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精|《繪本之力》:小小的繪本,無限的力量

2020-09-03 聽小悟育兒

文/聽小悟

近些年,繪本逐漸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視,很多家長也開始為孩子大量購入繪本,可是很多家長一邊買,一邊困惑著。

就這麼薄薄的一本書,字又少,還賣這麼貴,孩子看這些繪本能得到什麼呢?我這錢花的是不是太冤枉了?我買了也不怎麼見孩子看呀?一本薄薄的繪本會有多麼大的力量,優質的繪本又是怎樣創作出來的?

相信你的這一系列疑問都將在《繪本之力》中得到解答。

《繪本之力》是一次圍繞繪本開展的重量級世紀對談的內容記錄,為什麼是重量級的呢?參與此次會談的是三位在繪本出版、心理學和紀實文學領域具有國際影響的著名專家、學者。

他們分別是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首屈一指的深層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著名紀實文學作家柳田邦男。雖在不同的工作領域,卻都機緣巧合的 與繪本結下了不解之緣。

通過他們親身經歷的繪本體驗,以及對繪本蘊含的力量、發展的可能性進行探討。

相信你會更加重視繪本的閱讀,並且深刻認識繪本在親子教育、親子陪伴方面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

今天呢,我將帶你從「繪本之力是什麼」「如何發揮繪本的力量」兩個方面解讀這本書。


一、繪本之力是什麼?

繪本之力,也可理解為繪本發展的可能性所帶來的深刻影響。這種力量推動著經典繪本的創作,也帶來了對繪本讀者的無限啟發。

所以,我們將從繪本創作的力量和繪本啟發的力量講述繪本之力。

  • 繪本創作的力量

只有經典的繪本才能與讀者產生共鳴,繪本的創作充滿了多樣可能,也為經典繪本的產生提供了充足條件。

1、繪本內容:圖與文的雙重語言系統

繪本是一門綜合藝術,是以「書」的形式為載體,通過語言和繪畫的形式,加入創意和感動,來講述一個故事,表達一種感受,亦或傳遞一種理念。

在這個過程中,繪本的語言和畫面要實現高度的融合, 共同描繪一個主題的世界。

融合不是拼合,需要語言解釋圖畫,圖畫營造語言描述的氛圍,相輔相成,所以繪本的繪畫也能作為語言被閱讀。

這樣的繪本需要深諳兒童心理的文字作者、具有精湛技藝的繪畫家、以及優秀繪本編輯的共同努力。

像李歐·李奧尼、約翰·伯寧罕這種能同時創作優質繪畫和文字的作者鳳毛麟角。

所以,更多時候會由編輯在不同的作家和畫家之間牽線搭橋,為展現同一個立意而相互溝通、交流,同時進行語言和圖畫的磨合,使之融為一體。

比如繪本《一百萬隻貓》 中,主人公是一對夫婦,他們留下了一隻瘦弱、討厭爭鬥的小貓,有一段文字描述老奶奶精心養育小貓,使它變得美麗、健康。

這頁的文字描述是「每天,他們都給小貓咪喝很多牛奶,很快小貓咪就長得漂漂亮亮胖乎乎的」。

從瘦弱到美麗又健康的過程,語言的訴說顯然不能立體呈現,這時候畫面很好的展現了這個過程,也向我們證明了,有的地方只有畫才能訴說到位。

松居直先生這樣評價到:不是看得見的東西,而是表現得使人看得見,這也是繪本創作的精髓。


2、繪本設計:內容決定形式

文字價值、樣式、繪畫風格、手法和創意的不同激發了繪本設計的力量。

繪本很講究製作形式,為了全面呈現內容,帶領讀者完全進入繪本的世界,需要編輯從紙張、開本、頁數等角度以複雜的出版工藝進行設計、排版,最終呈現在讀者面前。

如果是翻譯外國經典繪本,也需要結合翻譯後的本土語言,對材料、版式進行重新考量,同時要考慮採用這樣的方法,孩子拿在手裡會不會壞掉等具體問題。

松居直先生在編輯《一百萬隻貓》這本繪本時,按照日本閱讀慣例,排入了豎寫的文字,但是會與繪畫的走向發生衝突,這樣就只能排進去橫寫的文字。

這種和國語教科書相悖的排版方式起初受到了學校老師、圖書館管理員、書店店家的批評,或覺得有悖常理、或覺得橫長開本不容易管理等等。

最終經過松居直先生的努力得到了認可,現在宮西達也、間瀨直方等優秀繪本家的作品已經得到了許多讀者的喜愛。


  • 繪本啟發的力量

不同的人,從繪本中獲得的可能性也會不同,繪本的閱讀也會為你帶來啟發生命、感悟生活的力量。

1.繪本裡珍貴的「聲音」,教會我們熱愛生活

冬天到了,當我們路過一片樹林時,會怎樣跟孩子形容這片樹林呢?

我們可能只會說,這就是冬天呀,樹葉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了,沒啥可看的,春天就會長出新葉子啦。

但是在繪本《冬芽合唱團》裡,卻完全不是這樣的,繪本中有各種各樣的樹芽,不是畫出來的,是以照片形式呈現了樹葉與樹枝連接的部分。

原來,「光禿禿」的樹幹上有這麼多可愛的笑臉,畫面下面以樹芽的口吻寫著「我們是,我們是,樹的芽喔。春天一到,我們就會長出葉子、開出花朵「,

緊接著用「啪啪啪啪」這個形象的象聲詞描繪了樹芽生長的聲音,也就是樹芽的歌聲。

整本繪本都能看見開心的臉龐,聽見歡快的聲音,完全忘卻了腦海中那個蕭條的冬天。

不論是我們,還是孩子都會被這份美好所感染。

這樣的繪本還有很多,接觸的越多,越能感受到身邊很多未知的愉快事情,也能換個視覺來觀察這個世界。

這粒熱愛生活的種子就不知不覺種在你和孩子的心間。

下面,我們來欣賞兩張繪本中樹芽的「笑臉」,這是真實的照片製作的繪本哦

2、繪本與生命共鳴

日本著名紀實作家柳田邦男,主要創作通過現實社會中發生的事故、災害、公害、疾病以及戰爭這些嚴酷的狀況,來表現現代人的」生與死「的問題、生命的問題的作品。

他與繪本的再次邂逅源於他失去了二十五歲的孩子,親身體驗了至親的離去,因為思念,不禁想起小時候給孩子讀繪本的場景,

不知不覺走進書店,走到繪本專區,拿起了繪本翻看,這一拿,就再也放不下了。

之後與繪本的親近,不是因為懷舊,而是當他自己一個人讀繪本時,

發現繪本可以用凝練的語言和蘊藏細節的畫面,以簡潔的藝術形式,起到最打動人心靈的效果,表現生命意義所在。

比如繪本《獾的禮物》這本書,講述了受森林小動物們尊敬的獾,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他在那夜做了一個美妙而奇特的夢。


夢裡一直拄著拐杖的自己在奔跑,前頭是一條好長好長的隧道,她覺得雙腿非常強壯,不再需要拐杖了,後來越跑越快,跌跌撞撞,卻沒有受傷,他覺得自己自由了,好像已經脫離了他的身體。

第二天,狐狸來到獾的家,發現獾已經死了。在臨終前,獾給朋友們留了一封信,信寫得很簡單:「我去下面的長隧道了,再見。獾」

大家很愛獾,所以得知消息後非常傷心,回憶起曾經與獾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小動物們發現,獾給每個朋友都留下了離別的禮物,他們可以永遠珍藏下去,所以動物們的悲傷也慢慢地融化了。

在這個繪本裡,獾的朋友們學會了接受他的死亡。這本繪本十分清楚的向我們解釋了死亡這個人生大命題。

還有因看到地震後心靈遭受創傷的人們,為此創作的《美代》,講述小姑娘美代對災後家園重建的期待。

以及這次新冠疫情,我們國家一些熱心且有能力的媽媽們也創作了關於疫情、關於新冠病毒的繪本

教孩子認識病毒、如何保護自己,在這樣的非常時期,我們對這樣的繪本會有極強的代入感,與我們的內心產生強烈共鳴。

這也是為什麼繪本能夠跨越國家間文化的差異,毫無排斥的接受和認可的原因,

繪本表達的是作為人類,我們所共同追求的真、善、美的本質,以及我們所要共同面對的悲傷、孤獨和別離的情感。


3、為孩子傳達生命體驗

柳田邦男在書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如何藉由繪本讓孩子們接受親人死亡的故事。

故事中有個小朋友叫良太,他有八歲的姐姐由佳和五歲的哥哥康平,良太因急性腦炎而緊急住院,驚慌失措之間陷入了深度昏睡的腦死狀態,

母親十分痛苦,去請教細谷醫生,一方面是詢問繼續治療良太會不會痛苦,另一方面,是母親不知道該如何讓兩個孩子接受弟弟可能死亡這件事情。

細谷老師細心解釋了腦死亡的人因為深度昏睡,沒有意識,繼續接受治療並不會痛苦。

但是如何跟孩子解釋死亡這件事情,卻需要認真考慮,不能隱瞞,也不能太輕描淡寫的訴說,怎樣去傳達我們的想法,對孩子很重要。

後來,細谷老師正是藉由《獾的禮物》這本書,為兩個孩子講述了弟弟良太死亡的事實。

他將姐姐由佳和哥哥康平帶到良太病床邊,坐在他的兩側,一邊翻著書頁一邊細細講給孩子聽,

細谷老師說:「雖然獾是變老了死的,可是,也有人會在更小的時候死去。誰都不知道自己會在什麼時候死去。良太不久也要穿過隧道到那一邊去,變得自由了,不過,現在他也睡得很香,沒有一點痛苦。你們明白吧。」

兩個孩子用力的點頭,眼睛裡充滿了淚水。這一刻,他們大概明白了弟弟良太的處境。

良太不久就離開了人世。

數月之後,細谷老師收到了由加和康平的來信。孩子們在心中講,他們現在也會經常看獾的書,每次讀哪本書,眼淚就會啪嗒啪嗒掉下來。

面對周圍親人的離去,我們也常常不知該如何跟孩子們解釋。

要麼欺瞞,要麼用冷冰冰的言語強迫孩子接受現實。

讓孩子活在一種虛無的期待中,或者活在一種對死亡的絕望中。

孩子們經歷尚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種複雜的情緒,我們很多大人也不一定會妥當處理親人喪失這樣的悲傷情感。

如果我們能以繪本的形式來跟孩子交流,傳達我們對死亡、對生命的的感觸,相信孩子們會學會疏導自己的情感,並深刻理解這樣的感受。

當然,繪本不僅能傳達死亡、失去的極端情感體驗,同樣也可以為孩子們帶來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體驗,比如《冬芽合唱團》這一類的繪本。

二、如何發揮繪本的力量

小小的繪本,無限的力量,如何讓這些力量真正發揮出來,需要大人和孩子共同去挖掘每一本繪本的價值。

1.大人要有繪本是為自己閱讀的意識。

在這個充滿焦慮的時代,繪本作為震撼心靈的媒介而存在,發揮著其巨大的影響力。

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認為,繪本是與人類心靈的深層聯繫最為深入的,從事臨床心理工作的夥伴,大多也很喜歡繪本

所以說,我們自己更應該親近繪本,從中得到安寧和力量,領悟和發現生命的本質。也能從孩子的視角觀察世界,體悟生活細微之處的美好。

另外,如果我們大人不總是把繪本置於身邊,不經常親近閱讀,就沒有資格勸說孩子來閱讀繪本。

自己不能夠深刻理解繪本的內容,也就不能找到合適的方式傳遞給孩子重要的體驗。

2、堅持讀繪本給孩子聽

為什麼大人一定要講繪本給孩子聽呢?因為耳朵的傾聽更能迫近語言的本質,就像孩子1歲左右會開始說話,主要得益於聽到身邊照顧他的人講的那些語言。

我們也常常會用童謠、兒歌等聽的方式來為孩子做中、英文的語言啟蒙。

松居直基於小時候母親為自己讀故事的快樂體驗,在成為繪本編輯時,他提出的第一個編輯方針就是:

繪本不是讓孩子自己閱讀的書。繪本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

只有當孩子們將聽來的語言和靜止的畫面相結合,在孩子的心裡融為一體,就能在心裡看見活生生的故事的廣闊世界。

這時,每個孩子心中獨一無二的繪本才真正產生了。

就像我們之前講的良太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如果我們把繪本單純的扔給兩個孩子去看,沒有彼時時間、空間的影響,不特意坐在良太的身旁,沒有細谷老師情緒的帶動,孩子也不會讀出其中的意味,感觸也不會如此深刻。

細谷醫生最後那句「雖然獾是變老了死的... ... 良太不久也要穿過隧道到那一邊去,變得自由了... ...你們明白吧。」

對孩子們通過繪本映照現實狀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會像獾的小夥伴一樣記得良太留下的珍貴回憶,了解生命也像獾一樣去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所以,要堅持讀繪本給孩子聽,才能將繪本的能量發揮到出來,這將會是我們能給予孩子的最珍貴的生命禮物。

最後,用柳田邦男先生對繪本巨大力量的描述來結束這本書的解讀吧。

他認為人的一生要讀三次繪本。

「一生要讀三次」的意思是,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自己養育孩子的時候,第三次是自己進入人生的後半期的時候。特別是在人生的後半期,意識到了衰老,身患了疾病,或者回顧人生的波折,這時候,會出乎意料地從繪本中讀到不少可以稱之為新發現的深刻意味。要生存下去的話,最為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已經寫在繪本之中了。


相關焦點

  • 書&精|《繪本之力》:小小的繪本,無限的力量
    一本薄薄的繪本會有多麼大的力量,優質的繪本又是怎樣創作出來的? 相信你的這一系列疑問都將在《繪本之力》中得到解答。《繪本之力》是一次圍繞繪本開展的重量級世紀對談的內容記錄,為什麼是重量級的呢?通過他們親身經歷的繪本體驗,以及對繪本蘊含的力量、發展的可能性進行探討。相信你會更加重視繪本的閱讀,並且深刻認識繪本在親子教育、親子陪伴方面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今天呢,我將從「繪本之力是什麼」「如何發揮繪本的力量」兩個方面解讀這本書。
  • 「2018年度兒童小小書繪本創作大賽」完美收官
    由騰訊大蘇網、東方娃娃雜誌社聯合主辦的「2018年度兒童小小書繪本創作大賽」完美收官。近日,來自全國各地近100多位小朋友參加在東方娃娃雜誌社石頭城校區舉辦的頒獎典禮活動。東方娃娃雜誌社社長周翔、總編輯餘麗瓊、總編審龔慧瑛及騰訊大蘇網相關領導出席。
  • 繪本之力
    最近在讀的一本工具書《繪本之力》,感悟很多,現摘抄一些分享給喜歡閱讀的家長和繪本愛好者      繪本實在是神奇的東西。從零歲到一百歲的人都能從中獲得樂趣。而且,繪本還具有一種共同性,那就是即使是在文化上存在差異的地方,他也可以毫無排斥地被接受。繪本的神奇之處數之不盡,但僅憑這幾點,就可以知道繪本這種書籍蘊藏著豐富的可能性。(日)河合隼雄用「書」這一形式來呈現文字和圖畫的繪本,很早就被認為是一種綜合藝術。
  • 走進莉莉張用2萬冊繪本搭建的「秘密花園」|書人新傳⑤
    從最早僅限於鄰裡之間的分享,到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如今這家名為「星雲繪本館」的小小家庭圖書館已開了5年,擁有大約2萬餘冊圖書,基本覆蓋0歲到16歲孩子的閱讀需求。莉莉張的繪本館以一己之力管理2萬多冊圖書
  • 讀書筆記|繪本《犟龜》
    圖文|冉飛一、 感受兒童繪本帶來的無窮魅力因為它是&34;,與一般插圖的故事書的不同。即使去掉繪本裡邊的文字,單是圖畫也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或以圖為主:整本書的構成幾乎都是圖畫;或多圖少文:圖畫中插入少許文字,但比例不大;或圖文並重:圖畫和文字相當,情節描述詳細。很顯然,繪本《犟龜》的特色是第二種,非常適合兒童來讀。除了文字之外的每一個圖、音和符號,都有一定的含義,想讀懂繪本,你一定不要忽視繪本中的任何一個細節。
  • ​性與性別:繪本中的生長之力
    這樣,我們便自然而然地帶入了精子的角色,眼前的整個圖景就全然不同了:作為一個小小的精子,小威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贏得變成生命的機會。原本講起來略有些尷尬的事,不僅變得順理成章,還非常好玩。作者真是個幽默到骨髓的妙人!
  • 長清區實驗小學8年磨一劍,「小繪本」繪就成長「無限可能」
    作為全區繪本閱讀項目的發源地,長清區實驗小學當天成為最大贏家,其中長興校區更是取得48人獲獎、2名學生原創繪本得以發布的驕人成績,獲獎人數位居全區之首。一座座沉甸甸的獎牌,一本本充滿師生智慧的原創繪本,無不彰顯著8年來學校在繪本教學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 「我是小小繪本家」徵文:鼓勵孩子來創作繪本
    7月18日,肯德基「我是小小繪本家」徵文活動啟動。徵文以「守護海洋媽媽」為主題,讓小朋友們對海洋面臨的危機,如垃圾汙染、石油洩漏、過度捕撈、魚類瀕臨滅絕等等問題,發揮想像,創造守護海洋媽媽的繪本故事。「小小繪本家」們的優秀作品還有機會登上《海底小縱隊》。
  • 《從頭到腳玩繪本》,讓孩子在繪本遊戲中玩出深度,玩出學習力!
    第一,慎重選書  本書介紹的23本經典繪本,是我們從上千本繪本中反覆討論篩選出來的。它們都是3—6歲幼兒喜歡的趣味性較強的繪本:有故事主題突出的繪本,如《爸爸的手影戲》《搬過來,搬過去》;有認知特點突出的繪本,如《我的地圖書》《讓誰先吃好呢》;有遊戲趣味十足的繪本,如《點點點》《跑跑鎮》《小泥人》;有充滿無限創意、異想天開的繪本,如《螞蟻和西瓜》《閃電魚尼克》;有反映傳統文化與民俗的繪本,如《長坂坡》《老鼠娶新娘》;有由民間童謠生成的繪本,如《一園青菜成了精》;還有《大嘴鳥快遞公司
  • 書人新傳⑤|家庭館主:她用2萬冊繪本搭建了一個「秘密花園」
    從最早僅限於鄰裡之間的分享,到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如今這家名為「星雲繪本館」的小小家庭圖書館已開了5年,擁有大約2萬餘冊圖書,基本覆蓋0歲到16歲孩子的閱讀需求。旋轉樓梯旁,七八箱尚未來得及開箱的新書,右手邊還有一間專門放繪本的閱讀室。拾階而上,頂層滿滿都是書。
  • 這些「寶藏繪本譯者」,讓中國兒童領略引進圖畫書之美
    今天,愛麗絲帶來了五位戰功赫赫,為兒童繪本翻譯持續貢獻自己才華與力量的「寶藏譯者」,他們幾乎承包了小讀者們最愛的引進圖畫書,快來看看你喜歡的是否也在其中吧。曹文軒說:近二十年他對中國兒童文學所做的一切,其影響之廣、作用之大,已成為本領域的重要話題。
  • 用繪本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
    一本好的繪本就像是會說話的繪本,一本好的繪本就像一個人一樣可以讀懂孩子的心靈世界。好的繪本會說話,好的繪本更有療愈作用。繪本裡那些讓人哭讓人笑的畫面,那些打動著孩子的瞬間都在帶領著孩子開啟一扇關於「善」的認識大門。
  • 讓更多的孩子享受繪本的滋養,繪本是最好的精神食糧
    你還在忽視繪本的價值?黃磊章子怡這些明星孩子都在讀繪本,不是沒有道理的沒有一個父母不想給孩子最好的,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繪本故事的。我們羨慕黃磊的女兒多多小小年紀已經可以翻譯英文童書,鋼琴獲得一等獎,主演話劇《水中之書》,但這個優秀孩子的背後是環境、是經歷、更是父母的格局和眼界。
  • 親子繪本閱讀:感受愛與美的力量,適時開啟孩子閱讀之門
    今天,小九就從認真讀《媽媽的心》這本繪本開始,分享如何與孩子一起讀懂繪本,感受繪本的力量。繪本《媽媽的心》是一本溫暖的書,引進自葡萄牙,曾獲2013年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兒童出版社大獎(歐洲區),LER雜誌童書設計獎,併入圍韓國CJ國際繪本大賞。
  • 繪本黃金時代之爭:外版書被指引進泛濫,原創力量正崛起
    今年4月,坐在堆滿顏料與油畫棒的畫桌前,李清月很肯定地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外版書強勢主導的繪本市場中,一直被詬病「少童趣」「好說教」的原創力量正在崛起,理由是「否極泰來」。 她的猜測似乎沒有根據——在出版界,外版書出版周期「短平快」,成本收回迅速,原創書要磨很久,已是業內常識。 國內作者的稿酬也不盡如人意。
  • 100+經典繪本排排坐,如果要選擇繪本,你會想到哪一本?
    在孩子剛剛出生時,很多媽媽就已經被推薦各種繪本了,看書是所有育兒經驗的共識,那麼怎麼挑書就成了關鍵,有一天,你會感受到堅強的脊背上所負擔的小小重量。有一天,我會看到你給你的孩子梳頭。有一天,很久很久的以後,你的頭髮也會在陽光下閃爍銀光。當那天到來的時候,我的愛,你會記起我。一本蘊藏著無限溫暖、感動與力量的繪本,和孩子一起讀的大人可能也會有一些傷感和惆悵。
  • 北圖繪本 | 溫情的力量
    編者薦語:Hi,秋天到了,我是北滘圖書館新書推薦小編Claire,我愛讀雜書,今日推薦的繪本有著秋日淡淡哀愁的氣質,
  • 繪本TAXI成安大潤發館試營業活動開始啦!
    繪本TAXI是一家專注於兒童早期閱讀,以兒童早期閱讀,以兒童繪本圖書館為平臺,以讀書、借書、售書為經營模式的專業兒童圖畫書借閱連鎖機構。繪本TAXI兒童連鎖圖書館成安館為全國連鎖、成安首家,位處成安縣大潤發超市一樓入口右側,是您家門口的圖書館。
  • 繪本專家與你分享中國原創圖畫書,帶你領略閱讀的力量
    閱讀對於成人來說是一種私人化的精神生活;對於孩子來說,是積蓄內心力量、邁入精神追求的一道門檻。閱讀所顯現的力量,還不僅僅在於知識的補充和教養的給與,更是心性變得美好、具有高雅的審美能力、向內尋找生命意義的一種重要方式。
  • 看科普繪本,學「骨科」知識,小朋友的《骨頭之書》
    現在質量高的童書科普繪本,真的是做得非常有意思!就拿這本《骨頭之書》來說吧。不過看完《骨頭之書》之後,就會覺得原來有點恐怖的骨頭,也變得可愛起來。這是區別於其他科普繪本的閃光之處。深入淺出,拓展性強《骨頭之書》的文字作者加布裡爾•巴爾幹,是一位優秀的編輯,有豐富的圖書發行經驗,代表作是廣受好評的地圖集《50個州》及續作《50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