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市武都公益崗位遍鄉村 就業扶貧暖人心

2020-12-25 中國甘肅網

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8日電近年來,武都區將「扶貧」「扶志」相結合,按照「因需設崗、人崗相適」的原則,設立了生態護林員、村莊保潔員、愛心理髮員等公益性崗位。通過以崗位促就業、以就業促增收、以增收促脫貧的良性發展模式,改善了農村生活和生態環境,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在桔柑鎮大岸廟村,愛心理髮員段住琴正在給村裡的老人理髮。段住琴原是桔柑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除了務農的收入之外,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為了幫助段住琴解決實際困難,桔柑鎮今年通過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將他招聘為大岸廟村的愛心理髮員。半年多來,段住琴已經為周邊120餘名群眾老人和殘疾人提供上門理髮服務。這份看似簡單的工作不僅增加了他的經濟收入,更體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以前我是村上的貧困戶,今年參加公益性崗位應聘,當上了愛心理髮員,應聘以後經過區政府安排培訓了12天,回來以後為村上的老人定期上門理髮。政府每年給我們6000元錢的工資,我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段住琴說。

在武都區各鄉鎮像段住琴一樣納入鄉村公益性崗位的村民還有很多,他們負責著村裡的道路養護管理、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讓村容村貌變得更加整潔有序。而昔日的貧困戶也變身成了「工薪族」,這種「授人以漁」的幫扶方式不僅提高了全區鄉村綜合治理水平,也實現了「精準扶貧」與「美麗鄉村」建設的雙贏。

公益性崗位的開發,扮靚了鄉村環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我鎮將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外出就業困難的人員招聘為公益性崗位,目前,全鎮共招聘鄉村公益性崗位67人,主要是環境衛生保潔員,道路養護管理員和愛心理髮員等。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既解決了貧困戶就業難的問題,也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不斷的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桔柑鎮副鎮長汪飛說。

據了解,武都區從2018年開始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截至現在,全區共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6477個,聘用鄉村公益性崗位人員6477人。其中:2020年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660個,聘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囗(含歷年已脫貧人囗)和可能致貧邊緣人囗660人。開發臨時鄉村公益性崗位659個,聘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囗(含歷年已脫貧人囗)和可能致貧邊緣人囗659人。

相關焦點

  • 隴南鄉村教師公益培訓在武都區順利開班
    2020年1月10日,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紅燭基金「點亮紅燭」新時代文明實踐教育扶貧之鄉村教師公益培訓在武都區順利開班。
  • 華潤電力:新能源扶貧暖人心
    華潤電力:新能源扶貧暖人心 2020-12-15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武都:挪窮窩 興產業 穩脫貧
    國列貧困縣、秦巴山集中連片扶貧攻堅片區縣區、全省連片貧困縣區、全省深度貧困縣區,這些都是隴南市武都區的貧困標籤。  近年來,武都區將易地扶貧搬遷和特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堅持易地搬遷與基礎設施同步建設,與產業發展同步實施,同時依託龍頭企業帶動村民就近就業,讓一批批貧困群眾真正實現了「挪窮窩、拔窮根、摘窮帽」,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在安化鎮的一家超市裡,員工郭愛愛正在熟練地整理貨物。
  • 金沙灘啤酒城刮來「西北風」,快去東西協作館淘「武都四寶」
    7月29日晚,隴南市武都區就在金沙灘啤酒城內上演“武都之夜”,面向海內外遊客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農特產品和旅遊資源推介會,讓啤酒節颳起一陣“隴南風”。據悉,2017年,為響應國家號召,青島西海岸新區與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籤訂了《西海岸新區對口幫扶武都區開展東西扶貧協作工作協議》,開啟了東西之城的友誼篇章。
  • 2020年甘肅隴南市武都區招聘社區工作者60人公告
    (二)用工性質:編外合同制工作人員(三)崗位要求1.報名對象。未就業應往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和已在社區工作滿1年以上且仍在崗的公益性崗位人員(人社部門出具相關證明)。2.戶籍要求。具有武都戶籍(戶口遷入時間為招聘公告發布之日前或武都生源)。3.年齡要求。
  • 花椒產量在全國佔比25%,中國花椒之鄉——甘肅武都
    武都是甘肅省隴南市下轄市轄區,地處秦巴山地結合部,素有「巴蜀咽喉、秦隴鎖鑰」之稱,是甘肅、陝西、四川三省交通要道。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中部、白龍江中遊。武都區是隴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軍事重鎮,隴東南區域中心城市之一,總面積4683平方公裡。
  • 隴南市武都區遭遇特大暴雨 武都消防緊急開展救援
    人民網蘭州8月18日電(王文嘉)8月16日至17日,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再降暴雨,暴雨、洪水、塌方、泥石流同時來襲,多處告急,隴南市武都區消防救援大隊迅速開展救援行動。 據了解,8月17日12時07分,該大隊接到報警稱,由於連續強降雨,導致武都區江南街道趙壩村後山發生山體滑坡並伴有泥石流,有一戶人家被困,該大隊14名消防指戰員迅速趕往現場。
  • 武都實驗中學兩水新區在全市範圍招聘及選調教師公告
    現將相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範圍戶籍為隴南市的全日制一本及以上學歷未就業大學生。二、招聘原則(一)遵循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用原則。(二)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原則。體檢不合格出現的缺額,按該崗位報考人員的面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一次性遞補進行體檢。(五)考察體檢合格者列為考察對象,由武都實驗中學(兩水新區)招聘教師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於2020年8月15日之前,根據相關要求組織考察。因考察不合格出現空缺的崗位,按面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洮南市那金鎮裡仁村駐村幹部王立軍 2020-12-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工同酬】武都實驗中學招教40人
    2.學習成績優良,具有與崗位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能力。3.身心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崗位職責的身體條件。3.報名地點:隴南市武都區教育局一樓。4.報名所持證件、材料(1)學歷學位證(含電子註冊備案表)原件及複印件;(2)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3)近期正面免冠藍底小二寸照片4張及電子版照片(JPG格式,高567像素*寬390像素);報名結束後,在「隴南武都教育」微信公眾號公布報考人員名單。
  • 接地氣 暖人心 「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公益演出告一段落
    接地氣 暖人心「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公益演出告一段落圖片由甘肅演藝集團提供每日甘肅網7月16日訊7月14日,記者從甘肅省演藝集團敦煌藝術團獲悉,歷經近40天,足跡遍布天水市、平涼市、武威市、張掖市等地區,甘肅演藝集團敦煌藝術團(甘肅紅色文藝輕騎兵藝術團)行走在隴原大地,出色完成66場公益演出後,於近日進入休整狀態,演出暫時告一段落。
  • 精準扶貧送溫暖,中秋慰問暖人心
    近年來,我站派出多名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人員堅守崗位,克服困難,無私奉獻,形成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發展互惠、合作共贏」的扶貧協作工作模式,為兩地人民健康保駕護航打下堅實基礎。我站將不斷加強與安順血站、隴南血站的扶貧和對口幫扶工作,確保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工作有序有力推進,為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打贏扶貧協作攻堅戰貢獻力量。往期回顧小貼士TITLE CONTENT
  • 新能源扶貧暖人心--華潤電力推進風電光伏扶貧項目紀實
    華潤電力在湖北、廣東、四川等地已實施的風電、光伏扶貧項目,每年可發放用於扶貧的收益約3600萬元,按照每年每戶3000元計算,能夠解決約1.2萬戶貧困戶扶貧資金來源。多年來,華潤電力在不斷推動國家能源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也為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努力。
  • 激活「一池春水」——甘南州就業扶貧工作綜述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扶貧是推動貧困家庭擺脫貧困最有力的手段。    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之年。全州上下堅持將就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下足功夫、精準施策,積極打好就業扶貧「組合拳」,確保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家庭穩崗不丟崗、轉業不失業,實現持續穩定增收,激活全州脫貧攻堅的「一池春水」。
  •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隴南市武都區2020年教育工作穩步提升
    近年來,武都區委、區政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繼續實施教育「奮進之筆」為總抓手,突出「教育質量、精準扶貧」兩大主題,繼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持續加大財政投入,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區教育事業向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斷邁進,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新氣象。
  • 河北大城縣:扶貧工作暖人心
    2017年,李二軒家庭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隨著政府危房改造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等一系列扶貧政策的落地生效,他的生活在2018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健康扶貧,病有所醫。金融扶貧,精準發力。2018年8月,金融扶貧政策的實施對於李二軒來說猶如「春風化雨」。
  • 金波:走進彎柳樹村藝術扶貧暖人心
    、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金波率隊組織的藝術家、企業家、新聞媒體走進河南息縣的貧困村、「中華孝心示範村」彎柳樹村,進行公益慰問演出及藝術扶貧。宣傳部長餘金霞購買金波勵志書籍《出徵》送給村民當《有事你就說》經典曲目演唱時,現場的很多學生奔向鄉村舞臺跟金波邊學邊唱,似乎瞬間讓很多人都有了一顆公益之心
  • 寧縣湘樂鎮 就業扶貧促發展
    湘樂鎮 就業扶貧促發展每日甘肅網6月18日訊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劉華南、張龍)為切實幫助貧困勞動力充分就業,寧縣湘樂鎮通過政策宣傳、技能培訓、開發公益崗位、就業獎補等措施,積極開展就業扶貧工作連日來,湘樂鎮統籌安排人員進村入戶集中開展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宣傳,耐心向群眾宣傳有關就業獎補政策,提出相關建議,提供就業信息,推薦就業崗位,引導群眾轉變擇業觀念,幫助其實現穩定就業。