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熱氣騰騰」 事業「如火如荼」-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16 光明數字報

    5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開啟。

    在第一場「代表通道」中,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羅傑代表接受採訪時說的話,讓習近平總書記稱讚「印象深刻」,這一次,這些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代表,將帶來哪些「熱氣騰騰」的故事和關係民生的建議,令人期待。

    關鍵詞:脫貧致富

    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局北岸林場職工周義哲代表在林區生產一線整整工作了40年,砍樹砍了35年,2015年以後,他從伐木工變成了護林員。「過去我們用鋸和斧子在砍樹,而現在還是在這片林子裡,我們用鍬和鎬在種樹。」周義哲代表說,「除了林業,年輕人來了林區能幹的事可多了。我們那是一片『黃金養殖帶』和『黃金種植帶』,種出來的蔬菜水果和養的牛羊,營養好、銷路好。」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人民盼什麼?盼著好日子。綠色發展的道路帶給林區百姓的不僅是收入的增加,還有美好的生活環境。不止林區百姓,很多貧困程度比較深的地方,恰恰具有發展旅遊的資源和條件。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必將有更多的百姓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西藏墨脫擺脫貧困則始於有路。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代表曾經為了求學遠赴內地西藏班,待她回家鄉任教卻發現,失學孩子仍然很多。「要找到出路改變命運,教育是關鍵。」格桑德吉代表說,「2013年扎墨公路開通,鄉親們的觀念一下子轉變了,越來越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

    路通了,辦學條件好了,得益於國家政策,西藏農牧民子女在全國率先享受到15年免費教育。「如今,門巴族孩子們的入學率和小升初的升學率達到了百分之百。」格桑德吉代表高興地說。

    關鍵詞:科技創新

    秦巴山區深處的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曾經是一個沒有旅遊資源、沒有支柱產業的村。如今這個村在脫貧的路上先行一步,已於2014年實現了脫貧摘帽,脫貧方式很「時髦」。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代表介紹,得益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基礎設施的完善,岫雲村推進生態養殖精細農業,利用網際網路將「一品一家」升級打造為「岫雲村」農業扶貧品牌,提升農產品的價值。岫雲村有自己的抖音帳號,網店賣貨已是基本方式,村子還在成都開了扶貧體驗連鎖餐廳和專賣店。「我們趕上了網際網路這個好時代。」李君代表說,「我們期待更多有思想、有文化的年輕人回歸鄉村。」

    科技的發展為產業脫貧帶來更多的渠道與機遇,而高等教育則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在這樣一個劇烈變革的時代,第四次工業革命給社會帶來巨大變化,社會在向前飛奔,高等教育更需培養出人才,滿足推動社會進步的需求。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代表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社會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創辦「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與龍頭企業聯合舉辦「未來技術實驗班」,布局5G通信、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現代技術領域,創辦國內和世界第一個儲能專業……

    「習近平總書記到西安交通大學視察,對『西遷精神』作了精闢的論述。面對這樣多變的世界,我們主動出擊,主動作為,敢於創新,敢於擔當,這就是『西遷精神』的現實意義所在。」王樹國代表說。

    關鍵詞:大國擔當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要將科技成果充分應用到現代化建設中,離不開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中國航發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職工慄生銳代表生產的就是「高、精、尖」飛機發動機零件。他介紹,「高」是說價值高,同等重量下,發動機的價值與白銀相當,有的零件甚至堪比黃金;「精」是說精度高,一絲一毫的馬虎都可能危及飛行員的生命安全;「尖」指的是工藝複雜,是製造業的尖端。因此每個學徒至少需要經過一年以上的培訓才能上崗。

    慄生銳代表感到,國家越來越重視技能人才了,人才激勵政策助力,企業湧現出了一大批年輕的「金藍領」:「我們和技術專家一起開展科研攻關,和博士、碩士一起投身生產實踐。」

    靠著一大批素質過硬的高技能人才,承載著我國關鍵核心技術的大國重器成為現實。

    海軍某飛彈驅逐艦艦長趙巖泉代表曾兩次參與索馬利亞護航行動,在實戰中感受到身後有強大祖國的自豪和幸福,也更加清楚守護同胞安全的責任和重擔。

    從2008年12月26日起,中國海軍已經派出35批護航編隊,為6700多艘商船提供護航任務。「中國海軍在亞丁灣護航,是為了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和責任,保障國際航道安全。『我是中國海軍,我正在此區域護航,如需要幫助,請在16頻道呼叫我。』這句莊嚴承諾從未中斷,航行在亞丁灣的各國船舶都能收到。」趙巖泉代表擲地有聲地說,「就在此時此刻,第35批護航編隊正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中國海軍始終是這一海域最值得信賴的和平力量。」

    (本報記者 陳慧娟)

相關焦點

  • 關於舉辦「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公益活動的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主旋律,順應教育深化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校長專業化水平,由光明日報社主辦,《教育家》雜誌社、光明網承辦,《留學》雜誌社、人民教師網協辦的「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系列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 光明日報社行政人員招聘公告-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創刊於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辦,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思想文化大報。作為黨中央指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作為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光明日報始終堅持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在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版權聲明  1、作者向光明日報及其子報子刊投稿或寄送約稿,一經採用即視為作者將該作品的發行權、複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彙編權等權利長期授予光明日報及相應子報子刊,並許可光明日報主辦的光明網在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上使用投稿或約稿作品。
  • 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創新服務能力...
    作為思想文化大報,《光明日報》的融媒體內容生產始終以「新聞視野、文化視角、思想深度、理論高度」為宗旨。在難以擁有突發、現場、音畫等資源優勢的前提下,報社提出評論立報、立網、立端的方針,將新聞時評作為融媒體內容建設的戰略重點。為此,報社成立社評委員會,整合《光明日報》評論部和光明網評論中心力量,成立社評工作室,建立了「朝會」制度。
  • 徐州賦-光明日報-光明網
    讀《曲阜賦》有感        2月21日,正值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佳節時,翻開《光明日報》,偶然拜讀到了美文《曲阜賦》,一口氣讀完,很是感慨和激動,遂賦七律一首,以示祝賀。泱泱中華五千年,煌煌傳統曲阜銜。東方文化發端地,世界翹首尋本源。
  • 與共和國同行 在新時代閃耀 ——寫在《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之際
    《世界日報》由報業家成舍我創辦,曾是北平發行量和社會影響最大的報紙,其規模、設備、編輯、作者隊伍、辦報水平堪稱全國一流。光明日報社址仍用原《世界日報》西長安街32號。經過幾個月的籌備,1949年6月16日,新中國第一張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民主黨派機關報——《光明日報》與讀者見面。隨著事業不斷發展,這張承載萬千熱望的報紙從此出發,兩度遷徙,走向肅穆寧謐的永安路106號,邁進大氣莊重的珠市口新址。
  • 「幫助他人是我的幸運」-光明日報-光明網
    李龍俊回憶:「小時候,村裡誰幫了誰一把,誰又做了什麼好事,是我睡前故事的主要題材。爸媽常跟我說,你要像他們一樣,多幫助人,多做善事。」     父母的教誨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裡。讀本科期間,李龍俊加入了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多次參與幫助農民工子女等志願活動。此外,他還曾擔任學院學生會青年互助與實踐中心部部長和班長,熱情地為同學服務。
  • 願馬老的大福字「福」蓋全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此後從1993年至今,馬老為光明日報《文薈副刊》寫了10餘篇文章,長的有數千字,都是思想性極強的大文,卻沒有一篇是吹噓自己曾經輝煌壯麗的個人經歷之作。1994年,在我們搞的「『永久的悔』無獎徵文」中,馬老寫來了一篇《未悔齋記》,在裡面清楚地表明了他自己的心跡。
  • 明天上午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8月5日 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觀看方式一、直播時間8月5日(本周三)上午9:30二、直播平臺光明網微博光明網微博光明網抖音光明網一直播
  • 光明日報-光明網
    廣州傳媒控股有限公司    推進新媒體發展探索多元化之路    成立於2006年12月的廣州傳媒控股有限公司是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下屬的國有獨資文化企業。2009年,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將全部經營性資產注入廣州傳媒控股有限公司。
  • 光明網:做好傳統文化 在網民中豎起一面旗幟
    光明網 副總編輯張寧   非常高興能夠藉此機會介紹一下光明網近一年以來關於「淨化網絡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傳播網際網路正能量」等一系列的活動,以及我們與「子曰師說   我簡要介紹一下:   去年,光明網作為重要思想領域的文化基地,不斷身體力行開展各項工作,特別是拉近與網友的距離,通過網友的踴躍參加來講述身邊的故事,用親身經歷更好地感悟中國故事。這個活動舉起的一面旗幟是「每個人都是中國故事的講述者」。
  • 從「豆腐」「玫瑰」發端的特色文化村-光明日報-光明網
    【社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合辦】     北京市密雲區巨各莊鎮的蔡家窪村,身兼「北京最美鄉村」「中國最有魅力休閒鄉村」兩大美譽。《玫瑰情緣》展現了蔡家窪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從辛勤耕耘因豆腐而結緣,到蔡家窪產業升級,漫山遍野開滿玫瑰花,演繹了一段「玫瑰情緣」。     現代的文化在蔡家窪被「種」下來,傳統的文化也沒有斷根。蔡家窪村還保存著一項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五音大鼓」。
  • 「相向而行」之誤用-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當代「相向而行」常被用於外交場合,如:「中方願意與日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動兩國關係回到健康、穩定的發展軌道」(《光明日報》)、「要推動中日關係進一步改善,需要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人民日報·海外版》)。
  • 譚千秋-光明日報-光明網
    影片以譚千秋不惜犧牲的英雄壯舉為線索,向觀眾講述了一名普通教師一串串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故事,謳歌了人民教師傾心育才、愛生如子和無限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崇高品德。電影用倒敘和插敘相結合的手法真實再現了譚千秋老師在人生緊要關頭的生死抉擇,反映了譚千秋老師的無疆大愛、恪盡職守和勇於擔當的精神。
  • 小字典撬動大公益-光明日報-光明網
    5月30日,姜昆在接受採訪時說:「一本字典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大事,但每筆捐助背後都有感人的故事。」    4月14日,姜昆一行人帶著藝術家對孩子們的關愛,為河南新野縣的小學生送去了9萬本《新華字典》、1萬套學具及1萬冊書籍。青年舞蹈家劉巖,因傷殘只能坐在輪椅上,行動不便。但她不僅捐錢,而且堅持作為志願者參加赴新野的捐贈活動。
  • 《光明日報》: 馮翠玲:「國際大家庭」的「穩壓器」
    內容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責任編輯/蒲建坤 鄭凱云
  • 你在,故我在-光明日報-光明網
    2005年,以一對連體雙胞胎為主角的小說《那兩個女孩》一經出版,便獲得《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年度小說推薦,並進入各大英美讀書俱樂部年度小說榜單;它入圍了2007年柑橘文學獎,還被翻譯成18種文字在全球出版。羅莉·蘭森的作品技巧嫻熟、情節動人、感情真摯,這是她的第二部小說。
  • 外語學習應注重人文意識-光明日報-光明網
    只有這樣,我國的外語教學才能促進我國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才能真正成為弘揚中國優秀文化、溝通中國和世界的橋梁和紐帶。原著中的語言不是為照顧學習者的水平和語法而改編的,而是作者深刻、細膩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西方社會背景、風俗習慣、倫理道德、自強精神」,劉茜《英語學習緣何熱度高成效低》(光明日報》2008年4月9日)一文指出,「英語『高學齡低能力』」的困惑,剛工作時,公司要求翻譯一些產品簡介,但看似簡單常用的句子就是翻譯不出來;接待外國客戶時,自己的口語對方也聽不懂……突然感覺背了十多年的幾千個單詞都沒用了
  • 「五筆輸入法之父」王永民教授做客光明網
    本報訊(光明網記者孫鵬宇)「五筆字型」發明人、中國王碼集團董事長王永民教授近日做客光明網,與光明網總裁陸先高就如何傳承漢字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進行深入交流。    今年是「五筆字型」誕生30周年。
  • 中國翻譯學的建構路徑-光明日報-光明網
    他熱愛教育事業,專業功底深厚,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突出,深受學生愛戴,曾被評為南京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和江蘇省優秀研究生導師,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英語專業人才。他聯合境內外一批有遠見卓識的學者,在《光明日報》、香港《文匯報》和世界頂尖翻譯學理論雜誌META上發文,倡導在多樣性的世界文化中發展中國譯學研究,清晰描繪出中國翻譯學的建構路徑——對一些具有世界意義的中國翻譯學經典進行現代性的「還原釋讀」,從其文化精神的內核中,迸發出具有中國現代特色的譯學理論,同時對極其豐富複雜的中國翻譯現象進行系統搜集、整理、考訂和理論把握,即「現象統觀」,從而建立起一種具有東方神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