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吵鬧方式,不同的性格特徵——有意思的微表情心理學

2020-08-27 岸芷汀蘭5533

人們在吵鬧爭執時的狀態會洩露其內心的心態及性格,不同的吵鬧爭執方式代表著人的不同內在心態和性格特徵:

1、吵鬧爭執時「無所謂」:這類人對所有令他們煩心的事都能夠視若無睹。他們常讓自己處於高枕無憂、輕鬆自在的狀態,他們相信時間可以解決一切,「船到橋頭自然直」。和他們吵鬧爭執的人會覺得,自己「窮嚷嚷」實在是自討沒趣,於是自會「鳴金收兵」;

2、吵鬧爭執時身體攻擊: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一方吵鬧爭執快輸了或是覺得無法再用言語與對方溝通的時候,這時他們會選擇直接的正面攻擊。這類人容易衝動,只要事情不如他們所願,他們就會有強烈的挫折感。他們會將自己的問題轉嫁給他人,甚至責怪對方不該逼自己攻擊他們;

3、吵鬧爭執時言辭攻擊:用激烈言辭爭吵的人非常容易動怒。雖然一開始,他們只是針對某一件事而爭吵,可是很快便擴大到人身攻擊。他們會數落對方的每一件事,甚至攻擊對方的人格。他們造成的負面作用有時是無法挽回的;

4、吵鬧爭執時的「無辜狀態」:這類人並不想和吵鬧爭執者談論任何事情,只是保持沉默,而且無論對方說什麼,都無法讓他們改變心意。沉默不語是一種貌似無辜的行為,但實際上會使得對方怒上加怒;

5、吵鬧爭執時的讓人同情:這類人喜歡有人介入代替他們和對方爭吵,而且比較喜歡在眾人面前吵鬧爭執。他們希望吵鬧爭執的時候能博得別人的同情和關心,好讓眾人站在他們這邊。這樣,即使他們錯了,也有辦法贏得同情。無論如何,他們好像總是「受傷」的一方;

6、吵鬧爭執時的不動情感:這類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讓自己流於情緒化的表達方式。他們是理性、講道理、聰明的人,他們認為激烈、爆發式的反應不過是在使雙方情感的分裂擴大、矛盾升級。和這類人吵鬧爭執沒有什麼意思,不動情感使得他們永遠是「贏家」。他們內心強大,希望能夠通過理性的觀點去說服對方;

7、吵鬧爭執時的「發洩」:這是一種任由情緒恣意宣洩的吵鬧爭執。雙方對吼,吼到聲嘶力竭,然後再以理性的討論將感覺表達出來。這種吵鬧爭執方式需要雙方都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力,同時有能力做到收放自如,在兩人吵鬧爭執得不可開交之前適時調整自己;

8、吵鬧爭執時憤怒摔東西:這類人認為摔東西令他們興奮。只要摔碎幾個盤子或者花瓶,他們就覺得心裡好過些。他們認為這種「威脅恐嚇」能令對方害怕,能令自己獲勝,而對方屈服,他們就「得逞」了。於是,他們努力像「英雄」一樣,想在吵鬧爭執中獲得自尊和自信,但是,這種想贏的欲望卻使他們表現得像個孩童;

9、吵鬧爭執時的「最後通牒」:這類人常常以「我無法忍受了,我要離開!」為結束語。其實,他們無法忍受的是事情不如已意,而這個最後通牒,使他們覺得自己威力大增。不過,如果吵鬧爭執時,對方對他說「好,你現在就走,我才不在乎呢!」這時他必須面對現實所帶來的恐懼與挫敗感,因為他根本沒有勇氣離開;

10、吵鬧爭執時「翻舊帳」:這類人總是把陳年舊帳全部搬出來細數一番。他們認為,對方所做的幾乎每一件事都是不對的。他們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和分析能力,而且他們通常佔上風;

11、吵鬧爭執時的電話「對陣」:這類人認為電話溝通比起面對面衝突,不但能讓他們借聲音來發洩心中的怒火,還可以將彼此的敵意局限在兩個看不見的地方。他們不怕因此受到身體攻擊,也比較能夠控制吵鬧爭執時的情緒,因為他們可以隨時掛斷電話或再打過去,或等對方打過來;

12、吵鬧爭執時的「搬救兵」:這類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單打獨鬥」,必須依靠他人的幫助,而有些人也的確能夠幫助他們;

13、吵鬧爭執時留紙條或寫信:這類人覺得把想說的話寫下來,比直接開口說要自在,因為他們覺得這麼做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更有把握讓別人聽進去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而直接吵鬧會讓他們不自在,於是他們很完整地把需要說的話寫下來交給對方。

這樣的爭執吵鬧一般出現在夫妻之間,雖然夫妻之間避免不了吵鬧,可婚姻生活畢竟不是戰場,希望你們吵鬧完以後能坐下來,通過你們爭執的過程,去重新認識對方、理解對方,然後平心靜氣的去交流、溝通,為了你們的家、為了你們的孩子、為了你們的親情、也為了你們的愛情!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衷心祝願每對夫妻都可以白頭到老!

相關焦點

  • 「讀心術」——微表情心理學
    你是否曾看過這樣一部美劇《別對我說謊》(英文:Lie to me),是否曾對劇中萊特曼博士通過分析人們的面部表情來推斷其心理活動從而破案這一過程充滿好奇與敬畏?劇中萊特曼博士可以把人的微表情放大10倍,使用的分析方法我們可以通俗的稱之為「讀心術」。如果聽到「讀心術」這個名稱就覺得它是一門玄學,那就大錯特錯了。
  • 微表情心理學
    微表情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它是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在日常生活中,微表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情緒與想法,如果我們錯誤理解微表情的含義,會對交流對象形成錯誤的判斷,這無疑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而不是互信,如果正確理解微表情,我們就更能夠從一閃而過的表情信號裡發現有價值的信息,
  • 從創作者的角度,學習《微表情心理學》,讓人物描寫栩栩如生
    而《微表情心理學》這本書,就是解決「為什麼」的問題。為什麼從他人的肢體語言中能洞悉心理活動?為什麼戀愛中兩人頻繁吵架,而找不到破解之法?為什麼明明很努力地工作,卻得不到晉升或加薪?但,今天我們從創作者的角度,來學習如何將微表情心理學運用到作品的創作中。
  • 《微表情心理學》:如何通過面部表情,快速了解一個人?
    令人震驚的是,她求死心切,竟先後採用了三種方式嘗試自殺。所幸被人及時發現,搶救了回來。他發現,看似輕鬆愉快的瑪麗,呈現出一個轉瞬即逝的表情。這是一個極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續了不到1/15秒。這個極容易被人忽略的表情,被心理學家稱為微表情。哈裡·巴爾肯寫的《微表情心理學》這本書,以專業、嚴謹的心理學為基石,告訴我們如何將辨別微表情的專業技術化繁為簡,並巧妙應用於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
  • 微動作心理學:這四種伸手方式,早已暴露了你的性格
    上世紀70年代, 美國的FBI為了將案件分析的更透徹,專門對人的微表情、微動作進行了心理研究,此後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也開始進行這一領域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成果。發展到今天,已經出現了很多分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微表情心理學。微表情心理學的應用領域非常多,有時還被運用到魔術表演中。
  • 不同氣質類型的娃,性格特點很不同,家長管教方式要斟酌
    我想哪怕是同卵雙胞胎在喜好和性格上都會有所差異。作為孩子的培育者引導者,只有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才能找到適合孩子的教養策略,幫助孩子全面成長。在心理學中,會將孩子不同的性格分成不同的氣質類型,針對不同氣質類型的孩子,家長可以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這樣才能夠事半功倍。說起氣質類型很多人可能有一些迷糊,什麼是氣質類型呢?難道是一個人的氣質?
  • 不同的養育方式,塑造孩子不同的性格
    導語: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人的性格成因主要由三個方面構成:遺傳因素、成長發育因素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成長發育因素,童年是一個人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由於孩子缺乏成熟的心智和完整的判斷能力,所以他們看到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 心理學:一個人的表情,會暴露他的性格,錯不了
    心理學家指出,表情是性格的顯示劑。一個人的表情,會暴露他的性格,錯不了!其實,這些表現音樂情緒的動作,都屬於心理學中的動作暗示。在心理學上,暗示指用間接的方法誘使人按照一定行為方式行動或接受某種信念與意見的心理過程。其特點在於暗示實施者不需說理論證,只是動機的直接「移植」;暗示接受者則不進行分析批判,只是盲目、附會地接受。動作暗示則是指運用肢體、表情等使人不加考慮地接受某種意見或做某種事。
  • 《人格心理學》丨不同人格有不同的行為方式,了解才能和諧共處
    所以我們都應該了解一下不同人格的形成,各個人格的行為特點,從而根據其行為特質,採取相應的相處手段,為自己贏得更加和諧融洽的生活。《人格心理學:人性的科學探討》這本書是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系主任蘭迪.拉森,德州大學心理學教授戴維.巴斯合作的著作。
  • 微表情心理學,帶你破解社交密碼
    本期,小編將奉上心理學方面的精彩內容——微表情心理學,咱們繼續開課。微表情雖然持續的時間短暫,但卻暗藏玄機,人的面部表情背後隱藏著內心的秘密,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表情,這些細微的表情背後會有什麼含義呢?
  • 解讀心理學:6種不同的站姿代表不同性格特徵,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2、習慣雙手放於胸前的人,性格堅強,不輕易向困難低頭。習慣將雙手放在胸前的人,對於人有著防備之心,對於事有著堅決之心。做事有想法,不會輕易被打敗。這樣的人,骨子裡執傲,把自己抱在懷裡,能夠對抗一切的模樣。他們不會把柔弱展現出來,堅強就是他們的代名詞。
  • 心理測試:選一張巧嘴,測你真實的性格特徵
    導語:選一張巧嘴,測你真實的性格特徵在現實生活裡,人們藉助臉部微表情窺視他人內心深處。他們通常藉助某些細微處的神情變化就能準確判定他人的性格特點與愛好。徐謙的《微表情心理學》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敘述: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是一座城池,因為城門的緊鎖而讓他人總是擁有濃厚的興致去開啟它。
  • 心理學微表情:女生抿嘴,一般想表達這3種意思
    首卷語:要說語言是一門表達藝術,那微表情又何嘗不是一門細微的表達方式。有時候我們能通過微表情來觀察一個人的另外一面,比如女人抿嘴。我相信很多女生有抿嘴的習慣,很多人也能關注到女人有抿嘴的習慣,那么女人抿嘴是在傳遞什麼樣的信息呢?
  • 《微表情心理》入門必備書單!!!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份有關微表情心理學的書單,書單排列順序與書籍評價度無關。1、《微表情心理學》徐謙 著/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簡介:人們通過做一些表情把內心感受表達給對方看,在人們做的不同表情之間,或是某個表情裡,臉部會「洩露」出其他的信息。
  • Human|互曼人工智慧——你的微表情分析專家
    )最早來源:雨果著作1956年 ↓↓Dartmouth學會上正式提出關於HumanHuman 人工智慧,成立於2016年,在中國、英國和美國皆有專業團隊,成員包括數據科學家、微表情編碼學家和心理學家等通過情緒人工智慧自動篩選候選人,增加多樣性並最小化人為偏見(2)安防檢測識別人群中的面孔,警惕實時情緒,防止可能的安全漏洞(3)金融欺詐檢測通過微表情偵測保險索賠和貸款申請中的欺詐行為,進行人格風險評估
  • 微表情心理學:常見情緒下的神態表情
    大部分的人將常見表情分為七種,這七種表情都表達了不同的情緒。3.恐懼人們在害怕時的表情呈現為:嘴巴和眼睛張開,眉毛上揚,鼻孔張大。心理啟示:當我們在遭受外界刺激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驚訝,然後,我們會產生兩個方向的情緒:積極方向的情緒是不同程度的愉悅,消極方向的情緒則會依據刺激程度的不同,而衍生出厭惡、憤怒、恐懼、悲傷。
  • 醫學心理學每日一練:不同時期身心發展的特徵
    醫學心理學是醫師資格證考試醫療醫學人文的重要部分之一,內容比較多,其內容比較枯燥,繁瑣,讓很多考生無法明確考點和重難點所在,因此往往容易丟失應得的分數。除了心理學總論、基礎外,心理健康也是資格證考試的常考點,尤其是不同時期身心發展的特徵就成為很多考生的易錯點和難點。
  • 微信聊天中,喜歡發「表情包」的人,大都有三種「性格」特徵
    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歡聊著聊著就走入了表情包的陣營,還有人拒絕表情包的參與,總覺得表情包是很隨性的一種聊天方式,涉及到工作的事情,還是不要涉及表情包比較好,否則就失去了嚴謹性和認真性。所以,表情包的使用,在微信聊天中,正反兩面的作用還是不小的,尤其不同年齡層次的人之間,以及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之間,他們對於表情包,會存在著思維上的很多差異。那麼,微信聊天中,喜歡發表情包的人,究竟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呢?第一,活潑開朗;第二,幽默有趣;第三,懶。
  • 內向和外向只是性格特徵不同,內向並沒什麼不好
    雖然世界上有近七十億人,但在我眼裡,人的性格就和指紋一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指紋,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性格。長久以來,人的性格大致劃分為兩種:外向和內向。很多人以為內向是種貶義詞,象徵著孤陋寡言,以為內向就是沉悶無趣的標籤。而外向就代表著風趣幽默,不管任何時間、地點都能與人交好。其實,內向只是一種和外向不同的性格特徵。
  • 各血型處事特點真的不同嗎? 不同血型的人有什麼性格特點?
    各血型處事特點真的不同嗎? 不同血型的人有什麼性格特點?時間:2016-05-17 09:43   來源:科普中國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各血型處事特點真的不同嗎? 不同血型的人有什麼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