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兒童繪本《朱利安是條美人魚》獲克勞斯·佛蘭科獎

2020-12-22 界面新聞

《朱利安是條美人魚》中的插畫 圖片來源:The Guardian

在《朱利安是條美人魚》(Julian Is a Mermaid)中,一個小男孩帶著「奶奶」的夢想乘坐紐約地鐵,希望自己看起來像那些穿著華麗的女人——最終,在奶奶的幫助下,他加入了紐約著名的美人魚大遊行。作家兼插畫家傑西卡·洛芙(Jessica Love)創作這本書的靈感部分來自一位跨性別友人,在此之前,她從未想過這本書會在五年創作之後出版。

在本周三(9月12日)晚,傑西卡·洛芙憑藉《朱利安是條美人魚》贏得了克勞斯·佛蘭科獎,這是專門授予有前途的兒童繪本新人的獎項。評委、前兒童文學獎得主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稱這本書「美得驚人」,他對洛芙初次創作繪本就取得如此成就表示十分驚訝。

《朱利安是條美人魚》

評委會主席朱莉婭·埃克爾沙雷(Julia Eccleshare)表示,評委會一致通過了他們的決定:「《朱利安是條美人魚》提醒我們,繪本可以讓我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這是一本充滿開創性的書,適合許多人閱讀。」

就在本周,有一位學者聲稱,英國小學的跨性別書籍「歪曲」了孩子們對青春期的理解,正將他們置於危險之中。而與此同時,在美國,也有人試圖從圖書館書架上撤下以同性戀和變性人為主角的兒童書籍。

傑西卡·洛芙:我開始對家庭和社會對一個人變性的反應感到好奇 圖片來源:The Guardian

洛芙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儘管「偶爾會有一些『傳播同性戀的危險書籍』的文章」批評她的書,「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反響都非常積極。」

《朱利安是條美人魚》的創作背後有一個特別的故事:當洛芙第一次遇見她伴侶的哥哥時,他剛剛經歷了變性。「當一個家庭中有一個成員經歷了變性,會有許多新鮮事發生。我開始對家庭和社會對一個人變性的反應感到好奇。」

詹妮·利文斯頓(Jennie Livingston)的紀錄片《巴黎在燃燒》(Paris Is Burning)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本書的創作。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上個世紀80年代末紐約曼哈頓一群黑人和西班牙裔變裝皇后的故事。「這部電影裡的很多年輕人都被他們的親生家庭拒絕了,只能一起組建特殊的新家庭,」 洛芙提到,「我一直在想,如果他們能像同志那樣從父母或兄弟姐妹那裡得到家庭的支持,他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洛芙本人就是看著姑姑和她的同性戀伴侶長大的——「兩個非常顯眼的古怪榜樣」,她回憶說,「她們兩個是有愛家庭的典範。我見證了堅強的同性戀榜樣,也看到了它對家庭第二代人的影響。我想寫一本書,希望能夠給人們提供那份驕傲與支持。」

「對我來說,最酷的部分就是不同的人群對故事中不同元素的反應,」 洛芙說,「有些人是為了美人魚,有些人是為了身份認同。有讀者在社交媒體上聯繫到我,告訴我這本書對他們的家庭意味著什麼,告訴我他們小時候其實就是朱利安。」

紐約著名美人魚大遊行的參與者 圖片來源:Jeenah Moon/ Reuters/ The Guardian

獲得克勞斯·佛蘭科獎讓洛芙覺得「心砰砰直跳」。「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本書的創作中,但並不允許自己期望它會帶來什麼。因為如果那樣做的話,希望令人痛苦,然後又讓人失望,」她說,「但後來我獲得了克勞斯·佛蘭科獎,出乎意料但又十分快樂地證明我錯了。」

洛芙目前正在創作另一個關於朱利安和奶奶的故事。「一開始我不願意再寫第二本書——我不想因為一些似是而非的續集,而貶低了角色的身份。但讀者一直在詢問我關於續作的事情,漸漸地,我也接受了這個想法,想著也許可以賦予這些角色更多的生命。」

不過,洛芙也承認這本書的成功「讓人喜悅的同時也會讓人麻痺」。她表示:「成功對於創造力來說,並非完全有益,它讓人感覺你沒有了失敗的可能,但這恰恰是失敗的開始。希望這本書和書中的人物成功的同時,我則能繼續在默默無聞中苦幹。那麼,這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翻譯:張海寧)

相關焦點

  • 基於兒童繪本閱讀的性別教育
    繪本是兒童早期性別教育的重要載體。本研究選取關於公主、王子系列的兒童繪本,以勇於「突破傳統」的公主和等待「被拯救」的王子為例,從男女兩性的性彆氣質、性別角色等方面探討如何打破兒童的「性別刻板印象」和建立新的性別平等觀念,讓性別教育實現其最終目的——使當代兒童兼具兩性的優秀品質,並且發展成為有獨特個性的人。性別教育始於人的幼兒階段,貫穿著人的童年乃至青春期。
  • 羅琳新作再次引發跨性別權利爭議,作家寫變裝殺手錯在哪兒?
    J·K·羅琳他擔心羅琳最新作品的影響,尤其是對那些曾經崇拜她作品的跨性別《哈利·波特》書迷的影響。「我認為這對他們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他說。跨性別和非二元性別作家認為,依賴於跨性別的隱喻的敘事對他們的社群具有有害的影響,並強化了跨性別群體的情緒和普遍的錯誤信息。
  • 全球年度十佳繪本,承包3-9歲孩子明年的閱讀清單
    英文繪本推廣人親子閱讀踐行者   1200多個繪本音頻、兒童歌謠免費聽   適合年齡:4-8歲   內容簡介:   之前我們推薦過馬特· 德拉培尼亞獲得紐伯瑞獎和凱迪克獎的繪本
  • 超實用的選書指南,盤點5個國際繪本大獎!附英文繪本書單~
    凱迪克獎在兒童圖書界的影響力,可與奧斯卡獎在電影界的影響力相媲美。  凱迪克獎的權威性主要在於其評選標準的專業與創新,著重作品的藝術表現、圖像詮釋能力和特殊創意。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曾獲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文學獎。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安徒生獎不是評選某一部作品,而是頒給一位對繪本有獨特重大貢獻的插畫家,肯定其終生成就。
  • 有助於兒童性別啟蒙教育的繪本
    出現這種傾向可能也和性別恆常性的缺失有關:孩子需要非常強的證據證明自己是一個男孩/女孩。這種強烈的刻板印象一般到孩子6-7歲時會逐漸緩和,在這個階段孩子也掌握了性別恆常性,知道了性別不會被輕易改變。也就知道了給娃娃梳頭、抱著小熊睡覺、被毛毛蟲嚇哭了等等不足以改變自己的性別。對於性別本身的認知相對容易,而家庭、學校和社會文化中對於不同性別個體的印象、期待和要求則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 【繪本課程】第二屆傅蘭雅繪本獎(兒童繪本創作)徵稿通知
    希望大家能繪本表達出我們社會對這些人群的理解、接納、關愛、支持和幫助。面向全國,喜歡繪本故事、喜歡視覺表達的4-18周歲的兒童青少年均可報名。如經證實,參加資格及已獲獎項將被褫奪,參選者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並賠償由此給主辦單位造成的一切損失。主辦方對獲獎作品有展覽、印刷、出版等使用權限。傅蘭雅繪本獎兒童的繪本創作徵稿活動,自2020年7月1日開始接受報名及收件,2021年3月30日截止報名(以郵戳為憑)。
  • ​性與性別:繪本中的生長之力
    ○ 1952年上海新亞書店出版的《兒童心理教育圖》對當下年輕的80、90後父母來說,雖然生長在相對開放的社會環境,擁有相對優渥的教育資源,但如果想要在性教育方面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卻又在方式和尺度上感到困惑——不如在繪本裡尋找答案。繪本往往可以用創造性的筆觸、有趣的呈現方式來講述一個故事,解答一個困惑,傳遞一種觀念。
  • 【繪本課程】第二屆傅蘭雅繪本獎(兒童繪本創作)評委名單
    希望大家能繪本表達出我們社會對這些人群的理解、接納、關愛、支持和幫助。面向全國,喜歡繪本故事、喜歡視覺表達的4-18周歲的兒童青少年均可報名。傅蘭雅繪本獎鼓勵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不同繪畫基礎的兒童、不同特點優勢的兒童,共同參與本次繪本創作的徵稿活動。為了幫助不同能力基礎的你,能夠畫出和融合主題有關的繪本故事,我們以四組案例的方式,提供給你這套兒童繪本創作課程,幫助你解決繪本創作中可能遇到四個難題:4、如何畫出「融合」主題的繪本故事? 兒童繪本創作課程開發者 夏峰1.
  • 張樂平繪本獎徵稿通知
    繪本(又名圖畫書),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啟蒙讀物。繪本閱讀對幼兒智力開發、認知水平提高、閱讀習慣養成及親子關係的建立與鞏固等方面效果顯著。繪本包容和多元的表現風格,也使其受到眾多藝術家的青睞,創作出許多優秀的藝術佳作。張樂平是我國傑出漫畫家,中國兒童連環漫畫的開創者,「三毛」系列作品影響了中國幾代人,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
  • 如何給孩子選擇優質繪本童書,這些知名繪本獎給你提供參考
    正因為如此,作為家長,我們更需要來了解國內的繪本發展。在此把國內相關的繪本獎放在前面介紹,也是希望大家多多了解、支持國產繪本。我們一起來看看,網羅國內兩岸三地相關的繪本獎,都有哪些?1.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是第一個國際級的華文兒童圖畫書獎。
  • 《哈利波特》作者羅琳手印被淋紅漆 疑因發表涉跨性別言論
    英國作家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深受大人小孩歡迎,但她本人最近就因為涉嫌歧視跨性別人士,形象受損。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哈利波特》系列作者羅琳,在英國愛丁堡的紀念手印,被塗上像血般的紅色油漆。羅琳此前曾經發表言論,指跨性別荷爾蒙治療是「性傾向扭轉治療」,惹來多方抨擊,被形容是跨性別恐懼症言論。被塗上紅色油漆的手印,位於英國愛丁堡市政廳前一塊四邊形石板上,旁邊更插住一支象徵跨性別群體的旗幟,手印本來是金色的。在愛丁堡創作出《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羅琳,2008年獲頒愛丁堡獎時,獲邀留下手印,表揚她對當地作出的貢獻。
  • 「順性別者」概念的提出 是拉近還是疏遠了與跨性別者的距離?
    在澳大利亞,跨性別橄欖球運動員漢娜·蒙西日前被禁止加入女隊,引發了巨大爭議;總理斯科特·莫裡森在推特上公開反對「性別認同專家」(譯註:這條推文是回應《每日電訊報》所報導的——許多小學老師們正在接受性別認同培訓,以便能在課堂上識別出潛在的跨性別兒童);西澳大利亞大學取消了一位反跨性別的美國學者的演講。
  • 英國國教發布指導:支持孩子穿裙子「力挺」跨性別兒童
    ­  據英國媒體《鏡報》網站11月13日報導,英國國教於近日發布最新指導,支持從五歲起任一性別的孩子在校穿戴芭蕾舞裙、高跟鞋以及皇冠。這份新指導面向4700所英國國教學校,旨在根絕學校中的跨性別恐懼。­  文件中提到,校服規定不應給跨性別學生設置額外阻礙:「孩子們應該自由探索自我的可能性,而不受到評判或嘲笑。
  • 南開大學教授帶你從兒童繪本看性別平等!
    南開大學教授帶你從兒童繪本看性別平等!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你可能對性別存在著刻板印象。或許,這樣的印象也許已經通過你平時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這場直播你應該看看!通過繪本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別意識 12月19日上午8:00南開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陳寧教授將為大家開講《國際視野下的繪本與性別平等教育》解讀教育工作者如何選讀性別立場適宜的繪本作品點擊上方圖片或文末
  • 寶萊塢一部跨性別電影,激怒了真正的跨性別者
    孟買的跨性別權利活動家克裡斯·楚達瓦拉(Kris Chudawala)表示,「每個人都認為我們在抱怨這部電影不足以代表跨性別者,但讓我們惱火的不僅僅是這點。大多數人不知道什麼是跨性別者,所以你會相信電影裡呈現出的跨性別者形象。任何金錢都無法抵消這部電影所帶來的傷害。」
  • 一本關於跨性別人士的書被譴責為跨性別恐懼症
    這本書遭到了跨性別活動人士的抨擊。毫無戒心的父母們發覺,自己的女兒已被YouTube上的跨性別明星和「主張性別」的教育者和治療師所奴役,這些教育者和治療師推動對年輕女孩進行改變生活的幹預—包括醫學上不必要的雙乳切除手術和可能導致永久性不育的青春期阻斷劑。
  • 關於愛與死亡的溫情故事,亦是一本生命教育的兒童繪本
    只是,隨著深入閱讀,心卻不時被淡淡的憂傷籠罩著……這是一個發生在挪威鄉村的兒童故事。聖誕季即將來臨時,失魂落魄的朱利安偶然遇見了美麗的女孩海德薇,他們一起堆雪人、溜冰、捉迷藏......在這短暫美好的快樂時光裡,這份從天而降的友誼將原本沉溺在姐姐去世的悲傷中的朱利安拯救了出來,在海德薇熱情洋溢的笑容中,朱利安再次體會到了歡樂。然而不久後,朱利安卻發現了一件關於海德薇的驚天秘密......
  • 日本繪本作家宮西達也:繪本並非兒童專屬 跨年齡傳遞愛
    日本繪本作家宮西達也:繪本並非兒童專屬 跨年齡傳遞愛 2019-09林波 攝   中新網寧波9月2日電(記者 林波)「繪本並非是孩子的專屬,0到99歲的人都可以看繪本。」近日,日本繪本作家宮西達也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繪本並非僅僅是為孩子創作,包括家長在內的所有群體都可以選擇並喜歡繪本。圖為宮西達也創作現場。
  • 2020英國最高兒童繪本獎凱特·格林納威榜單來咯
    英國凱特·格林威獎(The CILIP Kate Greenaway Medal)是英國兒童繪本的最高獎項,它是1955年專門為兒童繪本創立的獎項。英國格林威大獎的遴選標準嚴苛,不僅講求繪本的藝術質量,同時整本書在閱讀上也需要能讓讀者賞心悅目。
  • 用繪本講好中國故事 32部作品獲首屆東方娃娃原創繪本獎
    新華網南京7月23日(戚軒瑜)7月23日,在第十屆江蘇書展首日,首屆東方娃娃原創繪本獎頒獎典禮暨第二屆東方娃娃原創繪本獎啟動儀式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焦建俊提出,要加強獲獎作品的傳播,適應數字閱讀新趨勢,開發繪本數字文本,從「無聲」拓展到「有聲」,從內容「可看」拓展到「可聽」,多方面滿足兒童對繪本的閱讀需求。要大力推動獲獎作品的版權輸出,通過繪本講好中國故事,為中國原創繪本走向世界貢獻江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