一個電話,就可以去你家找你。
  • 「我在Top20讀書,卻沒有一個美國朋友」留學生如何勇闖外國社交圈?
    在知乎上,我曾回答過一個問題: 在美帝某top20的學校讀本科大一。平時上課的時候有美國朋友,但是吃飯的時候都是跟中國人在一起。加入了一些社團,參加了一些活動,也交了一些美國朋友,但都是遇見了才聊一聊,不會一起吃飯或者對方的電話什麼的。 還有就是中國人會主動找我用中文聊天,美國同學看到我們總是講中文,就不怎麼跟我說話了,所以有些課固定說話的就是那幾個中國人。我覺得還是應該廣泛交友,該怎麼辦呢?
  • 35歲,環顧四周我的交心朋友一個都沒有
    昨天晚上在小區和一位30多歲的中年人下棋,聊著聊著,說到朋友這個話題。這位棋友比較激動,他說35歲,環顧四周,他感覺到自己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然後還直截了當的問我,你覺得到了你這個年齡,有多少個交心的朋友呢?
  • 媽你就別催了 你的教誨成功的讓我身邊邊一個異性朋友都沒有
    今年我28歲了,自然也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是仔細的環顧周圍,卻真心找不到一個異性朋友。人生就是這樣,在前進的過程中你糾結的太多,那麼你到達終點的時間越長,如果你埋頭一路前行,你自然會先人一步,但同樣,你會失去沿途的風光。
  • 「我的一個道姑朋友」
    小姑娘是阿蓁新招的租客,剛大學畢業不久,在附近上班,找房子的時候碰見了她,機緣巧合就搬進了她家裡的小側臥。阿蓁的房子,也是從朋友手裡租來的,一住好幾年,簡單的兩室一廳,她住主臥,把側臥長期外租出去,也算是一部分收入。
  • 褚士瑩Shiro:我所有上寄宿學校的朋友,沒有一個說後悔的
    這反映了在很多英國人的意識中,父母的作用並沒有那麼重大。我看到這個見解時,有一種感覺——巴不得所有的東方父母都能看到,真是相見恨晚!一向認為親子關係相當重要的童書媽媽,為什麼會登出一篇擁護寄宿學校的文章?而且居然會說「我所有上寄宿學校的朋友,沒有一個後悔的」?這是哲學老師shiro的分享,裡面不僅有他的上寄宿學校朋友的故事,還談到了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給莉莉的信》。
  • 我的大學,有沒有一個可以哭的地方?
    在我印象中,她一直都非常努力,學習名列前茅,每次學校獎學金都有她,並且也考上了好學校,一直是我學習的對象。但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在學習生活中,任誰都會遇到一些傷心事,也許是因為想家、失戀、學業壓力或是沒緣由的難過,我想他肯定需要釋放一下。
  • 「我一個朋友都沒有」,都市生活的夢魘:孤獨綜合症
    「我一個朋友都沒有」,任靜說,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開始討厭人多的地方,討厭和別人親密接觸,看到別人之間寒暄,交流,聊的熱火朝天,她總感覺到虛偽和厭煩。不是沒有人和她聊天,只是她認為聊天沒意義,她也和別人寒暄,閒聊,人緣還不錯,可她認為這些都是假的,身邊沒有人值得她去交心,她也不相信自己能和別人交心。
  • 我一個傻叉朋友,腎結石...
    我終於知道我們學校那麼多不漢語說的不好的外國人是怎麼打飯的了,組隊去食堂,派一個漢語最好的在前面點餐,剩下的人只用重複一句話:"一樣的"我一個傻叉朋友,腎結石,等到護士妹妹過來說要動手術的時候,那貨大喊:「我修煉二十餘載,終得金丹,爾等為何要將其取出毀我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