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半導體巨無霸分拆,又一場VC/PE集體錯失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投中網

文 | 張麗娟

編輯 | 董力瀚

來源丨投中網

剛一開年,2020年獲得兩輪巨額融資的比亞迪半導體傳來了分拆上市的消息。從去年4月份開啟獨立融資,到本周宣布分拆,只有短短不到8個月時間。

作為投資標的看,比亞迪半導體無疑問是當下最熱的科技領域裡,最熱的半導體賽道裡,最頭部的案例。但是在持股1%以上的股東名單裡,財務投資人我們只能看到紅杉資本和李錄的Himalaya Capital,以及一家名為瀚爾清芽的機構,其餘均為產業投資者。

這種情形不是第一次了,2020年市場大賽道熱點就三個:科技、消費、醫療。對絕大多數機構來說,去年年末IPO的消費明星案例泡泡瑪特就集體錯失,科技賽道的比亞迪半導體又註定投不到,對於過去20年享受增長紅利、捕捉大量獨角獸的VC/PE來說,未來最大的賽道和最頭部的機會,還屬於他們嗎?

話從去年4月份說起。2020年4月,比亞迪公告宣布全資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重組並擬引入戰略投資者。

42天後,完成A輪融資,引入14位戰略投資者,投前估值75億元,融資共計19億元,共計20.2126%股權,投後估值近百億元。

具體來看,本輪投資者由紅杉瀚辰、紅杉智辰(以上為紅杉資本),中金啟鷺基金、中電中金基金、中金浦成、中金啟辰基金、中金傳化基金、聯通中金基金(以上為中金資本),先進位造基金、伊敦基金(以上為國投創新),以及Himalaya Capital、瀚爾清芽、中航凱晟、鑫迪芯投資等組成。

這其中,除紅杉中國、中金資本之外,國投創新在2016年比亞迪A股定增時入資成為股東至今,並在先進位造業有長期的歷史積澱並有頗多具有行業代表性投資案例,財政部是其主要的出資方之一;Himalaya Capital則持有比亞迪的股份超過十年,曾牽線巴菲特戰略入股比亞迪。

比亞迪半導體此時還宣稱,除上述機構外,多家業務高度協同的知名產業投資機構正在履行入資程序。果然,20天後,6月15日,比亞迪又宣布完成A+輪融資。

這一輪,比亞迪半導體合計增資人民幣8億元,一口氣引進了韓國SK集團、小米集團、招銀國際、聯想集團、中信產業基金、ARM、中芯國際、上汽產投、北汽產投、深圳華強、藍海華騰、英威騰等30位戰略投資者。

兩輪投資者按照比亞迪半導體投前估值75億元,分別融資約19億元和8億元,合計估值已達到102億元。去年中金公司的預測更是給予了其不低於300億元的市場估值。

兩輪62天,進場了44家,多數是帶著勢能的國家隊、產業隊。留給財務投資人的窗口原本就A輪這一次,顯然沒有時間充分地談條款和盡調,VC/PE如果技術不懂、人脈不熟、實力不頂級,要入局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我之前在做晶片採訪時,不止一次聽到投資人談到該項目的時候稱,「這樣的遊戲沒辦法加入」。

截止目前,比亞迪半導體股東共45名,除了比亞迪本身持股72.3%之外,紅杉資本持有4.9%,先進位造產業投資基金持有2.45%,位居外部前兩大股東之列。

最終留在股東名單上的外部投資者有以下幾類:以紅杉、松禾、深創投等為代表的VC/PE,以國投創新、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為代表的國家隊,以中金資本、招銀國際等為代表的大基金,以小米、聯想、碧桂園為代表的大公司CVC,剩下的則為產業相關基金。

這裡有兩個看點。

第一,產業資本也分為兩類,一類是汽車相關的產業基金,一類是晶片相關的產業基金。這其中,晶片上下遊企業的產業基金也不在少數。

第二個看點是地域優勢。比亞迪總部位於深圳,最終入局成功的還有松禾資本和深創投兩家機構——雖然份額有限——就硬科技案例來說,深圳的本土機構還是有一定的區域優勢。因此我們也能不斷聽到機構在深圳落地的消息,比如投了很多機器人案例的源碼就剛剛開設深圳辦公室。

比亞迪方面的訴求非常明確,有助於產業鏈上下遊拓展,豐富客戶資源,有利於加強行業研究能力,加速業務發展,這才是其引進投資的關鍵所在。

對於紅杉中國的入股,比亞迪在投資公告中的表態非常有代表性:紅杉將充分運用投資生態及產業資源,與比亞迪半導體業務形成有效協同,助力公司實現長遠發展。

換言之,如果沒有夠強的「資源」,夠大「生態」,即便有真金白銀,一起玩的意義也不大。佔股0.20%尚屬不易,更多的則是排在長長股東名單之外的投資者,想擠破頭也擠不進去。

某位晶片投資人告訴我,「這樣的mega deal都沒我們什麼事兒,有IGBT能力且還能直接上車的,國內應該也就只有比亞迪了,投到就是賺到,肯定是處於搶瘋的狀態。」所以,絕大多數的VC/PE並不能從這場資本盛宴之中分得一杯羹。

市場正在快速變化中,財務投資人的勢能在產業熱點流轉裡正在變弱。與同是1月4日傳來或將上市的京東物流相比,財務投資人的身影已經一退再退。

京東物流僅有的一次融資記錄是在2018年2月。這在當時也是眾人爭搶的分拆項目,最早參與京東物流獨立融資談判的機構不過四五家,但越是市場低迷,大企業分拆項目越是爭得厲害,最終大大小小的資方「擠進去四十多家」。

該輪融資中,京東物流共融得25億美元,投資方則為元禾厚望、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招商局資本、工銀國際、騰訊、中國人壽、國開母基金、國調基金、凱輝基金、鼎暉投資等。

再拿這份名單在和如今比亞迪半導體的名單比比就知道,VC/PE的參與能力已經明顯變弱了。

在此前36氪《泡泡瑪特市值破千億背後》的報導中,有人把大基金錯失泡泡瑪特一個重要的因素歸結為「局」:泡泡瑪特不在「局」中。而比亞迪半導體則提出了更現實的問題:當「局」中頭部案例的門檻也開始變得難以逾越的時候,當局外錯失,局內也投不到的時候,投資機構應該從何處落子,去構建下個賽段的市場競爭力?

相關焦點

  • 焦點分析|比亞迪半導體「大刀闊斧」推進分拆上市,意欲何為?
    2020年12月31日,比亞迪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籌劃分拆上市事項,並授權公司及比亞迪半導體管理層啟動分拆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包括可行性方案的論證、組織編制上市方案、籤署相關協議等。雖未透露上市時間,但中信證券近日提到,比亞迪半導體預計今年年內申報上市。
  • IC快報 | 聯發科否認被勸減少供貨華為傳聞;新疆百億元半導體產業...
    據悉,該收購案交易金額或超過170億美元,如果達成將成為今年最大的併購交易之一,ADI也將成為模擬「巨無霸」。知情人士透露,儘管ADI與美信討論有可能破裂,但這項交易可能最早在周一宣布。2、傳被勸說減少供貨華為!
  • 啟用新LOGO,半導體業務擬分拆上市 比亞迪新年動作頻頻 【圖】
    在元旦期間,比亞迪「突然」官宣發布全新的「橫排字母」標識,用於國內的乘用車市場。近日,比亞迪還發布公告,擬籌劃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此前,比亞迪的半導體業務主要為「內部消化」,支持比亞迪自身車輛產品。而隨著近年來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汽車半導體在整個產業鏈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重要。相關研究表明,到2030年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總規模將達到159億美元左右。
  • 中外研究團隊揭示宇宙「巨無霸氣泡」能量來源 遙望百億光年外的輝光
    宇宙中神秘的「巨無霸氣泡」萊曼—阿爾法團塊,是百億光年外的一種巨大氣體雲。多年來,天文學家致力於解開其起源之謎。由中外14家單位的學者共同參與的國際研究,揭示了「巨無霸氣泡」從何而來,對了解包括銀河系在內的眾多星系如何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的大爆炸。
  • 美麗的離別 樂金分拆的宿命與挑戰
    樂金遵循儒家傳統,向來有所謂的「長子繼任,兄弟退位」傳統,因此每當集團每當新一代領導人就位後,兄弟多半分拆部分事業成立新集團,於是泛樂金家族便在韓國各領域開枝散葉。這場醞釀2年多的分拆,日前大致輪廓浮現,具本俊計劃帶走樂金商社及其子公司泛韓物流(Pantos Logistics)、建築與車用材料企業樂金Hausys、化學材料企業樂金MMA,以及韓國IC設計企業龍頭Silicon Works。其實具本茂過世後,樂金便準備樂金商社等的分拆事宜,這可從具光謨等集團相關人士,2018年起陸續變賣樂金商社等公司股權略窺一二。
  • 已翻倍的半導體股集體跳水 啥情況?
    已經翻倍的半導體股集體跳水 出了啥情況? 摘要 新潔能、斯達半導跌停,華潤微、立昂微、芯朋微、瑞芯微跌幅均超過5%……今天,次新半導體龍頭股上演了「集體跳水」的一幕。
  • 拉薩順盈錯失千倍收益 誰是科創板VC/PE贏家?
    資料顯示,傑普特生產雷射相關設備,產品主要應用在通信、半導體領域。 經過近2年的投資周期,參與傑普特增資的人才一號、松禾成長、北京澹樸等8家機構投資人,其帳面收益率僅在40%左右,年化收益率不足20%。此外,廈門中南、日照龍薩在2018年9月前後,以45.91元/股的價格受讓了傑普特部分股權,目前帳面浮盈與參與增資的人才一號等機構相同。
  • 倪正東:誰是中國VC/PE常勝之王
    這是一場持續20年的行業之約,作為行業年度最受矚目的盛會,現場集結了1000名投資行業頭部力量,解析政策趨勢、聚焦投資策略、探索價值發現、前瞻市場未來。20年之際,可謂星光熠熠,群英雲集。會上,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回顧了中國創投20年以來的變遷,從募資、投資、退出等多個方面解析行業現狀,為大家呈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行業全景圖。二十年大浪淘金,誰能歲月長青?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48期:晶片巨無霸回歸!
    晶片巨無霸宣布回A 馬上狂漲近100億5月5日晚間,國內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集團中芯國際宣布,將謀求上海科創板上市。而河北省級半導體重大項目擱淺率近30%,是全國平均數的近2.4倍。4月份28隻ETF漲幅超10% 半導體類ETF領漲Wind數據顯示,4月份國泰CES半導體行業ETF上漲15.33%,位居A股ETF漲幅榜首位。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ETF、華夏國證半導體晶片ETF、廣發國證半導體晶片ETF的漲幅也都超過14%。
  • 突然被打暈:已經翻倍的半導體股集體跳水 出了啥情況?
    已經翻倍的半導體股集體跳水,出了啥情況?新潔能、斯達半導跌停,華潤微、立昂微、芯朋微、瑞芯微跌幅均超過5%……今天,次新半導體龍頭股上演了「集體跳水」的一幕。「半導體次新股股價已經虛高,炒完了總歸要跌的呀。」對於今日這些股票的大跌,有不願具名的賣方分析師如此評述。
  • 已經翻倍的半導體股集體跳水,出了啥情況?
    已經翻倍的半導體股集體跳水,出了啥情況?) 新潔能、斯達半導跌停,華潤微、立昂微、芯朋微、瑞芯微跌幅均超過5%……今天,次新半導體龍頭股上演了「集體跳水」的一幕。
  • 【一線】大華股份子公司華創視訊擬分拆上市;
    對於此次分拆上市,大華股份表示,本次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分拆控股子公司華創視訊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事宜,有利於促進公司及華創視訊業務的共同發展,有利於提升華創視訊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分拆或許是因為「實體名單」的制約性,大華股份選擇將相關公司剝離,便於進口相關電子元器件。
  • 美國半導體簡史
    肖克利在1956年獲得諾貝爾獎,年輕人們的好建議卻總被他傲慢地拒絕,於是,他們集體辭職,另謀出路。「The Traitorous Eight」成了最具傳奇色彩的代名詞,叛逆精神、創新精神的起源。他的成就有從零到一的發明,有為業界培養大部分骨幹人才的仙童,有稱霸業內數十年的巨無霸Intel,還有推動行業和產業發展的技術聯盟,還有一手栽培的偉大人才,所以說,他一個人創下了半導體的半壁江山!在1990年一次商業會議前夕,他心臟病發作去世,年僅62歲。雖然他的時代結束了,但是以他為代表的創新精神基因,在矽谷開枝散葉。
  • pe是什麼面料?面料pe是什麼材質
    pe是什麼面料?面料pe是什麼材質 2017-03-22 11:06:25 來源:全球紡織網 pe是什麼面料?面料pe是什麼材質?
  • 新能源+半導體光環加持 比亞迪股價創五年新高
    比亞迪半導體:IGBT概念受捧 42天引入2輪戰投 4月14日,比亞迪公告稱,近期完成了對全資子公司比亞迪微電子(現已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內部重組,後者擬引入戰投,將尋求時機獨立上市。以此為開端,在隨後的短短2個月時間裡,比亞迪半導體成功引入了44家戰投,引發行業震動:5月26日,比亞迪半導體宣布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紅杉瀚辰股權投資等多名戰略投資者,合計增資19億;6月15日,比亞迪半導體宣布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松禾資本、深創投、小米產業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30名戰略投資者,此前公告擬2000萬入股的深圳華強亦包含在內
  • 餘承東說得沒錯,全球半導體集體行動,美國也沒料到這結果
    全球半導體集體行動,開始準備各自的布局首先是歐盟國家,歐盟為了打破美國在晶片上的封鎖,決定投資1450億歐元發展半導體技術,重點布局晶片相關的產業。共有17個歐洲國家籤署了聯合聲明,計劃在未來3年內,投入1450億歐元。
  • 美的也看上了東芝半導體 日本人卻拒絕大陸資金參與
    為了填補美國核電事業的巨額損失,東芝(Toshiba)已決定分拆半導體事業、成立一家新公司,且將出售半導體事業新公司過半股權。而據傳除了Western Digital(WD)、SK Hynix以及美光(Micron)等東芝同業之外,鴻海、蘋果(Apple)等企業也對東芝半導體事業很有興趣,其中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更在3月1日表明,鴻海非常認真考慮對東芝半導體事業進行出資,且很有信心、一定會參與競標。  不過據日本雜誌披露,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透露,不希望東芝將半導體事業賣給鴻海、而是希望能賣給蘋果。
  • 解讀飛利浦分拆照明業務的六大商業邏輯
    在此之前另一全球照明品牌歐司朗已經從西門子獨立分拆出來上市,而飛利浦在今年7月份已經將旗下LED封裝事業部Lumileds和汽車照明事業部拆分出來整合成一家新的獨立公司。無論是效法對手的戰略調整,亦或是內部的重組,都預示著飛利浦剝離照明業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蓄謀已久的分拆計劃的逐步實施。
  • 鼎暉投資入局特銳德子公司,老牌PE要奪食「分拆上市」市場?
    時過境遷,錯過了網際網路的黃金十年,鼎暉投資正在尋找下一個風口——分拆上市。12月17日,特銳德發布公告稱,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特來電)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本次增資總金額合計不超過13.5億元,增資價格為每股17.64元,投後估值約為7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