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用新LOGO,半導體業務擬分拆上市 比亞迪新年動作頻頻 【圖】

2021-01-07 電車之家網

除了降價的特斯拉,公布銷量的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在2021年的開端也沒有閒著。近日,比亞迪就正式宣布將啟用全新的品牌LOGO、籌劃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上市等重要動作。

在元旦期間,比亞迪「突然」官宣發布全新的「橫排字母」標識,用於國內的乘用車市場。除了顏色上變成更簡約和富有科技感的銀色外,「BYD」三個字母不再是封閉設計,象徵著比亞迪將更加開放、用創新連結更多的夥伴和用戶。

事實上,如今的比亞迪集團業務也不僅僅只是造車,而是覆蓋了動力電池、電驅動系統、微電子等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近日,比亞迪還發布公告,擬籌劃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

此前,比亞迪的半導體業務主要為「內部消化」,支持比亞迪自身車輛產品。而隨著近年來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汽車半導體在整個產業鏈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重要。相關研究表明,到2030年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總規模將達到159億美元左右。

相關焦點

  • 焦點分析|比亞迪半導體「大刀闊斧」推進分拆上市,意欲何為?
    2020年12月31日,比亞迪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籌劃分拆上市事項,並授權公司及比亞迪半導體管理層啟動分拆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包括可行性方案的論證、組織編制上市方案、籤署相關協議等。雖未透露上市時間,但中信證券近日提到,比亞迪半導體預計今年年內申報上市。
  • 新能源+半導體光環加持 比亞迪股價創五年新高
    今年3月以來,比亞迪大動作不斷,無論是重磅發布「刀片電池」,還是旗下比亞迪半導體42天引入兩輪戰投,均引起投資者矚目。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比亞迪A股股價從49.73元/股的低點,上漲近六成。比亞迪電池:外供加速進行中與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鋰電池頭部企業綁定新能車廠不同,一直以來,比亞迪自產電池鮮少外供。然而,隨著全球電動化浪潮以不可阻擋之勢到來,比亞迪電池業務策略也逐漸朝著更加開放的方向邁進。
  • 百億半導體巨無霸分拆,又一場VC/PE集體錯失
    來源:投中網文 | 張麗娟編輯 | 董力瀚來源丨投中網剛一開年,2020年獲得兩輪巨額融資的比亞迪半導體傳來了分拆上市的消息。從去年4月份開啟獨立融資,到本周宣布分拆,只有短短不到8個月時間。作為投資標的看,比亞迪半導體無疑問是當下最熱的科技領域裡,最熱的半導體賽道裡,最頭部的案例。
  • 【一線】大華股份子公司華創視訊擬分拆上市;
    1.大華股份子公司華創視訊擬分拆上市,或與被列入「實體名單」有關;2.【IPO一線】信利/丘鈦供應商皓澤電子創業板IPO獲受理 募資4.82億元投建馬達項目;3.【IPO一線】濾波器廠商燦勤科技科創板IPO首發過會;4.
  • 分拆上市規則落地11月記: 11家子公司IPO獲受理 成大生物有望飲...
    此次科創板上市,成大生物擬募資20.40億元,用於本溪分公司「人用疫苗一期工程建設項目、人用疫苗智能化車間建設項目、人用疫苗研發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事實上,早在A股分拆上市規則落定前,成大生物就已在新三板掛牌,等待下一步獨立資本運作。今年2月,分拆試點正式落地,遼寧成大就透露了分拆意向,並於4月正式披露了分拆上市預案。
  • 分拆上市規則落地:11家子公司IPO獲受理 成大生物有望飲「頭啖湯」
    此次科創板上市,生益電子擬募資39.61億元投向東城工廠(四期)5G 應用領域高速高密印製電路板擴建升級項目、吉安工廠(二期)多層印製電路板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項目。  除此之外,上海電氣子公司上海風電、廈門鎢業子公司廈鎢新能、長春高新子公司百克生物的科創板申請已經完成回復,其中上海風電已回復第二次問詢。
  • 天能資本術:擬分拆電池業務回A上市 引入國資背景戰投
    天能動力6月24日發布了擬分拆天能電池上市的具體文件,分拆公司將發售不超過1.17億股新股份,不少於分拆公司A股上市完成後總股本的10%。4天之後的6月28日,天能動力發公告稱,天能電池獲四家投資者入股,其中有兩家國資背景的投資機構,還有機構背後站著資本市場知名的「湧金系」。此番,戰略投資引入之後,天能電池的估值為約109.5億元。
  • 基小律觀點 | 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A股上市與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港股上市 之政策梳理
    一、何為分拆上市所謂分拆上市,是指達到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中國境內、境外上市的公司),依據擬上市地的法律法規及規則要求,分拆業務獨立、符合上市地要求的子公司在擬上市的地區實現證券公開發行之目的的行為5.上市公司擬分拆子公司涉及募投項目或重大資產重組購買的業務和資產的規定上市公司最近 3 個會計年度內發行股份及募集資金投向的業務和資產,不得作為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主要業務和資產,但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最近 3 個會計年度使用募集資金合計不超過其淨資產10%的除外;上市公司最近
  • 比亞迪年度銷量公布,註冊一個億成立電池研究新公司
    受漢、宋等系列車型的推動,比亞迪 12 月銷量同比大漲 30% 至 56,322 輛,其中新能源車型更是暴漲 157%。全年數據方面,比亞迪 2020 年小幅下滑 7.4% 至 426,972 輛。考慮到去年上半年銷量基數較低,以及漢、宋 PLUS 等新車型進入首個完整銷售年,比亞迪 2021 年銷量將實現高位增長。
  • 延安必康擬再分拆九九久上市
    擬分拆新能源板塊上市資料顯示,九九久於2010年5月首發上市,募集資金總額為5.62億元,其主營業務為新能源、新材料及藥物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延安必康在預案中指出,九九久所處的行業屬於資金密集型,本次分拆上市將為九九久提供獨立的資金募集平臺,其可直接從資本市場獲得股權或債務融資以應對現有業務及未來擴張的資金需求,加速發展並改善經營及財務表現。預案顯示,延安必康直接持有九九久87.24%的股權,為九九久的控股股東。
  • 又見分拆!奧佳華擬將子公司呼博仕分拆至創業板上市
    (原標題:又見分拆!奧佳華擬將子公司呼博仕分拆至創業板上市)12月23日,資本邦獲悉,奧佳華(002614.SZ)發布公告,稱擬將子公司廈門呼博仕環境工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呼博仕」)分拆至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 西南證券--奧佳華:分拆上市激發活力,新風業務加速發展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事件:2020年12月23日,公司發布公告,擬分拆子公司呼博仕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目前奧佳華(002614)直接持有呼博仕67.3%的股權,實控人鄒劍寒和李五令合計直接持股4.5%,員工持股平臺合計持股17.9%,保碧基金持股10.3%。
  • 奧佳華三大業務驅動淨利增長超58% 擬分拆呼博仕赴創業板上市提升...
    原標題:奧佳華三大業務驅動淨利增長超58% 擬分拆呼博仕赴創業板上市提升品牌影響力   12月22日晚間,
  • 分拆上市再添一例!安琪酵母擬分拆宏裕包材至創業板上市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鳳茹)10月30日晚間,安琪酵母(600289)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其控股子公司宏裕包材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分拆完成後,安琪酵母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宏裕包材的控制權。
  • 樂普醫療擬分拆樂普診斷至科創板上市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樂普醫療擬分拆樂普診斷至科創板上市⊙記者 滕飛 ○編輯 祝建華樂普醫療7月29日晚間披露分拆子公司上市預案,公司擬將控股子公司北京樂普診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樂普診斷)分拆至科創板上市。
  • 世茂集團擬分拆物業上市
    10月9日,由億萬富豪許榮茂控制的世茂集團發布公告,建議分拆世茂服務控股有限公司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獨立上市,合資格股東於優先發售中的保證配額基準。6月29日,世茂服務向香港聯合交易所申請主板上市,招股書顯示,世茂服務主要業務包括物業管理服務、小區增值服務及非業主增值服務。其中,物業管理服務佔收入佔比的48.2%、小區增值服務佔比26%、非業主增值服務25.8%。申請上市前夕,世茂服務與投資者就2012年的收入和淨利潤進行對賭。
  • 陳欣:風起分拆上市
    《若干規定》的核心要求包括:股票上市滿3年;近3年連續盈利;扣除擬分拆子公司的部分後,3年歸母淨利潤累計不低於6億元;擬分拆子公司的2016年10月底,港交所批准華寶國際分拆香精業務於A股上市,當時其估值約為70億港元。
  • 建業地產擬分拆代建業務赴港上市 胡葆森欲借中原建業「走出河南」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吳婷分拆建業新生活僅半年,建業地產(00832.HK)又擬分拆旗下代建公司中原建業有限公司(下稱「中原建業」)赴港上市。若此次IPO成功,中原建業將成為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擁有的第四家港股上市公司,成為「建業系」第四子。截至目前,港股僅有綠城管理一家代建公司,中原建業有望成為第二隻代建股。招股書顯示,中原建業近年來發展迅速。2017-2019年,其累計收益20.14億元,累計淨利潤11.86億元。
  • ...加入分拆上市盛宴:首單地方國資分拆上市過會 多隻科技股醞釀分拆
    招股書顯示,電氣風電計劃發行股數不超過5.33億股,擬募集資金31.06億元,將投資於新產品和技術開發、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山東海陽測試基地、後市場能力提升項目、風電機組柔性化生產技改項目等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這一募資規模在近期科創板IPO公司中排在前列。
  • 解讀飛利浦分拆照明業務的六大商業邏輯
    在此之前另一全球照明品牌歐司朗已經從西門子獨立分拆出來上市,而飛利浦在今年7月份已經將旗下LED封裝事業部Lumileds和汽車照明事業部拆分出來整合成一家新的獨立公司。無論是效法對手的戰略調整,亦或是內部的重組,都預示著飛利浦剝離照明業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蓄謀已久的分拆計劃的逐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