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性別:繪本中的生長之力

2021-02-19 小活字
在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有這麼一段對話: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房思琪媽媽對性教育的看法,也許是大多數中國家長的現狀——在性教育上永遠的缺席。

今年,網上陸續曝光的多起未成年人性侵案件:「韓國N號房事件」、「企業高管鮑某性侵養女案」、「中學教師梁某猥褻20多名男生」、「陝西小學女生在校內遭4名男生性侵」……讓人們在要求嚴懲施暴者的同時,也重新認識到未成年人性教育的重要性。

從深層次來看,性教育的缺失遠遠不止與曝光事件中當事人受到的傷害相關。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 1952年上海新亞書店出版的《兒童心理教育圖》

對當下年輕的80、90後父母來說,雖然生長在相對開放的社會環境,擁有相對優渥的教育資源,但如果想要在性教育方面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卻又在方式和尺度上感到困惑——不如在繪本裡尋找答案。繪本往往可以用創造性的筆觸、有趣的呈現方式來講述一個故事,解答一個困惑,傳遞一種觀念。

事實上,性教育相關的繪本已為數不少,它們可以給父母們提供合適的性教育資料,成為教導孩子認識生命、保護自己、尊重他人的最佳幫手。性別教育繪本可分為三個階段:

 

O 第一是講述基本的生理知識:人體是如何運行的,性別、性、發育是怎麼回事。

 

O 第二是樹立孩子的性別意識:包括由生理而及心理、社會的性別觀。這對於孩子並不是一個容易講述的問題,卻是真正理解性與性別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O 第三是引導孩子劃定原則和界限,學會自我保護。

 

科裡·西爾弗伯格/文,菲奧娜·史密斯/繪

這本書的英文名是 What Makes a Baby ——小寶寶是怎麼變出來的呢?

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作為致力於性教育的人士,作者賦予了回答以風趣的色彩,比如把精子卵子的結合描述為「跳舞、互相講故事」,對於部分比較靦腆的家長來說,不失為一種既生動又含蓄的表達。與此同時,作者也在書中傳達了富有21世紀現代觀念的解讀:包羅了各種不同背景和類型的的孩子、成人、家庭,呈現了世界的多元性。

另:本書作者繪者還聯合推出了一本 Sex is a Funny Word(性是個有趣的詞),可供臨近青春期的孩子進一步閱讀。

尼古拉斯·艾倫 / 著

從各種意義上講,《小威向前衝》都已然是性教育領域繞不過去的經典。它的構思別具一格:將精子進行擬人化,以它的視角來講述生命誕生的歷程。這樣,我們便自然而然地帶入了精子的角色,眼前的整個圖景就全然不同了:作為一個小小的精子,小威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贏得變成生命的機會。

原本講起來略有些尷尬的事,不僅變得順理成章,還非常好玩。作者真是個幽默到骨髓的妙人!

這兩部來自日本的繪本,帶著一種輕快、平實、溫柔的格調。兩部書分別講到了男孩、女孩最顯著的器官,除了構造和功能,也順勢提醒孩子要保護好自己的私密部位,遠離奇怪的陌生人。行文簡單直接,沒有刻意的避諱。對於年齡較小的幼童而言,書中的內容足夠讓他們有效地認識自己和保護自己。

— 《呀!屁股》—

邁普裡斯·安徒生/文,葉世邦·杜拉航/繪

丹麥繪本《呀!屁股》,畫風簡潔而飽滿,令人想起《丁丁歷險記》時代的卡通漫畫。封面就具有十足十的衝擊力,一對毛茸茸的大屁股。作為人體的私隱之地,在生活中卻有著極強的存在感,比如替淘氣的孩子挨打受過,比如與孩子們有著奇異興趣的話題——屎、尿、屁緊密相連。嚴格說來這不是一部專門針對性教育的繪本,但是通過屁股,孩子們可以認識到和屁股有關的人體知識,更可從作者大開大合的筆法中體悟到坦然、自在的態度。

《愛的故事》《海的故事》《兩個人的故事》

山本直英與和歌山靜子合作的三部繪本,像一套幽靜、宜人的組曲。

愛是女孩,海是男孩。女孩與男孩成長著,各自是一個故事;兩者相愛,成為了一體,又是一個故事。

與之前提到的繪本一樣,這套繪本也涉及了生理和身體。不同的是,它著眼點更多在於「愛」:人們是如何相愛的,相愛又意味著什麼。

孩子應該去懂得愛,因為孩子不只是由父母的精子卵子結合長成,更是父母的愛的結晶。

在成長的過程中,女孩子經常要承受一些額外的性別角色壓力。

某種程度上說,包括「公主夢」在內的社會習見,有時並非對女孩子的呵護,反而是潛在的桎梏。當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覺醒,追求自我、個性和獨立的時候,性別將不再束縛個人的選擇。身為女孩,一切皆有可能。

獲得格林威大獎的芭貝·柯爾創作的這部繪本,講述的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公主的故事。她內心富足,並不期待王子,故而設立重重關卡,讓追求者退卻。作者在激進和保守之間,拿捏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她沒有直接地批判深具傳統文化符號意味的「公主」概念,而是重新定義了公主。

另外,柯爾還著有《身體裡的荷先生和荷太太》,向孩子們解釋了荷爾蒙的運作,也是一部優秀的性教育繪本。

同樣是選取了「公主」這一充滿刻板印象的標籤,相較於上一部作品,蒙施的《紙袋公主》更具有衝擊力和顛覆性。在這部繪本中,公主成為了更勇敢、機智、富有主見的那一個,在保衛城堡、追趕火龍的行動中,表現出盎然的神採和迷人的魅力。

一切美好的品質從不局限於任何特定的性別或人群,而是可以屬於任何人。在當今世界,赤裸裸的不平等早已為人唾棄,但隱性的不平等時刻都禁錮著人格的自由發展。當女孩子遭遇種種「文化不利」、被性別偏見環繞時,這樣的繪本能給予她們力量,去衝破後天環境賦予的性別枷鎖。

《馬拉拉的神奇畫筆》是非虛構(紀實)繪本中難得一見的珍品,由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優素福扎伊親筆講述自己的傳奇事跡。在戰火紛飛、生存維艱的境況下,她以超越年齡的勇氣,戰勝恐懼,對抗不公,為女童爭取受教育的權利,贏得了世界的尊敬。

 

夏洛特·佐羅託/文,威廉·佩納·迪布瓦/圖

桑德裡娜·拉穆爾/著

性別偏見不只會發生在女孩身上,男孩也可能成為不當社會期望的受害者。在「男子氣概」的同儕壓力下,許多男孩在成長中都或多或少地壓抑過自己真實的興趣意願和性格特質,以迎合世俗的成見,避免周遭的嘲笑、貶損。

男孩就沒有權利害怕、羞怯嗎?就不能嚮往家庭生活、喜歡洋娃娃和過家家嗎?《威廉的洋娃娃》和《我不是超級英雄》,便是給男孩們的強心劑:大膽做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我不是超級英雄》的姊妹篇——《我不是小公主》也值得一讀。

隸屬於「學會愛自己」系列的《不要隨便摸我》,以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身體的哪些部位是不能讓人觸摸的,遇到性侵應該怎樣應對。作者還非常貼心地在正文前附上了一封《寫給父母和老師的信》——其實,首先應該接受安全教育的正是父母和老師,身為孩子的保護人,理應成為讓孩子遠離危險的第一層屏障。

在性保護教育上,這部繪本真正做到了言簡意賅,故而獲得了富蘭克林親子教養類獎,並被一些學校選為教材。

這是一部有些沉重的繪本,是一個遭受性侵後的小女孩的內心獨白。所有的孩子和父母都可以閱讀它,從中了解到如何避免悲劇的發生;當然,它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將視角落在性侵發生之後: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應該如何治癒創傷。

 

儘管侵害話題經常為人們所諱言,但事實和數據並不會因此而變得樂觀。在事情發生後,若無恰當的疏導,那麼痛苦的記憶和孤立無援的感受,將會給不幸者以第二次傷害。

值得注意的是,性侵事件中,針對男孩的絕不在少數。而他們在遭遇不幸後的反常行為,以及承受的負面影響,卻更容易被忽視。

誠如書名所言:性侵是一個「可以傾訴的秘密」。我們對孩子的愛,應該力所能及地照見他們生命的每個角落。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擁有燦爛的未來。

性教育本身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那些受到傷害的孩子也不該感到羞恥,最羞恥的是:大人讓孩子在受到傷害後一輩子保持緘默,自我懷疑,無處可訴。希望所有的父母,都成為孩子的保護傘。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充分認識自我,完整了解世界的條件下,自信、樂觀、健康地長大。

南曦,遊走在讀書、做書、譯書之間的繪本研(愛)究(好)者。獲德譯中童書翻譯獎。著有《繪本之道》等,譯作數十部。

     看看南曦的專欄~    



知道你在看 ~👇

相關焦點

  • 繪本之力
    最近在讀的一本工具書《繪本之力》,感悟很多,現摘抄一些分享給喜歡閱讀的家長和繪本愛好者      繪本實在是神奇的東西。從零歲到一百歲的人都能從中獲得樂趣。只要看過一次,它就會一直留在記憶中,如果被偶然想起,就會使人心神搖蕩。而且,繪本還具有一種共同性,那就是即使是在文化上存在差異的地方,他也可以毫無排斥地被接受。繪本的神奇之處數之不盡,但僅憑這幾點,就可以知道繪本這種書籍蘊藏著豐富的可能性。(日)河合隼雄用「書」這一形式來呈現文字和圖畫的繪本,很早就被認為是一種綜合藝術。
  • 書&精|《繪本之力》:小小的繪本,無限的力量
    一本薄薄的繪本會有多麼大的力量,優質的繪本又是怎樣創作出來的? 相信你的這一系列疑問都將在《繪本之力》中得到解答。《繪本之力》是一次圍繞繪本開展的重量級世紀對談的內容記錄,為什麼是重量級的呢?通過他們親身經歷的繪本體驗,以及對繪本蘊含的力量、發展的可能性進行探討。相信你會更加重視繪本的閱讀,並且深刻認識繪本在親子教育、親子陪伴方面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今天呢,我將從「繪本之力是什麼」「如何發揮繪本的力量」兩個方面解讀這本書。
  • 書&精|《繪本之力》:小小的繪本,無限的力量
    文/聽小悟近些年,繪本逐漸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視,很多家長也開始為孩子大量購入繪本,可是很多家長一邊買,一邊困惑著。就這麼薄薄的一本書,字又少,還賣這麼貴,孩子看這些繪本能得到什麼呢?我這錢花的是不是太冤枉了?我買了也不怎麼見孩子看呀?一本薄薄的繪本會有多麼大的力量,優質的繪本又是怎樣創作出來的? 相信你的這一系列疑問都將在《繪本之力》中得到解答。
  • 基於兒童繪本閱讀的性別教育
    研究表明,「兩性在幼兒階段所表現出的不同的性別特徵並非與生俱來,而是被其所處環境不斷暗示,強化的結果。」這說明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所接受到的性別教育會「通過有形和無形的方式滲透到教育的各個環節,影響受教育者性別認知的發展和性別觀念的形成」。而在兒童早期性別教育啟蒙教材中,繪本佔據了重要地位。繪本是一種用文字和圖片進行故事情節敘述的圖書類型。
  • 有助於兒童性別啟蒙教育的繪本
    有研究顯示,3-5歲雖然是性別角色建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但在很多文化中,男孩都男孩們談論這些內容正是最好的性別教育良機。性別教育是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基礎,是孩子對自身了解的啟蒙,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
  • 繪本閱讀:促進兒童「四力」發展
    看點繪本是學前兒童和小學低年級兒童閱讀的主要文本,是用圖文共同講述或者以圖為主講述傳遞內容。文字少或者沒有是繪本最重要的特點,兒童在閱讀過程中,要運用自己的閱讀理解力、想像力、思考力、觀察力和判斷力等諸多高階思維。
  • 性別教育繪本選讀教研會 | 愛閱屋攜手奇星幼兒園
    今天愛閱屋團隊受上海青浦奇星幼兒園的邀請來到了青浦,希望向我們學習有關性別教育主題繪本的選讀,小悠老師就此與各位老師們進行了教研分享與交流
  • 親貝網小編推薦培養性別意識的繪本
    心理學研究指出,3歲以前的兒童性別意識較弱,兒童逐漸意識到「男女不一樣」,是在3歲以後。隨著成長,孩子們會逐漸發現男女在著裝、行為和個性特徵上的不一樣,因此,最好在3歲前培養兒童的性別意識。  有些孩子會準確說出自己的性別和異性,甚至對異性產生好奇。他們的好奇心源於為什麼異性與自己不同,所以他們的孩子會問他們的父母,鑑於這種情況,家長們不用恐慌和逃避。當孩子問問題時,要積極地回答。你也可以通過書籍來給孩子講解,讓孩子對性別有一定的基本了解。
  • 傻白甜公主的套路過時了,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繪本值得擁有
    在日常的教學中,這些學校也要求老師要根據個人需要而不是性別差異來對待不同的學生,例如,儘量避免使用性別化的語言,修改故事和歌曲中關於傳統性別角色和家庭結構的部分,以及避免針對某一性別的刻板印象和行為。打破性別偏見的繪本推薦現在歐美最流行的童書是什麼?答案不是那些老掉牙的經典童話,而是從娃娃抓起的「叛逆」故事。延續王子救公主的套路?不如讓王子去愛王子,而公主自己當家作主。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本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繪本,還原最真實的孩子。1.
  • 南開大學教授帶你從兒童繪本看性別平等!
    南開大學教授帶你從兒童繪本看性別平等!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你可能對性別存在著刻板印象。或許,這樣的印象也許已經通過你平時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這場直播你應該看看!通過繪本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別意識 12月19日上午8:00南開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陳寧教授將為大家開講《國際視野下的繪本與性別平等教育》解讀教育工作者如何選讀性別立場適宜的繪本作品點擊上方圖片或文末
  • 能給予孩子「性別平等」意識的繪本清單
    當然了,也有人會很不喜歡我們介紹這些,但不管怎麼說,童辦在這個選題上受到的鼓勵多過於打擊,童辦很自豪擁有一批相當有「現代意識」的用戶,這也激勵我們把「平權繪本」這個選題繼續更新下去,不斷發現新的「女權「繪本,擴充到這個專題中去。如果你有一個女孩,這些繪本能鼓勵她做一個獨立的勇敢的女性;如果你有一個男孩,這些繪本也會教會他尊重女性,平等的看待女性並與女性相處。
  • 英語中的「性別」之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中的「性別」之分 2008-11-02 15:20 來源:新浪教育 作者:
  • (推薦6本早期性別教育繪本)
    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家長與孩子的互動行為都十分親密,比如親吻孩子的嘴、在公開場合摸孩子的屁股等。近期微博上有一張圖引起各方熱議,圖中爸爸在地鐵上捏了女兒的屁股,有些人認為是十分正常的親子互動,而有些人卻認為十分不妥,甚至有人說很噁心。我相信這位爸爸的初衷不是侵犯,只是過度了,沒有把握好界限。
  • 南開大學教授帶你從兒童繪本看性別...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你可能對性別存在著刻板印象。或許,這樣的印象也許已經通過你平時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這場直播你應該看看!通過繪本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別意識12月19日上午8:00 南開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陳寧教授將為大家開講《國際視野下的繪本與性別平等教育
  • 親子共讀,在「愛」中推進性別平等教育
    原來,生活中有那麼多「被愛」的時刻。紅網時刻10月1日訊(通訊員 賀映宇 記者 劉惟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尤其在二胎時代,孩子性別、親子關係成為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失又頗具難度的一環。9月30日下午,長沙市天心區桂井小學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活動。
  • 《從頭到腳玩繪本》,讓孩子在繪本遊戲中玩出深度,玩出學習力!
    在研討繪本遊戲案例的過程中,教師們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慎重選書  本書介紹的23本經典繪本,是我們從上千本繪本中反覆討論篩選出來的。如果我們只讀繪本上的文字,那麼就有可能失去繪本80%以上的精華。 繪本中圖畫所承載的意義絕對不能忽視。  要想讀懂一本繪本,教師需要細緻地觀察畫面,了解作者和創作背景,分析、研討繪本的主題和繪畫風格,以便更好地確定繪本價值以及引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的方式、方法。
  • 了解花草樹木的生長,品味綠色生命的奇蹟,孩子們擁有自然之美
    由浪花朵朵引進並出品,日本作家三原道弘著作,日本插畫家齋藤謙綱、番場瑠美子繪製,菱山忠三郎主編的介紹植物樹木的畫集《花和果實圖鑑》,給我們描繪並介紹了眾多植物領域範疇內的花、草、果實等形態,很好的幫助孩子們領悟植物生長的過程及奧秘,培養孩子們對待大自然中植物的觀察與興趣,提升認知,獲得知識。
  • 如何用繪本理解並幫助孩子成長? | 《繪本之用》序言
    對親子共讀繪本的意義,日本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東京大學教授秋田喜代美在《繪本之用》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日本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長、教育學院教授。2019年4月任東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成為東京大學首任女性院長。《繪本之用——用繪本理解並幫助0~6歲孩子成長》這個書名,寄託了我們的兩個心願。
  • 跨性別兒童繪本《朱利安是條美人魚》獲克勞斯·佛蘭科獎
    作家兼插畫家傑西卡·洛芙(Jessica Love)創作這本書的靈感部分來自一位跨性別友人,在此之前,她從未想過這本書會在五年創作之後出版。在本周三(9月12日)晚,傑西卡·洛芙憑藉《朱利安是條美人魚》贏得了克勞斯·佛蘭科獎,這是專門授予有前途的兒童繪本新人的獎項。
  • 那些繪本中的童年記憶
    也就是說,當書中的文本部分被全部去掉時,圖畫仍然可以獨立講述故事,這也是繪本與其他含有插圖的故事書的重要區別。除此之外,相較於模式化程度相對較高的漫畫,繪本中圖畫的部分往往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表現力,帶有作者的個人風格;與連環畫、漫畫和圖像小說等類似藝術形式相比,繪本的故事講述上,趨向於在較短的篇幅內(通常為32頁左右),利用起、轉、承、合的設計展現一個完整的故事,富有節奏感;在閱讀過程中,兒童繪本的文字往往會藉助擬聲詞的運用強調朗讀時的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