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今日直播: 建信吳尚偉、安信蘇鋮:聚焦國內大循環,掘金食品飲料投資下半場 招商基金王景、馬龍:股市震蕩,絕對收益策略帶您乘風破浪 易方達石安奇、國信燕翔:乘風破浪的科創 興證全球基金黃鼎鈞:緊追熱點,你跑贏大多數人了嗎? 掘金大消費|廣發汽車張樂:相信均值回歸的力量 掘金大消費|中信建投餘海坤:傳統車風險出盡 電動智能加速變革 掘金大消費|國海醫藥周超澤:新疫苗、新接種率、新時代——疫苗行業深度分析 開源證券|開源傳媒首席方光照:世界在變,遊戲看入局、視頻看變革、電影看恢復
原標題:「新冠疫苗第一股」來了!16款疫苗在手卻巨虧10年 康希諾暴漲背後|IPO聚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近日,被稱為「新冠疫苗第一股」的康希諾在科創板上市備受矚目,有投資者測算說新股中一籤就有望賺20到30萬。今年以來,康希諾港股股價一度暴漲超過340%,近一年,其股價漲幅超過622%,這背後正是因為康希諾稱其與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率先開啟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目前是跑在最前面的新冠疫苗研發種子選手。
康希諾港股股價一度超過280港元,這次A股發行價定在了209元,由此,康希諾的發行價格在科創板公司中僅次於石頭科技,位列第二。然而蹊蹺的是,這個光環萬丈的公司手握16種疫苗,十年來卻連續虧損,這究竟是這麼回事呢?
(截止2020年8月4日收盤港股股價表現)
豪華產品線卻無一商業化
公司宣傳片稱,康熙諾生物開展了針對預防腦膜炎百白破肺炎,伊波拉病毒病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13個適應症的16種創新疫苗產品研發及開展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並將中國首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推入到臨床試驗,並在全球率先完成一二期臨床試驗。
宣傳片中,國際領先、首家、率先等成為關鍵詞,聽起來非常振奮人心。然而,仔細一看這13個適應症的16種疫苗產品目前還沒有任何一款進入上市銷售和商業化環節,多數核心產品處於臨床研究早期階段。因此,在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僅為228萬元,同比下降18%,全年淨虧損1.57億元,虧損持續擴大。上市路演現場,產品研發和商業化成為投資者最關注的問題之一,這也是康希諾這次上市融資的關鍵目標。
康希諾董事長兼CEO宇學峰稱,公司是以在世界範圍內提供預防傳染病和感染病的解決方案為己任,專業從事高質量人用疫苗的研究生產和商業化,是國內領先的高新技術企業,本次募集資金將用於新型疫苗的產業化建設和研發等。
疫苗市場空間巨大商業化成康希諾短期挑戰
在眾多的產品線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新冠疫苗。7月21日,公司公告稱,新冠疫苗二期試驗臨床結果顯示,該疫苗安全,一針接種即可引起顯著的免疫反應,支持進入III期有效性研究。
瑞銀投資研究部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分析師星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當前疫情的環境下,中國疫苗市場前景非常好,同時有很多的投資機會。就目前情況來看,新冠病毒仍無法激起人體終身免疫,人得過這個病或是打過疫苗後,有著再次感染的風險,因而需要不止接種一次疫苗,未來幾年全球對新冠疫苗的需求會非常大,而中國目前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度在全世界都比較靠前,同時產能也相對充足,因此星璇非常看好中國疫苗市場的前景。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人均疫苗支出卻不足美國的十分之一,過去十來年,中國疫苗產業突飛猛進。這一背景下,康希諾坐擁豪華的疫苗產品線和最炙手可熱的新冠疫苗在研,這一切都讓它星光熠熠。然而,10年來,康希諾處於持續虧損狀態,營業收入甚至不及虧損的零頭,光環之下風險猶存。
對於這種處於成長期的生物醫藥類公司,星璇表示,無論發展潛力有多麼好,一個有產品管線而暫時沒有盈利的公司風險一定是大於絕大部分已經有盈利的公司,這類投資都屬於較高風險較高收益類型,需要考察產品管線的潛在市場空間,產品上市時間,產品商業化和產業化的進度等多方面因素。
公司持續擴大研發投入 盈利將成中期考驗
雖然財務數據有些刺眼,但康希諾並未打算停止「燒錢」,隨著研發管線的擴充,康希諾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2020年上半年預計虧損超過1億,虧損幅度同比擴大51%至92%。
星璇稱,生物科技公司本質上還是產品公司,因此需要充分考量這類公司研發管線上藥物的潛在市場,以及該類疾病對應的競爭格局。而產品與商業化推廣能否做好,也是這類公司的主要風險所在。
根據科創板上市規則,如果康希諾上市4年後仍然虧損,且營收低於1億元就有可能觸發退市條件。這也意味著,未來4年裡產品的商業化和盈利對康希諾來尤為重要。如何讓產品商業化,如何平衡短期盈利和長期增長,如何從技術研髮型團隊轉變為管理銷售驅動的商業組織也是擺在它面前不容忽視的挑戰。對於非專業投資者來說,也許需要更久的耐心、更深的研究和更長的跟蹤才能享受這類生物醫藥科技企業的業績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