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海軍、扶貧餐廳……「代表通道」上他們帶來生動基層故事

2020-12-16 央廣網

5月25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啟第二場代表通道,邀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採訪。六位代表來自不同的行業,但都講述了同樣生動的職業故事。

慄生銳:連續18年沒出過一件廢品的奧秘

當好一名新時代的產業工人需要具備怎樣的品質和擔當?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發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公司操作工慄生銳表示,我已經連續18年沒出過一件廢品。高超的技藝都是練出來的,沒有任何捷徑。堅持夢想,刻苦鑽研,有多大擔當就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的責任就能有多大的成就。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發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公司操作工 慄生銳:我們每天加工的零件,有三個特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精」「尖」。高超的技藝都是練出來的,沒有任何捷徑。還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因為一次失誤,刀具在零件表面劃出一道深深的刻痕,這道刻痕仿佛刻在我的心裡。為了不犯錯,讓最簡單、最正確的加工成為一種習慣,我就反覆訓練,直到我的手能感知誤差和變化,我的耳朵能聽出加工的細微異常,我的眼睛能判斷出是對還是錯,就像一部機器。到現在,我已經連續18年沒再出過一件廢品。

趙巖泉:「我是中國海軍 如需幫助 請在16頻道呼叫我」

全國人大代表、海軍某飛彈驅逐艦艦長趙巖泉在就中國海軍在維護世界海洋公共安全方面發揮的作用等答記者問時分享了自己在執行任務時的故事。

全國人大代表、海軍某飛彈驅逐艦艦長 趙巖泉:十年前,我博士畢業後就隨「蘭州」艦執行了第六批護航。記得有一次,編隊發現有3艘疑似海盜小艇從不同方向向編隊襲來。我們立即啟飛直升機,前去進行驅離,同時組織軍艦高速機動,佔領有利陣位。在強大的海空兵力威懾下,兩艘海盜小艇轉頭就跑,剩下的那艘小艇不甘失敗,假裝逃跑以後突然轉向,奔向編隊最前方的一艘中國商船。我們立即指揮直升機,對其進行低空盤旋,警告射擊,最終成功進行了驅離。之後為了確保這艘中國商船的安全,我們派遣4名特戰隊員對其進行隨船護衛,當這名中國船長得知消息後,激動地在電臺裡高呼「祖國萬歲!」當時我正在值班,聽到電臺裡傳來「祖國萬歲」的聲音,內心也十分激動。那一刻,我更加明白了作為中國人,身後有強大祖國的那種自豪和幸福。同時也更加清楚了,作為中國軍人,要守護同胞安全的那份責任和重擔。

「我是中國海軍,我正在此區域護航,如需要幫助,請在16頻道呼叫我。」這一莊嚴的承諾從未中斷。千帆過盡,初心不改。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途上,中國軍人時刻等待祖國召喚。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中國軍人,使命必達!

周義哲:從砍樹到護林 林區成了聚寶盆

從過去的伐木工人到現在的護林員,同樣是在林業生產一線,林區的生活是什麼樣?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局職工周義哲表示,林子還是這片林子,從砍樹到護林,林區成了聚寶盆。當時砍樹為國家作貢獻,現在我們護林同樣還是為國家作貢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局職工 周義哲:從砍樹到護林,對我來說變化真是很大。我在林區生產一線整整工作了40年,砍樹砍了35年。2015年4月1日,按照國家的要求,全部停伐了。當時我們想,不讓我們砍樹了,我們幹啥呀?吃啥呀?喝啥呀?還有老婆怎麼辦呢?後來一看,不是這樣,不但是有活幹,而且還有錢賺。林子還是這片林子,過去我們用鋸和斧子在砍樹,而現在我們用鍬和鎬在種樹。

綠色發展得靠大家來努力,我們大興安嶺林區職工一定會有多大勁使多大勁,一定會保護好內蒙古大興安嶺這片綠色的風景線,讓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請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到我們林區走一走、看一看,看看我們內蒙古大興安嶺不一樣的「萬裡長城」。

 李君:扶貧餐廳讓吃的人健康 讓養的人小康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農產品的銷售和流通帶來了不少影響,最近許多基層幹部都在視頻直播帶貨,推銷地方特色產品,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李君一直在用短視頻宣傳家鄉,要幫助鄉村特產走出去,他還有很多想法。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 李君:岫雲村是秦巴山區一個非常非常普通的小山村,我在這裡工作了12年,這些年岫雲村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我們趕上了網際網路這個好時代,用好了網際網路這個工具。我們岫雲村下一步要把餐廳連鎖化,如果下一步有機會,我們想開到北京、開到上海。因為2017年我們在成都的這個扶貧體驗連鎖餐廳效益非常好,我們的雞鴨豬都是從村裡直達城市。我們一端連接城市,一端連接鄉村,讓吃的人健康,讓養的人小康。

 格桑德吉: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貧困縣開了網課

19年前。全國人大代表、西藏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選擇回到家鄉西藏教學。19年過去了,她的家鄉發生了怎麼樣的改變?

全國人大代表、西藏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 格桑德吉我們墨脫是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2013年扎墨公路開通,鄉親們的觀念一下子轉變了,越來越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我們辦學條件越來越好,我們學校建起了三層教學樓,孩子們有科學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老師們上課也用起了PPT。在疫情期間,孩子們居家隔離上網課。黨的教育政策越來越好,西藏農牧民子女在全國率先享受到15年免費教育。如今,我們門巴族孩子們的入學率和孩子們小升初的升學率達到了百分之百。曾經我們的教育目標是「來得了、留得住、有學上」,現在變成了「上好學」。

 王樹國:在「五問」中傳承「西遷精神」

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期間再次為「西遷精神」點讚。全國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在就「西遷精神」的意義等答記者問時表示,用「跑五」的計劃來具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面向」的精神。

全國人大代表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 王樹國:一是面對世界科技前沿,每個學科都要自問,在你這個學科,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發生了哪些變化?世界上這個學科最好的五個是誰?有沒有你?如果沒有,為什麼?我們該怎麼辦?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你學科相關的領域,國家有哪些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你組織參與了沒有?如果沒有,那我們該怎麼辦?面對經濟社會主戰場,我們所服務的行業在世界上處於什麼地位?你所相關的行業領域,世界上最好的五個企業是誰?有沒有中國企業?如果沒有,問題在哪裡?我們該怎麼辦?我們這種倒逼計劃,極大地調動了師生員工的內在動能。一大批世界知名的、著名的學術機構紛紛落戶「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組建了一批國際聯合實驗室。

相關焦點

  • 護航亞丁灣,大國擔當的生動詮釋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 題:護航亞丁灣,大國擔當的生動詮釋  朱鴻亮、羅錚、侯融  不久前,中國海軍新型萬噸級驅逐艦首艦下水。就在同一天,萬那杜當地時間6月27日,在出色完成護航和出訪任務後,中國海軍第25批護航編隊駛離維拉港啟程回國。
  • 故事「熱氣騰騰」 事業「如火如荼」-光明日報-光明網
    5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開啟。    在第一場「代表通道」中,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羅傑代表接受採訪時說的話,讓習近平總書記稱讚「印象深刻」,這一次,這些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代表,將帶來哪些「熱氣騰騰」的故事和關係民生的建議,令人期待。
  • 聽中國海軍驅逐艦艦長講述護航經歷……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今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6位全國人大代表接受了新聞媒體的網絡視頻採訪這個生產飛機零件的代表18年沒出過一件廢品面對記者提出的問題,中國航發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公司操作工慄生銳代表講述了他的成長故事。他回憶起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老師傅給大家講述航發人的故事,並告訴年輕人,什麼是責任擔當。「從一名學徒到獲得中華技能大獎,無數日夜堅守,技藝打磨,為的就是擔負起責任和傳承。我們的工作有三個特點,高、精、尖。
  • 「護航編隊準備完畢,請示啟航!」——今日,海軍第35批護航編隊從...
    「護航編隊準備完畢,請示啟航!」上午10時許,編隊指揮員王明勇、紀樂江向東部戰區海軍領導報告後,編隊艦艇依次解纜,緩緩駛離碼頭。此次護航編隊由飛彈驅逐艦太原艦、飛彈護衛艦荊州艦以及綜合補給艦巢湖艦組成,攜帶艦載直升機2架、特戰隊員數十名,任務官兵共690餘人。除巢湖艦執行過護航任務外,太原艦、荊州艦均首次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
  • 用赤子之心承擔時代重託 ——19位黨的十九大基層代表和他們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用赤子之心承擔時代重託——19位黨的十九大基層代表和他們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榮啟涵、姜瀟、崔靜  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域,操著不同的口音,從事著不同的職業;但他們擁有同樣堅定的信仰,秉持著同樣熾烈的赤子之心,煥發著同樣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 2020年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鄭州開講 他們帶來了哪些動人故事?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科技強國……12月21日,由中宣部、中國記協組織的2020年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走進鄭州,12位巡講人走上演講臺,講述他們一線採訪的動人故事。
  • 兩會觀察①|基層代表履職這一年 看看他們的關鍵詞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3日14時40分訊(特派北京記者 佘振芳 徐焱)今(3)日上午,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重慶代表團迎來了第一場專題記者會,會上,四名來自基層的新代表分享了自己一年來的履職感受和故事。
  • 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十周年:盤點護航六大「之最」
    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第1批護航編隊起航前往亞丁灣,拉開了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的序幕。截至2018年12月26日,10年時間裡,中國海軍派出了31批護航編隊前往亞丁灣打擊海盜,打破了人民海軍的多個海上首次紀錄和創造了多個護航之「之最」。
  • 聽基層代表講述他們連隊的真實故事
    解放軍報 強軍故事 讓戰鬥精神成為真正的鋒刃■全國人大代表、第75集團軍某特戰旅下士 吳昌潔我們連隊榮譽室裡擺放的獎盃獎牌數不勝數,其中一座獎盃與我密切相關。回來後,連隊以此事為例號召官兵接續傳承革命先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鼓舞全連官兵個個立下「戰場行不行、憑實力說話」的承諾,人人定下強軍小目標,在強軍徵程上奮力奔跑。(朱翔、孫小龍、記者武元晉整理)強軍建議習主席強調:無論什麼時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都不能丟。
  • 腳上有泥巴 心中有牽掛 從法院到扶貧村,他們的故事我講給你聽!
    腳上有泥巴 心中有牽掛 從法院到扶貧村,他們的故事我講給你聽!隨著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10名選手逐一登場,用滿腔熱血的豪情、感人肺腑的語言和生動鮮活的事例,聲情並茂地講述了兩級法院扶貧幹警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感人故事,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趕快跟隨小編一起去現場看看吧!
  • 廣州國資國企十大感人扶貧案例出爐!快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快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2020-11-20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馬的故事給基層帶來怎樣的啟示
    原標題:老馬的故事給基層帶來怎樣的啟示  11月28日,中宣部在央視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了「時代楷模」馬善祥的先進事跡。今年58歲的馬善祥,是重慶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辦事處的首席調解員,群眾都習慣叫他「老馬」。   老馬是個有故事的人。
  • 講故事、唱童謠……2020年南京市中小學校「開學第一課」生動開講
    百餘名師生和家長齊聚在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鐵北新城分校報告廳,共同參與了這生動的一課。此次活動由南京市文明辦、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廣電集團主辦,玄武區文明辦、玄武區教育局協辦,南師大附小鐵北新城分校、南京市科利華鐵北中學、南京廣電集團教育發展中心承辦。
  • 粉筆教育帶你走近90後扶貧基層,聆聽「女承父志」的青春故事
    本期節目走進了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與演員張雪迎、許亞軍一起聆聽年輕扶貧書記郭子涵「女承父志」的青春故事。作為其官方合作夥伴,粉筆教育也去探尋周邊基層人員的扶貧軌跡,讓更多人了解基層扶貧的艱辛與溫暖。「扶貧」在大眾眼中或者是口號,或者是數字,但在很多年輕人心目中,更是需要付出心血實現夢想的地方,郭子涵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 蘋果、魚皮、馬鈴薯 "代表通道"上出現了哪些特產
    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大會堂中的「通道」吸引社會各界的目光。在傳統的「部長通道」基礎上,今年新增了「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這裡是一個亮相、展示的窗口,在今年的「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上,這些代表和委員在回答記者提問的同時,還帶來了這些物件。蘋果
  • 中國海軍護航丨「你好」全世界都通用
    當地時間2月1日,海軍第24批護航編隊哈爾濱艦駛入科威特舒韋赫港。當地時間2月5日,海軍第24批護航編隊結束對科威特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駛離舒韋赫港。無論是與到訪國開展活動還是組織官兵外出,所到國海軍官兵和民眾看到「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的我們時,總會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致以問候。而當我們真誠地回復時,他們或抱拳或豎大拇指向我們表達敬意。
  • 海軍護航官兵在亞丁灣拍攝的月亮
    距離祖國萬裡之遙,海軍第35批護航編隊正在亞丁灣海域劈波斬浪、守護安寧。海上的明月漸圓,官兵們卻依然在堅守。在團圓佳節裡,祝福偉大祖國,祝福最可愛的人。(來源:央廣軍事)(來源:央廣軍事)距離祖國萬裡之遙,海軍第35批護航編隊正在亞丁灣海域劈波斬浪、守護安寧。
  • 美海軍如果繼續橫衝直撞,艦上的疫情恐怕止不住
    微觀上,的確要從這艘「基德」號驅逐艦說起。第一宗病例確診是在4月23日,當時「基德」號正在東太平洋地區執行任務。但要將時間往前推半個月,我們就會發現一個令人細思恐極的細節:「基德」號曾作為「羅斯福」航母打擊群的護航編隊成員在西太平洋執行任務。這就是一個航母率先病倒,緊接著「帶刀侍衛」也感染的「鬼故事」,恐怕不是偶然。
  •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回國途中停靠新加坡樟宜港碼頭
    新華社新加坡樟宜港9月5日電(記者劉春暉、高川)由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廣州」艦、「巢湖」艦組成的艦艇出訪編隊,在結束對埃及、義大利、希臘、緬甸等亞歐非四國友好訪問回國途中,於9月5日停靠新加坡共和國樟宜港。    5日9時,在當地港口引水員的引導下,編隊緩緩停靠新加坡樟宜港碼頭。
  • 海軍第18批護航編隊強化巡邏警戒與針對性訓練
    海軍第18批護航編隊強化巡邏警戒與針對性訓練 (6/7)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