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資本術:擬分拆電池業務回A上市 引入國資背景戰投

2020-12-20 新京報網

港股上市的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天能動力謀劃的資本局正一點點浮出水面,其分拆電池業務回歸A股的計劃也有了更翔實的藍圖。

天能動力6月24日發布了擬分拆天能電池上市的具體文件,分拆公司將發售不超過1.17億股新股份,不少於分拆公司A股上市完成後總股本的10%。4天之後的6月28日,天能動力發公告稱,天能電池獲四家投資者入股,其中有兩家國資背景的投資機構,還有機構背後站著資本市場知名的「湧金系」。此番,戰略投資引入之後,天能電池的估值為約109.5億元。

作為分拆的標的公司,天能電池2018年年報顯示,其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資產負債率亦同步上升。卓創資訊分析師表示,天能電池分拆回A或是為了向鋰電池轉型,因而資金會是其首要目標。



分拆電池業務回A上市,還曾舉牌超威電池

天能動力國際有限公司(簡稱天能動力)創始於1986年,如今已成長為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2007年,天能動力在香港主板上市,被稱為「中國動力電池第一股」。

早於2018年11月,天能動力就發公告稱,董事會正考慮建議分拆天能電池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能電池)並在A股獨立上市的可行性。據了解,天能電池成立於2003年,主要從事電池(包括鉛酸電池、鋰電池及其他新能源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服務,天能電池大部分工廠位於浙江省長興縣。

天能動力6月24日在公告中稱,由於公眾持有的要約股份不超過建議A股上市後天能電池全部已發行股本的12%,預期天能動力持有天能電池的間接權益將不少於50%,天能電池將仍為天能動力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

天能動力預估,拆分天能電池A股上市募資不超過人民幣35.88億元,部分款項將用於綠色智能製造技改項目、高能動力鋰電池電芯及PACK項目、新能源綜合研發測試中心、分拆公司的補足營運資金等。分拆上市完成後,天能動力仍將是天能電池的最終控股股東。

天能動力公告顯示,其還未就建議A股上市提交申請,列出的上市時間表顯示,預計今年7月報浙江證監局輔導,今年12月前向證監會報送A股IPO申請,2020年12月前完成A股發行上市。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除了分拆上市計劃之外,天能動力的資本動作頻頻。

工商資料信息顯示,今年1月,由天能動力獨資的浙江天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長興成立;三個月後,公司更名為天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能控股)。而到了6月,天能控股增加了投資總額,目前註冊資本為18.2億元,天能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張天任擔任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更早之前,天能動力於2017年末突然舉牌同樣位於長興的電池巨頭超威。

當年12月28日,天能動力公告稱,集團累計購入共5668萬股超威動力股份,約佔超威已發行股本的5.12%。不到兩個月後的2018年2月13日,天能動力公告稱,公司於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12日購入共約1.214億股超威股份,截至公告日持股佔超威已發行股本約10.08%。這意味著天能動力通過連續舉牌,成為超威主要股東之一。

天能電池業務單一存風險,上市或為轉型鋰電池


今年2月,天能電池由原名「天能電池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類型改為股份制,這是在A股上市的必要條件之一。



根據天能電池在上交所公布的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天能電池營業收入351億元,同比增長25.75%;利潤總額15.92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69億元,同比增長6.2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25.08億元,較上年微降。截至2018年年末,天能電池總資產156.42億元,總負債112.0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1.66%,較前一年上升超過8個百分點。

年報顯示,鉛酸電池業務在天能電池2018年營收中佔比達85.70%,2017年佔比則為88.70%。

天能電池在年報提到了業務單一風險,表示電動自行車鉛酸動力電池的收入佔據公司總收入的絕大部分,產品結構較單一,若電動自行車或鉛酸動力電池市場發生變動,可能會對公司的總體經營收入產生較大影響。

中證鵬元在對天能電池公司債的2019年跟蹤信用評級報告中披露,天能電池的鋰電池產品2018年收入5.56億元,上年同期為12.25億元;鋰電池產品的毛利率從2017年的3.20%提升至10.13%。報告稱,天能電池的鋰電池產品收入規模顯著下降,主因是新能源汽車企業受補貼退坡影響回款較慢,鋰電池銷量收縮。

報告還提示,目前天能電池的鋰電池產能利用程度一般,整體經營效益一般,且下遊新能源汽車企業回款較慢,存在一定的壞帳風險。

卓創資訊分析師朱銘哲告訴記者,在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的大背景下,天能電池分拆上市背後向鋰電池轉型的態勢是行業關注重點。

4月15日起實施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要求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含電池)上限為55kg。朱銘哲表示,整車減重的直接手段之一就是將鉛酸電池替換成鋰電池。對於目前鉛酸電池營收佔比達八成以上的天能電池來說,向鋰電池轉型成為必須考慮的事情了。

而鋰電池作為高技術行業,投產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朱銘哲認為,天能電池分拆上市,資金會是其首要目標。

對於天能電池來說,其在電動自行車市場的積累或將成為發力鋰電池的機會。朱銘哲表示,電動自行車領域是天能電池強項所在,其擁有終端和經銷商渠道優勢,以及品牌知名度。目前用於電動自行車的鋰電池領域還未獲得大量關注和投入,天能電池有望及時轉型,「與時間賽跑」。

引進戰略投資者,國資與湧金系出沒

6月28日,天能動力公告稱,天能電池已同意發行及四家戰略投資者已同意認購天能電池合計1430萬股新股,佔天能電池經擴大股本的1.67%。

投資者包括三峽睿源創新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天津)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上海祥禾湧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西藏暄昱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及長興興能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公告顯示,戰略投資認購事項的認購價格為每股天能電池股份12.80元,投後估值為約109.5億元。

新京報記者查詢了解到,上述四家投資者中兩家有國資背景。

公告介紹顯示,三峽睿源的主要股東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峽集團」),後者主要從事電力生產與運營、新能源開發與運營等業務,控制人為國資委。天能動力表示,三峽集團與天能電池屬類似產業,彼此擁有業務關聯性及存在業務合作的可能性。

工商資料顯示,三峽睿源成立於2017年9月,2018年年報披露的6家對外投資企業散布於新能源、光伏、鋰電池、電動汽車領域。

另一家國資背景投資者為長興興能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其主要股東為浙江長興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後者為一家由興縣財政局控制的金融控股集團。天能動力表示,長興興能於長興擁有緊密聯繫的網絡及充足資源,可有助天能電池穩定增長及長遠發展。

此外,神秘資本族系湧金系亦出現在了天能電池投資人名單中。

投資者中,祥禾湧原的主要股東為湧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湧金集團),後者為一家專注於金融服務產業的綜合型控股企業集團,自有資產超過300億元,而管理資產規模為約4000億元。

湧金系目前的掌門人為前任掌門魏東的遺孀陳金霞,她在2008年魏東意外過世後,接手了涉及金融、藥品、高科技等多個行業的資本大系湧金系。去年2月初,湧金系耗資4.46億元入股上市公司凱利泰並成為第一大股東,再次引起市場關注。

《2018胡潤女企業家榜》顯示,陳金霞財富上漲16%至290億元,排名比上年上升3位至第九位。祥禾湧原的合伙人中亦有陳金霞的名字,出資5億元,持股比例28.5551%。

還有一家投資者是西藏暄昱,其為矽谷天堂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矽谷天堂)的全資附屬公司,後者是一家中國著名的綜合性資產管理投資集團。天能動力表示,矽谷天堂的投資亦說明天能電池價值獲得認可。

矽谷天堂官網介紹稱,其是以併購整合專業服務見長的中國領先的綜合性資產管理集團。但過去一年矽谷天堂業績不佳,2018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4.97億元,同比下滑41.1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74億元,上年同期為3.58億元。

天能動力在公告中表示,戰略投資可在天能電池的發展及業務營運中引入外部監管措施,藉以改善天能電池的企業管治架構,有助確保天能動力及股東的整體利益。


新京報記者 朱玥怡 趙毅波  編輯 趙澤  校對 薛京寧

相關焦點

  • 資本圈|榮萬家披露聆訊後資料集 傳綠地擬引入戰投、分拆業務上市
    傳綠地對「三道紅線」計劃一年降一檔 擬引入戰投、分拆業務上市近日,據《財經塗鴉》消息,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向投資者,透露了具體的降負債方案。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報導稱,針對「三道紅線」綠地控股對投資者表示,公司已有降檔方案,一年降一檔。
  • 天能電池分拆上市獲批!
    12月15日,在香港上市的天能動力(00819.HK)發布公告稱,「中國證監會已批准分拆公司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建議A股上市的註冊。」天能股份成立於2003年,是天能動力的子公司,也是後者核心電池業務所在。招股書顯示,天能股份以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業務為主,已形成了鉛蓄電池為主、鋰電池為輔的產品體系,應用領域涵蓋動力、起動啟停、儲能、3C及備用。
  • 天能動力(00819.HK)擬將拆分天能電池回A上市
    據天能動力早前的公告稱,公司準備分拆旗下天能電池集團,並將其以新發股份形式在A股獨立上市。並且公司已經在4月18號獲得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同意,天能動力可按港交所上市規則第15項應用指引進行建議分拆。天能動力是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創始於1986年。
  • ...加入分拆上市盛宴:首單地方國資分拆上市過會 多隻科技股醞釀分拆
    此前成大生物的IPO過會,為A股分拆上市率先探明了路徑。近日,又有一家分拆案例順利過會——上海電氣旗下的新能源產業板塊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氣風電」)成功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這是地方國資首單分拆過會的案例,分拆上市再次邁出實質性進展。與此同時,A股市場再次掀起分拆上市的風潮。
  • 天能電池準備上市
    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中信證券輔導準備進行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鉛酸蓄電池及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應用領域覆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汽車起動啟停電池、風能太陽能儲能電池以及城市智能微電網建設、綠色智造產業園建設等。
  • 億緯鋰能:擬通過債轉股引入戰投SKI 提升軟包電池市場地位
    原標題:億緯鋰能:擬通過債轉股引入戰投SKI 提升軟包電池市場地位   億緯鋰能
  • 特銳德擬將特來電分拆上市,看於德翔的二次資本造富故事
    據了解,目前,特來電與國網電動汽車、大眾汽車、寶馬、北汽新能源、長安汽車、吉利集團、東風電動汽車、宇通客車、金龍客車、南京金龍、廈門金龍、重慶新能源、東南汽車、華泰汽車、五菱汽車、眾泰汽車、江淮汽車、浙江時空等車企合作;另與國軒、CATL、中航鋰電、億緯鋰能等電池企業合作。
  • 陳欣:風起分拆上市 |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洞見
    其核心要求包括:股票上市滿3年;近3年連續盈利;扣除擬分拆子公司的部分後,3年歸母淨利潤累計不低於6億元;擬分拆子公司的淨利潤不超過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的50%,淨資產不得超過上市公司歸母淨資產的30%;不得分拆近三年重大資產重組購買的業務和資產,近三年使用募資規模不超過子公司淨資產10%。這些監管規定較港交所的相關規定更為嚴格。
  • 漢邦高科擬引入國資戰投,版權業務進入爆發期
    近日,漢邦高科(300449,股吧)(300449)披露公告稱,實際控制人王立群擬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491萬股(約佔標的公司總股份的5%)轉讓給山西長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長高」)。轉讓完成後山西長高持有公司股份 14,912,945 股,約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5%,成為公司持股5%以上大股東。
  • 西南證券--奧佳華:分拆上市激發活力,新風業務加速發展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事件:2020年12月23日,公司發布公告,擬分拆子公司呼博仕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目前奧佳華(002614)直接持有呼博仕67.3%的股權,實控人鄒劍寒和李五令合計直接持股4.5%,員工持股平臺合計持股17.9%,保碧基金持股10.3%。
  • 意為陶陶居食品賦能,廣州酒家擬以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戰投
    財聯社(廣州,記者 關婉怡)訊,10月15日晚,廣州酒家(603043.SH)披露公告,董事會通過議案擬對全資子公司廣州陶陶居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陶陶居」)以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戰投。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此舉意為陶陶居賦能,望能通過混改引入具有產業協同性的戰投,推動陶陶居業務的發展。根據公告,本次擬以增資擴股方式為陶陶居引入戰略投資者,藉助市場化管理機制激發陶陶居的發展活力,增強核心競爭力。
  • 長城系「白衣騎士」迷霧:擬引入戰投集團五年前「已註銷」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長城系「白衣騎士」迷霧:擬引入戰投集團五年前「已註銷」 曾被杭州中院公開懸賞追債的趙銳勇父子,要迎來「轉機」了嗎?12月25日,長城系旗下三家A股公司均現不同程度大漲,長城動漫和長城影視漲停,天目藥業上漲2.27%。
  • 鼎暉投資入局特銳德子公司,老牌PE要奪食「分拆上市」市場?
    時過境遷,錯過了網際網路的黃金十年,鼎暉投資正在尋找下一個風口——分拆上市。12月17日,特銳德發布公告稱,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特來電)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本次增資總金額合計不超過13.5億元,增資價格為每股17.64元,投後估值約為78億元。
  • 億緯鋰能引入SKI戰投市場反應冷淡 貌似利好背後竟是利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億緯鋰能引入SKI戰投市場反應冷淡,貌似利好背後竟是利空?國內鋰電龍頭億緯鋰能(300014.SZ)的動力電池業務布局有了新動向。在SKI行使轉股權後,億緯鋰能的股權佔比將降至51%。和引入SKI戰投一同披露的,還有億緯鋰能和SKI之前合作項目的變更細節。2019年9月26日,億緯鋰能及孫公司億緯亞洲有限公司擬與SKI合資建設20-25GWh動力電池產能,億緯鋰能方面擬以現金出資5.25億美元,佔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50%。
  • 【一線】大華股份子公司華創視訊擬分拆上市;
    1.大華股份子公司華創視訊擬分拆上市,或與被列入「實體名單」有關;2.【IPO一線】信利/丘鈦供應商皓澤電子創業板IPO獲受理 募資4.82億元投建馬達項目;3.【IPO一線】濾波器廠商燦勤科技科創板IPO首發過會;4.
  • 焦點分析|比亞迪半導體「大刀闊斧」推進分拆上市,意欲何為?
    分拆上市有什麼好處和風險?對比亞迪半導體來說,分拆上市的好處有兩點:第一,找錢。半導體研發前期投入金額大、產能建設周期長、不確定性大,對公司的資金實力有較高要求,而比亞迪業務多元、內部利益複雜、有財報壓力,不一定能給半導體業務高效分配資金,進而影響產品創新和產能提升效率。
  • 基小律觀點 | 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A股上市與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港股上市 之政策梳理
    一、何為分拆上市所謂分拆上市,是指達到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中國境內、境外上市的公司),依據擬上市地的法律法規及規則要求,分拆業務獨立、符合上市地要求的子公司在擬上市的地區實現證券公開發行之目的的行為5.上市公司擬分拆子公司涉及募投項目或重大資產重組購買的業務和資產的規定上市公司最近 3 個會計年度內發行股份及募集資金投向的業務和資產,不得作為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主要業務和資產,但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最近 3 個會計年度使用募集資金合計不超過其淨資產10%的除外;上市公司最近
  • 億緯鋰能引入SKI作為戰投,未來增量或來自圓柱電池
    億緯鋰能引入SKI作為戰投,未來增量或來自圓柱電池 2020-12-14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國都定增11.5億元「補血」 擬引入兩自然人戰投是否符合新規?
    摘要 【新國都定增11.5億元「補血」 擬引入兩自然人戰投是否符合新規?】再融資新規實施以來,不少上市公司拋出定增方案,其中不乏專門定增用於「補血」的案例。
  • 啟用新LOGO,半導體業務擬分拆上市 比亞迪新年動作頻頻 【圖】
    在元旦期間,比亞迪「突然」官宣發布全新的「橫排字母」標識,用於國內的乘用車市場。事實上,如今的比亞迪集團業務也不僅僅只是造車,而是覆蓋了動力電池、電驅動系統、微電子等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近日,比亞迪還發布公告,擬籌劃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